奇妙、动荡、狂野、美好的青少年大脑

=======================================================

“你脑子里在想什么?”有多少成年人问过青少年这样的问题?在他的《Brainstorm》一书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丹·西格尔博士决定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令人惊讶——而且非常令人兴奋。

插图:Mariko Jesse 摄影:Joshi Radin

青春期既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时期,也是一个奇妙的时期。大约在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是的,直到二十多岁!),青春期被各种文化认为是青少年和成年人都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希望为代际之间的鸿沟提供支持。如果你是青少年,我的希望是,我提供的信息能帮助你在个人旅程中度过有时痛苦、有时激动人心的青春期。如果你是青少年的父母、老师、辅导员、运动教练或导师,我的希望是,这些探索将帮助你帮助你生活中的青少年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茁壮成长。

近年来,脑成像研究的惊人发现揭示了青春期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这些研究的解释导致了一个与旧的荷尔蒙激增观点不同的故事。媒体经常提出但不完全准确的观点是,大脑的主控制中心,即前额叶皮层,在青春期结束时才成熟。这种“不成熟”解释了青少年的“不成熟行为”。这个简单的说法虽然容易理解,但与研究发现并不完全一致,也忽略了关键问题。

相反,将青春期的大脑发育过程视为仅仅是成熟过程,即放弃过时或无用的思维方式并过渡到成年成熟,实际上是一种更准确、更有用的看法。青春期不是一个仅仅需要度过的阶段;它是我们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且需要培养的阶段。新的科学启示表明,青春期发生的脑部变化不仅仅是关于“成熟”与“不成熟”,而是重要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使某些新能力得以出现。这些新能力对于个体和我们的物种都至关重要。

为什么这对青少年、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或年龄更大的人来说都很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把青春期看作只是一个需要度过的阶段,我们就会错过利用青春期本质的重要步骤。当然,保持对青春期“工作”的开放态度是有挑战的。在此期间出现的重要扩展和发展机会可能会伴随压力,无论是对青少年还是对爱他们的成年人来说。例如,青少年倾向于远离家庭,这可以被视为一个必要的过程,使他们能够离开家。这种勇气即使面对未知也能激励青少年寻求新奇事物,因为他们走向世界。毕竟,熟悉的环境可能是安全和可预测的,而不熟悉的环境则可能充满不确定性,甚至潜在的危险。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哺乳动物,如果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不离开家,远离当地的家庭成员,我们的基因就会受到近亲繁殖的影响。而对于我们更广泛的人类故事,青少年离开并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使我们的人类群体能够随着世代的发展更具适应性。我们的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都依赖于青少年的这种推动。

我们开始了解到,青少年期有一系列重要的大脑变化,这些变化创造了新的力量、新的可能性和新的目的,这些在童年时并不存在。这些积极的潜力通常隐藏在视野之外,但如果知道如何找到它们并明智地培养它们,就可以被有效利用。我们可以利用尖端的科学来充分利用青春期这一阶段。这是一个双赢的投资,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关于青少年大脑的误解


关于青春期存在一些误解,科学现在清楚地显示这些误解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这些错误的信念实际上会让青少年和成人的生活更加困难。所以让我们现在就打破这些误解。

1. 荷尔蒙激增让你疯狂

关于青春期最有力的误解之一是,荷尔蒙激增会导致青少年“发疯”或“失去理智”。这是不正确的。荷尔蒙确实会在这一时期增加,但它并不是决定青少年经历的因素。我们现在知道,青少年所经历的主要是由大脑发育的变化造成的。了解这些变化可以帮助你的生活更加顺利,无论你是青少年还是与青少年打交道的成人。

2. 你只需要长大

另一个误解是,青春期只是不成熟的时期,青少年只需要“长大”。由于对这种情况有如此狭隘的看法,青少年被看作是每个人都需要忍受的东西,最好以尽可能少的伤痕度过并将其抛在脑后也就不足为奇了。是的,成为青少年可能会令人困惑和恐惧,因为许多事情都是新的,而且往往很强烈。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少年的行为可能看起来令人费解,甚至毫无意义。相信我,作为两个青少年的父亲,我知道这一点。认为青春期是每个人都需要忍受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相反,青少年不仅需要生存下来;他们可以通过这个重要的生命阶段蓬勃发展。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将讨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青少年时期的“工作”——测试边界、对未知事物的热情探索——可以为青少年铺平道路,培养核心性格特征,使他们能够过上充满冒险和目标的伟大生活。

3. 努力实现完全独立

第三个误解是,青少年的成长需要从依赖成人转变为完全独立。尽管自然和必要地向独立转变,但青少年仍然可以从与成人的关系中受益。健康的成年之路是走向互依,而不是完全的“自己做”孤立。青少年与父母等依恋对象的关系性质会发生变化,朋友在这一时期变得更加重要。最终,我们学会了从童年时期需要他人的照顾,到青少年时期远离父母和其他成人,更多地依赖同龄人,再到学习给予他人关爱并接受他人的帮助。这就是互依。

当我们超越这些误解时,就能看到它们掩盖的真实情况,青少年的生活和他们生活中的成年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不幸的是,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行事。当青少年吸收周围成年人普遍持有的负面态度时尤其如此——青少年“失控”、“懒惰”或“注意力不集中”。研究表明,当老师被告知某些学生“智力有限”时,这些学生的成绩比其他没有被这样告知的老师的学生要差。但是当老师被告知这些同样的学生具有非凡的能力时,他们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吸收负面信息的青少年可能会降到那个水平,而不是发挥他们的真正潜力。青春期不是“疯狂”或“不成熟”的时期。它是情感强度、社交参与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这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品质,也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是我们作为个人和人类大家庭所需要的。

青春期的好处和挑战

青春期的本质特征源于健康的大脑变化。由于大脑影响我们的思想和人际关系,了解大脑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内心体验和社会联系。在青少年时期,我们的记忆、思考、推理、注意力集中、决策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从大约12岁到24岁,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生长和成熟。了解这些变化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积极、更富有成效的人生旅程。

当我们进入青少年时期,生活就像着了火一样。尽管青少年时期可能具有挑战性,但支持青少年独特心智出现的大脑变化可以创造出一些品质,这些品质不仅在青少年时期有用,如果使用得当,还可以在后来的成年生活中发挥作用。青少年时期那些创造性的品质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广阔的世界,提供新的见解和创新,自然地从对现状的反抗和青少年时期的能量中产生。

对于每一种新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都有其正面的潜力,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然而,有一种方法可以学会充分利用青少年时期的重要品质,并在后来的成年生活中运用这些品质。

青少年早期大脑的变化产生了四个青少年心智的特点:寻求新奇、社交参与、情感强度增加和创造性探索。每个变化都是必要的,可以创造我们在思考、感受、互动和决策方面的重大转变。

寻求新奇 从大脑奖励回路的增强驱动力中产生,这种内在动机尝试新事物,更充分地感受生活,创造更充实的生活体验。

负面影响:感觉寻求和风险行为过分强调刺激而忽视风险,导致危险行为和伤害。冲动可能导致想法变成行动,而没有停下来反思后果。

正面影响:开放变革和充满激情地生活可以发展成对生活的迷恋和设计新生活方式的动力。

社交参与 增强同伴连接,创造新的友谊。

负面影响:青少年与成人隔离,仅与其他青少年在一起,增加了高风险行为,而完全拒绝成人及其知识和推理则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风险。

正面影响:对社交联系的渴望导致建立支持性关系,这些关系是研究证明的最佳预测因素,有助于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感、长寿和幸福。

情感强度增加 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活力。

负面影响:强烈的情感可能主导一天,导致冲动、情绪波动和过度反应。

正面影响:充满情感强度的生活可以充满能量,带来活力感,使生活充满活力。

创造性探索 伴随着意识的扩展。青少年的新概念思维和抽象推理允许质疑现状,采用“跳出框框”的策略,创造新想法,促进创新。

负面影响:在青少年时期寻找生命的意义可能导致身份危机、易受同龄人压力影响,缺乏方向和目标。

正面影响:如果心灵能够在意识中保持思考、想象和感知可能的经历,那么成年后可能会出现的单调感可能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体验“普通事物变得非凡”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充实生活的策略!

摘自 Brainstorm: The Power and Purpose of the Teenage Brain 丹·西格尔博士。版权所有 © 2013 丹·西格尔。经 Tarcher/ Penguin 许可摘录。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出版商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本摘录的任何部分。

三个年轻心灵的简介

三位通过 iBme* 实践正念的青少年谈论冥想是如何帮助他们的。


Nathan Worthen, 19岁

Nathan Worthen, 19岁

青少年时期可能是一个令人恐惧、黑暗的时期。我有一些朋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抑郁、放纵、陷入麻烦。我也经历过一些。当你越过青春期的门槛,这种变化是如此压倒性,就像被卡车撞了一样。荷尔蒙带来的感情从四面八方袭来,你还拥有比童年时更多的智力能力。你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更多的想法和感受。有时候你会想要躲避这个世界或放纵自己。

当成年人只说教而不以身作则时,效果较差。你会觉得他们是权威人物,而不是过自己的生活。我参加静修时遇到的正念老师一直在学习,发展自己的心灵。我很受启发,想要效仿。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对自己的宽容。静修帮助我在犯错时不再认为自己是个傻瓜。青少年时期是试错的时间。有很多错误要犯,但当你学会从中反弹时,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Ben Painter, 18岁

Ben Painter, 18岁

我是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市梅萨德中学的学生会主席。我们把正念课纳入课程——每个新生都要上,之后还可以继续上。

我生活中最大的挑战是管理时间。有很多压力:艰难的大学申请过程;尽可能多地参加课外活动;艺术或社区服务或其他活动。我打网球,还做高山滑雪。平衡所有这些事情和作业,确实是一场斗争。

我不是因为情感挣扎而接触正念,而是因为它帮助我应对抱负和雄心。我是一个自我激励的人,所以压力来自内心。如果在比赛或考试前感到紧张或焦虑,我会做短暂的正念练习或身体扫描。倾听身体的感觉很好,而不仅仅想着即将到来的任务。花点时间活在当下,帮助我更好地应对压力——放松我。我觉得考试成绩也更好了。它教会我在和朋友出去玩时更专注于朋友,而不是总是玩手机。

通过正念,我学会了不要追求一切,而是要有良好的态度,从容应对,下次做得更好。


Casey Oparowski, 18岁

Casey Oparowski, 18岁

女孩们会对自己的外貌和行为方式产生扭曲的想法,她们应该扮演的角色。这很悲哀。我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我感觉自己好像如果不做一些伟大的事情或有一个成名的理由,我就没有太大价值。难道我们不应该看到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有价值的吗?

我觉得青少年的自然好奇心被压制了。我们没有被鼓励去探索,而是接受所谓的“真相”——但我们得到的“真相”是混乱的。我离开了高中,开始参加家庭学校合作项目。我一直在创建自己的课程,自学了很多,参加了研讨会。我做戏剧,还在一家出版社实习。在那里我做平面设计和社交媒体方面的工作。

我完全可以归功于青少年静修让我学会了感受而不羞愧于自己的感受。如果我能平静心灵,直接体验——同时看到这些体验上附加的故事、意见和信念——我就能看透它们。我可以看到它们不是真的。我在静修中的许多其他青少年身上也见证了这一点。当人们意识到实际发生的事情,不加任何粉饰,放下意见和偏见,只是如实看待事物时,变化就开始了。

*Inward Bound Mindfulness Education (iBme) 在美国各地为青少年提供正念静修。

采访丹·西格尔博士:我为何想写《Brainstorm》

精神科医生因抚养孩子并应对青春期带来的迷人变化而受到启发,调查了年轻人大脑正在经历的剧烈变化。他希望自己当时就知道现在所知道的这些。

正念杂志:为什么您认为《Brainstorm》如此受欢迎?

丹·西格尔:我猜是因为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消息。我们一直以非常消极的方式对待这个生命阶段,是时候改变对话,利用一些有益的科学理解了。

MF:是什么激发您写这本书的动机?

DS:当我的孩子们离开青少年时期,我想尝试理解我们作为一个家庭所经历的所有经历。我开始查阅流行文献,发现很多材料都在侮辱青少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父母或青少年了解青少年大脑的新发现。

MF:如果您知道现在所知道的一切,您会做些什么不同?

DS:研究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因此,我想象我会对我自己的青少年更加耐心,心态更加开阔,所以当他们反抗我时,我不会那么个人化。当你理解大自然已经创造了青少年大脑的变化,使孩子从吸收成人世界的知识转变为反抗他们,你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欣赏。你会看到他们正在重塑大脑,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

MF:青少年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

DS:青少年可以了解他们大脑中正在发生的变化,这是以前没有教授过的。它可以揭穿他们所承受的破坏性和削弱信心的神话。了解他们的大脑正在经历必要且积极的变化可以赋予他们力量,使他们能够以更多的自我理解面对寻找身份、在世界上找到位置的斗争。在看到大脑探索新事物的驱动力时,他们可能会看到好处和风险。因此,他们可能会找到降低风险的选择。如果你想体验快速行驶的刺激,例如,你可能不想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饮酒。

MF:然而,父母往往是界限的设定者。

DS:的确如此。这是一个大挑战。当你说,“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你做X”时,X就成了青少年最想做的事情。如果成人——父母、教师、教练——能接受青少年生物学上的反抗需求,他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成人通常假设青少年愚蠢,没有能力发展和遵循内在指南针,认为他们必须保护自己。

MF: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

DS:首先,把他们当作有能力发展内在指南针的人。他们只是大脑低估了风险的负面影响。通过与他们探讨风险,你可以帮助培养他们一生中做决定时遵循的指南针——这远比替他们做决定要好。这短路了从依赖到互依的过程。

你还可以鼓励培养我所说的“心灵之眼”,即看到或知道心灵的能力,在Brainstorm中我建议了几种方法。有可能培养一种心灵的广阔空间,使我们能够以更多的开放和存在感接纳来自他人和内心的任何东西。这可以帮助我们所有人很好地度过这一时期,并在后来的生活中恢复一些青少年探索的精神。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4年6月的正念杂志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