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尴尬时刻让我们咬牙切齿,以及我们如何训练自己拥抱这种不适。

为什么当我们听到自己的录音时会忍不住多看一眼?这是因为我们的声音在颅骨内回响,听起来更低沉。旁观者听到的则是未经任何改变、因此更高的版本。我们对他人来说听起来与我们自己所听到的不同。

在《令人难堪:尴尬理论》一书中,作者Melissa Dahl(NYMag.com的社会科学网站Science of Us的联合创始人)探讨了我们为什么会感到难堪,以及如何摆脱由尴尬引起的焦虑。

在为Bigthink制作的视频中,Dahl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研究,在该研究中,参与者接受了电击——研究得出结论,参与者更喜欢知道何时会受到电击,而不是不知道。

电击研究和录音例子都指向了Dahl的“难堪理论”的一个核心部分:首先,我们更喜欢可预测性;其次,当我们表现得与我们自认为的样子不一致时,会引起极大的不适。

Dahl称这为“无法调和的差距”——这是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Philippe Rochat创造的一个术语。她解释说:

“让我们感到难堪的是,我们认为自己向世界呈现的那个‘你’与世界实际看到的那个‘你’发生了冲突,这使我们感到不安,因为我们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是某个特定的形象。”

Dahl探讨了三种方法来改变你对难堪的态度:

1) 将难堪的反馈转化为有用的现场笔记 ——你想要升职,但事情并没有如愿以偿。你无意中冒犯了一个朋友。你可以把这些经历归咎于对方完全误解了你,或者你可以从他们的看法中吸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而不需要完全认同)。Dahl解释说:“我学会更好地应对这种情绪的方法之一是开始把它视为有用的信息,比如‘也许这是迈向成为我希望成为的人的一种方式’。”

2) 拥抱难堪的时刻 ——你能用幽默来重新框定你最糟糕的社会噩梦吗?Dahl谈到了波士顿的治疗师Stefan Hofmann,他经营着一家社交焦虑诊所,让有严重焦虑症的人进行一些设计好的练习,将他们置于最尴尬的社会情境中(例如,去书店要求店员推荐关于放屁的书籍)。Dahl说:“目的是让他们经历他们最糟糕的社会噩梦,然后走出来并意识到‘哦,我活下来了。人们对我投来了异样的目光,但我活下来了’。”为此:

3) 主动置身于尴尬的情境中 ——Dahl参加了全球喜剧秀Mortified,在这个节目中,人们会朗读自己十几岁时的日记,并分享过去的故事。她说,意外的结果是,这实际上让她感到与他人更加紧密相连:

当你读到某一行你十几岁时写的非常忧郁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笑声时,你会感觉很好,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笑是因为他们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如果你让他们在你身上认出自己,你就不会感到孤单——你的尴尬之处并不一定会让你孤立无援。

Dahl建议,当我们拥抱难堪时,我们有更好的机会放松那些不舒服和困难的情绪,这可以让我们与他人和自己建立更深的联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