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共情改变我们处理音乐的方式

一项新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共情能力的人发现听音乐更加愉快。

chetverikov/Adobe Stock

音乐似乎是一种社会粘合剂。想想看,情歌如何增强我们的浪漫情感,行进乐队如何加深我们对主队的热爱,或者大型摇滚音乐会如何使我们与数千人融为一体。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可以增加我们的归属感,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些孤立的声音组合能以这种方式引起共鸣?一项新的神经科学研究试图找出答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fMRI技术扫描了20名大学生的大脑,同时让他们听取非常短的音乐片段——有些是他们熟悉的,有些则不熟悉;有些符合他们的音乐喜好,有些则不符合。目的是观察人们的大脑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何反应,然后比较这些神经模式。

之后,参与者对自己听到的音乐进行了评分,并报告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共情程度——即他们通常在多大程度上对他人的困境感到同情,并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研究人员怀疑,共情——一个在建立社会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它会在大脑中产生特定的模式——可能会影响我们如何处理音乐。

分析大脑扫描结果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模式。具有高度共情能力的人在听他们喜欢的熟悉音乐时,大脑的整体激活明显更高,特别是在大脑的奖励中心——这意味着,与共情较低的人相比,他们似乎更享受听音乐。此外,他们大脑中涉及处理社会信息的部分也显示出更高的激活——例如当你试图理解另一个人的观点或感受时所用到的区域。

具有高度共情能力的人在听他们喜欢的熟悉音乐时,大脑的整体激活明显更高,特别是在大脑的奖励中心——这意味着,与共情较低的人相比,他们似乎更享受听音乐。

根据主要研究员、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扎卡里·沃尔马克的说法,这一发现非常重要。这表明音乐是通过与共情和其他社交任务相同的神经架构进行处理的,而且音乐很可能“借用”(从进化意义上讲)那些帮助我们在社交世界中导航的神经系统而发展起来。

“当我们聆听音乐或参与音乐活动时,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社交互动。”他说。“高共情能力的人对社交刺激更敏感,他们把听音乐当作虚拟地存在于另一个人身边。”

有趣的是,具有高度共情能力的人似乎比共情较低的人更欣赏陌生音乐——至少在听完后评价音乐时是这样。这特别有趣,因为人们往往从陌生音乐中获得的奖励和愉悦感较少。然而,即使共情较高的人说他们更喜欢音乐,他们的大脑却显示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在喜欢的音乐中没有看到预期的奖励中心活动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沃尔马克不确定确切原因;他认为,可能是高度共情的人希望给研究人员留下更好的印象,所以他们对不喜欢的音乐评价更高,尽管他们并不真正喜欢。

但也有可能他们更愿意给音乐一个机会。他和他的同事注意到,当高度共情的人听到他们不喜欢的音乐,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他们的大脑中负责抑制强烈情绪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活动增加,沃尔马克说。

“我们的解释是,当高共情能力的人在听他们不喜欢的音乐时,他们会抑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试图给音乐一个机会,而低共情能力的人则不会这样做。”他说。

那么,听音乐是否可以帮助我们对他人更加共情,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呢?沃尔马克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测试这个想法。他指出,之前的研究表明,音乐似乎可以增强我们的共情反应,他对此持乐观态度。

沃尔马克的研究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音乐在社会联结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虽然西方文化中的人们经常通过收音机或智能手机被动地享受音乐,但沃尔马克认为,音乐对人类的价值远不止于美学上的愉悦。

“音乐可能是经过数年演变的关键成分,有助于我们导航社交环境,增加社会纽带,并与他人协调。”他说。

本文最初发表于 Greater Goo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念科学中心的在线杂志,正念的合作伙伴。查看原文_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