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如何帮助身体康复
================================
思维和身体健康是如何受到我们感知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 作者:Ed Halliwell
- 2016年2月19日
- 焦虑
eranicle/IstockPhoto
自二月以来,我非常感兴趣地阅读了几篇 采访 文章,这些采访对象是医学作家乔·马奇安特。在她的新书,《治愈:心灵与身体科学之旅》中,马奇安特深入研究了思想和感知如何影响我们的生理状态,对心灵和身体之间的互动有了深刻的理解。她的发现:
“我们的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疼痛、恶心、疲劳和抑郁等症状的体验……感到紧张或害怕会导致心跳加速、肠道排空,并触发一种称为炎症的免疫反应。这些过程通常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我们不能随意改变它们——但有一些间接的方法可以影响它们。”
尽管不建议认为疾病“全在脑子里”,马奇安特的分析表明,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受到我们感知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正念,马奇安特说,是那些间接影响方法之一,这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感知和应对正是正念训练的重点。
正念对炎症健康的影响在2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得到了证明。这项研究表明,在进行了三天的正念训练后,大脑回路发生了变化,炎症减少,而三天的放松训练没有同样的效果。克雷斯韦尔解释了正念冥想和放松之间影响差异的原因:
“我们展示了正念冥想对可测量的大脑回路的影响比有益的放松练习更大,这些大脑回路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正念冥想如何改善健康。正念教导参与者如何更加开放和关注他们的经历,即使是困难的经历。相比之下,放松方法在放松身体方面有即时的效果,但在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压力源时则难以转化为效果。这项新工作揭示了正念训练对大脑的影响,从而带来了炎症健康益处。”
正念如何帮助我应对抑郁症状和残留的触发因素
一种正念的感知和应对方式在我的抑郁症旅程中起到了帮助作用。大约15年前,当我陷入长达两年半的抑郁低谷时,我开始接触正念。我曾绝望地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但正念提供了不同的东西。这种方法本身意味着练习接受,这与我习惯的方式完全相反。这标志着转变的开始——认识到我对待“抑郁问题”的方式实际上助长了它。通过正念,我学会了看到我的态度和行为,以自我批判和抵抗为特征,是我感觉如何的重要因素。正念提供了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我学会了如何善待自己,即使是在感到压力的时候。
真正改变的是,生活的困扰不再把我推进一个长期的、自我延续的沮丧中,这种沮丧在触发它的事件之后还会持续很久。
我仍然有时会经历过去所谓的“抑郁”症状,尽管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发生在一次困难事件之后。真正改变的是,生活的困扰不再把我推进一个长期的、自我延续的沮丧中,这种沮丧在触发它的事件之后还会持续很久。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我对自己的状况赋予的意义很重要。曾经,我把抑郁看作是无法控制的临床疾病,让我感到无力。另一方面,我也把它看作是我的错,这是一种自我污名化的信念,充满了羞耻感,以及一种无法摆脱的失败感。这些观点,我怀疑,使我感到更加抑郁。
当我把心悸、肌肉疼痛和思绪飞快等症状视为可怕的灾难,认为这是可怕的抑郁,我很容易被它们压垮,并试图推开它们,带着无力的愤怒。然而,随着我学会放下对抑郁的标签和判断,我开始将类似的症状视为对不愉快事件的正常反应。我不再用恐惧的信念增加它们的不愉快,即认为有什么可怕或无法管理的事情正在发生,我无法应对,这是我自己的错,或者我必须与之斗争。
将困难的想法、感受和冲动视为心智和身体中的暂时事件,相信它们也会像引发它们的事件一样消逝,我发现我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生活的挑战。我不太可能对不可避免的生活压力增加二次痛苦。困难来了,但它们也会过去。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温柔地练习坚定和自我同情不仅使不舒服的想法和感受更容易处理,还让它们更快地过去,而不是反应性地延续它们。在这种方法下,当问题出现时,我做出了更好的决定,更能从环境中寻求支持——而不是过去混乱孤独的生活,我的外在生活逐渐反映了通过正念实践逐步培养的心智品质。随着心智、身体和生活的冲突减少,压力也减少了。
反复练习视角的转变,心灵的改变,似乎是正念训练帮助我们感觉健康的一个重要机制。正如克雷斯韦尔的研究优雅地证明的那样,它还导致了可测量的生物变化。
对我来说,正念一直是理解心智和身体如何运作的“主钥匙”,也是一种管理它们的有效方法。当然,它不是魔法。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习惯很强,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思考来摆脱它们——认为这一点会落入给身心医学带来不良声誉的伪科学。我们的经验不仅受心智的影响,也不仅受生物学的影响,还受我们的关系、外部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对所有这些的控制有限。但反复练习视角的转变,心灵的改变,似乎是正念训练帮助我们感觉健康的一个重要机制。正如克雷斯韦尔的研究优雅地证明的那样,它还导致了可测量的生物变化。
有一个传统的正念训练格言说:“改变你的态度,但保持自然。” 我认为这概括了正念训练邀请的悖论。不陷入试图改变当下的困境,我们仍然改变了与当下的关系——我们赋予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以及我们的应对方式。事实证明,这也会改变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