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遗憾中成长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自我同情可能帮助我们从遗憾中获益,而不是沉溺其中。

grandfailure/Adobe Stock

有时候,遗憾是一种拖累生活的重担,减慢我们的步伐,使我们的肩膀酸痛。但其他时候,它变成了一种燃料;它推动而不是阻碍,激励而不是分散注意力。

遗憾的这两种结果之间有什么区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论文表明,这可能是自我同情的作用。

研究人员招募了400名成年人,并邀请其中一组人识别他们最大的遗憾,然后以自我同情和理解的方式写下来。一些人写了关于背叛伴侣的事;其他人则写了与父母疏远的经历。作为对照,其他参与者则从自尊的角度记述他们的遗憾——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而不是消极品质——还有一些描述了他们喜欢的爱好(对照组)。

在随后的问卷调查中,采取自我同情视角对待遗憾的参与者报告了更多的自我改进动机,相比自尊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他们承诺避免在未来重复同样的错误;他们感到自己已经从中成长和学习了。

但是为什么呢?写作练习后,研究人员还询问了参与者对事件发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自己原谅的程度,怀疑这些因素可能有关。事实证明,接受确实起到了作用:与另外两组相比,练习自我同情的参与者表现出更高的接受度,而接受度又与更多的改进动机相关,即使在控制了自我宽恕之后也是如此。(同时,原谅自己似乎与自我改进没有独立的联系。)

“自我同情似乎引导人们拥抱他们的遗憾,这种愿意与遗憾保持接触的态度可能为人们提供了发现个人改进途径的机会,”研究人员写道。换句话说,当我们更加接受自己的遗憾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面对它并从中学习,而不是否认。如果我们不首先承认错误,那么我们怎么可能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呢?

“自我同情似乎引导人们拥抱他们的遗憾,这种愿意与遗憾保持接触的态度可能为人们提供了发现个人改进途径的机会,”研究人员写道。

这些发现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从对自己的遗憾进行自我同情的练习中受益,但已经具有高度自我同情的人也有好运。根据研究人员进行的另外两项研究,那些自我同情度高的人——或者在没有被指示的情况下自发地用更多自我同情来写他们的遗憾——被独立评估者认为更有改进动机。即使在控制了自尊之后,这也表明自我同情以独特的方式起作用。

如果你背负着沉重的遗憾,培养自我同情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在第一项研究中,一个简单的提示——“想象你正在以一种同情和理解的态度与自己谈论这个遗憾。你会说什么?”——就足以改变参与者的心理状态。

这篇论文中的见解和干预措施可以很容易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自我同情信件是一种写作练习,可以应用于遗憾。它要求你思考如何像对待朋友一样回应自己。每个人都有遗憾,你的生活中的某些情况——你的环境、家庭,甚至你的基因——可能影响了你在当时所犯的错误。你也可以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改善你的处境——并避免未来类似的遗憾。

这篇文章最初出现在Greater Good上,这是UC伯克利分校正念科学中心的在线杂志,也是正念的合作伙伴之一。查看原文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