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自助吗?

“自助”很容易让我们陷入自我挫败的旋涡。冥想解开了整个方法——让我们大松一口气。

junial/iStockPhoto

在参议员Al Franken变得严肃并进入政界之前,他是一位《周六夜现场》的喜剧演员。他最难忘的角色是自助大师Stuart Smalley,他的口头禅——喘息着说出来——是“我足够好,我足够聪明,天哪,人们喜欢我!”

这个小品既有趣又广受欢迎,因为它完美地捕捉到了大多数自助的核心和陷阱:有太多的自我。这个流派邀请你自我关注、自我严肃,通常过于自我批评,最终自我挫败。

自助书架大声呼喊着你的注意,承诺你会成为更轻盈、更平静、更健康、压力更小、更不愤怒、更聪明、更富有的新版本的自己。你将成为全新的你!

一个大的缺点是这种整体方法是从外向内运作的。它将我们从内在拉出。从那个角度出发,我们被判断为不足。我们缺乏某些东西。我们不符合标准。下一步是为自己设定目标和期望,以及我们将如何改变。然后开始努力实现这一变化。

因此,讽刺的是,正念、冥想和身心意识练习经常被贴上自助的标签。认为我们有什么不对需要修复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正是冥想开始解开的东西之一。在一个从容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在鼓励我们进行咬牙切齿的斗争。冥想肯定不需要被列入那个清单。

目标很好,直到我们对它们产生执念,并忘记未来是多么不确定。通过不断在自己面前放置胡萝卜,我们加剧了我们试图摆脱的压力。当生活成为一个永恒的目的地时,我们从未花时间去体验旅程,只是让事情发生而不是总是试图使事情发生。

同时,将冥想标记为自助也有其合理之处。我们都需要帮助。而且,我们想要帮助自己,承担自己的“改进”责任。虽然冥想的实际成果很大程度上不受我们控制——它们是复杂的,自然发生的,并且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发展——但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是否花时间与自己的心灵相处。但没有朋友的帮助,培养这种承诺可能会很困难。最终,帮助是一件相互的事情。他人帮助我们,我们帮助他们,我们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