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念为本,而非目标

==================================

只有当我们为了正念本身而进行正念练习——而不是试图从中获得什么时——我们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Ed Halliwell如是说。

摄影:Liza Matthews

我开始接触正念是在多年尝试改善生活的经历之后。我长期陷入抑郁之中,正念是我摆脱这种状态的最新尝试之一。然而,当我按照指示进行练习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发现无法在正念练习的同时挣扎。当然,挣扎仍然会发生,但这只是在我“努力练习正念”,添加自己的期望或目标到练习中,或者“不练习正念”,只是让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占据上风时。当我真正进行正念练习(保持当下、开放体验、当心神游离时回归),那种努力、希望、想要改变现状的感觉,或者陷入绝望、无助和恐惧的情绪——这一切都开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平静。

当我真正进行正念练习(保持当下、开放体验、当心神游离时回归),那种努力、希望、想要改变现状的感觉,或者陷入绝望、无助和恐惧的情绪——这一切都开始消散。

我现在经常看到初学者也有同样的经历。许多人带着减轻压力和困难的愿望来到正念,但只有当他们放下对结果的期待,纯粹为了正念而正念时,他们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使得如何努力变得有些棘手。确实有事情要做——为了发现放手的力量,我们需要出现,准备好学习、倾听,并参与所建议的态度和练习。但很容易将这种努力变成“努力练习正念”,或者相反地,将放手的指导理解为“不在乎”——随便走走,让思绪漫游,随心所欲。

目标与意图

我发现区分意图和目标是有帮助的。当我们把正念当作一个目标时,我们就已经离开了当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当前体验和我们希望发生的之间的差异。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紧张——我们可能会开始评判当前的体验(或自己)“不够好”、“不可接受”或“需要消除”。这种判断会让我们感到沮丧——正如我最喜欢的漫画标题所说:“我知道我才练习了两分钟,但正念并没有给我带来承诺的平静。”当我们设定目标并用它们来衡量每一刻时,几乎可以保证我们会失望。

意图存在于当下,因此只要设定了意图,就已经实现了所设定的目标(做得很好,你!)。意图不会失败,因为它发生在当下。有了意图,没有必要的结果——我们只是连接到我们选择的道路。“我只是去练习,看看会发生什么。”

将正念作为意图是不同的。意图是在当下找到(并重新找到)的,所以只要设定一个意图,你就已经完成了你要做的事情(干得好,你!)。意图不会失败,因为它发生在当下。有了意图,没有必要的结果——我们只是连接到我们选择的道路。“我只是去练习,看看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们邀请好奇心,一种实验感:“嗯,这很有趣,我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意图具有力量,因为它扎根于现实,但也具有灵活性——坚持意图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行动不能根据我们的发现而改变。

意图来自内心,而目标是外部的。通过连接到意图,我们不需要在别处寻找满足——我们渴望的东西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和训练来培养这颗种子,但当我们意识到我们不需要努力成为我们不是的人时,就会感到解脱。

当我们将正念作为目标时,我们将其变成了商品,其好处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得到它”。这意味着我们目前缺少某些东西,我们可能会错过。这是一种制造紧张的方法。

传统上,练习的目标确实是缓解痛苦。了解这一点是有帮助的,否则我们可能不会受到启发开始,或当我们开始认为目标是其他东西时(例如,赚很多钱,或比所有人都更擅长专注),我们知道我们偏离了轨道。但是,当我们直接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是通过创造条件让它自然而然地发生时,我们就会阻碍自己。这有点像试图入睡——准备好床铺并调暗灯光会有帮助,但如果你一直试图入睡,它就不会发生。在某个时候,你必须信任并放手。如果你试图减轻你的压力,你只会体验到试图减轻压力的感受。

给予自己练习觉察和共情的机会,尽可能开放、应对和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这些是正念练习中有帮助的意图。当我们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或者我们没有从练习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可以让这些意图带我们前行。幸福来自于放下挣扎——这是达到目标的方法。

本文首次发表于mindful.org,2014年10月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