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tation Leads to Better Decision-Making
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正念练习如何更好地改变决策过程。
该研究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卡里兰研究所进行,发现定期进行冥想的人在决策过程中使用大脑的不同部分。
共有66人参与了这项研究。其中26名定期练习冥想的人被分配到测试组。其余40名参与者被分配到对照组。
所有参与者都玩了相同的“最后通牒游戏”。这个游戏在其他许多研究中也被使用。游戏涉及两个人之间的交换,其中一名“提议者”提出将20美元与“回应者”分摊。回应者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提议。如果提议被接受,双方各自得到提议中分配的金额;但如果提议被拒绝,双方都将一无所获。提议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条形图显示给回应者,展示提议者如何分配资金。回应者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提议。
根据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
在实验前,参与者被告知,在人类回合中呈现的提议是由以前实验中的提议者提出的,即这些提议是真实的,并且提议者将根据参与者的决定获得报酬。明确告知参与者,他们将在每轮游戏中面对不同的人。实验结束时,参与者将根据他们在一轮随机选择的游戏中所做的决定获得报酬。此外,参与者还将获得20美元(以支付停车费用和填写文件的补偿)。在实验前已告知参与者这种支付方式。
当参与者在做决定时,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称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技术监测每个个体的大脑激活模式。
这样,研究人员能够看到冥想者在做决定时使用的大脑部分。对照组主要依赖于与情感厌恶相关的大脑前岛叶。然而,冥想者在前岛叶没有显示出显著活动。
根据研究,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会接受这笔钱。事实上,人们甚至会拒绝任何奖励,而不是接受一个“不公平”的份额。除非他们是冥想者,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公平——超过一半的人会接受所提供的金额。
研究表明,冥想者能够在面对不公平的情况时做出理性而非情绪化的反应。冥想者已经训练他们的大脑以不同的方式运作,并在某些情况下做出更好的选择。
研究发现,“冥想者反而依赖于与内感受和关注当下有关的区域。这项研究表明,诀窍可能不在于理性的计算,而在于避免假设情景,并集中于伴随任何奖励的小奖励的内感受品质。”
更多关于这项研究的信息可以在这里阅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