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 Are Better Off When Parents Practice Self-Compassion (Study)
一项新研究发现,正念和自我同情的父母的孩子往往焦虑和抑郁的比例较低。
- 作者:Emily Nauman
- 2014年6月23日
- 同情
Monkey Business/Adobe Stock
当青少年出现焦虑或抑郁问题时,许多父母会自责。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采取自我同情的态度可能对青少年更有帮助——而培养这种自我同情的最佳方式是练习正念。
研究人员从拉德堡德大学收集了901个荷兰家庭的数据,使用问卷调查来测量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父母的幸福感和育儿方式。
这项发表在《儿童与家庭研究杂志》上的结果,重复了过去的研究,表明正念育儿与更好的父母幸福感相关。正念育儿涉及将正念的原则融入育儿中: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对自己和孩子的情感保持情感觉察和非评判性的接受,不对外界压力作出过度反应。
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唯一能增加青少年幸福感的正念育儿方面是非评判性地接受自己的育儿技能。换句话说,较少自责且不太批评自己育儿能力的父母,其青少年表现出较少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为什么父母的自我同情会影响孩子的幸福感?
研究人员推测,当父母表现出非评判性的态度时,青少年可能会模仿他们的榜样。以非评判性和同情的态度对待自己可能会减少焦虑和抑郁。
然而,同样有可能的是,青少年较少的焦虑和抑郁会导致父母更多的自我同情;当孩子快乐时,父母更不可能对自己作为父母的表现过于苛刻。
尽管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自我同情的育儿是否会导致青少年较少的焦虑和抑郁,或者反之亦然,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可以更好地集中在对父母的干预上。“育儿项目可以主要集中在增加父母对自己育儿的自我同情,而不是其他正念育儿实践,”作者写道。更集中的实践可以节省时间,并可能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应对焦虑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