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意义生活的科学”十大洞见

今年发表的最具挑衅性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VIGE.co/Adobe Stock

有大量科学证据表明,社交联系对幸福感至关重要。但关系是复杂的,既带来好处也带来坏处。今年的十大洞见探讨了将我们团结或分隔的实际力量——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社区中。它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克服愤怒或孤独的提示,并解释了为什么交朋友和给予情感支持如此困难。它们展示了导致冲突的心理因素以及促进更大慷慨的环境。

所有这些洞见提醒我们,我们的内心生活与社会条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我们可能会通过练习正念和获得良好的睡眠来照顾自己,这对我们的关系也有下游影响。而我们所居住的邻里和文化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幸福感。

2018年的这些洞见从我们最私密的情感到不同群体美国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不会解决我们所有的社会问题——但我们希望这些发现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

  1. 建立一段好的友谊需要120小时(或更多)

大量研究调查了育儿和浪漫关系的复杂性,而关于友谊的研究相对较少——友谊可以为生活带来很多快乐和意义。

今年,堪萨斯大学的研究员Jeffrey A. Hall在《社会和个人关系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建立友谊过程的研究。这是第一个探索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熟人变成朋友的研究。

Hall对112名刚进入美国中部一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九周的每三周一次的调查。他还给355名在过去六个月内搬到新城市的美国人进行了一次性问卷调查,让他们选择一两个朋友并报告他们相处的时间和友谊的深度。

通过这些数据,Hall能够估算出不同层次的友谊形成所需的时间:

  • 学生需要43小时,成年人需要94小时才能将熟人变成普通朋友。
  • 学生需要57小时才能从普通朋友过渡到朋友。成年人平均需要164小时。
  • 对于学生来说,朋友成为好朋友或最好的朋友大约需要119小时。成年人还需要额外100小时才能实现这一转变。

你如何知道某人是否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或仍然只是一个礼貌的熟人?Hall询问人们与朋友一起做了哪些活动,但没有一个明确的路径通向亲密。然而,另一组研究人员今年发现,他们可以根据大脑活动预测哪些人是朋友。朋友似乎不仅分享秘密和拥抱,还共享对世界的相似神经反应。

朋友似乎不仅分享秘密和拥抱,还共享对世界的相似神经反应。

这些发现为那些感到孤独并渴望找到自己人群的人带来了希望和一丝视角。

“建立友谊需要时间,”Hall说。“每个人都想拥有朋友,但不交朋友就无法拥有朋友。”

  1. 你的共情能力可能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好

你认为自己很擅长识别他人的感受吗?好吧,不要太自信,四项最近的研究表明。

一项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进行了多次实验,测试人们准确感知他人感受和想法的能力。一些人被特别指示尝试换位思考,而另一些人则被要求做其他事情,如集中注意力或模仿对方脸上的表情。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试图换位思考的人在准确读取他人方面并不比其他组表现更好——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更差。

在另一项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一些参与者观看一个陌生人在看一段情绪化的视频,并根据观看者的表情猜测视频中的情绪。另一组只是观看相同的视频并尝试想象陌生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可能会认为脸是一个开放的书,但那些试图从观看者脸上猜测视频情绪的人往往比那些只是自己观看相同视频的人更经常错误。

在这两项研究中,最自信的人往往是共情最不准确的人。问题是自大——认为我们比实际情况更能理解他人,并跳入无根据的结论。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共情技能。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努力培养自我意识——因为在另外两篇研究论文中,更有自我意识的人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感受。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问问题并认真倾听答案来更好地理解他人——无论是配偶还是政治光谱另一端的人。

  1. 正念可以帮助你管理愤怒

我们都可能在某个时候失去冷静——比如对电话公司或行为不当的孩子大喊大叫。但这些爆发通常效果不佳,而且往往会让我们感到羞愧和后悔。

如何更好地处理愤怒?最近的研究表明正念可能有所帮助。

在一项发表在《正念》杂志上的研究中,David DeSteno和他的同事随机分配参与者参加为期三周的正念课程(训练呼吸和身体意识、开放地觉察思想、不评判经验)或控制活动,然后将两组带入实验室。之后,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制作一种调味料混合物,供他们的批评者品尝,其中包含一些成分,包括非常辣的辣椒酱——这是一种观察他们有多具攻击性的方法。

结果呢?练习正念冥想的人说他们和非冥想者一样愤怒……但他们添加的辣椒酱显著减少。显然,冥想者更能感受到愤怒而不发作。

其他最近的研究支持了正念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的观点。在一项研究中,更正念的配偶能够在讨论婚姻冲突时保持较低的血压和更大的心率变异性——这表明他们从压力中恢复得更好。另一项发现,更正念的人似乎在被排斥时感到的痛苦较少,他们的大脑在腹外侧前额皮质的活动也减少——这种模式与减少对情绪困扰的认知控制有关。

这些发现表明,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愤怒——不是压抑它,而是当我们生气时保持冷静。

这些发现表明,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愤怒——不是压抑它,而是当我们生气时保持冷静。这就是为什么DeSteno说正念冥想确实做到了其开发者希望它做到的事情:通过防止人们对他人造成伤害来增加道德行为。

  1. 睡眠不足会导致孤独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当你感到孤独时,你可能[睡不好]。但相反的情况也成立:睡眠不足会导致孤独。

在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人们正常睡眠和睡眠不足后扫描了他们的大脑。参与者观看了一个人逐渐接近他们的视频,并按下一个按钮当他们觉得陌生人离得太近时,同时研究人员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

睡眠不足后,参与者希望陌生人停止在一个更远的距离,而他们的大脑反映了特定的模式:与社会排斥相关的电路亮起,而与心理理论(我们评估他人意图的能力)相关的电路减弱。这表明睡眠不足让人们想要避免其他人。事实上,睡眠不足的参与者也报告说感到更孤独。

然后,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实验:他们让其他人观看参与者录像并评估他们认为参与者感到多么孤独。不仅睡眠不足的人看起来更孤独——评分者对他们也不感兴趣。这意味着睡眠不足可能导致一个恶性循环:避免他人和他人避开我们——威胁到我们的幸福感。

正如研究人员总结的那样,“接触睡眠不足的人,即使是一分钟的互动,也会使他们感到更孤独,表现出隔离的病毒性传播。”

其他研究表明,健康的睡眠有助于我们的关系,通过帮助我们更好地[共情]他人,减少我们的[偏见],调节我们的[愤怒],并使我们不易受到[排斥]的影响。这些新发现增加了这方面的科学依据,证明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预防孤独感——不仅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

  1. 智能手机会让面对面交流变得不那么愉快

随着智能手机变得无处不在,似乎在不同场合使用它们变得更加被接受。但这对我们的关系有何影响?

一项发表在《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智能手机如何影响面对面交流。研究人员邀请了300多人与朋友或家人在咖啡馆共进晚餐。一些人把手机放在旁边,而另一些人则关闭手机并收起来。之后,他们填写了一份关于用餐体验的调查表。

最终,没有使用手机的人感觉更少分心(也因此)更享受这顿饭。他们也不那么无聊,在更好的心情中。在另一个分析中,同一组研究人员随机调查了123名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感觉如何以及是否在使用手机——同样的模式出现了。人们如果在社交时使用手机就不会像不使用手机时那么享受。

“使用手机会阻止人们完全投入到当下时刻,”研究人员写道。“尽管手机可以让我们与全球的人联系,但它可能阻碍我们与身边的人交往。”

这对于从小就使用智能手机的青少年也是如此。事实上,另一项[研究]发表在《情感》杂志上,发现了青少年幸福感下降的趋势,屏幕时间可能是原因之一。由Jean Twenge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花更多时间在屏幕上、更少时间在线下活动的青少年往往幸福感较低。自2012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屏幕时间的增加与青少年自尊心和生活满意度的下降同步发生。

这项研究有一个令人鼓舞的发现:在个人层面上,花更多时间在网上与朋友互动的青少年也花更多时间与朋友面对面互动。我们的在线和离线世界并不是零和游戏——但正如第一项研究所建议的那样,最好不要将它们结合在同一顿饭中。

  1. 青少年的情绪确实混乱

如果你生活中有青少年,你可能已经目睹了青春期情绪的过山车。但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如此起伏不定,与我们在其他年龄的经历有何不同?

在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研究中,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5至25岁)观看一系列不愉快的图片(如哭泣的婴儿),并评分他们五种负面情绪的程度:生气、厌恶、悲伤、害怕和不安。他们的得分被分析以确定他们独立经历这五种情绪的频率。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倾向于同时经历多种情绪——而且他们很难区分这些情绪。换句话说,一个青少年可能会一致感到生气和悲伤,这表明她难以区分这两种情绪。

青春期是“一个时期,一个人很难清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情绪”,首席作者Erik Nook解释道。

情绪分化,即能够准确知道自己正在经历哪些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那些具有高情绪分化能力的人倾向于在困难情境中使用有效的应对策略,而不是转向攻击或酒精等不健康的替代品。

那么,青少年能否提高他们的情绪分化能力?还是必须等到成年后,就像研究中显示的那样,人们变得更擅长于此?

另一项2018年发表在《情感》上的研究发现,教授初中生关于他们情绪的知识——特别是如何通过实践变得更好——可以改善他们在学校的情绪健康。关键似乎是理解情绪调节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而不是你天生擅长或不擅长的东西。

所以虽然青少年确实经历了混乱的情绪,但有可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清晰度和控制感。

  1. 我们不能假设SEL项目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今年,我们了解到,我们可能不能在学校采取“一刀切”的社会情感学习(SEL)方式。原因如下。

当Hillary Rowe和Edison Trickett分析了117项美国基于学校的SEL研究时,他们发现这些研究并未系统地记录学生的多样性特征,包括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残疾和性取向/性别认同。15%的研究没有记录任何多样性特征,另有18%仅记录了一个。此外,他们并未总是分析不同子群体的结果,以查看结果是否一致。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对SEL项目是否有利于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我们还了解到,传统的基于技能和成人主导的SEL项目对青少年的效果可能不如对幼儿的效果好。心理学家David Yeager和他的同事在《心理科学观点》中争论道,青少年会对针对他们需要在同伴中获得“地位”和“尊重”的发展适当的指导作出更好的回应。

最终,行动导向的学习机会,如同伴调解或指导、学生主导的项目和社区参与,可能对年长的学生更有益,帮助他们感到更有能力、自主性和对他人的价值感。

为什么这些发现很重要?它们提醒我们,教师和研究人员都需要意识到不同学生群体面临的挑战,以及情感表达、情绪调节和沟通风格的文化差异。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假设一个SEL项目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即使它对部分学生有效。

  1. 美国人因身份而非问题而分裂

枪支管制。同性婚姻。移民改革。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你可能认为你的立场是基于对证据的理性评估。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你的投票决定更可能植根于你的群体归属感。

一项最新的题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分析了2,500名美国人的数据,令人惊讶地发现,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在许多个别问题上都倾向于左倾。然而,这并没有转化为保守派在这些问题上投票给民主党。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投票行为?“美国人正在根据他们自称的自由派或保守派身份划分自己,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实际政策分歧”,马里兰大学的政治心理学家Lilliana Mason写道。意识形态或政党身份的呼吁可以在个人对堕胎合法性的个人愿望之上覆盖团队胜利。团队胜利变得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反过来又阻碍了问题上的妥协。

这些标签超出了投票。根据Mason的说法,一个人越认同某种意识形态或政党,就越可能与该群体内的人交友或结婚——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纽带,使局外人显得更具威胁性。

其他工作表明,这种对立正在因党派身份的种族化而加剧。近年来,共和党变得更加白人化,而民主党变得更加种族和宗教多样化。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家Diana Mutz进行的[最新研究](http://www.pnas.org/content/115/19/E4330.short?rss=1)发现,没有什么比白人基督徒感受到的受威胁状态更能预测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了——斯坦福大学Robb Willer及其同事的几项研究以及公共宗教研究所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是严峻的发展,但我们有许多理由希望我们能够克服它们。这些研究表明,美国人实际上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我们只是把自己分成了群体,而且我们的跨群体沟通技巧很差。

这些研究表明,美国人实际上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我们只是把自己分成了群体,而且我们的跨群体沟通技巧很差。

“自由派和保守派必须花时间真正倾听彼此,理解彼此的价值观,并创造性地思考为什么一个有着完全不同政治和道德承诺的人应该同意他们的观点,”Willer说。“共情和尊重对于缝合我们的国家至关重要。”

  1. 更平等的文化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生活在性别平等的国家可能看似是个好主意,但这样做真的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吗?一项新的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测试。

研究人员从《世界价值观调查》——一个追踪全球幸福的大规模数据池——中提取了数据,比较了西方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居民的幸福感。这与每个国家的具体性别平等因素进行了比较,如教育水平、议会中的性别平衡、收入、预期寿命等。

最终,他们发现生活在更加平等国家的人们整体幸福感更高。即使考虑到人们的财富和收入,以及一个国家是更“个体主义”还是“集体主义”等因素,这也成立。此外,当研究一个国家内的变化(而不是国家间的变化)时,一年内性别平等程度的提高与该年内整体幸福感的提高相关。

“不平等程度的幅度相当明显,意味着不平等程度的变化与幸福感水平的实质性变化相关,”作者写道。

虽然这些效应在女性中更为明显,但男性在更平等的国家也过得更好。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平等允许男性在情感上更自由,减少他们遵循男性理想(与不快乐相关)的需求;或者更快乐的女性意味着更快乐的男性(因为[传染效应])。或者可能是平等有助于整体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每个人的幸福感。

一项[最近的研究](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205-018-2007-z)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当人们生活在更普遍平等的文化中——以更高的社会信任和自我表达价值观为标志——他们不太可能感到低人一等,因此更快乐

无论原因是什么,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为了提升公民的幸福感,政府明智的做法是优先考虑平等。”

  1. 多元化的社区中人们可能更善良

一些[研究](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oes-diversity-create-distrust/)表明,人们在种族多元化的地区更反社会——更不信任、更不善良。但今年发表在《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are_people_kinder_in_racially_diverse_neighborhoods)发现,至少在街区层面,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从多个角度检验了他们的假设。例如,在其中一项分析中,研究团队根据邮政编码检查了4,500份提供帮助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幸存者的提议。他们发现“生活在种族多元化街区的人更有可能提供住所给爆炸案受害者”,“即使控制了距离爆炸地点的距离”。在另一项研究中,想象住在种族多元化街区的人比想象住在更同质化街区的人更愿意提供帮助。

为了理解多元化如何使我们更慷慨,研究人员招募了517名美国人,记录了他们邮政编码的种族多样性。他们询问参与者过去一个月是否帮助过陌生人——然后询问他们是否认同“全人类”,与美国人相比,或与其所在街区的居民相比。结果:住在多元化街区的人更有可能认同全人类——同样这些人更有可能报告在过去一个月中帮助过陌生人。

这些研究并不是多样性和利他主义的最后定论——结果可能存在矛盾,我们对多族裔社会的理解仍然有限。但在一个高度社会和政治极化的时代,我们可能从这些结果中找到一些灵感和鼓励。

本文最初发表于 Greater Good_,UC Berkeley的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的在线杂志,Mindful的合作伙伴之一。查看原文。_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