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教你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让他们成为富有同情心的成年人
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如何更加富有同情心。
- 作者:Patricia Rockman 和 Evan Collins
- 2019年9月17日
- 儿童和青少年
vejaa/Adobe Stock
在这一系列文章中,我们一直在探讨正念有时会无意中强化当前时代的自我中心性和自我专注,并探讨我们如何通过行动中的同情来抵消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正念和共情的真正根源是为了减轻他人的痛苦,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痛苦。
在探索如何将同情心引导给他人时,还有什么比考虑孩子更好的方式呢?努力培养一个关注他人的共情孩子有助于建立更好的社区,并抵消当今普遍存在的“我”文化。此外,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也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如何更加富有同情心。
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好,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如何更加富有同情心。
Michelle Borba 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育儿、欺凌和共情方面的专家,著有多本关于儿童品格发展的书籍,最新的一本是《UnSelfie: why empathic kids succeed in our all-about-me world (Simon & Schuster, 2016)》。在她的工作中,她概述了有关儿童共情的最新研究以及我们如何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中培养善良和关心。她引用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共情得分比30年前低40%,自恋程度高58%。与此相伴的是学校和互联网上的残忍行为和欺凌增加,以及更多的作弊和道德推理减少。Borba 谈到了“自拍综合症”,即儿童和青少年中日益增长的自恋,表现为自我关注、优越感、难以承担责任和批评,以及感觉高于规则。这种综合症似乎至少部分与我们高压、媒体饱和、高科技的文化有关。
教孩子情绪素养
如果共情是感受他人的痛苦,而同情是希望减轻这种痛苦,那么共情就是通往同情的门户,可能是对抗“自拍综合症”的解药(无论是对我们的孩子还是对我们自己)。鼓励共情始于发展情绪素养:识别、标记和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这个核心技能对于男孩尤其重要,在我们过度阳刚的文化中,他们的情绪素养低于女孩。
以下是开始帮助幼儿学习情绪素养的一些简单方法:
- 掌握情绪ABC从早期就开始谈论情绪并标记和验证你孩子和其他人的情绪状态,因为标记情绪有助于调节情绪。
- 让孩子们花时间与婴儿、幼儿和小狗在一起,他们以未经过滤的方式表达情绪;
- 教孩子阅读面部和其他非语言情绪线索 - 给他们看表情符号情绪图表、活动或让他们观看《头脑特工队》;
- 尽量减少使用科技产品,因为屏幕时间的增加减少了孩子面对面社交化所需的时间,无法真正传达真实的情绪,而且难以解读。
培养孩子的视角转换能力
与同情不同,同情只是关心但不一定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共情涉及视角转换,在此过程中我们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情感和需求,发展出换位思考的能力。这项技能为友善铺平了道路,还支持学习如何妥协和解决冲突。视角转换包括几个组成部分:通过专注、专心地倾听和阅读非语言线索来关注他人;识别思想、感受、动机和意图;并想象他人的经历及其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孩子通过叫骂或拿走玩具伤害了别人,你可以问:“如果你的朋友那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视角转换的方法:
- 实践富有同情心的限制设定。不要谴责或纵容某些行为,而是帮助孩子理解这些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感受。例如,你可以说:“你觉得Meghan被你拿走玩具时会有什么感觉吗?”
- 帮助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来关联他人的感受。你可以说:“还记得你感到受伤或生气的那次……”。
- 阅读相关书籍,如,《Amos and Boris》,《Enemy Pie》,《Listening to my Body》或《Visiting Feelings》(参见这份关于共情的优秀儿童读物清单)。
- 尽管我们反对屏幕时间,但观看精选视频然后进行反思讨论是有帮助的,可以讨论各种角色的情绪、想法和动机。(例如,对于幼儿:《Bush Baby is Happy & Sad》或像《Clangers》这样的节目;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电影如《Inside Out》和《Wonder》)。
滋养强大的道德指南针
另一个鼓励共情的核心技能是建立强大的道德指南针。作为成年人,我们为生活中的孩子树立了自己的伦理代码和价值观模型,并阐明家庭和社区的价值观。我们还培养和强化亲社会行为,比如……为陌生人扶门、在社区做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邻居、捐赠时间和金钱,或参加集会或示威。我们正在社会化我们的孩子,使他们了解我们认为正确和错误的标准,既注重品格也注重行为;培养善良、关心和慷慨的特质。当我们表扬孩子表现出这些行为时,无论大小,我们都强化了这样一个观念:他们的品格和道德指南针与其学业、社交和身体成就一样重要。
培养能够共情的孩子,使他们成长为富有同情心的成年人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中有许多潮流与关注他人和情绪智力的重要性背道而驰。随着文化和政治领导人越来越不加掩饰地采取自我中心和自私的行为,向我们的孩子灌输情绪素养、视角转换和发展道德指南针的技能是我们为未来几代人所能做的最激进、最勇敢和最有希望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