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共情革命
一本新书解释了我们如何学习共情并拥有更好的社交互动。
- 由 Jill Suttie
- 2019年2月19日
- 健康与福祉
adobe stock/elenabsl
看到别人受苦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可能会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或吸收他们的悲伤;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说什么。这些不舒服的时刻可能使我们远离他们的困境——为了保持自己的幸福感或继续我们的生活。
但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精神科医生和研究员Helen Riess在她的新书_The Empathy Effect_中说。与他人建立共情联系——与他们一起感受、关心他们的福祉,并以同情心行动——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相处、更有效地工作,并作为一个社会繁荣发展。
Riess的大多数关于共情的研究都集中在医疗保健领域。由于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痛苦,因此这是一个观察共情如何影响幸福的理想环境。虽然医生认为关闭自己的情感和创造情感距离可以让他们更加客观并提供更好的护理,但Riess的研究显示这样做会使患者不信任、不满且不合作。而且这也会让医生感到更孤独、效果较差且更容易倦怠。
那么,医生和其他人应该怎么做呢?练习共情,Riess说。她认为,不仅共情能改善医疗保健,还能改善一般的人际互动。
“当我们用共情和同情心去感知和回应彼此时,所有方面都会得到丰富,”她写道。“毕竟,正是这种人类纽带为生命中的言语增添了音乐。”
什么是共情?
许多人将共情(与某人一起感受)与同情(为某人感到难过)混淆,甚至研究共情的研究人员也对许多定义感到困惑。但Riess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解释了共情的多个维度。共情涉及能够感知他人的情绪(以及识别我们自己的情绪)、想象某人为什么会感到某种方式的能力,以及对他们福祉的关注。一旦共情被激活,同情心是最合乎逻辑的反应。
共情依赖于特定的大脑区域,这些区域进化出使人们能够与他人产生情感连接并激发关爱动机的功能。
共情依赖于特定的大脑区域,这些区域进化出使人们能够与他人产生情感连接并激发关爱动机的功能。当我们看到有人受伤时——比如我们目睹他们不小心割伤自己——我们自己的大脑疼痛路径会亮起,尽管程度较轻。这是共情的情感部分——有时称为情感共鸣——许多医生忽略或推开的东西,尽管这样做违背了他们的同情本能,Riess说。“[你的]复杂的神经学系统允许你观察到他人的痛苦,并给你足够的痛苦味道,让你考虑帮助他们,”她写道。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情感共鸣。对于一个与我们相似的人来说,它往往更强。幸运的是,共情也有认知成分——理解我们的感受可能与他人的不同。将我们的痛苦与他们的分开,可以舒缓我们感到的不适,同时保持对他人的关注。
“我们必须从他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角度来理解情况,”她说。
共情的第三个方面是关注——“内在的动力促使人们对另一人的福祉表现出关心。”不幸的是,这种关注因人而异,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这个人是否与你相似(和你的‘群体’),你是遇到一个人的痛苦还是多人的痛苦,你是否认为某人应得的痛苦因为他们的不良行为,以及你的社会地位(你越富有或有权力,你越不会注意到痛苦并关心干预)。
这表明,虽然共情是对痛苦的内在生物反应,但我们仍然需要努力使用它来应对更困难的情况。
共情是可以学习的
我们可能发现很难对某些人产生共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增强我们的共情能力,根据Riess的说法。她建议提高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学习自我调节技术以帮助我们不过度沉浸在过度的情感共鸣中,并找到鼓励换位思考的方法。
为此,她开发了一个名为EMPATHICS的项目,该项目已经成功地提高了医生阅读情绪和减少倦怠的能力,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对患者的健康有显著贡献。
Riess使用缩写EMPATHY概述了她项目的步骤:
E: 眼神接触。适当的眼神接触让人感觉被重视,并促进有效沟通。Riess建议至少注视对方的眼睛足够长的时间以判断眼睛颜色,并确保面对面交流。
M: 面部肌肉表情。作为人类,我们经常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表情。通过识别他人的感受——通常通过独特的面部肌肉模式——并模仿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共情。
P: 姿势。坐姿低沉可能表示缺乏兴趣、沮丧或悲伤;坐直则表示尊重和自信。通过理解姿势的含义,我们可以采取更开放的姿势——正面朝向,双腿和双臂未交叉,前倾——以鼓励更开放的沟通和信任。
A: 情绪。识别并命名他人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或话语背后的信息。
T: 语调。“因为语调传达超过38%的非语言情感内容,它是共情的关键要素,”Riess写道。她建议匹配对方的音量和语调,通常使用柔和的语调让对方感到被倾听。然而,当对方表达愤怒时,调整你的语调——而不是匹配他们的——更为合适。
H: 倾听。我们常常没有真正倾听彼此,可能是由于先入之见或简单地分心和压力大。共情倾听意味着提出问题帮助对方表达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且不带评判地倾听。
共情倾听意味着提出问题帮助对方表达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且不带评判地倾听。
Y: 你的回应。Riess并不是指你会说什么,而是指你与对方的情感同步。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往往会与他人情感同步,这在我们理解他们和喜欢他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超越医疗场景的共情
虽然Riess主要关注医患关系,但她的书呼吁我们超越医疗,想象一个充满共情的日常生活世界。
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读懂他人的情绪,并有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的倾向,Riess指出。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模范和给予机会来强化这些技能。父母理解孩子的情绪、尝试换位思考并肯定他们的价值的程度与他们以后的生活密切相关。
“当孩子没有被反映时,他可能会放弃追求目标,或者即使成为高成就者,他的成就也可能给他带来很少的快乐,”她写道。
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其他关系也变得重要。学校老师可以通过尊重和温暖的态度、避免严厉的纪律手段和参与学习来增加孩子的自尊感。他们还可以通过文学、模拟和其他技术直接教授共情。
Riess描述了其他重要的共情场景——例如,当我们遇到不同背景的人时,当我们自己犯错需要自我共情时,在工作场所内,甚至在政府中。她还探讨了共情的潜在负面影响——例如,当换位思考被用来操纵而非表达关怀时。
然而,共情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了解共情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自己和孩子中增强共情,我们拥有了文化转型的关键工具,Riess相信。
她写道,“我们有希望帮助塑造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尊重的讨论,对他人的理解,以及一个更人性化的世界。”
_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UC Berkeley正念科学中心的合作伙伴之一——Greater Good在线杂志上。查看原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