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上述规则翻译后的Markdown内容:
为什么你可以走神但仍保持正念
正念和心不在焉实际上并不是对立的。
- 作者:Stephany Tlalka
- 2014年10月29日
- 平静
Colourbox.com
最近,正念被等同于持续地集中注意力。
- Melissa Dahl在《纽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赞许走神”,她提到自己因为所有关于正念的讨论而对自己走神感到特别糟糕。
她写道:
生产力崇拜继续增长。我们被鼓励拥有更高效的早晨和通勤时间,甚至星期天也成为了挤入更多结构化活动的时间。
但走神并不是问题所在。将正念等同于集中注意力低估了这一实践的价值。它还暗示正念需要一种“绝地思维”——Dhal想象中的那些通勤并练习正念的人可能只是从不断追求生产力和“结构”的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休息。但谁又能知道呢。
马萨诸塞大学正念中心的研究主任Judson Brewer一直在关注有关心不在焉与正念关系的研究。他也注意到一种倾向,即将正念等同于严格的注意力集中。
他写道:
表面上看,正念被等同于集中注意力。但实际上……我们集中注意力不仅是为了集中注意力,而是为了清楚地看到我们行为的结果。这些行为是否增加了或减少了我们的痛苦?这与刻意的努力几乎没有关系。
正念不一定要非常努力。它可以从虚空中来到我们身边。例如,一个打断或分心可能是我们所需要的,当我们的思想已经被它们的势头所占据时。Brewer写道:
这就是经验丰富的练习者描述正念的方式——它是无努力的。在光谱的另一端,当我们完全不再阻碍自己时,我们就进入了“流动”。这与从不让我们的思想游荡(这显然是非常费力的——你可以自己试试)非常不同。
换句话说,正念和心不在焉并不是对立的。“心不在焉的缺乏并不等于正念的存在,而且无努力可能是培养创造力成长的肥沃土壤的关键方面,”Brewer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