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Had Me at Hello

为什么我们似乎在初次见面时就能与某些人相处融洽?这仅仅是因为你们恰好喜欢同样的音乐,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你们处于同一频率?

插图由 Edmon de Haro 绘制

也许你在聚会上与一个陌生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在工作中的一个偶然熟人。如果你足够幸运,在求职面试中或是在大学分配给你的室友见面后的几分钟内也发生过。

你们产生了共鸣。

无论你是内向还是外向,无论谈话的主题是你感兴趣的还是你几乎不熟悉的,这种共鸣都会让你难忘。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都引起你的共鸣。你们的语调一致。对话像奔流的河水一样顺畅,没有一丝尴尬的沉默,也没有片刻的烦恼、困惑或误解:就像一次完美的金牌滑雪表演。

简而言之,产生共鸣的感觉近乎神奇……而这正是神经科学家喜欢挑战的东西。暗示某事无法解释对研究人员的影响就像是在公牛面前挥舞红旗。当然,他们会去寻找产生共鸣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而2018年将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一年。

如果你觉得与某人产生共鸣像是“处于同一频率”,那么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点。在所谓的“人际同步”中,人们无需言语就能产生共鸣,例如在博物馆前画作前停留的时间长短或何时从咖啡馆桌子旁起身。当听到的一句话在同一时刻引发你们同时扬起眉毛,当你看到对方脸上的表情反映出你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时,这种同步就会发生。你们的身体语言匹配,吸引你们注意力的事物相同,你们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件事感到不耐烦。

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帕维尔·戈尔茨坦 (Pavel Goldstein) 及其同事招募了22对异性情侣,年龄在23至32岁之间,并在每位女性的手臂上施加轻微的热刺激。当她的伴侣提供安慰和同情时,研究人员测量了每对情侣的大脑活动。

仅仅是彼此的存在就使他们的脑电波同步,如通过EEG测量的,特别是在称为_阿尔法-缪波段_的波长范围内。这些脑电波是集中注意力的标志。每对情侣都在同步,从神经学角度反映了他们关注的内容——她的痛苦,他努力安慰她(也许是对自己参与科学实验的第二想法)。当男女双方握手时,同步性或科学家所说的“脑间耦合”达到了顶峰。

看到心爱的人受苦是(希望)一种不寻常的经历,但在日常情况下也会出现神经同步。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42名志愿者观看了短片(范围从《美国搞笑家庭录像》到宇航员讨论从太空看地球,记者辩论巴拉克·奥巴马的演讲,以及自制婚礼影片),同时科学家使用fMRI测量了他们的大脑活动。科学家们之前已经绘制了每个人的社会网络图,记录了谁是谁的朋友,谁是朋友的朋友,谁是两次移除的朋友等。

达特茅斯学院的心理学家塔莉亚·惠特利 (Thalia Wheatley) 领导了这项研究,她说:“朋友们在观看视频片段时的大脑活动‘异常相似’。”换句话说,朋友之间的相似性最高,其次是朋友的朋友,然后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那些神经模式表明,“我们与朋友在感知和回应周围世界的方式上非常相似。你更容易与朋友产生共鸣,这符合我们的直觉,即我们与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和谐。对此似乎有神经生物学上的原因。”

产生共鸣的基础在于以类似方式响应世界,正如大脑活动所测量的那样:这就是为什么你和聚会上的陌生人或指定的室友会笑同一个笑话,无休止地聊同一个话题,并且看到相同的论点逻辑。如果两个人以相似的方式解释和响应世界,他们就可以轻松预测彼此的想法和行为,惠特利说。这种增加的可预测性使得互动和交流更加容易,从而使对话和共同经历更加愉快。这也使友谊更有可能。

以类似方式响应世界,正如大脑活动所测量的那样,构成了产生共鸣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你和聚会上的陌生人或指定的室友会笑同一个笑话,无休止地聊同一个话题,并且看到相同的论点逻辑。

但同质性也描述了物以类聚的现象,其中的“羽毛”是指年龄、种族和教育水平等特征:人们倾向于与具有相同人口统计特征的人成为朋友。这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口统计特征是否会导致特定的神经模式。如果是这样,那么朋友之间的相似脑电活动模式可能只是因为人们具有相似的教育水平、种族和其他特征(可能包括意识形态信仰、娱乐兴趣和文化偏好)而聚集在一起的结果。换句话说,可能是这些特征使人们成为朋友,而神经活动只是次要的,是实际原因的副产品。

科学家知道他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他们认为自己做到了。惠特利及其同事使用标准统计技术来衡量神经模式是否为所谓的独立变量,而不是其他因素(如人口统计变量)的反映。它们确实是。即使在控制年龄、性别、国籍和种族相似性的前提下,朋友之间的脑电活动模式也比朋友的朋友和更多度数分离的朋友更相似。“所有这些都比神经反应更能预测友谊,”惠特利说。

这里有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哪个先来,因神经同步而产生的共鸣还是友谊?“由于我们的研究只观察了一个时间点,因此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可能性,”惠特利说。“只有纵向研究才能告诉我们”人们是否(可能是潜意识地)寻求那些具有相似神经模式的人并成为朋友,或者友谊是否导致人们的神经模式变得更加相似。她正在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共享经验是否能驱动神经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被不可控力量(如室友分配抽签)扔在一起的人,最初可能不会以相同方式看待世界,但最终会这样做,并采用他人的观点。

或者,“也许我们寻找那些与我们在感知和回应世界方面完全相同的人,并发现自己处于回音室中,”惠特利说。她还计划研究陌生人,测量他们对视频片段的神经反应,并看看相似性是否能预测他们在相遇后是否会成为朋友。

对产生共鸣的理解可能会揭示一些社会谜团。那些与陌生人甚至熟人交谈时充满尴尬沉默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脑电活动与其他所有人不同步。他们对同样的事物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很少落在别人的地方,因此他们不会产生共鸣。(这描述了自闭症谱系上的一些人,但产生共鸣尚未在此人群中专门研究过。)

除了用电极连接大脑以同步其活动之外,或许有一种方法可以增加你产生共鸣的机会。我们感到与那些姿势、语音节奏、面部表情甚至眨眼都与我们一致的人更亲近。也许可以从外部触发产生共鸣:有意识地将你可以控制的动作(姿势、表情等)与他人的同步,你的脑电活动可能会随之而来。共鸣。

脑间耦合

我们一起做的复杂事情——踢足球、建筑设计、创造互联网,更不用说简单地相处——要求我们快速协调行动。根据2012年Uri Hasson及其同事在《认知科学趋势》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尽管他人在塑造我们的思维方面起着核心作用,但大多数认知研究集中在单个个体内部的过程。”他们呼吁从“单脑参考框架转向多脑参考框架”。他们认为,我们传输信号,使一个大脑中的神经过程与另一个大脑中的神经过程耦合,从而创建一个社会网络,导致“孤立状态下不可能产生的复杂联合行为”。

这篇文章出现在2018年8月的正念杂志上。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