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依恋风格:6个工作表供成人使用
附件风格在关系中的应用:6份成人工作表
21 Aug 2022 作者:Jeremy Sutton, Ph.D.
科学审查:Christina R. Wilson, Ph.D.
当John Bowlby(1988)提出他的依恋理论时,他将心理治疗师描述为像一个对儿童敏感且提供安全感的响应型母亲;他们必须对世界进行探索时保持敏感,在需要时提供支持。(Mikulincer & Shaver,2016)
Bowlby(1988)的理论表明,我们在童年时期与照顾者形成的依恋对我们成年后的关系有影响,包括我们对亲密感的需求、自主性的需求以及对失去的恐惧。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依恋理论以及作为成年人在关系中采用的依恋风格,并提供有助于将不安全的工作模型转变为更安全模型的工作表。
目录:
- 成年期的依恋风格:四种类型解释
- 对关系的影响
- 依恋风格会改变吗?
- 改变依恋风格:14条建议
- 6份有用的成人工作表
- 友谊中的依恋风格
- PositivePsychology.com的相关资源
- 总结信息
- 参考文献
成年期的依恋风格:四种类型解释
依恋理论最初被提出作为一种“统一的心理治疗方法的基础”,有可能为个体治疗、伴侣治疗和家庭治疗提供干预措施(Johnson,2019,第5页)。
关系是该理论的核心,也是依恋本身的关键部分,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本质组成部分。持续的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多种心理健康和整体健康领域相关联(Johnson,2019)。
研究发现了四种不同的成人依恋风格,每一种都对应着儿童时期的依恋风格,并影响我们在关系中如何:
- 感知和管理情感和性亲密
- 交流情感和需求,倾听我们的伴侣
- 应对冲突
- 形成关于我们期望伴侣和关系的内在工作模型
通常,这四种依恋风格(由三个维度即亲密性、依赖性/回避性和焦虑性支撑)被描述如下(Levy & Orlans,2014):
- 安全 – 低回避和低焦虑
既不怕拒绝也不怕亲密,不担心亲密关系,不担心依赖他人或被抛弃。
- 回避 – 高回避和低焦虑
对亲密感到不舒服,重视自由和独立胜过对伴侣可得性的担忧。他们可能觉得难以信任他人,并更喜欢不依赖他人。
- 焦虑 – 低回避和高焦虑
渴望亲密和亲近,高度不安全地看待关系。他们担心伴侣不爱自己,但又意识到自己对亲密的渴望会吓跑别人。
- 矛盾—回避 – 高回避和高焦虑
担心伴侣的爱(及关系)无法持久,对所有类型的亲密和亲近感到不适。这种风格较为少见,使个体害怕受到伤害并避免信任和依赖。
每种依恋风格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认知和社会方面,并塑造我们选择的伴侣(Levy & Orlans,2014)。
对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的核心在于“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直生活在人际或主观环境中”(Marrone,2014,第9页)。
在儿童早期,我们会与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形成亲密关系和依恋。基于这些关系的质量,我们所发展的心理表征将成为我们后来生活中的组织因素(Marrone,2014)。
回到四种依恋风格,它们对关系的影响如下(Levy & Orlans,2014):
- 安全 – 低回避和低焦虑
对亲密关系感到舒适
-
可以依赖伴侣,也可以被伴侣依赖
-
在需要时可以提供帮助
-
当伴侣需要独处时不会感到被拒绝
-
具有信任和包容差异的能力
-
不会因关系问题过度或不必要的烦恼
-
作为父母时温暖和关心
-
回避 – 高回避和低焦虑
保持情感上的距离,经常让伴侣想要更多的联系
-
认为亲密是一种损失——更偏好自主
-
无法依赖伴侣或被伴侣依赖
-
不愿意谈论情感,因此倾向于理性沟通
-
自我依赖,更喜欢独处
-
在危机中采取行动,保持情绪稳定
-
焦虑 – 低回避和高焦虑
对关系感到不安和忧虑
-
渴望亲密和亲近
-
害怕被抛弃
-
对未解决的问题反复思考
-
情绪化、争执、控制和愤怒
-
责怪对方,而不愿意合作
-
对孩子不一致,让孩子产生焦虑依恋
-
矛盾—回避 – 高回避和高焦虑
无法容忍情感亲密或管理情感
- 可能形成虐待和功能失调的关系
- 缺乏同情心,具有攻击性
- 反社会行为,如犯罪和物质滥用
- 对孩子的虐待导致其形成混乱的依恋
值得注意的是,“焦虑型成人有过不一致的父母。回避型成人则有冷漠和排斥的照顾者”(Levy & Orlans,2014,第262页)。
最终,我们的成人依恋风格主要受早期亲子互动的影响(其他因素包括遗传)。它们影响我们的气质以及建立亲密伙伴关系和低压力满意的婚姻的能力(Levy & Orlans,2014)。
下载3份积极关系工具包(PDF)
通过填写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
-
姓名*
-
电子邮件地址*
-
您的专业*
您的专业治疗师教练教育咨询健康医疗其他
-
电子邮件
此字段用于验证,请勿更改。
window.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 <![CDATA[ */ gform.initializeOnLoaded( function() {gformInitSpinner( 17,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wp-content/plugins/gravityforms/images/spinner.svg', true );jQuery('#gform_ajax_frame_17').on('load',function(){var contents = jQuery(this).contents().find('*').html();var is_postback = contents.indexOf('GF_AJAX_POSTBACK') >= 0;if(!is_postback){return;}var form_content = jQuery(this).contents().find('#gform_wrapper_17');var is_confirmation = jQuery(this).contents().find('#gform_confirmation_wrapper_17').length > 0;var is_redirect = contents.indexOf('gformRedirect(){') >= 0;var is_form = form_content.length > 0 && ! is_redirect && ! is_confirmation;var mt = parseInt(jQuery('html').css('margin-top'), 10) + parseInt(jQuery('body').css('margin-top'), 10) + 100;if(is_form){jQuery('#gform_wrapper_17').html(form_content.html());if(form_content.hasClass('gform_validation_error')){jQuery('#gform_wrapper_17').addClass('gform_validation_error');} else {jQuery('#gform_wrapper_17').removeClass('gform_validation_error');}setTimeout( function() { /* delay the scroll by 50 milliseconds to fix a bug in chrome */ jQuery(document).scrollTop(jQuery('#gform_wrapper_17').offset().top - mt); }, 50 );if(window['gformInitDatepicker']) {gformInitDatepicker();}if(window['gformInitPriceFields']) {gformInitPriceFields();}var current_page = jQuery('#gform_source_page_number_17').val();gformInitSpinner( 17,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wp-content/plugins/gravityforms/images/spinner.svg', true );jQuery(document).trigger('gform_page_loaded', [17, current_page]);window['gf_submitting_17'] = false;}else if(!is_redirect){var confirmation_content = jQuery(this).contents().find('.GF_AJAX_POSTBACK').html();if(!confirmation_content){confirmation_content = contents;}jQuery('#gform_wrapper_17').replaceWith(confirmation_content);jQuery(document).scrollTop(jQuery('#gf_17').offset().top - mt);jQuery(document).trigger('gform_confirmation_loaded', [17]);window['gf_submitting_17'] = false;wp.a11y.speak(jQuery('#gform_confirmation_message_17').text());}else{jQuery('#gform_17').append(contents);if(window['gformRedirect']) {gformRedirect();}}jQuery(document).trigger("gform_pre_post_render", [{ formId: "17", currentPage: "current_page", abort: function() { this.preventDefault(); } }]); if (event && event.defaultPrevented) { return; } const gformWrapper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gform_wrapper_17" ); if ( gformWrapperDiv ) { const visibility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 "span" ); visibilitySpan.id = "gform_visibility_test_17"; gformWrapperDiv.insertAdjacentElement( "afterend", visibilitySpan ); } const visibilityTest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gform_visibility_test_17" ); let postRenderFired = false; function triggerPostRender() { if ( postRenderFired ) { return; } postRenderFired = true; jQuery( document ).trigger( 'gform_post_render', [17, current_page] ); gform.utils.trigger( { event: 'gform/postRender', native: false, data: { formId: 17, currentPage: current_page } } ); if ( visibilityTestDiv ) { visibilityTestDiv.parentNode.removeChild( visibilityTestDiv ); } } function debounce( func, wait, immediate ) { var timeout; return function() { var context = this, args = arguments; var later = function() { timeout = null; if ( !immediate ) func.apply( context, args ); }; var callNow = immediate && !timeout; clearTimeout( timeout ); timeout = setTimeout( later, wait ); if ( callNow ) func.apply( context, args ); }; } const debouncedTriggerPostRender = debounce( function() { triggerPostRender(); }, 200 ); if ( visibilityTestDiv && visibilityTestDiv.offsetParent === null ) { const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 ( mutations ) => { mutations.forEach( ( mutation ) => { if ( mutation.type === 'attributes' && visibilityTestDiv.offsetParent !== null ) { debouncedTriggerPostRender(); observer.disconnect(); } }); }); observer.observe( document.body, { attributes: true, childList: false, subtree: true, attributeFilter: [ 'style', 'class' ], }); } else { triggerPostRender(); } } );} ); /* ]]> */ });
依恋风格会改变吗?
Bowlby(1988)认识到,虽然在成年期改变依恋模式很难,但并非不可能。
Bowlby的治疗模式“基于帮助客户理解他们积累的、常常被遗忘或误解的依恋经历”,最终将不安全的工作模型转化为更安全的模型(Mikulincer & Shaver,2016,第444页)。
基于依恋理论的心理治疗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提供一个安全的基础,使客户能够识别、澄清、质疑、修订并转换现有模型,使其更加适应。为此,客户必须进行艰难的自我探索,揭示(部分或全部)隐藏的记忆,并面对以前回避的复杂情况(Mikulincer & Shaver,2016)。
Bowlby(1988)认识到,经过精心治疗和支持,工作模型是可以修改的。
最近的研究证实,有效的伴侣治疗确实可以改变依恋取向。一项报告得出结论,“接受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住院患者中有很大比例转变为安全心态”(Mikulincer & Shaver,2016,第447页)。
改变依恋风格:14条建议
有几条技巧和技术可以帮助治疗师采用依恋理论,并增加积极治疗结果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这些包括(改编自Brisch,2012):
- 允许并鼓励客户通过激活的依恋系统进行沟通
- 对客户表现出情感上的可用性
- 成为客户可以安全地处理问题的可靠基地
- 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保持灵活性,考虑客户使用的依恋模式
- 鼓励患者考虑他们目前使用的依恋策略
- 治疗师和客户一起鼓励检查治疗关系
- 支持客户比较当前的感受和感知与童年时期的经历
- 帮助客户了解他们对自己和工作模型的看法,即使这些工作模型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也可能不再准确
- 鼓励客户表达他们的分离担忧和焦虑
上述每一项技巧都基于这样的信念:早期的亲子互动延续到了治疗过程中(Brisch,2012)。
更具体地说,Bowlby(1988)描述了“五个有助于修订不安全工作模型的治疗任务”,简要概述如下(Mikulincer & Shaver,2016,第444页):
- 向客户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们处理痛苦的记忆、情绪和无益的信念和行为。
- 识别和理解客户目前如何与生活中的其他人相处。
- 检查客户如何与治疗师相处,包括他们的态度和感受。
- 帮助客户理解他们的自我工作模型及其在早期儿童时期形成的原因。
- 鼓励客户认识到,尽管这些模型曾经是有适应性的,但它们需要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情况。
基于依恋的干预措施必须认识到并应对“由拒绝、分离和丧失引发的创伤,以及这些经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确保安全的情感连接等(Mikulincer & Shaver,2016,第446页)。
视频
戴上你的依恋帽子,改变你的浪漫依恋风格
6份有用的工作表
通过过去经历的探索、了解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依恋风格,并投资于与伴侣建立更牢固的纽带,可以创造更坚韧、更深的关系。
以下工作表改编自Lawson(2019)和Chen(2019),探索我们是谁以及如何改善我们最重要的联系。
了解你的伴侣
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提高我们的依恋安全感。其中之一就是更多地了解我们的伴侣,分享细节以增进亲密感并加强纽带。
使用了解你的伴侣工作表与您的客户一起更好地了解彼此。
让每位伴侣回答一系列10个问题和提示,例如:
- 列出你最想与哪五位名人或朋友共度晚餐(无论他们是已故还是在世的人)。
- 描述你理想的一天。
- 列出你想去的地方或时间。
- 你们之间有哪三个共同点?
- 列出你伴侣的五个正面特质。
分享答案可以帮助这对夫妇通过形成更深层次的联系和理解,在关系中变得更加安全。
寻找可以共享的活动
学会更加专注于关系和伴侣可以打破由不健康的依恋风格引起的负面循环。
使用寻找可以共享的活动工作表确定一份活动清单,您和您的伴侣可以参与以改善联系。
他们可以使用活动列表计划一起度过的时间,以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理解你在关系中想要的价值观
人们往往会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情况下寻求或进入关系。更好地理解个人价值观有助于建立更强的关系。
使用理解你在关系中想要的价值观工作表形成对这对夫妇价值观的更好理解,以及什么赋予他们的生活意义,例如:
- 你对关系和家庭中的“价值观”一词意味着什么?
- 你希望关系中出现哪三种变化?
- 你伴侣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
- 你如何在关系中展示你的价值观?
分享答案可以开启关于关系中期望建立的价值观的开放式对话。
友谊和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依恋风格,包括如何看待自己和对他人的看法,会影响我们面对社交情况的方式和与朋友的互动。
使用友谊和对自己的看法工作表帮助您的客户了解影响他们友谊的因素。
让他们:
- 反思自己认为会影响关系的自我看法。
- 考虑他们认为会影响关系的对他人的看法。
然后让他们思考改变负面看法并更多关注积极方面如何可以转变他们的关系。
结交和加强友谊
无论依恋风格如何,结交朋友和加强联系都是可能的。
使用结交和加强友谊工作表鼓励客户反思与朋友相处的好处。
让他们反思一系列问题,包括:
- 和朋友在一起如何改善你的心情?
- 为什么有朋友可以改善你的心理健康?
- 朋友们如何增强你的自我价值感?
然后让他们思考三个人,他们可以开始与之建立友谊,以及三段现有的关系,他们可以加强。
焦虑依恋模式
以下练习有助于识别和理解关系中的焦虑依恋模式。
使用焦虑依恋模式工作表深入挖掘客户的不安经历。
让他们思考一段关系中感到不好的时刻,并考虑一系列提示,包括:
- 是什么触发了你的不好感觉?
- 最糟糕的部分是什么?
- 这个事件和其他类似事件如何影响了你现在的关系?
获得的见解将帮助您更清楚地了解现有的关系和不健康的触发因素。
友谊中的依恋风格
童年时期的依恋风格可以在成年期显著影响友谊。
婴儿期缺乏社交适应性和不安全感在预测青少年和甚至成年期同伴关系和友谊的成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Mikulincer & Shaver,2016)。
“依恋不安全感……始终与低质量的友谊相关:信任水平低、自我披露少、相互性低、满意度低,以及冲突和紧张水平高”(Mikulincer & Shaver,2016,第297页)。
如果客户与朋友或同事在工作中关系困难,可能需要在治疗环境中处理依恋风格。
PositivePsychology.com的相关资源
增加自我意识并改进我们相互之间的理解的技术和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关系并培养持久的纽带。
为什么不下载我们的免费积极关系工具包并尝试其中强大的工具?一些例子包括:
- 关系房屋检查
这个美妙的练习使用了一个比喻,帮助情侣们反思他们的关系是如何运作的。 - 发现我们需要的专家伙伴
这个工作表帮助客户发现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伙伴。
其他免费资源包括:
更多详细的工具可以在订阅Positive Psychology Toolkit©后获取,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 通过自我披露建立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暴露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安和需求来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问题练习自我披露,轮流作为说话者和倾听者。
- 投资于有价值的关系
为了形成高质量和有意义的联系,我们必须投资于不那么表面的关系,花更多时间在高价值的关系上。
步骤一:理解对你来说什么是有价值的关系。
步骤二:识别你最有价值的关系。
步骤三:了解你现在在这些关系中投入了多少时间。
步骤四:学习如何投入更多时间、展示你的感激之情并更加专注。
如果您正在寻找更多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这个集合包含17个经过验证的积极关系工具供从业人员使用。使用它们来帮助他人形成更健康、更有滋养和生活丰富的关系。
总结信息
虽然我们过去的经历影响了我们现在的依恋风格和我们形成的内心表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必须决定我们对关系的感觉、行为和思考。
Bowlby(1988)的依恋理论认识到,我们的亲子关系塑造了我们如何成长和发展与他人的联系,包括我们对失去的恐惧、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以及对自主性的需求。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支持下的治疗在成年期改变有时不健康的模型,这些模型通常是由于困难的育儿环境造成的。
基于依恋理论的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的帮助客户处理依恋问题的方法,并已被证明在个体、伴侣和家庭治疗中有效。
通过与客户一起建立更安全的依恋,有可能改善现有和未来的关系,增加亲密感并加强沟通,同时减少冲突和不合理的期望。
我们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份积极关系练习工具包免费。
参考文献
-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Basic Books.
- Brisch, K. H. (2012). Treating attachment disorders: From theory to therapy (2nd ed.). Guilford Press.
- Chen, A. (2019). The attachment theory workbook: Powerful tools to promote understanding, increase stability & build lasting relationships. Althea Press.
- Johnson, S. M. (2019). Attachment theory in practice: 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 (EFT) with individuals, couples, and families. Guilford Press.
- Lawson, D. (2019). Attachment theory workbook. Author.
- Levy, T. M., & Orlans, M. (2014). Attachment, trauma, and healing: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attachment disorder in children, families and adults. Jessica Kingsley.
- Marrone, M. (2014). Attachment and interaction: From Bowlby to current clin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Jessica Kingsley.
-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6).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Guilford Press.
相关文章
[
关系
焦虑依恋风格:它是什么以及它的隐藏优势
8 Jul 2024
1
12 Nov 2024
在人类关系的领域中,依恋风格塑造了我们对亲密感和情感满足的感知。焦虑依恋风格是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其特征是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anxious-attachment-style/)
[
关系
安全依恋风格:为什么它重要以及如何培养它
14 Jun 2024
0
3 Jul 2024
想象一下,一段关系中信任可以轻松流动,沟通变得轻而易举,双方都同样被珍视、尊重和自由。欢迎来到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ecure-attachment-style/)
[
关系
管理老化过程中的慢性孤独:23种策略
7 Jun 2024
0
28 Jul 2024
慢性孤独可以影响我们生命中的任何阶段,但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它可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