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书籍

Kaplan的注意力恢复理论是什么?

理论与书籍

10 七月 2024

34

什么是卡普兰的注意力恢复理论(ART)?

13 十一月 2018考特尼·E·艾克曼,硕士

科学审阅人 乔·纳什,博士

ART观看日落、凝视海洋或山脉、坐在公园里、逃到乡村或自然度假胜地,甚至只是几分钟的时间来凝视窗外,都能为我们提供机会休息、反思并恢复我们真正的自我。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你是否曾经有过艰难的一天或心情低落,但被美丽的景色愉快地分散了注意力?我想你至少有一个关于自然如何改善你的心态的故事。

这种常见体验表明自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暗示了另一个潜在的角色:帮助克服精神疲劳并提高我们有效集中注意力和定向注意力的能力。

自然世界通常被视为一种能够补充个人资源的恢复环境,而繁忙拥挤的城市环境则经常被认为是注意力和能量消耗的地方(尽管并非总是如此——繁忙的城市也可以在正确的思维状态下成为寻找灵感和能量的好地方)。

虽然这些观点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仅仅是个人意见和观点,但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一些实证研究对自然环境可以恢复和重振我们、增强注意力并保持健康的观点进行了探索。

考虑到,如果这一想法属实,它对于工作场所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考察花更多时间在自然中是否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最紧迫的现代问题。

为此,了解卡普兰和卡普兰的注意力恢复理论是很重要的。

在继续阅读之前,我们认为你可能会喜欢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心理学练习。这些基于科学的练习将探索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包括优势、价值观和自我同情,并为你提供工具以提升客户、学生或员工的幸福感。

本文包含:

什么是注意力恢复理论?

简而言之,注意力恢复理论(ART)提出,接触自然不仅令人愉悦,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Ohly, White, Wheeler, Bethel, Ukoumunne, Nikolaou, & Garside, 2016)。

该理论由斯蒂芬和瑞秋·卡普兰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发和普及,当时正值技术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室内娱乐活动时期。随着人们,尤其是儿童,越来越多地待在室内,对缺少户外时间的担忧日益增加。

ART假设自然有能力在消耗了精神能量后恢复注意力,例如,在熬夜备考或辛勤工作完成项目或作业之后。

瑞秋和斯蒂芬·卡普兰与自然体验

自然疗法

自然疗法

在ART引入主流理解的过程中,斯蒂芬和瑞秋·卡普兰描述了该理论及其支持证据。

书中概述了他们为期20年的探索,探讨了自然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环境对情绪、心态和健康的影响。

作者们旨在回答一些重要问题,包括:

  1. 自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是否像直觉上认为的那样强大?
  2. 自然景观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
  3. 是否有方法可以设计、管理和解释自然环境,以增强其有益影响?

如果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仍然想了解更多关于ART的信息,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在亚马逊上购买。

恢复在环境心理学中的作用

恢复是环境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这是一个结合环境学科的心理学领域,探讨个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

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一个重要互动是通过体验或观察自然来恢复我们的注意力、精力和自我(Clay, 2001)。

随着我们在室内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而在自然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对这一主题的兴趣也不断增加。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和忙碌,我们环境心理学家正在寻找方法,将更多的恢复纳入我们的生活。

为此,专家们研究并制定了指导原则和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利用自然提供的恢复机会。

注意力的四个状态

斯蒂芬和瑞秋·卡普兰(1989年)提出了注意力恢复过程中的四种认知状态,或称为注意力状态:

  1. 清晰的头脑,或注意力
  2. 精神疲劳恢复
  3. 软性吸引,或兴趣
  4. 反思与恢复

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头脑清晰。在这个阶段,思绪、忧虑、残余信息等从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或活动中留下的东西都会自然地流过并消失。这不是通过“推”的方式清除思想,而是简单地让它们自然地流过并消失。

在第二阶段,真正的恢复开始了;经过需要集中和定向注意力的任务或活动后,很容易感到疲惫不堪。精神疲劳恢复阶段允许这种集中注意力得到恢复,回到正常水平。

第三阶段允许个体被温和地分散注意力,并参与一种低刺激性的活动,从而减少内部噪音并提供一个安静的内心空间放松。

在第四阶段,通过在满足所有四个恢复环境要求的环境中度过一段时间(稍后会详细说明),个体能够放松、恢复注意力并反思他们的生活、优先事项、行动和目标(Han, 2003)。

最后阶段是最深且最具恢复效果的阶段;这是最重要的恢复发生的地方。

关键组成部分:远离、吸引(软性和硬性)、范围和兼容性

现在我们知道了恢复的一般过程,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什么构成了恢复环境;我们怎么知道一个环境会帮助我们恢复、放松和重振精神?

根据ART,恢复环境有四个关键组成部分:

  1. 远离
  2. 软性吸引
  3. 范围
  4. 兼容性

远离

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远离”,指的是从当前的担忧和关注中分离出来的感觉。一个人不必物理上远离就可以满足这个组成部分,但这肯定会有帮助。

远离是指心理上从你的现有担忧和需求中解脱出来,并从消耗你注意力和能量的环境中转移注意力(Daniel, 2014)。

吸引

ART中的吸引部分涉及注意力被不费力地吸引。换句话说,恢复环境无需你集中注意力或将其导向特定方向即可吸引你的注意力。

根据卡普兰的说法,吸引有两种类型:

  1. 硬性吸引:当高度刺激的活动吸引你的注意力时;这类活动通常不会提供反思或内省的机会,因为你完全沉浸在其中。
  2. 软性吸引:当你的注意力被不太活跃或刺激的活动吸引时;这类活动通常提供反思和内省的机会(Daniel, 2014)。

两种类型的吸引都可以促进更大的恢复,尽管软性吸引允许反思和意义建构,而硬性吸引更倾向于娱乐和减少无聊(Daniel, 2014)。

范围

这个组成部分指的是鼓励你完全沉浸和投入的恢复环境的质量(Kaplan, 2001)。这意味着环境没有任何异常或意外的特征,你会感到舒适自在。

一个环境必须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熟悉和连贯,才能成为恢复环境。在这个上下文中,“熟悉”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去过这个确切的环境,而只是说它与你去过的其他地方相似,让你不会感到不舒服、困惑或格格不入。

兼容性

最后,兼容性组件完全是关于享受和一致性的感觉。为了成为恢复环境,环境必须是个人出于内在动机和偏好选择去的。如果你是因为外部原因而去的,那么你不太可能体验到恢复。

当进行一项你熟悉的活动时,兼容性更高;当你进行一项新颖的活动并学习新技能或一套技能时,你不太可能感到轻松和恢复(Daniel, 2014)。

卡普兰还指出兼容性的六个其他维度或方面:

  1. 分心(环境不应因高度刺激而分心,而应因不需要努力就能沉溺而分心)
  2. 信息缺乏(恢复环境不应要求个体搜索信息以理解它;个体应该已经拥有理解并享受环境所需的所有信息)
  3. 危险(环境不能有任何意义上的危险: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由于害怕看起来愚蠢或行为不当)
  4. 责任(个体不应该因为责任感或义务感而被环境吸引,而是出于享受和恢复的愿望)
  5. 欺骗(个体不应该经历任务与真实感受之间的差异)
  6. 困难(环境必须不是需要准备或预期困难情况才能应对的环境;Daniel, 2014)。

研究与研究

恢复理论

恢复理论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测试注意力恢复理论并实验其边界。

这些研究最重要的发现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1. 精神疲劳
  2. 压力恢复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以下是几个研究及其发现的讨论。

精神疲劳与注意力恢复理论

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支持ART关于自然恢复注意力的提议的良好证据。

早期由Hartig、Mang和Evans(199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将两组度假者与一组对照组在注意力要求高的任务上进行比较。一组度假者在城市地区度假,另一组在野外度假。所有组在度假前(或对于对照组在研究开始时)和度假后(或对于对照组在研究结束时)都进行了测试。

Hartig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那些在自然环境中度假的人在任务中的表现比度假前更好,而其他两个组实际上表现得更差。这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ART作为一种注意力恢复理论是有道理的。

接下来,Hartig和他的同事们测试了三组参与者:

  1. 自然环境组,在注意力疲劳任务完成后步行40分钟在自然环境中。
  2. 城市环境组,在注意力疲劳任务完成后步行40分钟在城市环境中。
  3. 被动放松组,在注意力疲劳任务完成后放松40分钟,同时听轻音乐和阅读杂志。

再次,那些在自然环境中的人表现最好。他们还根据基于四项恢复环境关键成分的自评测量报告了最高的“恢复性”评分(Hartig, 1991)。

最近的研究来自Rita Berto,她通过持续注意力测试诱导精神疲劳,然后让参与者观看恢复性环境、非恢复性环境或几何图案的照片(2005年)。

一旦参与者观看了照片,他们再次完成了持续注意力测试。那些接触到恢复性照片的参与者在任务上的表现有所提高,无论他们是设定时间观看照片还是自我调节时间观看照片,而其他组则没有变化。

最后,研究人员Carolyn M. Tennessen和Bernardine Cimprich(1995年)调查了大学宿舍窗户视野中的自然程度是否能改善注意力并促进恢复。

他们根据来访者宿舍窗户视野中的自然程度对比了他们在一系列注意力测试中的表现。那些能够看到更多自然景象的来访者比那些看不到自然景象的人表现更好,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

这些研究显示,ART有望解释花时间在自然中如何帮助我们恢复注意力,尤其是在耗尽注意力之后。然而,证据并没有止步于此。

免费个性化资源供您使用 - 做个小测验

使用注意力恢复理论进行压力恢复

还有证据表明,ART正确地提出了自然恢复环境可以帮助从压力中恢复的观点。

在一项涉及人们生命中最紧张时刻之一的研究中,研究人员Bernardine Cimprich发现,接受乳房癌治疗的患者在自然、恢复性环境中度过时间后,注意力相关任务的表现有所提高,更有可能回去工作并全职工作,更倾向于开始新项目,并提高了生活质量(1993年)。

即使在自然环境中度过的时光并不是特意计划的出行,也不是个人有意识的努力,它仍然对他们有益。

进一步的证据来自研究人员van den Berg、Maas、Verheij和Groenewegen(2010年)的一项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仅仅在住宅附近有较多绿地就能帮助人们抵御压力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特别有压力的生活事件。

那些在家中周围有大量绿地的人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受到的影响较小,并报告了更高的心理健康感知,而那些附近几乎没有或没有绿地的人则不然。

有关ART如何正确地在压力恢复中发挥作用的更多信息,请参见Rita Berto的文章《自然在应对心理生理压力中的作用:恢复性的文献综述》(2014年)。这篇信息丰富的文章详细介绍了许多关于自然如何影响和恢复我们的证据。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注意力恢复理论

虽然与自然恢复环境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相关的研究比压力恢复和精神疲劳的研究要年轻得多,但有一些证据表明注意力恢复理论也可以应用于患有ADHD的人。

一项2011年的研究比较了患有ADHD的儿童在访问两个不同区域时的行为、情绪和认知功能:一个自然的、树木茂密的区域和一个小型城镇的建筑区域。

孩子们在访问树木茂密的区域时,完成集中注意力任务的表现优于访问小城镇的区域,即使小城镇的访问发生在树木茂密的区域之后。除了注意力任务的发现外,孩子们在树木茂密的区域一般报告了更积极的情绪和更少的行为问题(van den Berg & van den Berg, 2011)。

另一位研究人员Laura Thal(2014年)探讨了在自然区域或城市区域步行20分钟后认知表现和ADHD症状的变化。符合ART的预测,那些在自然区域散步的人报告了改善的认知表现和减少的ADHD症状。

此外,他们在一项认知表现措施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在城市区域散步的人。除了这些改进之外,那些在自然环境中散步的人还报告说他们的散步更具恢复性。

这些研究和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表明,仅仅花一点时间在自然中可以缓解患有ADHD的儿童和年轻人的症状。它可能不会取代药物(或者也许它可以?),但肯定不会有坏处!

自然缺乏症

注意力恢复理论

注意力恢复理论

与注意力恢复理论和对自然的强调相关的是你可能听说过的一种“诊断”:自然缺乏症。

自然缺乏症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诊断之一,如强迫症(OCD)或广泛性焦虑症(GAD);也就是说,你不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也被称为临床心理学家的《圣经》)中找到自然缺乏症。

然而,DSM的缺席并不能排除它在我们的考虑之中。与其把它当作医生的诊断或治疗它的药物,不如把它看作是一种更深的真理:“作为我们进化遗产的一部分,人类——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野生的户外空间,而当我们得不到它时,我们会受到影响”(Louv, 2009)。

虽然室内和室外之间的脱节不一定是我们遭受的所有心理和身体疾病的原因,但它很可能与抑郁、肥胖和压力等现代“流行病”有关。至少,我们应该用“自然缺乏症”提醒我们,出去多花点时间在自然中没有坏处!

要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缺乏症的信息,请参阅Richard Louv的书《最后的孩子在树林里:拯救我们的孩子免受自然缺乏症》。

视频

大自然恢复你的大脑 - 大卫·斯特雷尔

9大自然的恢复好处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自然环境有能力恢复你的注意力,提高你在任务中的表现,并增强你对压力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然而,自然环境的好处还不止这些。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 从窗口看到的自然景观可以让患者更快恢复,所需的药物更少,而看到建筑物景观则不然(Ulrich, 1984)。
  • 仅仅体验自然景观的视觉和声音(即使是通过绘画和录音的人工手段)可以让患者在进行灵活支气管镜检查时忍受较少的疼痛(Diette, Lechtzin, Haponik, Devrotes, & Rubin, 2003)。
  • 观看风景优美的视频显著减少了烧伤患者的疼痛和焦虑(Miller, Hickman, & Lemasters, 1992)。
  • 在养老院接受每周一小时自然环境暴露的老年居民比留在室内的老年居民表现出更好的注意力(Ottosson & Grahn, 2005)。
  • 居住在自然景观窗户外的年轻成年人比居住在市中心的同龄人表现出了更好的注意力容量,并且更不可能表现出攻击性(Kuo & Sullivan, 2001)。
  • 可以看到自然景观的员工报告的身体不适较少,工作满意度较高,这两者也会影响生活满意度(Kaplan, 1993)。

虽然有人还建议自然环境对解决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得出结论。未来的研究应该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参与者分为三组(恢复性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对照组),诱导精神疲劳,然后比较他们在解决问题任务上的表现。

有可靠报道指出,自然环境是最有效的恢复资源,这得益于增加无意识反思的过程。

因此,探索恢复环境是否能促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思维僵局、挫败感、压力、拖延等问题,还可以增加积极情绪和成就感、满足感和满意度的感觉。

常见批评意见

尽管有许多研究报告的结果与ART一致,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不完整或混合,还有一些根本不支持ART(Ohly et al., 2016)。

看来自然确实可以对注意力、认知表现、情绪、情绪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陪审团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出坚实或广泛的结论。

还有一些批评意见针对ART的框架而不是该主题的研究严谨性。研究人员Yannick Joye和Siegfried Dewitte指出了ART的三个主要问题:

  • ART的一些主要方面模糊不清、欠发达且缺乏明确的操作化(例如,软性吸引)。
  • ART的主要理论预测(即自然效应是恢复效应)已被暗示但尚未充分测试和支持,特别是在“自下而上注意力”机制方面,ART预测恢复是如何发生的。
  • 几乎没有证据表明ART假设恢复是进化的和适应性的(2018)。

在更具体的层面上,Joye和Dewitte提出了四个问题,希望有一天ART能够解答这些问题:

  1. 瞬间体验到底如何支持恢复?
  2. 为什么硬性吸引会妨碍反思?
  3. 为什么软性吸引是ART所必需的?
  4. 为什么吸引人的刺激相对容易而不是费力?(2018)

作者提出了很好的观点,提醒我们,即使一个理论听起来很好或符合我们的个人观点(例如,花时间在自然中是好事),也不能免除其对科学研究严谨性和坚实证据基础的要求。

然而,该理论很有前景,陪审团仍在审议其多少点是准确且得到研究支持的。

总结信息

如果自然环境确实能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增强我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增加积极情绪并减轻压力的影响,那么在工作场所、大学和城市环境中融入自然环境将具有重要意义。

从个人角度来看,下次你感到精疲力尽、耗尽或只是情绪低落时,请记住这一点。可能是最容易获得且免费的资源之一可以治愈你的病痛:只需看看窗外,欣赏一些风景画或照片,或在下次有机会时计划一次远足或自然散步。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用,希望你能发现花更多时间在自然中是一个简单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现代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你对注意力恢复理论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自然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还是认为某些研究发现有其他替代解释?你是否经常花些时间在户外?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感谢阅读,记得享受下一次的自然之旅!

我们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心理学练习

参考文献

  • Berto, R. (2005). Exposure to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 helps restore attentional capa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5, 249-259.
  • Berto, R. (2014). The role of nature in coping with psycho-physiological stres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restorativeness. Behavioral Sciences, 4, 394-409.
  • Cimprich, B. (1993). Development of an intervention to restore attention in cancer patients. Cancer Nursing, 16(2), 83-92.
  • Clay, R. A. (2001). Green is good for you. Monitor on Psychology, 32, 4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pa.org/monitor/apr01/greengood.aspx
  • Daniel, R. M. (2014). The effec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n attention restoration. (未发表的硕士论文). 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 Boone, NC.
  • Diette, G. B., Lechtzin, N., Haponik, E., Devrotes, A., & Rubin, H. R. (2003). Distraction therapy with nature sights and sounds reduces pain during flexible bronchoscopy: A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routine analgesia. Chest, 123, 941-948.
  • Han, K. (2003). A reliable and valid self-rating measure of the restorative quality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4, 209-232.
  • Hartig, T. A., Mang, M., & Evans, G. W. (1991). Restorative effec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experie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3, 3-26.
  • Joye, Y., & Dewitte, S. (2018). Nature’s broken path to restoration: A critical look at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59, 1-8.
  • 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Kaplan, R. (1993). The role of na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kplac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6, 193-201.
  • Kaplan, S. (1995).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5, 169-182.
  • Kuo, F. E., & Sullivan, W. C. (2001). Environment and crime in the inner city: Does vegetation reduce crim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3, 343-367.
  • Louv, R. (2009, January 28). No more “Nature-Deficit Disorder”.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people-in-nature/200901/no-more-nature-deficit-disorder
  • Miller, A. C., Hickman, L. C., & Lemasters, G. K. (1992). A distraction technique for control of burn pain. Journal of Burn Care Rehabilitation, 13, 576-580.
  • Ohly, H., White, M. P., Wheeler, B. W., Bethel, A., Ukoumunne, O. C., Nikolaou, V., & Garside, R. (2016). 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attention restoration potential of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B, 19, 305-343.
  • Ottosson, J., & P. Grahn. (2005). A comparison of leisure time spent in a garden with leisure time spent indoors: On measures of restoration in residents in geriatric care. Landscape Research, 30, 23-55.
  • Tennessen, C. M., & Cimprich, B. (1995). Views to nature: Effects on atten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5, 77-85.
  • Thal, L. (2014).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exposure to nature in college students. Parks, Recreation, and Tourism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hdl.handle.net/10355/44338
  • Ulrich, R. S. (1984). 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 Science, 224, 420-421.
  • Van den Berg, A. E., Maas, J., Verheij, R. A., & Groenewegen, P. P. (2010). Green space as a buffer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health. Social Sciences & Medicine, 70, 1203-1210.
  • Van den Berg, A. E., & van den Berg, C. G. (2011). A comparison of children with ADHD in a natural and built setting.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37, 430-439.
  • Weil, A. (2011). Is nature deficit disorder real? Dr. Weil – Healthy Liv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rweil.com/health-wellness/balanced-living/is-nature-deficit-disorder-real/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

理论与书籍

什么是道德发展?探索科尔伯格的六阶段论

8 十月 2024

0

11 十一月 2024

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不公正、不公平、勇敢或极度善良的故事时,我们理应体验各种情绪,从愤怒到同情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moral-development/)

[

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

理论与书籍

需求层次:2024年对马斯洛发现的新思考

8 一月 2024

1

2 十月 2024

人类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它解决了我们追求幸福的问题,就是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ierarchy-of-needs/)

[

情感发展

情感发展

理论与书籍

儿童的情感发展:三种理论解释

26 十二月 2023

0

10 十一月 2024

我们都见过婴儿的甜美微笑。那个可爱的没有牙齿的笑容让我们也笑了起来。婴儿是天生就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emotional-development/)

类别

按其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