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主观幸福感

依据心理学如何成为真实的自己

幸福与主观幸福感

15 十一月 2024

3

真实生活:心理学如何定义真实

10 三月 2021Jeremy Sutton, Ph.D.

科学审阅人 Maike Neuhaus Ph.D.

真实生活对于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来说,真实性对于自由和有意义的生活至关重要(Ang, 2019)。

真实性的生活要求我们拥抱自由的现实并对我们选择如何生活负责。

在心理学中,真实性不仅仅是试图成为我们自己;它要求我们知道并拥有我们是谁(Joseph, 2019)。

然而,我们如何在一生中平衡真实性与幸福感,并在我们扮演的多个角色之间带来挑战。

本文探讨了我们所说的真正生活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实现。

在继续之前,我们想向您推荐我们的三个幸福与主观幸福感练习,免费下载:点击这里下载。这些详细的、基于科学的练习将帮助您或您的客户识别真实的幸福来源和提高幸福感的策略。

本文包含:

什么是真实生活?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真实性是我们是谁的一个关键方面。不仅对我们的体验带来的乐趣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我们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判断和行为也有影响(Newman, 2018)。

即使是小孩子也意识到真实性的重要性,他们从小就知道珍惜原件而不是复制品(Newman, 2018)。在以后的生活中,真实性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昂贵和日常物品的价值感,比如名牌手表、特色咖啡和有缺口的杯子。

学会真实地生活就是要理解成为真实意味着什么。

在《真实:如何做自己以及为什么这很重要》一书中,Stephen Joseph(2019)认为,尽管真实性是自然的,但满足需求同时考虑他人并不容易。

我们为什么停止做自己和变得不真实?

卡尔·罗杰斯(1963),一位最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追求充实和自我实现是人类正常且自然的冲动,但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这种冲动可能会被阻断。

人们会尽一切努力生存。这会影响行为以及我们对周围世界和人的看法。那些在积极、养育环境中满足需求的人会茁壮成长。

人类天生倾向于变得更加真实,朝着实现其全部潜力的方向发展,就像植物向着光生长一样(Joseph, 2019)。

我们不需要教婴儿成为真实的;他们本身就是真实的。他们没有任何伪装,完全与内在的自己一致。饿了就哭,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停止。然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从18个月开始),他们对自己是谁的认识也开始发展,他们的叙述也随之开始形成(Joseph, 2019)。

真实的父母确保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正在发展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体验归属感,并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力。

事实上,爱往往是条件性的。作为孩子,当我们表现良好、赢得比赛和考试取得高分时,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爱和关心。我们学到的是,有一些事情我们必须做才能感到更多的归属感和爱。

这可以促使我们走向终生的不真实生活。

正如Joseph(2019)所提醒我们的,难道不是真的,在我们成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戴着面具?在白天,我们可能只在短暂的时刻真正成为自己,说出并思考我们的真实感受。

一个真实生活的人“逐刻存在,努力理解自己、动机、防御机制和价值条件,同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选择”(Joseph, 2019)。真实的生活涉及追随自己的激情,与我们天然的能力、优势和才华紧密相连。

3个真实生活的例子

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

虽然心理学文献认识到并描述了真实性价值,但回顾一些真实生活的实际例子是有用的:

  • 维克是一名豪放的扑克玩家,在处理他人时具有侵略性和竞争力,深夜喝酒打牌。然而,多年来,维克一直生活在假象中,隐藏在其极端男性化的背后。

又过了十年,搬到澳大利亚后,维克成为维多利亚,并开始按照她真正的自我生活(Joseph, 2019)。

  • 乔恩在四十多岁时对所有人感到愤怒,他的父母、婚姻和工作。他把一切都怪罪于他们,认为他们应该为他所经历的一切糟糕情况负责,没有过上他想要的生活。

在一次关键的心理治疗过程中,他意识到,“是我,不是吗?我需要承担责任。”经过这种思维的转变,一切都变了。与其作为一个无力的受害者存在,他开始采取措施修复他生活中的问题(Joseph, 2019)。

  • 安德鲁的老板杰森曾告诉部门成员他们的工作是安全的。但在前往会议的路上,杰森承认误导了团队。他们计划裁员30%。

为了避免士气低落,杰森希望安德鲁尽可能长时间地向团队隐瞒真相。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安德鲁离开了公司,称这是他做过的最好的决定(Joseph, 2019)。

真实性可能会带来代价,但它通常会带来更丰富、更完整的生活。

真实性与心理学研究中的真实性自我

在过去几十年里,关于影响真实性的因素及其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的研究非常有趣。

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实际上可能会增加真实生活(Martin, Campbell, & Henry, 2004)。对于一些人来说,死亡终将不可避免、价值观主观以及宇宙没有明确目标的现实可能是唤醒,从而导致更真实的生活。

现代技术,如此侵入性和紧密连接到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影响真实生活。随着可穿戴技术继续革新健康、保健和体育领域,向普通大众提供以前未知的生物计量信息,它们提供了(有时值得怀疑的)承诺以增强用户的生活。

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存在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Kreitmair, Cho, & Magnus, 2017)。

自我呈现理论表明,所有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意地包装有关自己的信息,以给观众留下印象。Hart, Richardson, Breeden, 和 Kinrade(2020)使用令人惊讶的事实探索了真实性对自我呈现的影响,即真实的人在受到压力时会操纵自己的行为以显得更真实。

他们发现,“自称真实的人在受到压力时会操纵自己的行为以显得真实”(Hart 等人,2020)。似乎虽然真实性可能对自己有个人价值并为生活增添意义,但我们可能也希望被视为真实以获得社交利益。

确实,自尊发生在我们的真我——动机、价值观、感觉和自我感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受阻碍时(Leary, 2003)。

真实性或甚至被认为的真实性可能为我们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看法提供积极的好处,并增加自我尊重。

免费个性化资源 - 参加测验

为什么真实性重要?7+好处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根据积极心理学,一个“美好生活”不仅仅在于心理问题的缺失,而是超越问题的体验(Joseph, 2019)。

当我们可以自由并准备好蓬勃发展时,它最有可能发生。

真实性与完整而充实的生活是过程而非结果。真实地生活涉及朝着更符合我们个人身份的方向前进。

采用一种欧德米亚导向,充分开发我们的潜力,并体验生命的意义和深刻的幸福包括寻求真实性、卓越和个人成长(Huta, 2015)。

这样的人更有可能参与以下积极的、内在动机的和社会意识的活动(Joseph, 2019):

  • 志愿服务
  • 捐出时间和金钱给慈善机构
  • 参与积极的社区项目
  • 表达感激之情
  • 培养正念
  • 参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 表达我们的本质自我,赋予我们的生活意义和目的

这样的生活方式对福祉有许多好处,甚至在细胞层面,包括改善抗病毒反应(Fredrickson et al., 2013)。

“真实性对于欧德米亚至关重要”,并且带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生命”,我们追求“更符合我们内在动机的目标,并充分利用我们的才能和能力”(Joseph, 2019)。

视频

脱下盔甲,真实地出现

如何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多种实践和活动,以更加真实,并鼓励内心发生的事情与外在表达之间的平衡。

长期而言,戴着不真实的面具是疲惫的,最终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Joseph(2019)总结了以下公式和目标:

“了解自己 + 接纳自己 + 成为自己 = 真实生活”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尝试以下做法:

  • 更多地了解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紧张的颈部或肩膀可能与你心中的想法、感觉、思想和困难的决定有关。
  • 倾听你内心的自我 而不是迷失在他人的喧嚣中。持续地倾听你的希望、梦想和恐惧。
  • 了解你自己,你擅长什么,你愿意做什么,以及你不愿意做什么。面对你自己的真相。诚实并不总是令人愉快的,但它有可能让你解脱。
  • 接纳你自己 和你的真相。不要让别人把你推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要坚持错误的观点或不再适用的观点。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做你自己; 在交往中保持诚实和透明。人们喜欢并被那些被认为真诚和真实的人吸引,而对不真实的人则持怀疑态度。

Joseph(2019)建议你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 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 你是否觉得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你是否觉得自己可以每天都是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对以上任何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请反思另一个问题:

  • 是不是因为你没有忠于自己?

我们作为父母的角色

有条件的爱创造了卡尔·罗杰斯(1963)所谓的“价值条件”:我们在童年时期学到的规则,告诉我们爱取决于我们做了什么和表现如何。

最终,这些条件导致了我们在成年后头脑中的批评声音,将我们拉下来。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向孩子展示无条件的爱,不依赖于在学校表现良好通过考试、_表现良好_或在运动中表现出色

只在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爱,或者在他们没有达到期望时拒绝爱,都是同样有害的。我们不应该希望孩子为了取悦我们而发展,而应该希望他们忠于自己。

真实性与脆弱性:它们有联系吗?

真实性

真实性

真实性与脆弱性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Daniel, 1998)。

在护理中实现真实性只有在与其他员工和患者相互脆弱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Daniel, 1998)。

这些发现此后在各种领域多次得到验证。

在《勇敢地行动:脆弱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爱、育儿和领导方式》一书中,布伦·布朗(2015)确认了真实性与脆弱性之间的强烈联系。

“脆弱性是爱、归属、喜悦、勇气、共情和创造力的诞生地。它是希望、共情、责任感和真实性之源”(Brown, 2015)。

她进一步表示,脆弱性和真实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连接需求的一部分,它们一起阻止我们去人类化他人,并帮助我们建立有价值的关系。

当企业领导者展现出谦逊和脆弱时,他们的追随者会感受到更大的真实性,这与他们自身以及他们对领导者的体验相关(Oc, Daniels, Diefendorff, Bashshur, & Greguras, 2019)。

PositivePsychology.com的有用资源

真实的生活可以带来更深刻、更持久的幸福感。以下是一些工具和工作表,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真实的自我。

  • 普鲁斯特问卷 是一个有趣的35个问题的游戏,用于提高自我意识并揭示一个人的真正本性。
  • 真假练习 通过讲述和猜测真实和虚假的故事来打破小组内部的障碍。
  • 可视化未来事件以建立真实性 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用于审查潜在的情况,避免有害或破坏性的行为,同时保持真实的自我。
  • 葬礼冥想 可能不像乍看之下那么令人沮丧。与其加剧对有限地球时间的焦虑,这个强大的冥想帮助读者反思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事情。
  • 关系审核 可用于审查特定关系,以了解自己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有多真实。
  • 你的生活有多紧密? 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帮助客户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优势。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发展提升幸福感的策略,这个集合包含了17个经过验证的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练习。使用它们来帮助他人追求真实的幸福,并致力于一个充满目的和意义的生活。

一条带回家的信息

对于萨特来说,真实生活是关于我们对所从事的项目和与他人的相遇找到意义(Ang, 2019)。

心理学传达了类似的信息。一个真实的生活是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感到满足,我们经历自我实现,并且我们茁壮成长。

真实生活涉及内心发生的事情和我们如何表达和代表自己之间的平衡。它要求我们去除许多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保护我们的防御机制。

我们也必须诚实地看待和接受存在和我们是谁,因为生活是复杂的,很少是非黑即白的。我们不能期望人们和机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但我们确实可以控制我们的反应。

通过不再疏远他人,不再远离自己的喜好、恐惧和欲望,你可以更接近真实的自我(Joseph, 2019)。

敞开心扉迎接新的机会和经验,寻求新的挑战,并将迫使你隐藏的焦虑转化为热情。参与可以是通向真实性的最积极的途径之一。

要真实,你必须追随你的激情,同时与真实的自我紧密相连,反映你的优点和美德。

希望你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幸福工具免费

参考文献

  • Ang, J. M. (2019). Can existentialists be happy? Authentic life, authentic happiness. Science, Religion and Culture, 6(1), 122–129.
  • Brown, B. (2015). Daring greatly: How the courage to be vulnerable transforms the way we live, love, parent, and lead. Avery.
  • Daniel, L. E. (1998). Vulnerability as a key to authenticity. Th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0(2), 191–192. https://doi.org/10.1111/j.1547-5069.1998.tb01279.x
  • Fredrickson, B. L., Grewen, K. M., Coffey, K. A., Algoe, S. B., Firestine, A. M., Arevalo, J. M., & Cole, S. W. (2013), A functional genomic perspective on human well-be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33), 13684–13689. https://doi.org/10.1073/pnas.1305419110
  • Hart, W., Richardson, K., Breeden, C. J., & Kinrade, C. (2020). To be or to appear to be: Evidence that authentic people seek to appear authentic rather than be authentic.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6, 110165.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0.110165
  • Huta, V. (2015). Eudaimonia and hedonia: Their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in life and how they can be pursued in practice. In S. Joseph (Ed.),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Promoting human flourishing in work, health, education and everyday life (2nd ed.). Wiley.
  • Joseph, S. (2019). Authentic: How to be yourself and why it matters. Little, Brown Book Group.
  • Kreitmair, K., Cho, M., & Magnus, D. (2017). Consent and engagement, security, and authentic living using wearable and mobile health techn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 35(7), 617–620. https://doi.org/10.1038/nbt.3887
  • Leary, M. R. (2003). 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optimal self-esteem and the authentic self: Comment.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1), 52–54.
  • Martin, L. L., Campbell, W. K., & Henry, C. D. (2004). The roar of awakening: Mortality acknowledgment as a call to authentic living. In J. Greenberg, S. L. Koole, & T. Pyszczynski (Eds.),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xistential psychology (pp. 431–448). Guilford Press.
  • Newman, G. E. (2018). The psychology of authenticit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1), 8–18. https://doi.org/10.1037/gpr0000158
  • Oc, B., Daniels, M. A., Diefendorff, J. M., Bashshur, M. R., & Greguras, G. J. (2019). Humility breeds authenticity: How authentic leader humility shapes follower vulnerability and felt authentici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58, 112–125. https://doi.org/10.1016/j.obhdp.2019.04.008
  • Rogers, C. R. (1963). The actualising tendency in relation to “motives” and to consciousness. In M. Jones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 11. (pp. 1–24).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JOMO

JOMO

幸福与主观幸福感

JOMO:享受错过

12 十二月 2023

0

2 八月 2024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FOMO,即“害怕错过”。FOMO是社交媒体平台的货币,渴望鼓励我们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jomo-joy-of-missing-out/)

[

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

幸福与主观幸福感

享乐主义的真正含义:一种哲学视角

16 十一月 2023

3

22 七月 2024

“如果感觉好,那就去做吧,你只活一次”。享乐主义者总是热衷于享受,并相信快乐和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edonism/)

[

幸福经济学

幸福经济学

幸福与主观幸福感

幸福经济学:钱能否买到幸福?

13 四月 2023

0

31 七月 2024

你有没有幻想过中彩票?毕竟,只需花费一点点,冒着一点风险,就有可能获得巨额财富。[...]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appiness-economics/)

分类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