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性格特质:好的、坏的、丑的
1 Oct 2024
人格与性格特征:美好、糟糕、丑陋
11 May 2018 作者 Hokuma Karimova, MA
科学审阅 Jo Nash, Ph.D.
我们所有人都会从对自己特征和性格特质的更多了解中受益。这是因为它们是预测我们的行为和态度的重要指标。
我们生活在一个与十年前、五年前甚至一年前都不同的世界。由于社交媒体、易于使用的沟通工具以及全球化的影响,可能性和可用信息的池子在不断扩展。
缺乏清晰的偏好会使做出正确的选择变得极其困难和令人困惑。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是什么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可以导致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好的生活选择以及在个人和职业领域的整体成功。
在继续之前,我们希望您喜欢下载我们的三个优势练习,完全免费。这些详细且基于科学研究的练习将帮助您或您的客户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潜力,并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真实的生活。
本文包含
性格与人格特征定义
虽然性格和人格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行为,但两者考察的是个体的不同方面。人格更容易被观察到,而性格则是通过不同的情境逐渐显现出来的。
更具体地说:
“人格是容易识别的,我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判断人们是否有趣、外向、精力充沛、乐观、自信——即使不是第一次见面,也是在不久之后。尽管我们需要多次互动来确认这些特征的存在,但在我们决定它们确实存在时,我们通常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结论。
“性格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解开。它包括那些只在特定且不常见的环境中才会出现的特征,如诚实、正直和善良。
Lickerman, 2011
虽然人格更容易被发现,但它主要是静态的且变化缓慢。相反,性格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辨识,但它更容易改变。这是因为性格是由信念塑造的,在足够的努力和动机下,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和视角可以导致性格的变化。
性格的可塑性在人类进化中是有意义的。为了生存,我们的祖先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并随时代变化——这一点在现代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环境的变化很重要,那么他们的信念就会改变以适应这种变化。
例如,一个可能性格内向的人在成为老师时可以学会改变对公开演讲的态度。新的社会和外部需求导致了内部态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
这样,即使一个人天生更倾向于回避公众场合,塑造其行为的信念和价值观也可以随着他们所处群体和社区的价值观而演变。这种意识和适应性有助于生存(Kurtus, 2011)。
总而言之,尽管我们的先天人格特征非常重要,但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或文化需求克服它们。
你是谁,真的?人格之谜 - Brian Little
在这次演讲中,人格专家Brian Little解释了如何克服先天人格特征,并探讨了我们的性格是如何被核心项目所修改的。
性格特征理论
识别人格特征的工具从未如此丰富。“在美国,大约有2,500种人格测试”可供选择(Ash, 2012)。然而,数量并不意味着质量。
由于人格的巨大差异,很难将人们整齐地分为不同的分类。相反,通过最常见的性格特征来评估个体,可以让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选择平均值来推断他们的行为(Pappas, 2017)。
以下是一些最广泛使用的人格评估工具及其优缺点。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只审查了基于量表的人格评估工具,而不是基于档案的人格评估工具。量表式评估工具将人格特征视为连续体上的一部分,而档案式评估工具则将人分类为二元类别(例如,内向或外向;思考者或感受者)。
您可能熟悉的档案式评估工具包括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和九型人格。虽然这些工具可以作为一种获得自我洞察力的有趣方式,但它们经常受到科学家的批评(Grant, 2013)。
一个关键的批评是,档案式评估工具会将个体归类到特定的类别(例如,将某人标记为外向或内向;思考者或感受者),但很少有事情是黑白分明的。事实上,我们认为,我们的性格特征存在于具有两个极端的连续体上,我们所有人都会落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例如,内向-外向的连续体)。
换句话说,“如果MBTI测量身高,你可能会被归类为高个子或矮个子,即使大多数人都处于中等高度”(Krznaric, 2013)。因此,我们仅限于审查基于量表的评估工具,这些工具得到了更多的科学支持。
五大模型(OCEAN模型)
也许最全面且基于科学的人格评估工具是“五大”(Big Five)。
与流行的(但备受争议)的MBTI不同,该评估工具并不会将人分为人格类型,而是基于全球社区中最常见的特征来分析个体。这些特征很容易记住,因为它们拼成了OCEAN的缩写。
OCEAN代表:
- 开放性:
这个特征描述了一个人对新奇体验的喜爱程度。高分者往往更具创造性。低分者往往更保守,喜欢常规。 - 尽责性:
这个特征显示了某人的组织倾向。高分者被视为有动力、自律、值得信赖。低分者则显得不太负责任,更容易分心。 - 外向性:
这个因素表示一个人有多开朗和善于交际。如果某人的外向性得分高,他们往往会社交活跃,并有可能实现目标。低分者则较为内向,更顺从权威。 - 宜人性:
这个特征描述了一个人与周围人互动的方式。高分者往往温暖友好。那些更自私或怀疑的人(或甚至害羞的人)则得分较低。 - 神经质:
情绪稳定性可以揭示一个人发展情绪波动和焦虑的可能性。高分者往往不够自信,低分者则冷静自信(Westerhoff, 2008)。
这些类别构成了影响其他人格领域的伞状结构,例如:
- 开放性:想象力、感受、行动、思想、价值观、冒险精神、艺术兴趣等。
- 尽责性:秩序、自律、能力、成就追求等。
- 外向性:热情、友好、自信、活动水平、积极情绪等。
- 宜人性:信任、合作、谦虚、利他主义、同情心等。
- 神经质_:敌意、抑郁、冲动、愤怒、脆弱、自我意识等(ETS, 2012)。
做测试
想要知道自己的OCEAN结果的人可以做以下测试:
- Big Five人格测试
- (另一个)Big Five人格测试
- Personality Test at 123test.com
- Ten Item Personality Measure(提供多种语言版本)
再次,我们将探讨OCEAN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与试图将人分为16种人格类型的MBTI不同,五大理解到,个体拥有某些特征,需要在连续体上进行衡量。几乎没有人只会出现在一端或另一端。
例如,说外向的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吸收能量,而内向的人在与外界交往时消耗能量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能量来源都是人际交往(Grant, 2015)。
“五大结构捕捉到了大多数现有性格描述系统中的共同点,并为性格研究提供了整合性的描述模型”(John & Srivastava, 1999)。
由于其结果提供了不同特征的评分尺度,而不是将个体归类,这一人格评估工具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研究人员能够在生活的不同领域(如心理健康、财务和关系)中探索这些特征的影响。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特征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具体而言,在一项为期九年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稳定度从0.73到0.97不等(男性)和从0.65到0.95不等(女性)。最高性别平等的稳定度出现在开放性,最低稳定度出现在尽责性”(Rantanen, Metsäpelto, Feldt, Pulkkinen, & Kokko, 2007)。
具体来说,男性在神经质和外向性特质上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而女性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特质上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缺点:
尽管这个工具具有稳定性和实用性,但它也有其局限性。
以下是一些局限性:
1. 太大而无法失败
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个工具的优势在于它的宏观视角,但这也是一个局限。一个好的比喻来解释这一点是生物分类中的植物或动物分类。虽然这对某些区分很有帮助,但对于“预测特定个体的具体行为”并没有帮助(John, Naumann, & Soto, 2008)。
2. 不够普遍
尽管有基于超过50个国家的研究证据支持其有效性,但翻译和适用于非英语文化的局限性会导致分数偏差。这一点在对一个小南美部落的研究中得到了证明(Dingfelder, 2013)。
PEN模型
由汉斯和西比尔·艾森克在1975年开发,这个模型着眼于触发或影响人格的生物学因素。这个模型关注的三个核心特征是精神病态、外向性和神经质(Waude, 2017)。
这个模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但最初并未测量精神病态(这与同情心、道德感和创造力有关)。较老的模型使用了艾森克人格问卷来收集和分析结果。
随着精神病态的加入,问题进行了更新,工具也被重新命名为艾森克人格问卷。
每个特征类别探讨了以下人类行为:
- 精神病态:
高分者常常参与敌对、鲁莽、不考虑后果、不合群、强硬、冲动的行为。高水平的睾酮与这一特征的高分相关联。 - 外向性:
高外向性的人更外向,更健谈,渴望外部刺激。较高的刺激通常是由于皮层唤醒增加而发生的,可以通过皮肤电导、脑电波或出汗来测量。 - 神经质:
高神经质的人更容易抑郁和焦虑。这一特征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该系统也负责战斗或逃跑反应。这可以通过心率、血压、冷手、出汗和肌肉紧张来测量。
基于这些测量结果,人们可以落入四个可能的象限之一:
- 稳定的外向者:表现出健谈、随和、活泼、无忧无虑的特质,并具备领导力品质
- 不稳定的外向者:表现为易怒、焦躁、冲动、不负责任
- 稳定的内向者:表现出冷静、可靠、平和、深思熟虑和被动的特质
- 不稳定的内向者:表现为内向、悲观、固执、焦虑、情绪化
有兴趣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人可以在这里完成 艾森克人格问卷。
再一次,我们将探讨这个人格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该模型既考虑了描述性的因素,也考虑了因果性的因素。它考察了三个具体的维度,使得理解变得容易。而且,它已经证明了测试-重测的可靠性。
事实上,专注于情绪模式时,这项评估能够预测某些结果。例如,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该问卷可以预测与焦虑的显著关联。
“特别关注‘你的情绪是否经常起伏不定?’这个问题,对于患有阳性得分的患者,显示出与抑郁和焦虑的显著统计学相关性。”
Bech, Lunde, & Moller, 2012
通过双胞胎研究,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被PEN模型测量的人格特征“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变异”(Heath, Jardine, Eaves & Martin, 1988)。对于与外向性相关的特征,研究人员“发现既有加性基因作用又有显性基因作用”,而“神经质项目的遗传继承似乎完全是加性的”(Heath, Jardine, Eaves & Martin, 1988)。
一些因素受被试环境的影响,包括精神病态量表,尽管“环境效应似乎主要限制在男性中”(Heath, Jardine, Eaves & Martin, 1988)。
缺点:
像大多数人格特征评估一样,该模型无法预测个体的未来行为,即使使用该模型也允许更好地理解个体的人格。
此外,该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被囚禁和未被囚禁的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研究经常使用的样本可能会产生误导的结果。
尽管过去的研究表明,罪犯在神经质和外向性方面得分较高,但研究人员Rebolla、Herrera和Colom发现,这种关联可能与个人环境以及遗传特征同样相关。他们认为,外向者“对条件反射的抵抗力更强。而这种抵抗力随着神经质得分的增加而增加”(Rebollo, Herrera, & Colom, 2002)。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为了建立良知,需要进行条件反射训练(这正是神经质和外向性较高的人所抗拒的),这可能导致成长过程中更多反社会人格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社会支持的人来说(Rebollo, Herrera, & Colom, 2002)。
这些发现表明,由于人格特征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性格和条件反射,可以在个体中发展出变化。例如,那些更倾向于恐惧和害羞的人可以学习与社会规范一致的应对技巧,从而促进更好的沟通和社会融合。
免费个性化资源 - 做个测试
积极和消极特征示例
在探讨了人格和性格的区别之后,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与积极和消极特征相关的更广泛的特征。
人格研究的集体成果有助于澄清哪些行为更有利于幸福感,其中许多行为有助于培养对外部刺激的韧性。
另一种解释这一现象的概念是心理强度。这种能力通过关注个人控制范围内的事物来实现,增强了内在控制感。
引导心理强度的行为包括(Morin, 2013):
- 心理坚强的人不会为自己感到遗憾;相反,他们会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
- 他们不会放弃自己的力量给他人,从而保持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 具有心理韧性的人拥抱变化,愿意灵活应对。
- 控制权放在个人可以掌控的事情上,比如态度。
- 取悦每个人并不是首要任务。虽然友善和公平很重要,但让每个人都开心并不重要。
- 对计算风险有动机。
- 心理坚强的人专注于当下,并对未来做出计划。
- 心理坚强的人尝试在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尽量避免重复以前的错误。
- 他们展示出欣赏和庆祝他人成功的意愿。
- 心理坚强的人不会在失败后放弃;相反,他们会不断尝试直到成功。
- 心理坚强的人可以忍受孤独和沉默。
- 他们不认为世界欠他们什么;相反,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创造机会。
- 真正的变化需要时间,心理坚强的人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很耐心。
这些行为得到了以下特征的支持:
- 坚韧: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坚持不懈
- 自信:相信个人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乐观:认为自己处于有利位置
- 适应性:对新输入和想法持开放态度
- 自我意识:能够转变视角
- 可靠性:履行承诺和目标
- 责任心: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误负责
- 健康:优先考虑个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这些特征以及其他特征有助于促进强健的心理健康(Half, 2016)。
这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为接受挑战和变化奠定了基础,而不是回避它们。反过来,这有助于打开新的可能性和机会的大门。
具体而言,
“那些倾向于同理心、合作、信任和谦虚的性格倾向(Costa & Widiger, 2002)的人被认为更有内在动机,并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努力。拥有掌握导向倾向的人不会回避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他们对挑战的渴望大于对表现不佳的恐惧。换句话说,他们以掌握这些挑战为目的。”
Watson, 2012
与开放、平静、尽责和宜人相对立的特征是那些被定义为评判、神经质和外部控制点的特征。一些属于这一类的行为包括:
- 无法接受挫折
- 缺乏清晰的决策能力
- 批判性思维能力差
- 无法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
- 总是待在舒适区
- 无助感和缺乏坚持
- 倾向于悲观
- 想象力薄弱,无法可视化期望的结果(Cardone, 2011)
神经质得分较高的人通常表现出自恋、膨胀的自我、情感疏远、愤怒、敌意和固执。这些人往往表现出上述行为。
然而,根据一些研究,防止这些消极特征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自我控制。“无论一个人的其他特征如何,更加尽责或谨慎的人——不太可能被引诱从事有害或非法活动”(Chamorro-Premuzic, 2016)。
因此,通过增加自我意识,个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采用习惯来平衡自己的人格特征。这有助于他们茁壮成长。
性格特征工作表(儿童和成人用)(PDF)
与特征不同,性格特征描述了一个人对生活、家庭、工作和社区的看法和态度。
培养积极的性格特征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功。
这一点很好地通过以下文章中关于性格和人格区别的摘录来解释:
“积极的性格特征与幸福和成功的生活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长期存在的负面性格特征最终会引起麻烦。但是,专注于积极的改变可以并且确实有效。”
Bell, 2010
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并培养强烈的改变欲望和动机,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
以下是帮助你和你生活中的人开始这个过程的一些工作表。
对儿童:
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向孩子们解释性格特征。这里有一些适合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学生的工作表。
填空工作表
适用于二至五年级的学生,这个工作表可以在英语、词汇和写作课程中使用。
性格特征分析与发展
这里有12个专为一至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工作表。这些工作表介绍了性格特征的概念,并帮助学生分析和发展他们的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课程计划
教授三年级的教师可以使用这个完整的课程计划(包括工作表)来介绍性格特征给年轻学生。
对成人:
虽然在年轻时学习性格特征特别有帮助,但成年人也可以从更熟悉他们的积极和消极性格特征中获益。
积极特征工作表
有时,成年人可能无法认出自己身上的优点,这可能会阻碍他们发展自我同情和自尊。这个工作表描述了58个积极特征。你可以找出描述自己的积极特征,这可以增强你的自我信心,并能引导出变革性的对话。
性格特征视觉化
有时候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感受或想法的客户可以使用这些方便的图表,展示各种性格特征的对立面。
积极和消极特征测验
进行测试有时非常有启发性。那些希望通过问卷而不是识别自己的积极和消极性格特征的人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中的25个问题,以确定自己的个人特征。
性格特征锚点图和其他图形组织者
向年轻受众介绍性格概念可能会很困难。但是,使用易于理解的词汇和交互式、视觉化、有趣的流程可以帮助传达这一信息。
希望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免费提供的资源:
性格特征锚点图[
](http://www.teachertrap.com/2014/10/understanding-characters.html/)
向孩子们解释内外部性格特征之间的区别可能很难。通过使用“外面”和“里面”的图表,学生可以开始分类他们的身体和个性特征。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识别情绪(情绪的感受)和特征(描述个性)之间的差异。
在教室中培养性格
一个喧闹的教室往往会让很多孩子变得不耐烦和分心。此外,特别是生活在低收入地区的学生,往往会背负很多情感包袱,这使得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和专注学习内容。对于这样的情况,这个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提出了几种创建一个吸引人且以教育为中心的教室的方法。
总结性信息
上述研究建议,虽然人格特征往往是遗传的,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但我们所珍视和相信的东西可以重塑我们的性格。
扩大自我意识很可能是掌控自己生活的第一步。因此,“最成功的人是最有自我意识的人”(Rosenfeld, 2016)。
对他人的性格有所了解也很有帮助,尤其是在雇佣公司员工的情况下。虽然有许多人格评估工具可供选择,但有些工具比其他工具更可靠。
营造一个开放、宜人和尽责的环境,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庭,都可以促进更有助于成长和成功的价值观。使用可视化工具来激发、激励和点燃变化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当旨在将个人和公司团队向特定目标或使命对齐时。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TED演讲,由Dan Gilbert总结了这个信息:
未来的自我心理学 - Dan Gilbert
就像Gilbert在视频中强调的那样,确实,我们的性格特征是遗传的,但我们仍然有能力改变。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影响性格,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们会随着我们的经历而适应,并受到我们参与的各种互动和情境的强烈影响。
我们不是静态的生物,正如自然一样,我们始终在变化。至于我们想成长为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注意到我们现在在哪里,然后想象我们想去哪里。
如果变化是唯一的常数,那么最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控制自己转变的人。
我们很乐意知道你对人格和性格的看法。你曾经做过人格评估吗?你觉得它准确吗?你认为人们可以改变他们的性格吗?请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我们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优势练习,完全免费。
常见问题
什么是五个积极的性格特征?
五个积极的性格特征包括诚实、善良、坚韧、责任感和同理心。这些特征有助于个人成长、健康的个人关系和整体生活满意度,通过培养信任、同情和毅力。
性格特征的例子有哪些?
性格特征是描述一个人如何思考、感受和行为的特质。例子包括积极的特质,如慷慨和正直,中性的特质,如独立,以及消极的特质,如傲慢或自私。这些特质塑造了一个人的行为和互动。
五大主要人格特征是什么?
五大主要人格特征,即五大人格模型,是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OCEAN)。这些特征描述了一个人的情感、人际和认知倾向,被认为是理解人格的基础。
参考文献
- Ash, L. (2012, July 6). Can personality tests identify the real you?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18723950
- Bech, P., Lunde, M., & Moller, S. (2012, September 4). Eysenck’s Two Big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Pain Disorder: A Clinimetric Validation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isrn/2012/140458/
- Bell, J. (2010, March 26). 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insights.inneractiveconsulting.com/is-there-a-difference-between-character-and-personality/
- Cardone, G. (2010, September 18). The 10 Traits of Failu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ffingtonpost.com/grant-cardone/the-10-traits-of-failure\_b\_722036.html
- Chamorro-Premuzic, T. (2016, July 19). Entrepreneurs? Four Worst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One That Can Redeem The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61922/entrepreneurs-four-worst-personality-traits-and-the-one-that-can-redeem-them
- Costa, P. T., Jr., & Widiger, T. A. (2002). Introduction: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In P. T. Costa, Jr. & T. A. Widiger (Eds.),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 3–14).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Dingfelder, S. (2013, March). New study throws into doubt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Big Fiv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monitor/2013/03/big-five.aspx
- ETS. (201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ts.org/s/workforce\_readiness/pdf/21332\_big\_5.pdf
- Grant, A. (2013, September 18). Goodbye to MBTI, the Fad That Won’t Di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ffingtonpost.com/adam-grant/goodbye-to-mbti-the-fad-t\_b\_3947014.html
- Grant, A. (2015, November 17). MBTI, If You Want Me Back, You Need to Change Too. Adam Grant. Medium. Retrieved from https://medium.com/@AdamMGrant/mbti-if-you-want-me-back-you-need-to-change-too-c7f1a7b6970
- Half, R. (2016, March 4). 30 Character Traits of Mentally Strong Peop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oberthalf.com/blog/management-tips/30-character-traits-of-mentally-strong-people
- Heath, A., Jardine, R., Eaves, L., & Martin, N. (1988, June 13).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I. Retrieved from https://genepi.qimr.edu.au/contents/p/staff/CV080.pdf
- John, O., Naumann, L., & Soto, C. (n.d.). Paradigm Shift to the Integrativ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ocf.berkeley.edu/%7Ejohnlab/pdfs/2008chapter.pdf
- John, O., & Srivastava, S. (1999, March 5). The Big-Five Trait Taxonomy. Retrieved from John, O., & Srivastava, S. (1999, March 5). Retrieved from http://moityca.com.br/pdfs/bigfive\_John.pdf
- Krznaric, R. (2013, May 15). Have we all been duped by the Myers-Briggs test? Retrieved from http://fortune.com/2013/05/15/have-we-all-been-duped-by-the-myers-briggs-test/
- Kurtus, R. (n.d.). Character versus Personality by Ron Kurtus – Understanding Character: School for Champi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hool-for-champions.com/character/character\_versus\_personality.htm#.Wh2vaOONPO
- Lickerman, A. (2011, April 3). Personality vs. Charact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happiness-in-world/201104/personality-vs-character
- Morin, A. (2013, December 9). 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eople Don’t Do | Amy Morin, LCSW. Retrieved from https://amymorinlcsw.com/mentally-strong-people/
- Pappas, S. (2017, November 16). Personality Traits & Personality Types: What is Persona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ivescience.com/41313-personality-traits.html
- Rantanen, J., Metsäpelto, R. L., Feldt, T., Pulkkinen, L. E. A., & Kokko, K. (2007). Long‐term stability 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in adulthood.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6), 511-518.
- Rebollo, I., Herrero, O., & Colom, R. (2002, March 15). Personality in imprisoned and non-imprisoned people: evidence from the EPQ-R. Retrieved from http://www.psicothema.es/pdf/762.pdf
- Rosenfeld, J. (2016, August 26). Human nature is way too complex to be pinned down by personality tests. Retrieved from https://qz.com/766993/the-best-result-you-can-get-on-a-personality-test-is-one-that-you-dont-like/
- Watson, J. (2012). Educating the Disagreeable Extravert: Narcissism,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J977189.pdf
- Waude, A. (2017, June 14). Hans Eysenck’s PEN Model of Persona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istworld.com/personality/pen-model-personality-eysenck
- Westerhoff, N. (2008, December 17).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big-five/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优势与美德
勇气:真诚生活的重要美德
17 Oct 2024
0
Brené Brown的《勇敢大胆》是一本轰动一时的书。然而,它的标题却可能引发了一个常见的误解,即勇气是[...]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courage/)
[
优势与美德
B型人格的优势:减少压力,取得更多成就
19 Jul 2024
0
4 Oct 2024
B型人格,以其放松、耐心和随和的性格著称,为个人和职业环境带来了独特的优势。有无数的好处在于[...]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type-b-personality/)
[
优势与美德
荣格心理学:揭开潜意识心灵的面纱
22 Apr 2024
1
12 Sep 2024
除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外,瑞士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分析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是现代深度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创新者之一[...]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jungian-psychology/)
分类
按其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 身体与大脑 (53)
- 辅导与应用 (40)
- 同情心 (24)
- 咨询 (41)
- [情商 (23)](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