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经典的条件反射与行为主义研究
你是否还记得上学时铃声响起准备午餐的情景?
是否在你进入餐厅并看到食物前就已经感到胃部隐隐作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无意识行为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经典条件作用的一个实例。
本文提供了关于经典条件作用和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并解释了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当今社会,以及它们在了解人类行为方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继续阅读之前,我们认为你可能喜欢免费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心理学练习。这些基于科学的练习将探索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包括优势、价值观和自我同情,并为你提供工具来增强客户、学生或员工的幸福感。
文章包含以下部分:
- 心理学历史中的经典条件作用
- 解释帕夫洛夫的狗实验
- 行为主义的诞生
- 沃森的小阿尔伯特研究
- 斯金纳的条件作用研究
- 4个当代发现和案例研究
- 来自PositivePsychology.com的资源
- 总结
- 参考文献
经典条件作用在心理学历史中
要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首先需要了解学习。学习是指获得新知识、想法、行为和态度的过程(Rehman, Mahabadi, Sanvictores, & Rehman, 2020)。学习可以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或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Rehman 等人,2020年)。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自动的条件反应和刺激配对的过程(McSweeney & Murphy, 2014)。在经典条件作用文献中有提到这是刺激与反应行为(McSweeney & Murphy, 2014)。
一个著名的工作是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的研究,他出生于1849年。他对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影响巨大。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未注明日期)。经典条件作用是偶然发现的,并被称为“巴甫洛夫条件作用”(Pavlov, 1927)。
在相关文章中,你可以找到课堂上经典条件作用的实际例子。
技术术语
巴甫洛夫(1927年)开发了以下技术术语来解释经典条件作用的过程及其工作原理。
- 非条件刺激(UCS)自然地、自动地发生,并且无条件地触发反应。
- 非条件反应(UCR)是未经学习的反应。它作为非条件刺激的自然反应出现。
- 条件刺激(CS)是一个先前中性的刺激,在与非条件刺激配对后,导致条件反应的触发。
- 条件反应(CR)是对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配对的反应。条件反应是对条件刺激的单独反应,无需非条件刺激的存在。
帕夫洛夫的狗实验解释
作为一名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1897年)在19世纪末期研究狗的消化过程。
一个有趣的观察是,巴甫洛夫注意到在给狗喂食前,狗会开始流口水。有时这仅仅是由于看到喂食技术人员穿的实验室外套。这让巴甫洛夫想知道为什么狗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会流口水。
巴甫洛夫决定进行一系列实验来研究这些观察。每次给狗喂食前,他都会按响铃。起初没有任何反应。然后当食物出来时,狗意识到铃声意味着食物,于是开始流口水。之后,仅凭铃声就能让狗流口水。它们将铃声与食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
下图(图1)显示了巴甫洛夫(1897年)的狗实验中经典条件作用的不同阶段。
行为主义的诞生
经典条件作用起源于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测量可观察的行为和事件(Watson, 1913; Watson 1924)。
像巴甫洛夫一样,约翰·B·沃森也研究了条件反射性中性刺激对反应的影响(Watson & Rayner, 1920)。行为主义认为环境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不是基因因素(Thorndike, 1905)。
行为主义源自爱德华·桑代克(Thorndike, 1905)在19世纪后期的早期研究和效果法则。这研究了影响行为强化和削弱的因素。
它试图取代被认为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论根源的深度心理学(Lewis, 1958)。深度心理学难以通过实验测试预测(Vladislav & Didier, 2018)。
美国心理学家B.F. 斯金纳发展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立场,称为激进行为主义(Schneider & Edward, 1987)。他认为认知和情绪受观察行为相同的变量控制(Mecca, 1974)。
他的方法被称为操作条件作用。这种方法涉及强化和惩罚以增加或减少行为的表现(Skinner, 1953)。
沃森的小阿尔伯特研究
我们已经讨论了巴甫洛夫如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展示了用狗进行的经典条件作用。
沃森表明人类也可以像动物一样被条件化(Beck, Levinson, & Irons, 2009)。
沃森使用了一个小孩作为实验对象,称为小阿尔伯特(Watson & Rayner, 1920)。孩子被暴露于不同的刺激,包括兔子、狗、羊毛、面具、猴子和燃烧的报纸,以观察其反应。
小阿尔伯特对这些物体没有任何恐惧。直到这些物体与大声噪音(敲击金属条的声音)配对,他才开始在看到白色老鼠(中性刺激)时哭泣。孩子随后预期在看到白色老鼠时会听到令人害怕的声音。
白色老鼠成为条件刺激,而哭泣成为条件反应。这类似于他在最初接触噪音(非条件反应)时表现出的惊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小阿尔伯特对毛茸茸的物体甚至圣诞老人面具产生了恐惧(Watson & Rayner, 1920)。
这一早期的经典条件作用研究是恐惧症如何发展的完美示例(Davey, 1992)。
斯金纳的条件作用研究
B.F. 斯金纳(1948)进行了各种关于老鼠的实验,将老鼠放在一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盒子中。首先,他把一只饥饿的老鼠放进盒子里,老鼠四处走动,最终发现了杠杆。老鼠最终意识到按下杠杆后就会有食物释放到盒子里。
老鼠随后每次饿的时候都会按下杠杆。然后,无论何时将老鼠放入盒子,它都会立即按下杠杆,这表明它已经被条件化。按下杠杆是操作性反应,而食物是奖励(Skinner, 1948)。
这种类型的实验也被称为工具性条件作用学习(Ainslie, 1992)。反应是为了获得食物。这个实验突出了正向强化(斯金纳,1948)。
斯金纳接着进行了另一个实验,这次他把老鼠放在类似的盒子里,这次用电流。随着老鼠变得不安并在盒子里四处跑动,它不小心碰到了杠杆,这立即停止了电流。
老鼠随后学会了先跑到杠杆上以防止电流带来的不适。按下杠杆是操作性反应,而停止电流是它的奖励。这个实验突出了负向强化(斯金纳,1951)。
自由个性化资源 - 做个测验
4个当代发现和案例研究
帕夫洛夫、沃森和斯金纳的实验虽然发生在许多年前,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仍随处可见。
让我们看看。
1. 经典条件作用和恐惧症
由帕夫洛夫、沃森和斯金纳发展的经典和操作条件作用模型在当代社会仍然非常相关。它们可以帮助解释人类恐惧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Davey, 1992)。
恐惧症是一种持续且不合理的对特定情况、物体或活动的恐惧(美国心理学会,未注明日期)。
例如,考虑飞行恐惧症,即对飞行的恐惧。患有这种恐惧症的人对飞行有强烈的恐惧和焦虑,甚至只是想到飞机。
患有这种恐惧症的人可能会尽可能避免飞行以限制他们的痛苦。更仔细地看,人们之所以会发展出飞行恐惧,可能是因为过去有过糟糕的起飞经历、恶劣的天气或飞行中的颠簸(Clark & Rock, 2016)。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看来,看到或想到一架飞机已成为条件刺激,而对飞行的恐惧成为条件反应。
有效治疗飞行恐惧症的方法通常使用经典条件作用和学习的原则(Rothbaum, Hodges, Lee, & Price, 2000)。治疗师可能会激活恐惧结构,通过让患者暴露于恐惧刺激来引发恐惧反应(Rothbaum 等人,2000年)。
一旦经过多次暴露,在一个被称为习惯化的过程中(Bouton, 2007),恐惧症不再得到强化(称为消退),最终消失(Miltenberger, 2012)。通过这些经典条件作用的原则,恐惧症可以被逆转。
2. 经典条件作用和社会焦虑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焦虑障碍,其特征是极端和持久的社交焦虑,导致痛苦并阻止人们参与社交活动(美国心理学会,未注明日期)。
社交焦虑障碍可能是由儿童时期的一些压力事件触发的,如被欺负、家庭虐待或某种公共尴尬(Erwin, Heimberg, Marx, & Franklin, 2006)。
焦虑障碍的主要心理治疗方法还包括重复暴露,就像上面描述的恐惧症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是一种逐步暴露的方法,可能包括逐渐暴露于社交情境。
淹没是一种替代方法,不是逐步进行,而是立即暴露于最令人恐惧的情况(美国心理学会,未注明日期),例如参加大型聚会。
系统脱敏和淹没可以在体内(想象暴露于恐惧刺激)或体外(实际暴露于恐惧刺激)进行。Menzies 和 Clarke(1993)发现体外技术的成功率更高。如果体外方法更实用,则可以使用。
这又是如何通过经典条件作用的原则消除习得的恐惧的一个例子。
3. 操作条件作用和赌博
赌博基于操作条件作用,因为赌博行为受到强化,增加了行为重复的可能性。赌博可以变成一种成瘾,并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被定义为这样(美国心理学会,未注明日期)。
Griffiths(2009)建议,某些类型的赌博,如老虎机,具有成瘾性,因为从拉杠杆中可以获得金钱奖励。他还描述了许多其他奖励,如生理奖励(获胜时的肾上腺素激增)、心理奖励(兴奋感)和社会奖励(同伴的赞扬)。
Aasved(2003)发现赌徒会继续赌博并重复这些体验。赌博不容易消退,因为它部分得到强化(并非每次都得到强化),这使得赌徒反复进行行为。
赌博只部分强化,因为只有部分反应得到强化。缺乏可预测性使人们继续赌博。这是否让你想起了斯金纳研究老鼠按压杠杆获得食物奖励的情况?
有许多治疗赌博成瘾的方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原则和体外策略,想象赌博行为的后果,可以帮助问题赌徒(Bowden-George & Jones, 2015)。
4. 操作条件作用和物质滥用
一些人因为体验到愉快的正面感觉而使用酒精和药物。如果他们为了获得相同的奖励而反复重复这种体验,负面后果可能是成瘾(Angres & Bettinardi-Angres, 2008)。
厌恶疗法(美国心理学会,未注明日期)是一种消除成瘾的方法,通过与令人厌恶和不愉快的经历相结合(Brewer, Streel, & Skinner, 2017;Platt, 2000)。它是基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原则。
厌恶疗法涉及将不想要且成瘾的行为与令人不快的经历配对。例如,可以给某人服用一种药物,使其在饮酒后感到恶心并呕吐。
厌恶疗法后,酒精可能会与恶心的感觉相联系,因此这个人不想重复这种行为(Brewer, Meyers, & Johnson, 2000)。
这再次类似于斯金纳使用的方法,当时老鼠被暴露于电击,并学会了按压杠杆以避免这种体验。
视频
从狗训练中学到的一切 - 诺亚·斯泽弗勒
来自PositivePsychology.com的资源
在整个博客中,你会发现许多资源,帮助你的客户解决因反复条件作用而无意识获得的负面习惯。
以下工具可以帮助你的客户更加意识到这些习惯和行为,并帮助他们掌控自己的生活。
- 分级暴露工作表
这份工作表邀请客户按照从最不害怕到最害怕的程度排列他们的恐惧症,作为进行暴露干预的第一步。 - 建立新习惯
这份工作表简洁地解释了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并包括一个空间供客户制定计划以培养新的积极习惯。 - 行动头脑风暴
这个练习帮助客户识别、评估并改变阻碍他们实现目标或进展的习惯。 - 改变身体习惯
这份工作表帮助客户反思他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脆弱性和习惯,并考虑采取步骤培养更健康的身体习惯。 - 奖励替换工作表
这份工作表帮助客户识别他们用来奖励自己的行为的负面影响,并选择具有积极后果的替代奖励行为。
如果你正在寻找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提升幸福感,这份签名收藏包含了17种经过验证的积极心理学工具供从业者使用。使用这些工具帮助他人茁壮成长。
总结
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对行为主义的诞生有着重大意义。
经典条件作用在理解负面和无意获得的行为(如恐惧症、焦虑和成瘾)方面已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
它也是提供治疗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因为同样的原则用于消除无意间发展起来的行为。这些新治疗方法包括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和淹没。
我们希望您享受阅读本文,并能够利用推荐的资源帮助您自己的客户做出必要的改变。
我们希望您享受阅读本文,并能够利用推荐的资源帮助您自己的客户做出必要的改变。
我们希望您享受阅读这篇文章。不要忘记免费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心理学练习。
参考文献
- Ainslie, G. (1992). Picoeconomics: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 of successive motivational states within the per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美国心理学会。 (2021)。 心理学词典。
- Angres, D. H., & Bettinardi-Angres, K. (2008). The disease of addiction: Origins, treatment, and recovery. Disease-A-Month, 54(10), 696–721.
- Aasved, M. (2003). The sociology of gambling (vol. 2). Charles C Thomas.
- Beck, H. P., Levinson, S., & Irons, G. (2009). Finding Little Albert. American Psychologist, 64, 605–614.
- Bouton, M. E. (2007). Learning and behavior: A contemporary synthesis. MA Sinauer.
- Bowden-George, H., & Jones, S. (2015). A clinician’s guide to working with problem gamblers. Routledge.
- Brewer, C., Meyers, R., & Johnson, J. (2000). Does disulfiram help to prevent relapse in alcohol abuse? CNS Drugs, 14, 329–341.
- Brewer, C., Streel, E., & Skinner, M. (2017). Supervised disulfiram’s superior effectiveness in alcoholism treatment: Ethical, method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Alcohol and Alcoholism, 52(2), 213–219.
- Clark, G. I., & Rock, A. J. (2016).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the maintenance of flying phobia: A narrative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754.
- Davey, G. C. (1992). Classical condition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human fears and phobias: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Advances i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4(1), 29–66.
- Erwin, B. A., Heimberg, R. G., Marx, B. P., & Franklin, M. E. (2006). Traumatic and socially stressful life events among person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 896–914.
- Griffiths, M. D. (2009). The psychology of gambling: A personal overview. Psychology Review, 16(1), 25–27.
- Lewis, J. W. (1958). A survey of Adler’s writing. New Scientist, 4(83), 224–225.
- McSweeney, F. K., & Murphy, E. S. (2014). The Wiley Blackwell handbook of operant and classical conditioning. Malden.
- Mecca, C. (1974). Radical behaviorism: The philosophy and the science. Authors Co-operative.
- Menzies, R. G., & Clarke, J. C. (1993). A comparison of in vivo and vicarious expo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hood water phobia.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31(1), 9–15.
- Miltenberger, R. (2012). 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5th ed.). Wadsworth.
- The Nobel Prize. (n.d.). Retrieved on June 11, 2021, from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04/pavlov/facts/ - Pavlov, I. P. (1897). The work of the digestive glands. Griffin.
- Pavlov, I. P. (1927). Conditioned reflex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Rehman, I., Mahabadi, N., Sanvictores, T., & Rehman, C. (2020). Classical conditioning. StatPearls. Retrieved June 2, 2021,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70326/
- Rothbaum, B. O., Hodges, L. S., Lee, J. H., & Price, L. (2000). A controlled study of virtual reality exposure therapy for the fear of fly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8(6), 1020–1026.
- Skinner, B. F. (1948). ‘Superstition’ in the pige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8, 168–172.
- Skinner, B. F. (1951). How to teach animals. Freeman.
- Skinner, B. F. (1953). 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 MacMillan
- Thorndike, E. L. (1905). The elements of psychology. A. G. Seiler.
- Watson, J. B. (1913). 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 Psychological Review, 20, 158–177.
- Watson, J. B. (1924). Behaviorism. People’s Institute.
- Watson, J. B., & Rayner, R. (1920). Conditioned emotion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1), 1–14.
- Vladislav, S., & Didier, G.J. (2018). Dark religion: Fundament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ngian psychology. Chi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