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人本主义疗法技术与干预措施(+PDF)
10 人本主义疗法技术与干预[+PDF]
21 Jul 2017 由 Courtney E. Ackerman, MA.
科学审阅者 Gabriella Lancia, Ph.D.
来访中心疗法这个术语似乎有些多余——毕竟,当不是以来访为中心时,还有什么能称作是“疗法”呢?
这个术语在当时确实显得多余,但当它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时,这却是一种新颖的想法。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唯一真正存在的疗法形式是行为疗法或心理动力学疗法(McLeod, 2015)。这些方法关注的是来访潜意识或无意识的经验,而不是那些“表面”的东西。
如今许多流行的疗法都比20世纪初的心理疗法更以来访为中心,但有一种特定的疗法因其对来访的关注和避免指导来访而与众不同。
“了解他人是明智;了解自己则是明察。”
老子
那么,这句老子的话如何适用于来访中心疗法?继续阅读,了解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如何成为人本主义疗法的关键。
本文包含
什么是来访中心疗法?定义
来访中心疗法,也称为来访中心咨询或人本主义疗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作为对当时不太个人化、更“临床”的疗法的回应而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种非引导性的谈话疗法,意味着来访可以主导对话,并且不会试图引导来访走向任何方向。这种方法依赖于一个关键品质:无条件积极关怀。这意味着治疗师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评判来访,提供一个完全接纳和支持的来源(Cherry, 2017)。
有三个关键品质可以使来访中心疗法的治疗师更加优秀:
- 无条件积极关怀: 如上所述,无条件积极关怀是来访中心治疗师的一个重要实践。治疗师需要接受来访的本来面目,并提供支持和关怀,无论他们经历了什么。
- 真诚: 来访中心治疗师需要感到舒适地向来访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健康和开放的关系,而且也为来访提供了良好沟通的模型,表明表达脆弱是可以的。
- 共情理解: 来访中心治疗师必须对来访展现出共情,一方面是为了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当一面镜子,将来访的思想和感受反射给他们,使来访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这种疗法使用“来访”一词而不是“病人”。采用这种疗法的治疗师认为来访和治疗师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专家和病人(McLeod, 2015)。
卡尔·罗杰斯:来访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卡尔·罗杰斯被认为是来访中心疗法的创始人,也是现在被称为“人本主义”疗法的奠基人。虽然许多心理学家都对这一运动做出了贡献,但卡尔·罗杰斯主导了这一疗法的演变。
如果要概括他的方法,这句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验对我来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威。验证真理的试金石是我的个人经验。没有人,包括我自己,的想法或观念比我的经验更有权威。我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经验中,才能发现一个更接近真相的近似值。”
卡尔·罗杰斯
来访中心疗法中,来访的个人经验至关重要。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某些方面比早期的方法更为简单。他不再要求治疗师深入挖掘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灵,这是一个主观性极强且容易出错的过程,而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来访者的意识心灵可能是更好的关注点。
用罗杰斯自己的话说:
“来访知道自己的痛苦、前进的方向、哪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哪些经历被深深埋藏。我开始意识到,除非我需要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否则我最好依靠来访自己来推动治疗过程。”
卡尔·罗杰斯
这种做法标志着一种显著的变化,即从精神分析和其他早期疗法中那种疏远、等级分明的医患关系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医患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专家和普通患者模式,现在的新模式包括一位熟悉疗法理论和技术的专家(治疗师),以及一位了解自己经历的专家(来访)。
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一刀切的过程并不适用(Kensit, 2000)。他不认为来访的思想、愿望和信念是次要的,而是认为来访的个人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我们目前大多数的疗法都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们今天认为理所当然的理念——来访是治疗关系中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无助的患者,他们的体验是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钥匙。
除了这种以来访为中心的方法外,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还不同于其他一些疗法,因为它假设每个人都可以从来访中心疗法中受益,并从一个“潜在有能力的个体”转变为一个完全有能力的个体(McLeod, 2015)。
罗杰斯的方法认为,每个人都是自主的个体,有能力付出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并带来积极的生活变化。
来访中心疗法的目标
“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我问的问题是:我如何才能治疗、治愈或改变这个人?现在,我将这个问题重新表述为:我如何才能提供一种关系,让这个人可以利用它来实现个人成长?”
卡尔·罗杰斯
像许多当前的疗法(例如叙事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一样,来访中心疗法的目标取决于来访。根据你问的对象、治疗师是谁、来访是谁,你可能会得到一系列不同的答案——而这都没有错!
然而,有一些总体目标是人本主义疗法通常关注的,一般来说。
这些总体目标是(Buhler, 1971):
- 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 消除或减轻痛苦感
- 提高自尊和对经验的开放度
- 增进来访对自己认识的深度
由于这些目标范围广泛,因此有许多子目标或具体目标,但来访通常会为自己设定目标。来访中心疗法认为,治疗师无法为来访设定有效的目标,因为治疗师缺乏对来访的充分了解。只有来访才有足够的知识来设定有效的、令人满意的治疗目标。
其他常见的获益还包括:
- 自我认知和实际自我之间的更大一致性
- 更好的理解和意识
- 减少防御性、不安全感和内疚感
- 对自己的更大信任
- 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 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
- 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Noel, 2018)
卡尔·罗杰斯关于人本主义疗法视频 - 心理治疗网
它是如何工作的?人本主义视角
“当运作最佳时,治疗师如此深入地进入来访的私人世界,以至于不仅可以澄清来访已经意识到的意义,甚至可以澄清那些刚刚低于意识层面的意义。”
卡尔·罗杰斯
罗杰斯上述引文强调了一个重要观点:这种疗法的成功依赖于来访和治疗师之间极其重要的联系。如果这种关系缺乏信任、真实性和相互积极的情感,那么双方都不太可能从中获得任何好处。
罗杰斯确定了来访中心疗法成功的六个必要条件:
- 来访和治疗师之间存在心理接触(一种关系)。
- 来访处于情绪困扰状态,处于不一致状态。
- 治疗师是真实的,并意识到自己的感受。
- 治疗师对来访持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怀。
- 治疗师对来访及其内在框架有共情的理解,并试图与来访沟通这种体验。
- 来访认识到治疗师对他们的无条件积极关怀和对他们困难的理解(Noel, 2018)。
当满足这六个条件时,就有很大的潜力带来积极的变化。
来访中心疗法的工作方式是这种条件的自然延伸:治疗师和来访讨论来访当前的问题和问题,治疗师练习主动倾听并对来访表现出共情,来访自己决定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如何纠正它(McLeod, 2015)。
罗杰斯的作品中清楚地表明,他非常重视来访的第一手经验,而对治疗师的技术专长则相对较少重视——包括他自己!
来访中心疗法的方法和技巧
“我们认为我们在倾听,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真正共情。然而,这种[主动]倾听,这种特别的倾听,是我所知道的最有力的变革力量之一。”
卡尔·罗杰斯
来访中心疗法中唯一被认为有效并应用于其中的技术是无判断性的倾听。就是这样!
事实上,许多来访中心治疗师和心理学家认为,治疗师依赖“技术”反而会阻碍有效的治疗,而不是帮助。罗杰斯的观点是,使用技术会有去人性化的影响(McLeod, 2015)。
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
“当你在心理上感到困扰,并且有人真正听你说话,而不对你进行评判,不为你承担责任,不试图塑造你,那感觉真好!”
虽然主动倾听是来访中心疗法中唯一且最重要的实践,但有许多提示和建议可以帮助来访中心治疗师进行成功的治疗会话。在上下文中,这些提示和建议可以被视为来访中心疗法的“技术”。
Saul McLeod(2015)在《简明心理学》中概述了这些“技术”:
个性化资源 - 完成此测验
1. 设定明确的界限
界限对于任何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治疗关系尤其重要。治疗师和来访都需要健康的界限,以避免关系变得不合适或无效,比如划定某些话题的讨论范围。
还有一些更实际的界限需要设定,例如会谈将持续多长时间。
2. 记住——来访最了解
如前所述,这种疗法的基础是来访最了解自己,是他们自身问题和潜在解决方案的最佳信息源。不要引导来访或告诉他们什么是错的,而是让他们告诉你什么是错的。
3. 充当回音板
主动倾听是关键,但重复来访告诉你的内容也很有用。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告诉你的内容。这可以帮助来访澄清自己的想法,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
4. 不要做出评判
另一个来访中心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不要做出评判。来访往往已经对自己的罪恶感、自卑感和不配感感到困扰。让他们知道你会接受他们,无论他们是谁,都不会拒绝他们。
5. 不要替来访做决定
提供建议是有用的,但也可能有风险。在来访中心疗法中,认为给来访建议是有帮助或适当的,这是不被看好的。只有来访才能做出决定,他们对此负有全部责任。
治疗师的工作是帮助来访探索他们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引导他们做出任何特定的决策。
6. 关注他们真正想说什么
这是主动倾听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有时来访一开始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或者他们可能会在表面之下看到一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请仔细倾听,并保持开放的心态——他们进门时带来的问题可能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7. 要真诚
正如前面提到的,来访中心疗法必须是真诚的。如果来访觉得治疗师不够真实和真诚,来访就不会信任你。为了让来访分享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们必须感到安全和舒适。
以真实的面貌呈现自己,并与来访分享事实和感受。当然,你不必分享任何你觉得不舒服的内容,但适当分享可以帮助建立健康的治疗关系。
8. 接受负面情绪
这是任何治疗师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帮助来访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治愈,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是至关重要的。来访甚至可能在某个时刻对你表达愤怒、失望或不满。
学会接受他们的情绪,不要往心里去。他们可能需要与一些困难的情绪搏斗,只要他们没有虐待你,这实际上是有益的。
9. 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更重要
你的语调可以对来访听到、理解和应用的内容产生巨大影响。确保你的语气适中,并确保它与你的无判断性和共情态度相匹配。
你也可以用你的声音突出来访思考、反思和提高理解的机会;例如,你可以通过放慢对话的节奏,在关键时刻帮助来访思考讨论的方向和下一步想要去哪里。
10. 我可能不是最适合帮助你的人
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作为一个治疗师,并能够识别自己的局限。没有治疗师是完美的,没有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可以给予每个来访他们所需要的。
记住,在某个问题的范围或你正在处理的人格类型超出了你的专业领域时,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自责——只需诚实地面对,并提供任何可以帮助来访愈合和发展的资源。
这份PDF 由澳大利亚专业顾问学院提供,也列出了有用的来访中心疗法技术。其中一些与前述技术重叠,但都很有帮助!
这些技术包括:
- 真诚: 这种技术涉及治疗师真诚、真实,并确保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与言语相符。
- 无条件积极关怀: 如前所述,无条件积极关怀是指治疗师接受、尊重和关心他们的来访;治疗师应从来访在当前情况和现有技能和知识下尽其所能的角度出发。
- 共情: 治疗师必须向来访展示他们理解他们的情绪,而不是仅仅同情他们。
- 非导向性: 来访中心疗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让来访驱动治疗会话;治疗师不应给出建议或计划活动。
- 情感反映: 重复来访分享的情感;这可以让来访知道治疗师正在积极倾听并理解他们所说的,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机会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情感。
- 开放式提问: 这种技术指的是[典型的“治疗师”问题]——“这让你感觉如何?”当然,这不是来访中心疗法中唯一可用的开放式问题,但它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问题,可以鼓励来访分享和敞开心扉。
- 重述: 治疗师可以通过用自己的话重复来访所说的内容来让来访知道他们理解了来访告诉他们的内容;这还可以帮助来访澄清他们的情感或问题的本质。
- 鼓励: 这些词语或短语,如“嗯哼”,“继续说”,“还有吗?”对于鼓励来访继续讲述是非常有用的;这些对于害羞、内向或害怕敞开心扉和暴露脆弱性的来访尤其有用(Garrett & Garrett, 2013)。
一个总结
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来访中心疗法,并鼓励你认为自己是自己经验的主人。你是唯一一个理解自己的问题、问题、需求、愿望和目标的人,是你必须转向解决这些问题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人。
当你明白自己对自己生活的展开负有责任时,这既是一个额外的责任,也是一个极大的解放。
我们鼓励大家努力建立对自己和对自己知识和技能的信任,从而将你的生活从“得过且过”转变为活出真实的自己。
一如既往,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想法!你尝试过来访中心疗法吗?无论是作为来访还是治疗师,你认为它怎么样?我们期待听到你的意见!
我们希望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项积极心理学练习。
常见问题
来访中心疗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来访中心疗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供一种非导向性和支持性的治疗环境来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它旨在增强自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来访中心疗法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无条件积极关怀、真诚和共情理解。这些元素有助于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来访感到被接受、被理解,并被鼓励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而不受评判。
来访中心疗法的四个关键技术是什么?
主动倾听、情感反映、开放式提问和非导向性。这些技术帮助治疗师理解来访的视角,验证他们的经验,并鼓励自我探索和表达。
参考文献
- Buhler, C. (1971). Humanistic psychology的基本理论概念。《美国心理学家》,26(4),378-386。https://doi.org/10.1037/h0032049
- Cherry, K. (2017年6月20日)。什么是来访中心疗法?深入了解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疗法。《Verywell Mind》。检索自https://www.verywellmind.com/client-centered-therapy-2795999
- Garrett, J. & Garret S. (2013)。人本主义疗法指南。《咨询连接》。检索自http://www.counsellingconnection.com/wp-content/uploads/2013/03/Person-Centred-Therapy.pdf
- Kensit, D. A. (2000)。罗杰斯理论:纯来访中心疗法效果的批评。《咨询心理学季刊》,13(4),345-351。https://doi.org/10.1080/713658499
- McLeod, S. (2015)。人本主义疗法。《简明心理学》。检索自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client-centred-therapy.html
- Noel, S. (2018)。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疗法)。《GoodTherapy》。检索自http://www.goodtherapy.org/learn-about-therapy/types/person-ce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