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偏差: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
我们不能总是相信我们所见或所闻。我们的记忆受到期望的影响(Eysenck & Keane, 2015)。
确认偏误是一种广泛认可的现象,指的是我们倾向于寻找符合我们现有信念的信息,并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使数据与之相矛盾(Lidén, 2023)。
进化和认知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我们自然倾向于选择性地寻找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Buss, 2016)。
本文探讨了这种倾向,它如何发生,为什么重要,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识别它并减少其影响。
在你继续阅读之前,我们建议你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积极CBT练习(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积极CBT工具)。这些基于科学的练习将为你提供详细的积极认知行为疗法(CBT)见解,并提供应用它的工具。
本文包含
- 理解确认偏误
- 有趣的确认偏误例子
- 我们为何容易陷入确认偏误的10个原因
- 认识和减少确认偏误的10个步骤
- 确认偏误如何影响研究
- 确认偏误可以是好事吗?
- PositivePsychology.com资源
- 收件箱信息
- 常见问题
- 参考文献
理解确认偏误
我们可以将确认偏误定义为“人类倾向于寻求、解释、偏好并有选择地回忆那些确认他们已持有信念的信息,同时避免或忽略那些反驳这些信念的信息”(Gabriel & O’Connor, 2024, p. 1)。
历史
虽然自17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人类倾向于形成并坚持想法和信念——即使面对与之矛盾的证据,但“确认偏误”一词直到1960年代才流行起来,当时认知心理学家Peter Cathcart Wason的工作广为人知(Lidén, 2023)。
Wason(1960)著名的2-4-6实验旨在调查假设检验的本质。
参与者被给定数字2、4和6,并被告知这些数字遵循一个规则。
然后要求他们提出一个解释该序列的假设,并尝试一个新的三数系列来测试他们的规则(Wason, 1960; Lidén, 2023)。
例如,如果一个参与者认为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的两倍,第三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的三倍,他们可能会建议数字10、20和30。
然而,如果另一个参与者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序列,每次增加两个数字,他们可能会建议13、15和17(Wason, 1960; Lidén, 2023)。
实际的规则更为简单;这些数字是按升序排列的。这就是全部。
由于我们通常会提供能证实我们初始信念的测试,因此上述两个示例假设都似乎有效,即使它们都不是正确答案(Wason, 1960; Lidén, 2023)。
该实验展示了我们的确认偏误;我们倾向于寻求确认我们现有信念或假设的信息,而不是挑战或推翻它们(Lidén, 2023)。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我们认识到人们并不总能得到他们需要的一切,“即使他们得到了,由于环境、注意力或记忆的限制,他们也无法使用所有信息”(Lidén, 2023, p. 8)。
相反,我们依赖于启发式方法。这些“经验法则”易于应用且相对准确,但可能导致系统性和严重的判断偏差(Lidén, 2023; Eysenck & Keane, 2015)。
确认偏误在上下文中的作用
确认偏误是几种认知偏差之一(Lidén, 2023)。
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对临床焦虑和抑郁的脆弱性部分取决于各种认知偏差”,并且心理健康治疗如CBT应支持减少这些偏差的目标(Eysenck & Keane, 2015, p. 668)。
认知偏差包括(Eysenck & Keane, 2015):
- 注意偏差
更多地关注威胁相关刺激,而非中性刺激 - 解释偏差
将模棱两可的刺激、情境和事件解释为威胁 - 显式记忆偏差
更有可能检索令人不快的想法,而不是积极的想法 - 隐式记忆偏差
在记忆测试中对负面或威胁性信息表现更好
拥有所有四种偏差的人会过多关注环境中的威胁,将大多数事件视为令人担忧的,并认定自己经历了大部分不愉快的过去事件(Eysenck & Keane, 2015)。
同样,确认偏误意味着个体给予证实其先入为主观念或假设的证据过多的重要性,即使是错误的或无益的。这可能导致不良决策,因为它限制了考虑替代观点或反驳其信念的证据的能力(Lidén, 2023)。
毫不奇怪,这种消极的观点或偏差会导致不健康的结果,包括焦虑和抑郁(Eysenck & Keane, 2015)。
看看Tali Sharot的视频深入了解。
事实无法赢得争论 - 但这个可以 - The Well
有趣确认偏误的例子
确认偏误很普遍,通常影响较小,但也有时候它是显著的,甚至成为新闻头条(Eysenck & Keane, 2015; Lidén, 2023)。
信息的局限
2005年,恐怖分子在伦敦引爆了四个炸弹(三个在伦敦地铁,一个在公交车),造成52人死亡,700人受伤。在接下来混乱的几周内,又发生了一次未遂自杀炸弹袭击,袭击者逃脱了(Lidén, 2023)。
不出所料,大规模搜捕逃犯展开,许多嫌疑人受到监视。然而,安全部门犯了几个重大错误。
2005年7月22日,在一名嫌疑人居住的同一房屋内,一名男子被警官在地铁上射杀。
“在先前爆炸事件的背景下,可用情报和行动前简报,创造了预期,即监控小组会在门口发现一名自杀炸弹手”(Lidén, 2023, p. 37)。
因为参与人员未能看到他们当时所掌握信息的局限性,错杀了无辜的人。
目击者辨认
1976年,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名工厂工人John Demjanjuk被认定为纳粹战犯,被称为“可怕的伊万”,曾在二战期间在监狱营杀害多人(Lidén, 2023)。
由于被告否认以及证据有限,案件依靠照片线性识别来证明身份。然而,已知“可怕的伊万”有一张圆脸且秃顶。
作为唯一符合描述的嫌疑人,他被所有目击者选中(Lidén, 2023)。
无论目击者是否真正能够识别工厂工人作为罪犯变得无关紧要。案件的核心在于不公平的辨认程序和由此产生的确认偏误(Lidén, 2023)。
多年后,在2012年,随着持续的挑战,John Demjanjuk在德国法院上诉期间去世。他的身份仍然不清楚,因为确认偏误仍未解决(“可怕的伊万”,2024)。
10个原因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其中
确认偏误可以显著影响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活(Lidén, 2023; Kappes et al., 2020)。
因此,了解其原因和涉及的心理因素是有帮助的。研究表明,人们(Lidén, 2023; Kappes et al., 2020; Eysenck & Keane, 2015):
- 不喜欢放弃他们的最初假设
- 更喜欢使用最初可用的所有信息,这通常导致过于具体的假设
- 对他们自己的假设表现出更多的确认偏误,而不是对其他人的
- 在高认知负荷下更容易采用确认偏误
- 智力较低的人更可能从事确认偏误(最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太能管理较高的认知负荷和看到整体情况)
- 认知障碍的人更容易受到确认偏误的影响
- 往往无法主动考虑和理解所有相关的信息以挑战现有的假设或做出新的假设
- 受情绪和动机的影响,可能“盲目”于事实
- 被已有想法和信念(有时是文化性的)所影响,即使这些想法和信念是错误的
- 受到周围人的信念和论点的影响
10个步骤识别和减少确认偏误
以下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识别并减少确认偏误的影响(Lidén, 2023; Rist, 2023)。
- 认识到确认偏误的存在并理解其对决策和信息解释的影响。
- 积极寻求并考虑不同的观点、意见和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挑战你的现有信念和假设。
- 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客观评估证据和论据,而不偏向预先形成的观念或期望的结果。
- 意识到你的偏见,愿意质疑你的信念和假设。
- 探索可能与你最初的信念或解释相矛盾的替代解释或假设。
- 欢迎来自他人的反馈和批评,即使它们挑战你的想法;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 应用系统和严格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确保结论是基于证据而不是个人偏见。
- 参与具有不同视角的协作讨论和辩论,帮助你看到其他观点并挑战你的偏见。
- 持续寻求新信息并更新你的知识库,避免固执己见,支持更明智的决策。
- 练习分析性思维,质疑假设,客观评估证据,并考虑替代解释。
为你定制的免费资源 - 参加测验
确认偏误如何影响研究
早在1968年,Karl Popper就认识到可证伪性(能够证明某事是错误的或虚假的)对所有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影响了研究人员的行为和实验结果。
Popper认为,作为科学家,我们应该专注于寻找理论不成立的例子,而不是寻找其正确的例子。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当发现理论是错误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实验设计或数据准确性的问题(Eysenck & Keane, 2015)。
然而,确认偏误一直是科学发现中的一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挑战。
当研究人员回顾Alexander Graham Bell开发电话时的工作,他们发现,由于确认偏误,他忽略了有前途的新方法,转而坚持他经过验证的方法。这最终导致Thomas Edison成为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Eysenck & Keane, 2015)。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88%从事分子生物学问题研究的专业科学家在遇到意外和不一致的发现时,会责怪他们的实验方法;他们忽视了可能需要修改或完全替换理论的建议(Eysenck & Keane, 2015)。
然而,当这些科学家改变方法却仍然获得类似不一致的结果时,61%的人重新审视了他们的理论假设(Eysenck & Keane, 2015)。
未能报告零研究发现也是一个问题。这被称为“文件抽屉问题”,因为数据被遗忘在研究者的底部抽屉里,研究者没有试图发表这些发现,或者期刊对此不感兴趣(Lidén, 2023)。
确认偏误可以是好事吗?
毫无疑问,存在进化原因,但我们仍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Peters, 2022)。
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我们自然倾向于寻求证实我们正确的证据,从而带来的一些潜在好处包括(Peters, 2022; Gabriel & O’Connor, 2024; Bergerot et al., 2023):
- 协助个人发展,通过强化积极的自我概念和特质
- 帮助个人塑造社会结构,说服他人接受他们的观点
- 通过忽略矛盾证据来增强信心
- 通过强化共享信念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一致性与稳定,可能增强合作与协调
- 通过消除不确定性和怀疑来鼓励决策
- 通过支持成员更深入地探索各自的观点,增加群体的知识生产能力
重要的是要注意,潜在的好处也有其局限性。它们可能在损害他人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个人,还可能扭曲和阻碍形成基于事实的信念(Peters, 2022)。
PositivePsychology.com资源
我们有许多资源可供教练和治疗师帮助个人和团体理解和管理他们的偏误。
为什么不下载我们的免费三个积极CBT工具包,并尝试其中强大的工具?一些例子包括:
- 重塑批判性自我对话
自我批评通常涉及对自己缺点(真实或想象)的评判,比如我们无法实现个人目标或满足他人的期望。在这个练习中,我们使用自我对话来帮助我们减少自我批评,并培养一种更加友善和同情的关系。 - 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引导式想象
解决方案导向疗法假设我们具备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在这里,我们学习如何连接我们的优势,克服面临的挑战。
其他免费资源包括:
- 如果偏误
我们常常陷入消极偏误中,思考潜在的可怕后果,而不是采取理性的信念。这个练习帮助我们重获现实和平衡的视角。 - 觉察假设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带入偏误,尤其是在对话中。这个有用的练习帮助我们想象五年后的情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偏误。
其他更详尽的工具可在订阅Positive Psychology Toolkit©后获得,但此处简要描述如下。
- 增加对认知扭曲的觉察
认知扭曲是指我们对自己和环境的有偏见的思维方式。此工具通过拆解这些扭曲来减少它们的影响。
-
- 第一步 – 首先探索认知扭曲,如非黑即白思维、下结论和灾难化。
- 第二步 – 接下来,确定对你情况相关的认知扭曲。
- 第三步 – 反思你的思维模式,它们可能如何伤害你以及你与他人的互动方式。
- 寻找银色 lining
我们往往专注于生活中出错的事情。我们甚至可能会认为我们的日子充满了不幸和失望。
与其只关注事情出错的部分,不如试着看看光明的一面。试试以下步骤:
-
- 第一步 – 创建一份清单,列出让你觉得生活值得、快乐和有意义的事物。
- 第二步 – 想象一个事情没有按照你想要的方式进行的时间。
- 第三步 – 反思这个困难给你带来的损失。
- 第四步 – 最后,考虑你从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写下三个积极面。
如果你正在寻找更多基于CBT的科学方法来帮助他人,请查看这些17种经过验证的积极CBT工具。使用它们帮助他人克服有害的思维和行为,培养更积极的行为。
收件箱信息
我们不能总是信任我们听到或看到的东西,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受我们的信念和期望影响。
确认偏误指的是我们自然倾向于寻求并关注证实我们信念的信息,而忽略任何与之相矛盾的证据。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其影响超过200年,但它仍然是大量研究的重点,因为它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巨大,经常导致我们做出糟糕的决定,并导致有害的结果。
确认偏误有几个来源和触发因素,包括我们不愿意放弃最初的信念(即使这些信念是错误的)、对个人假设的偏好、认知负荷和认知障碍。
然而,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实践和训练减少确认偏误。我们可以变得更加意识到这些倾向,并寻求挑战或替代我们信念的解释。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确认偏误可以影响我们的工作、我们基于研究的决策,以及我们的客户如何管理他们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我们希望你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如果你需要更多信息,请不要忘记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积极CBT工具包。
常见问题
什么是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我们倾向于寻求、解释和记住证实我们现有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或低估与之相矛盾的证据的倾向。这种偏误可以扭曲我们的思考和决策过程,通过强化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影响我们。
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确认偏误?
为了减少确认偏误,你可以主动寻求多种视角,质疑你的假设,并对基于新证据改变观点持开放态度。
确认偏误如何影响团队讨论?
在团队讨论中,确认偏误可能导致团队强化共享信念,而忽视异议意见,从而导致集体思维和决策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 Bergerot, C., Barfuss, W., & Romanczuk, P. (2023). Moderate confirmation bias enhances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biorXiv.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3.11.21.568073v1.full
- Buss, D. M. (2016).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Routledge.
- Eysenck, M. W., & Keane, M. T. (2015).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Psychology Press.
- Gabriel, N., & O’Connor, C. (2024). Can confirmation bias improve group learning? PhilSci Archive. https://philsci-archive.pitt.edu/20528/
- 伊万,可怕的(特雷布林卡守卫)。(2024)。在《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Ivan_the_Terrible_(Treblinka_guard)
- Kappes, A., Harvey, A. H., Lohrenz, T., Montague, P. R., & Sharot, T. (2020). Confirmation bias in the utilization of others’ opinion strength. Nature Neuroscience, 23(1), 130–137.
- Lidén, M. (2023). Confirmation bias in criminal ca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eters, U. (2022).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confirmation bias? Erkenntnis, 87, 1351–1376.
- Popper, K. R. (1968).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Hutchinson.
- Rist, T. (2023). Confirmation bias studies: Towards a scientific theory in the humanities. SN Social Sciences, 3(8).
- Wason, P. C. (1960). On the failure to eliminate hypotheses in a conceptual task.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2(3), 12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