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的养育:一种正念养育方式
什么是有意识的育儿?
有意识的育儿强调自我意识、情绪自我调节、共情和有意识的存在(Duncan 等,2009)。
它鼓励父母培养对自己情绪、触发因素和信仰系统的深刻理解,并学会认识到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与孩子的互动。
有意识的育儿还涉及在当下全身心地与孩子在一起,注意我们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和情绪(Tsabary,2010,2023)。它要求父母以正念、同情和真实的态度面对育儿(Boegel & Restifo,2015)。
与温柔育儿类似,有意识的育儿寻求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深厚的关系和相互尊重,营造一个孩子感到安全、被听见和被重视的环境。它强调积极的纪律(Nelsen,2006),主动倾听、合作以及培养儿童的情感智力(Gottman & DeClaire,1998)。
它专注于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要,同时保持坚定但温和的界限。
虽然温柔育儿侧重于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照护实践,但有意识的育儿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父母的正念、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Peterson,2015)。
这两种方法都旨在培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牢固、信任和尊重的关系(Siegel & Hartzell,2005),但有意识的育儿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意图。
有意识育儿:Shefali Tsabary 在 TEDxSF 上的演讲
你可以观看由有意识育儿的创始人 Shefali Tsabary 进行的 TED 演讲视频,她结合了西方心理学与古老的亚洲智慧实践。
有意识育儿的六大原则
有意识育儿受几个关键原则的指导,这些原则塑造了其育儿方式。这些原则深深植根于正念,强调自我意识、存在和同情的重要性(Kabat-Zinn,2013)。
根据 Tsabary(2010,2023)的说法,以下是一些核心原则。
1. 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有意识的父母需要更多地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感受、想法和信念系统,以及自己的模式和情绪触发点。
2. 正念存在
有意识育儿始于与孩子全然存在的那一刻。这涉及放下干扰、对未来的担忧或对过去的遗憾,集中精力于此时此刻(Kabat-Zinn,2013)。
通过培养存在感,父母可以加深与孩子的联系,并以更大的同理心和理解回应他们的需求。
3. 无判断
Kabat-Zinn(2013)强调在生活中采取无判断的态度,这同样适用于育儿。
这涉及放弃对自身、孩子或育儿能力的先入为主的观念、期望或标签。与其评判自己或孩子的想法、感受或行为,有意识育儿鼓励接受和好奇,从而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灵活性和开放性。
4. 耐心
育儿可能充满挑战,需要极大的耐心。Peterson(2015)强调在育儿中培养耐心的重要性,认识到改变需要时间,孩子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
通过练习耐心,父母可以在困难情况下以冷静和平衡的态度应对,而不是冲动或严厉地反应。
5. 同情
同情心处于有意识育儿的核心(Tsabary,2023)。Tsabary 鼓励父母以善良、理解和同情对待自己和孩子。
这包括在整个过程中承认和验证父母和孩子所经历的全部情绪范围,并以同情而非批评或判断来回应。通过培养同情心,父母可以创造一个支持和关爱的环境,在其中孩子们感到安全、被爱和被理解。
6. 自我照顾
Tsabary(2010)强调了父母自我照顾的重要性。她鼓励父母认真对待自己的福祉,并花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放松和恢复。
通过照顾好自己,父母可以补充能量储备,更有效地管理压力,并以更加专注和关注的状态作为孩子的照护者出现。
五个有意识育儿的真实例子
有意识育儿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概念,而是许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体验。以下是几个如何将有意识育儿的原则应用到日常情境中的真实例子。
1. 有意识的倾听
当凯莉坐在厨房桌子旁回复工作邮件时,她的女儿玛丽突然哭着冲进房间。凯莉没有赶走她,而是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电脑,全神贯注地听玛丽倾诉。她只是听着,玛丽滔滔不绝地讲述与最好朋友的争吵。
凯莉没有立即提出建议,而是给予安慰性的点头和安抚的动作。偶尔,她会重复玛丽说过的话或提出问题澄清情况。她一直在验证玛丽的感受。玛丽感到被听见和理解后,平静下来,两人一起探讨修复与朋友关系的方法。
2. 冲突解决
在一场因屏幕时间限制而起的激烈争吵中,亨利和他的儿子彼得都感到自己的挫败感在上升。察觉到紧张局势升级,亨利提议暂停一下。
稍后,他们各自喝了一杯热巧克力,再次讨论这个问题,但这次是以冷静的声音和开放的心态。亨利承认彼得想玩最喜欢的电子游戏的愿望,而彼得也理解平衡屏幕时间和其他活动的重要性。最终,他们达成妥协:设定计时器限制游戏时间,并安排户外活动。
3. 情绪辅导
当菲奥娜的儿子雅各布放学回家时,神情沮丧,菲奥娜立刻感觉到有些不对劲。她没有立即盘问雅各布,而是静静地坐在他身边,伸出一只手臂安慰他。
雅各布最终打开了心扉,讲述了在学校被排斥的经历。记得“三A”法(认可、表达、接受),菲奥娜验证了雅各布的感受,向他保证感到悲伤是可以的。他们一起讨论了结交新朋友的策略,例如加入午餐俱乐部或邀请同学来家里玩。
4. 共享决策
当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时,玛蒂娜提出了周末度假的计划。她没有直接决定目的地,而是鼓励每个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偏好。
她的女儿艾米丽热情地提议海滩旅行,而她的儿子伊森则更喜欢山间小屋。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家庭投票,他们最终决定在靠近徒步路线的海边小木屋度过周末。每个人都参与了决策过程,使即将到来的旅行更加令人兴奋。
5. 有意识的纪律
当菲利克斯的儿子马丁多次拒绝收拾玩具时,他感到自己的耐心正在耗尽。他没有选择惩罚,而是深呼吸,跪下与马丁平视。
他同情马丁不愿整理玩具的情绪,承认打扫并不总是有趣的。他们一起探索让任务更有趣的方法,例如在整理时播放他最喜欢的音乐或设置计时器进行快速清理比赛。
通过正面强化和合作解决问题,马丁最终以新的热情接受了这项任务。
有意识育儿与其他育儿风格的比较
大多数育儿风格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专制型、权威型、放任/纵容型和疏离/忽视型(Baumrind,1971)。每种育儿风格都在挑战和支持之间取得平衡。
尽管有意识育儿与其他育儿风格(如温柔育儿、依恋育儿、积极育儿和权威育儿)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也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使其与众不同。
其中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它强调正念和父母自我意识(Tsabary,2010,2023)。与其他依赖控制或放纵的育儿风格不同,有意识育儿强调通过模仿情绪自我调节和非评判性存在来树立榜样。
有意识育儿与温柔育儿
有意识育儿和温柔育儿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因为它们都强调共情、尊重和连接。
两种方法都优先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并培育一个支持性和养育性的环境,促进成长和发展。
然而,温柔育儿可能更强调积极纪律和边界设定,而有意识育儿则更广泛地关注自我意识、真实性、正念存在和个人成长。
有意识育儿与依恋育儿
有意识育儿和依恋育儿共享一种植根于养育和响应性照顾理念的哲学。两种方法都认识到安全依恋对于促进健康儿童发展和情感福祉的重要性(Bowlby,1988)。
然而,虽然依恋育儿主要关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身体和情感亲密关系,但有意识育儿强调培养和模仿父母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有意识育儿的优点与缺点
与其他育儿方法一样,有意识育儿也有其优点和挑战。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有意识育儿促进了个人成长、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意识,而其他育儿方法则更注重父母与孩子互动的机械方面。
优点
1. 强烈的情感纽带
有意识育儿培养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强烈的情感纽带,促进了信任、安全感和韧性。
2. 积极的行为结果
在有意识育儿原则下长大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较少的行为问题和更好的情绪调节技能(Duncan 等,2009;Boegel & Restifo,2015)。
3. 增强的沟通技巧
有意识育儿促进了开放和诚实的沟通,加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促进了相互理解。
4. 同情和共情
有意识育儿培养了父母和孩子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缺点
1. 时间密集
有意识育儿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因为它涉及持续的自我反思、正念练习和有意的育儿策略。
2. 一致性挑战
在应用有意识育儿原则时保持一致性可能会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压力或疲劳时刻(Bailey,2010)。
3. 社会压力
有意识育儿可能受到来自家人、朋友或社会的怀疑或批评,给选择这种方法的父母带来挑战。
4. 情绪劳动
有意识育儿涉及情绪劳动,因为父母必须在支持孩子情绪需求的同时处理自己的情绪,这可能非常耗费情感(Duncan 等,2009)。
提高意识的六个步骤
成为一名有意识的父母是一场需要不断自我意识和个人成长的旅程。
以下是父母可以采取的一些步骤,以增加他们的意识并培养一种正念育儿的方式。
1. 练习正念
每天进行正念练习,如冥想、深呼吸或瑜伽,以培养当下的意识和情绪复原力(Kabat-Zinn,2013)。
2. 反思你的育儿价值观
花时间反思你的育儿价值观、信念和目标,并考虑它们如何影响你与孩子的互动(Siegel & Hartzell,2005)。
3. 寻求支持和指导
与其他有意识的父母联系,或从育儿专家、治疗师或支持小组那里寻求指导,以获得关于正念育儿的见解和观点。
4. 练习自我同情
对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要温和和有同情心,认识到完美不是目标,错误是成长的机会(Neff,2011)。
5. 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
以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面对育儿,愿意从孩子的经验、观点和反馈中学习。
6. 视孩子为催化剂和老师
你的孩子能教会你什么?你的孩子能教你什么?你的孩子如何帮助你成长和自我意识?每天问自己这些问题。
五项适合父母和孩子的活动
与孩子一起有意义地参与活动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联系,并创造持久的记忆。以下是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享受的活动,同时实践正念和有意识育儿。
1. 徒步大自然
与孩子一起悠闲地在大自然中散步,鼓励他们注意周围的各种景象、声音和感觉,并与你分享他们的观察。
2. 正念饮食
与孩子一起准备和享用一顿饭,注意食物的质地、味道和气味,并用心品尝每一口(Albers,2012)。
3. 创意表达
与孩子一起参与绘画、绘画或其他手工活动,让他们自由而无评判地表达自己。
4. 感恩练习
与孩子一起开始感恩日记,每天轮流写下你感激的事情,并反思生活中的恩典(Emmons & McCullough,2003)。
5. 故事讲述
与孩子一起分享故事或阅读书籍,鼓励他们想象、共情并反思故事的主题和人物。
关于该主题的四本书籍
对于希望进一步了解和启发的父母,有许多书籍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实用策略。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书籍。
1. 《有意识的父母:转变我们,赋予我们的孩子力量》——Shefali Tsabary
[
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 Shefali Tsabary 提倡有意识育儿,认为孩子代表了父母被忽视的内在自我。
内省的人重新与他们的完整性联系起来。在这段旅程中,父母从“无所不知”转变为互惠的父母-孩子关系。
父母意识到,孩子可以在当下引导和教导他们,重新发现自我。
在 亚马逊 上找到这本书。
2. 《有意识育儿:培养坚韧、完整和自信的孩子》——Pedram Shojai 和 Nick Polizzi
[
](https://www.amazon.com/Conscious-Parenting-Resilient-Wholehearted-Empowered/dp/1401969976/)Pedram Shojai,《纽约时报》畅销书《城市僧侣》和《停止时间的艺术》的作者,以及 Nick Polizzi,《神圣科学》的作者,提供了一些实用步骤,以:
- 让家庭更强大
- 在技术过载中与孩子建立联系
- 应对现实世界的存在主义恐惧
本书帮助你将有意识育儿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目标,附有顶级育儿顾问、治疗师、儿科医生和儿童教育者的建议。
它建立了信心、自尊、情绪和精神韧性,以及孩子的心理强度。
在 亚马逊 上找到这本书。
3. 《育儿地图:分步解决方案,有意识地创造终极父母-孩子关系》——Shefali Tsabary
[
](https://www.amazon.com/Parenting-Map-Step-Step-Parent-Child/dp/0063267950/)《纽约时报》畅销书《有意识的父母》和《觉醒的家庭》的作者 Shefali Tsabary 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育儿方法。
每位父母都有潜力培养快乐、健康、情绪稳定的孩子。
借鉴她二十多年的亲身经验,Tsabary 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育儿解决方案,使父母能够实现对他们孩子的最深切愿望。
这本全面的指南系统地分解了有毒的遗传模式,并用真实的联系取代它们,使我们能够感知和回应孩子作为有能力成长和转变的个体。
在 亚马逊 上找到这本书。
4. 《养育好人:打破反应式育儿模式,培养善良、合作和自信的孩子》——Hunter Clarke-Field
[
有效的正念实践将帮助你管理压力和复杂情绪。父母将学习如何培养礼貌的沟通、建设性地解决问题和实践反思性倾听。
你还将面对并克服你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自然反应,这些反应源自你父母代代相传的习惯。当孩子们看到父母善良和耐心时,他们会吸收这些特质,形成代代相传的同情规范。
在 亚马逊 上找到这本书。
PositivePsychology.com 上的有用资源
我们提供广泛的基于研究的文章和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父母对各种不同的积极育儿实践的理解和应用。你可能喜欢阅读以下附加文章,这些文章与育儿相关。
你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尝试我们的免费正念练习。
- 我们的有趣正念倾听挑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和成年人)注意到以前从未注意到的声音。
- 类似于正念倾听,正念饮食有助于你放慢速度,欣赏美食和营养。选择一种你们都喜欢的健康零食,一起尝试我们的正念饮食工作表。
- 一起在我们的感恩礼物工作表上画画,以实施对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的感激之情。
如果你希望深入研究发展积极实践以帮助育儿、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我们的积极关系大师班©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大师班专注于发展有意义和积极的关系,提醒我们投资于最重要的社交纽带,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孩子。课程适合心理学家、咨询师、教师和其他人。
如果你想塑造孩子的生活幸福感和未来成功,可以考虑这一套包含 17 项经过验证的积极育儿工具的产品17 项经过验证的积极育儿工具,旨在帮助父母、看护者和监护人。使用它们为孩子的终生成功和幸福奠定基础。
总结信息
有意识育儿,植根于自我意识、正念和同情的原则,提供了一种养育孩子的养育和整体方法。
通过培养对自己情绪触发点和过去模式的意识,以及同理心和真实性,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更牢固的情感纽带,营造一个支持性和充满爱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在这种育儿方法中,孩子被视为变革的催化剂,同时也是能够帮助父母治愈自身创伤的强大老师。
虽然有意识育儿可能面临挑战,并需要对内心深处的工作做出承诺,但与孩子建立深层次和有意义的联系所带来的回报是无法估量的。
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有意识的实践和对培养关系的承诺,父母可以踏上一条有意识育儿的转变之旅,丰富他们自己的生活以及孩子的生命。
希望你享受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积极育儿工具。
常见问题
有意识育儿如何应用于多子女家庭?
有意识育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阶段调整沟通和期望,确保每个孩子独特的需要和观点得到尊重。
父母在压力重重的育儿情况下如何保持冷静和正念?
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和留出时间进行自我护理等技术,父母可以在困难时刻保持冷静和正念。
有意识育儿如何平衡设定界限和培养孩子独立性?
有意识育儿提倡设定清晰且尊重的界限,同时鼓励自主,允许孩子在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发展独立性。
参考文献
- Albers, S. (2012). Mindful eating: A guide to rediscovering a healthy and joyful relationship with food. Shambhala Publications.
- Bailey, R. (2001). Conscious discipline: 7 basic skills for brain smart classroom management. Loving Guidance.
-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2), 1–103.
- Boegel, S., & Restifo, K. (2015). Mindful parenting – A guide for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W. W. Norton.
-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Basic Books.
- Duncan, L. G., Coatsworth, J. D., & Greenberg, M. T. (2009). A model of mindful parenting: Implications f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prevention research.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2(3), 255–270.
- Emmons, R. A., & McCullough, M. E. (2003). 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2), 377–389.
- Gottman, J. M., & DeClaire, J. (1998). The heart of parenting: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Simon and Schuster.
- Kabat-Zinn, J. (2013).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Bantam Books.
- Neff, K. D. (2011). Self-compassion: Stop beating yourself up and leave insecurity behind. William Morrow.
- Nelsen, J. (2006). Positive discipline: The classic guide to helping children develop self-discipline, responsibility, cooper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Random House.
- Peterson, C. (2015). The mindful parent: A guide for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s. Skyhorse.
- Siegel, D. J., & Hartzell, M. (2005).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How a deeper self-understanding can help you raise children who thrive. Jeremy P. Tarcher.
- Tsabary, S. (2010). The conscious parent: Transforming ourselves, empowering our children. Namaste.
- Tsabary, S. (2023). The parenting map: Step-by-step solutions to consciously create the ultimat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YellowKite.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积极育儿
育儿风格:你是在帮忙还是在伤害?3 个测验
29 五月 2024
0
12 九月 2024
在育儿的复杂性中,理解各种育儿风格及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从专制到放任,每种方法都反映了不同的信念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parenting-styles/)
[
积极育儿
解放温柔育儿的力量(3 个示例)
27 三月 2024
1
12 九月 2024
育儿是一条美丽且极具回报的道路,但也常常是一条令人困惑和不知所措的道路。我们都希望养育快乐且调整良好的孩子。然而,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gentle-parenting/)
[
积极育儿
控制脾气:幼儿的行为管理
11 三月 2024
0
30 八月 2024
所有父母都经历过:抱怨、尖叫、哭泣、扔东西、躺在地上、拒绝起来。希望是孩子们在这样做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temper-tantrums/)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