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智力理论的理论解释
心理学理论解释了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
30 Jan 2019 作者 Heather Craig, BPsySc
科学审阅者 Tiffany Sauber Millacci, Ph.D.
情感智能,或通常所说的EQ,被认为是生活中成功的关键!
尽管情感智能的概念仅在1990年左右提出,但自那以后,关于这一主题的文章已大量涌现。
一些人甚至认为EQ(“情绪商数”)比相对不那么有争议的IQ(“智商”)更为重要。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EQ?想象一下,如果无法理解自己的任何一种感受,或者无法通过面部表情感知到他人对你的愤怒,那会是怎样一种噩梦般的世界!
情感智能无处不在,没有它,我们将失去人类体验的重要部分。
本文旨在分享情感智能的理论,并讨论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本文,您能解答一些关于情感智能的问题,例如“情感智能是否涉及特定能力?”以及“情感智能是否与人格特质相关?”请享受阅读!
文章包含:
- 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 情感智能概念的模型和框架
- 关于EQ特性的研究
- EI是否涉及特定能力?
- EI是否与人格特质相关?
- EI与人格的更深入探讨
- 不同类型的情感智能
- 概念的维度
- 十二篇推荐的研究文章和论文
- 情感智能研究的关键主题
- 性别差异在情感智能中是否存在?
- EQ在自我意识中的作用
- 耶鲁大学情感智能中心
- 情感智能与大脑:神经科学的进步
- 总结信息
- 参考文献
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当我们提到情感智能时,意味着什么?让我们从“智能”的概念开始。“智能”指的是处理和推理信息的独特的人类心智能力(Mayer, Roberts, & Barsade, 2008)。
因此,情感智能(EI):
“涉及准确地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利用情绪和情绪知识来增强思考的能力”
(Mayer 等人,2008 年,第 511 页)。
根据近三十年的研究,情感智能(EI)源于智力和情绪的相互作用(Mayer, Salovey, & Caruso, 2004)。情感智能是指个体理解和管理情绪的能力(Cherry, 2018)。
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情感智能的概念由丹尼尔·戈尔曼首次提出,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畅销书作家。
[评审者更新]
丹尼尔·戈尔曼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与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共同创立了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协作组织。他扩展了梅耶等人(2004 年)的情感智能模型的四个分支(将在下面更详细地介绍,它们包括:在非言语层面识别情绪,使用情绪来引导认知思维,理解情绪所传达的信息和情绪所引发的行为,以及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包括情感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社交技能、同理心和动机(Resilient Educator, 2020)。
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是(Cherry, 2018):
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认识到并理解情绪的能力,并且对自己行为、情绪和他人情绪的影响有所了解。
这包括跟踪不同的情绪反应,并正确识别这些情绪。自我意识还包括意识到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是相关的,并对自己个人的优势和局限性有所认识。
自我意识还与开放新经验和新想法以及从日常互动中学习有关。
2. 自我调节
这一部分涉及情绪的适当表达。
自我调节包括灵活性、应对变化和管理冲突。它也指化解困难或紧张局势,并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承担责任。
3. 社交技能
这一部分涉及与他人良好互动的能力。它涉及到运用我们对自身及他人情绪的理解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沟通和互动。
不同的社交技能包括——主动倾听、口头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领导能力以及建立融洽关系。
4. 共情
共情是指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
这一部分的情感智能使个体能够基于对他人情绪的认识来恰当地回应他们。
它使人们能够感知到权力动态在所有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工作场所的关系中。
共情涉及理解权力动态及其如何影响感觉和行为,以及准确感知权力动态起作用的情况。
5. 动机
当动机被视为情感智能的一部分时,它指的是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意味着个体被个人需求和目标驱动,而不是受外部奖励如金钱、名声和认可驱动。
具有内在动机的人也会经历“心流”状态,即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
他们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并设定目标。这类人通常有成就需求,并寻求改进的方法。他们也更有可能承诺并采取主动。
这是一篇关于情感智能的五个组成部分: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社交技能、共情和动机的简要介绍。
视频
情感智能的5个组成部分……60秒内解说 – 在线PM课程 – Mike Clayton
情感智能概念的模型和框架
什么是EI?通过讨论其组成部分,情况应该变得越来越清晰。
情感智能的早期理论由Salovey和Mayer于1990年提出的,解释说情感智能是一种社会智能的组成部分。
类似于加德纳提出的‘个人’智能,情感智能包括对自己的意识和对他人的情感意识(Salovey & Mayer, 1990)。加德纳关于个人智能的一个方面与‘感觉’有关,这个方面接近于Salovey和Mayer所定义的情感智能(Salovey & Mayer, 1990)。
情感智能与所谓的‘个人’智能的不同之处在于,情感智能并不关注一般的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评价——相反,它是专注于识别和使用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Salovey & Mayer, 1990)。
那么,关于情感智能的模型呢?Faltas(2017)认为有三种主要的情感智能模型:
- 戈尔曼的情感智能表现模型
- 巴伦的情感智能能力模型
- 梅耶、萨洛维和卡鲁索的情感智能能力模型
这些模型都是从研究、分析和科学研究中发展出来的。现在,让我们详细探讨每一个模型……
戈尔曼的情感智能表现模型(Faltas,2017)
根据戈尔曼的观点,情感智能是一组技能和能力的集合,集中在四个能力上:自我意识、关系管理和社交意识。戈尔曼认为,这四个能力构成了12个‘子量表’的情感智能基础。
他认为这些子量表是:
- 情绪自我意识
- 情绪自我控制
- 适应性
- 成就导向
- 积极视角
- 影响力
- 教练和指导
- 同理心
- 冲突管理
- 团队合作
- 组织意识
- 鼓舞人心的领导力
戈尔曼从对工作场所的情感智能研究中开发出这12个子量表。
巴伦的情感智能能力模型(Faltas,2017)
巴伦提出,情感智能是一种相互关联的行为系统,这种行为系统源自情感和社会能力。他认为这些能力会影响绩效和行为。
巴伦的情感智能模型由五个量表组成:自我感知、自我表达、人际交往、决策制定和压力管理。你会注意到这些情感智能模型之间的相似之处!
巴伦还提出了情感智能的15个子量表:
- 自我尊重,
- 自我实现,
- 情绪自我意识,
- 情绪表达,
- 坚定,
- 独立,
- 人际关系,
- 同理心,
- 社会责任,
- 问题解决,
- 现实测试,
- 冲动控制,
- 灵活性,
- 压力承受能力和
- 乐观主义。
根据巴伦的说法,这些能力作为情感智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人类行为和关系。
梅耶、萨洛维和卡鲁索的情感智能能力模型(Faltas,2017)
该模型建议,通过感知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信息来促进思考和指导我们的决策。这一情感智能框架强调了四分支模型。
四分支模型
梅耶和他的同事们(2004)开发了四分支能力模型。
他们认为情感智能的能力和技能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能够:
- 感知情绪(1)
- 利用情绪促进思考(2)
- 理解情绪(3),以及
- 管理情绪(4)。
这些分支从情绪感知到管理,与个体的整体人格相一致(梅耶等,2004)。
换句话说,分支1和2代表了与情绪系统绑定在一起的信息处理的较为分离的部分——而情绪管理(分支4)则融入了他/她的计划和目标(梅耶等,2004)。
此外,每个分支都包含从基本技能发展到更复杂技能的技能。
让我们逐一探讨每个分支:
- 这一分支涉及情绪的感知,包括能够识别他人面部和姿势表情中的情绪。它反映了非言语感知和通过面部和声音进行情绪表达以进行交流(梅耶等,2004)。
- 分支2包括利用情绪来辅助思维的能力。
- 这一分支代表理解情绪的能力,包括能够分析情绪并意识到情绪随时间的趋势,以及对情绪结果的理解。它还包括能够标记和区分不同情绪的能力。
- 这一分支,即情绪自我管理,包括一个人的性格与目标、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相结合,以塑造情绪管理的方式(梅耶等,2004)。
根据梅耶、卡鲁索和萨洛维(2016)的说法,这些技能定义了情感智能。
2016年,基于情感智能研究的发展,梅耶、卡鲁索和萨洛维更新了四分支模型。他们包括更多关于问题解决的例子,并声称情感智能涉及的特定能力确实需要确定(梅耶等,2016)。
梅耶等人认为,情感智能是一种广泛的‘热’智力(2008)。他们包括实践、社会和情绪智能在内的‘热’智力。
所谓‘热’智力是指人们参与涉及人类的主题(梅耶等,2016)。梅耶等人邀请将情感智能与个人和社会智力进行比较,并认为情感智能可以定位在这类其他‘热智力’之间。
他们认为,情感智能的具体能力是特定形式的问题解决(梅耶等,2016)。
四分支模型可以通过梅耶-萨洛维-卡鲁索情绪智能测试(MSCEIT)进行测量。
关于EQ特性的研究
在20世纪60年代,情绪智能这一术语偶尔出现在精神病学和文学批评中(梅耶等,2004)。
然而,它在1990年由梅耶等人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梅耶等,2004)。梅耶等人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中明确界定了情感智能,并开发了一种情感智能理论及其测量方法。自1990年以来,关于情感智能特性的研究一直在增长。
EQ与学术
多项研究表明,情感智能与学校成绩和智力问题解决能力有关(梅耶等,2004)。研究表明,情感智能与大学生的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在r = .20到.r = .25之间(梅耶等,2004)。
一项针对以色列天才学生的研究表明,他们的情感智能得分高于那些学术成绩较差的学生。
然而,当控制了智力和个性变量后,情感智能和一般智力的增量预测仅显示出轻微至适度的相关性(梅耶等,2004)。
有趣的是,当研究90名研究生心理学学生在情绪相关任务上的表现时,发现体验情绪与GPA和学生在项目中的年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梅耶等,2004)。
EQ与偏差/问题行为
即使在统计上控制了智力和个性变量,情感智能与欺凌、暴力、烟草使用和药物问题呈负相关(梅耶等,2004)。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情感智能与学生评估的攻击性呈负相关。2002年,Swift研究了59名参加法院命令的暴力预防项目的人员,发现感知情绪与心理攻击(表现为侮辱和情感折磨)呈负相关(梅耶等,2004)。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Swift还发现心理攻击率实际上与情绪管理得分较高相关!(梅耶等,2004)。
EQ与成功
之前有人提出,EQ是决定生活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虽然这不一定正确,但情感智能已被证明与成功有关(Cherry, 2018)。
研究表明,情感智能与广泛的能力有关,如做出决策或获得学业成功(Cherry, 2018)。
EQ与发展
近年来,情感智能越来越多地被研究在儿童和青少年样本中(梅耶等,2008)。
研究表明,情感智能在儿童中始终预测积极的社会和学业结果(梅耶等,2008)。Denham等人(2003)对三到四岁儿童进行的一项纵向研究表明,使用儿童情绪调节和情绪知识的评分。
较高的情绪调节和情绪知识水平预测了三到四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并在后来的幼儿园阶段继续预测。
EQ与感知
一系列研究表明,那些情感智能较高的人在其他人眼中更受欢迎(梅耶等,2008)。
EQ与幸福感
研究表明,情感智能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心相关(梅耶等,2008)。此外,情感智能与较低的抑郁评分相关(梅耶等,2008)。
EQ与亲社会/积极行为
研究表明,情绪管理能力与朋友间互动的质量呈正相关(梅耶等,2004)。
情感智能得分较高的人也被认为更受异性成员的喜爱和重视!
情绪调节与社会敏感性和与他人互动的质量相关(梅耶等,2004)。
EQ与领导/组织行为
研究表明,顾客关系受到情感智能的积极影响(梅耶等,2004)。即使控制了个性特征后,被评估为具有更高情感智能的人制定的愿景声明质量也更高(梅耶等,2004)。
情感智能是否涉及特定能力?
是的!
研究表明,情感智能确实涉及特定能力。
为了具体说明情感智能涉及的特定能力,我将引用Bar-On情感商数库存(EQ-i)中测量的胜任力,并提供每个胜任力的实际含义(Meshkat & Nejati, 2017)。
EQ-i是一种全面的自我报告情感智能测量工具。根据Meshkat和Nejati(2017)所述,EQ-i测量的情感智能的胜任力包括:
- 情绪自我意识(例如,“很难理解我的感受”)。
- 主张(例如,“很难为自己权利辩护”)
- 自尊(例如,“我不喜欢自己”)
- 独立(例如,“我更愿意让别人做决定”)
- 共情(例如,“我对别人的感受很敏感”)
- 人际关系(例如,“人们认为我很善于交际”)
- 社会责任感(例如,“我喜欢帮助别人”)
- 解决问题(例如,“我克服困难的方法是一步一步来”)
- 现实检验(例如,“很难适应新的条件”)
- 灵活性(例如,“很容易适应新的条件”)
- 应对压力(例如,“我知道如何应对令人不安的问题”),以及
- 冲动控制(例如,“控制我的愤怒是个问题”)。
除了这些具体的胜任力外,幸福感、乐观和自我实现作为‘促进’因素影响情感智能(Meshkat & Nejati, 2017)。
情感智能是否与人格特质相关?
根据对1584人的大型研究,梅耶等人(2004)得出结论,被认为情感智能较高的人往往更加随和、开放和尽责。
此外,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情感智能涉及与尽责性相同的脑区(Barbey, Colom, & Grafman, 2014)。
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个事实,即情感智能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尽责性,它以组织性、坚持性、控制力和追求目标为导向的行为程度来定义(Barbey等,2014)。
让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一点。
在1990年的开创性论文中,Salovey和Mayer将情感智能描述为社会智力的一个子集。研究人员Cantor和Kihlstrom认为社会智力是理解人格的核心构造(Salovey & Mayer, 1990)。
行为被描述为人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可观察表现(Mayer等,2016)。人格包括动机、情绪、社会风格、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Mayer等,2016)。
这些成分有助于形成一致的行为模式,这与智力截然不同。
尽管之前的研究所提到的发现表明情感智能与尽责性密切相关,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智能与‘五大’人格特质的相关性非常低!
梅耶等人(2016)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相关系数:
- 神经质 – r = -.17
- 开放性 – r = .18
- 尽责性 – r = .15
- 外向性 – r = .12
- 宜人性 – r = .25
因此,尽管以前的研究显示情感智能与尽责性最密切相关,但最近的研究发现情感智能与宜人性最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相关性非常低,研究人员认为智力和情绪-社会风格是相对独立和独立的(梅耶等,2016)。
然而,人格确实似乎在某些方面与情感智能有关。
例如,情感智能较高的人更可能偏好社会职业而非企业职业,正如霍兰德自我定向搜索所显示的那样(梅耶等,2004)。此外,情感智能较高的个体往往表现出更适应的防御机制,而不是不太适应的机制,例如否认(梅耶等,2004)。
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同类型的情感智能
为了探讨所谓的情感智能‘类型’,我们可以看看情感智能高的人具备哪些能力。
首先,他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解决各种与情绪相关的问题(梅耶,2009)。一种情感智能的‘类型’就是能够解决情绪相关的问题。那些情感智能较高的人也能准确地感知他人面部的情绪(梅耶,2009)。因此,一种情感智能的‘类型’就是面部感知。
情感智能较高的人具有意识,知道某些情绪状态与特定思维方式相关联(梅耶,2009)。例如,情感智能较高的人可能会意识到悲伤实际上会促进分析性思维,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如果可能的话)在悲伤时进行分析(梅耶,2009)。因此,一种‘类型’的情感智能是理解情绪及其如何驱动思维。
情感智能较高的人对情绪及其意义的理解有着深刻的认识——例如,他们可能会认识到生气的人可能是潜在危险的,而快乐的人比悲伤或害怕的人更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梅耶,2009)。因此,一种‘类型’的情感智能是‘解读’情绪。
高情感智能的人能够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梅耶,2009)。一种‘类型’的情感智能是有效的感情管理。这些人还意识到,快乐的人比悲伤或恐惧的人更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因此,一种‘类型’的情感智能是社会情感意识。
情感智能高的人能够欣赏情绪反应是如何展开的,这又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情感智能。
情感智能的维度
当考察情感智能的维度时,有必要区分情绪和情感智能。情绪是在我们的环境中发展的,是由环境和知识引起的(Faltas, 2017)。
情绪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源于当前和过去经历及情境的自然本能心态”(Faltas, 2017)。我们的感受和经历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另一方面,情感智能是一种能力(Faltas, 2017)。它是我们拥有意识和技能的能力,以便知道、识别和理解情绪、心情和情绪,并以适应性方式使用它们(Faltas, 2017)。
情感智能涉及学习如何管理和利用情绪信息来指导我们的行为(Faltas, 2017)。情感智能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包括决策、问题解决、自我管理以及展示领导力(Faltas, 2017)。
情感智能被证明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天赋,而不是情绪‘知识’——这是情感智能实际使用的那种信息。与情绪知识相比,情感智能更容易习得并且可以传授。
在1990年的重要论文中,Salovey和Mayer指出,与情感智能相关的心理过程是“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评估和表达,在自我和他人情绪中的调节,以及情绪在适应性方式中的利用”(第190页)。
情感智能触及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Faltas, 2017)。情感智能的维度包括驱动行为和影响决策。
情感智能的其他维度包括解决冲突,以及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与他人交流的方式(Faltas, 2017)。
情感智能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管理方式,以及我们在职场的表现和团队管理与领导(Faltas, 2017)。
情感智能影响我们在个人和职业发展中所有方面的进步(Faltas, 2017)。它帮助我们前进,成熟,并实现我们的目标(Faltas, 2017)。
十二篇推荐的研究文章和论文
- Barchard, K. A. (2003). Do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sist in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succes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3(5), 840-858.
- Brackett, M., Mayer, J. D., & Warner, R. M. (200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6, 1387-1402.
- Davies, M., Stankov, L., & Roberts, R. D. (199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search of an elusive constru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4), 989-1015.
- Izard, C. E. (2001).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r adaptive emotions? Emotion, 1(3), 249-257.
- Lopes, P. N., Salovey, P., & Straus, R. (2003).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the perceived qu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5(3), 641-658.
- Mayer, J. D., Caruso, D. R., & Salovey, P. (199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ets traditional standards for an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27(4), 267-298.
- Mayer, J. D., Roberts, R. D., & Barsades, S. G. (2008). Human abilitie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 507-536.
- Nathanson, L., Rivers, S. E., Flynn, L. M., & Brackett, M. A. (2016). Creating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schools with RULER. Emotion Review, 8(4), 305-310.
- Petrides, K. V., & Furnham, A. (2000). On th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9(2), 313-320.
- Petrides, K. V., Pita, R., & Kokkinaki, F. (2007). The location of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ersonality factor spac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8(2), 273-289.
- Petrides, K. V., & Furnham, A. (2001).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sychometric investigation with reference to established trait taxonom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5(6), 425-448.
- Salovey, P., & Grewal, D. (2005). The sci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4(6), 281-285.
情感智能研究的关键主题
情感智能的未来在哪里?
正如前文所述,情感智能研究的一个未来方向是澄清情感智能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如果有的话!)。你很快会读到一些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这无疑是另一个将继续增长的情感智能研究领域。
情感智能的主要研究者梅耶、卡鲁索和萨洛维也提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关于情感智能的所谓能力测量……因素结构尚未明确(Mayer等,2016)。
第二个领域是,如果情感智能确实是一种独立的智能,就需要有一种单独的推理能力来理解情绪……目前有一些证据:Heberlein及其同事表明,负责感知表情(如快乐)的大脑区域可以与负责感知性格表情(如害羞)的大脑区域区分开来(Mayer等,2016)。
情感智能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关于性别与情感智能的关系,已有大量有趣的研究。
以下讨论基于Meshkat和Nejati于2017年发表的一篇综合研究论文。尽管研究结果不一,但似乎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归因于社会和生物因素。
性别被描述为一个本质上是社会的过程,某些特质对于某一性别而言是理想化的,而对于另一性别则是不可接受的——例如,果断是典型的男性特质,而共情则是理想的女性特质。
根据Meshkat和Nejati(2017),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有所不同——女性被鼓励合作、表达和关注人际关系,而男性则被鼓励竞争、独立和实用。
从生物学角度看,女性在情感自我和他人关注方面是“生物化学适应”的,这对于生存至关重要。此外,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处理情感所需的大脑区域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大。
男性和女性在情感处理的大脑区域上也有所不同。
关于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在Meshkat和Nejati(2017)的研究中,向455名本科大学生发放了Bar-On情感商数库存。结果显示,在总分衡量情感智能上,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自我尊重和共情方面得分高于男生。尽管如此,鉴于先前的研究,Meshkat和Nejati(2017)预计男性会在自我尊重方面得分高于女性,但这项研究的结果并未支持这一假设。
其他研究呢?
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女性在情感智能和情感及人际交往技能方面得分高于男性,而在印度的一项医学院毕业生研究中,女性在情感智能方面得分更高。
斯里兰卡一所医学院本科生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女性平均情感智能水平较高。在较年轻的学生中,一项在德里的研究发现,10年级女生的情感智能得分高于男生,但在伊朗的一项针对17岁女学生的研究中,情感智能得分却低于男生。
总的来说,研究表明女性在情感智能方面得分通常高于男性。然而,即使这一发现也不一致!
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未能在员工样本中发现总体情感智能与性别的关系。同样,在缅甸的一项研究中,未发现男女教师在情感智能方面的差异。
或许我们应该考察情感智能的各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女性在情感智能的人际关系方面得分较高,共情、情感技能和情感相关感知(如解码面部表情)方面也较高。
在情感表达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擅长表达情感。
研究发现,母亲在给女儿讲故事时使用更多情感词汇,与女儿互动时也表现出更多情感。据称,男性实际上害怕情感,并且难以识别自己或他人所经历的情感。
研究发现,男性更可能表达高强度的正面情绪,如兴奋,而女性则更倾向于表达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正面情绪(如幸福)和悲伤。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女性更注重情感,更具情感性,并且更善于处理和理解情感。相比之下,男性在调节冲动和应对压力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女性往往更能引导和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她们在情感注意和共情方面也优于男性,而男性在情绪调节方面表现出色。
在职场,特别是在领导力方面,男性往往更果断,而女性则展现出比男性领导更高的诚信度。
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一项一致的发现是男性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情感智能,而女性则倾向于低估自己的情感智能。
正如您所见,关于性别差异是否存在情感智能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总体而言,似乎存在性别与情感智能之间的关联。
情感智能在自我意识中的作用
自我意识可以定义为“_对个人性格和情感的自觉认知”。在1995年出版的畅销书《情商》中,丹尼尔·戈尔曼将自我意识定义为“了解自己的内部状态、偏好、资源和直觉”。
那么,情感智能在自我意识中扮演什么角色?
好吧,考虑到第一步是“了解”,情感智能使个体能够注意到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让他们知道正在经历的感受或另一个人的感受。
下一步是另一个情感智能的组成部分:正确识别情绪(Cherry, 2018)。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因素是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如何影响他人——这也是情感智能的一个组成部分(Cherry, 2018)。
监控我们的情绪体验是另一个与情感智能相关的自我意识技能。
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因素是意识到我们的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Cherry, 2018)。
自我意识必然影响个体,根据戈尔曼的说法,情感智能的自我意识还包括对陌生经历持开放态度,并从日常互动中吸取经验教训。
正如您所见,自我意识是情感智能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耶鲁大学情感智能中心
本节内容基于www.ei.yale.edu提供的信息。
耶鲁大学情感智能中心由Peter Salovey成立,目前由Marc Brackett领导。该中心“利用情绪的力量创造一个更有效、更有同情心的社会”。
该中心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应用科学研究来开发教授情感智能的有效方法。它还寻求教育人们如何在一生中培养情感智能。
在许多学校,耶鲁情感智能中心采用了一种基于研究和实地测试的方法,称为RULER。
RULER的理念受到了Marvin Maurer的启发,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情感素养项目。RULER与学生学业成绩和社交技能的提高有关。
它还被证明有助于创建更支持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它包括诸如“心情计”之类的工具,这是一种RULER工具,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使用RULER的教室报告学生之间的攻击行为比未使用RULER的教室少。
要了解更多关于RULER的信息,请参阅上一部分列出的研究文章之一。
耶鲁情感智能中心的使命是利用研究来提升现实世界的实践。RULER的成功促使耶鲁大学在社区(如企业和家庭)中推出类似项目。
其总体目标是利用情感智能的力量帮助个人过上更快乐、更健康、更富有成效的生活。
中心的合作伙伴包括Born This Way基金会、Brewster Academy和CASEL(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协作组织)。耶鲁情感智能中心目前得到Facebook的支持,研究在线欺凌对青少年Facebook用户的影响。
该中心旨在研究新的方法来教授情感智能。
研究人员已经发表了超过400篇学术文章、几套教授情感智能的课程和几本关于情感智能主题的书籍。该中心研究了各年龄段人群教授和评估情感智能的最佳方法。此外,它还在各种背景下调查了评估情感智能的最佳方法,并研究了情感智能技能的发展。
耶鲁情感智能中心的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包括工作和学校。其中一个例子是“创造力、情绪和艺术”项目。
该中心也在研究欺凌行为,旨在创造积极、安全的情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欺凌行为不会滋生。
情感智能与大脑:神经科学的进步
过去,认知和情绪过程被认为是不同的构造。Barbey等人在2014年提供的一项神经心理学数据表明,情绪和心理测量(即一般的)智能都由相同的神经网络驱动——因此整合了认知、社会和情感过程。
由Aron Barbey(伊利诺伊大学神经科学教授)领导的一项研究显示,一般智能和情感智能在行为和大脑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许多大脑区域对一般智能和情感智能都很重要(Yates, 2013)。
Barbey的研究在152名患有局灶性脑损伤的个体样本中考察了情感智能的神经基础(Barbey等,2014)。
研究人员使用CT扫描并开发了一个3D“地图”来划分大脑皮层,并将其划分为3D单元,称为“体素”(Yates, 2013)。
然后,他们比较了大脑中特定体素或体素簇受损的个体的认知能力与大脑中没有此类损伤的个体的认知能力(Yates, 2013)。然后,他们研究了执行特定认知能力的大脑区域,这些能力与一般智能、情感智能或两者相关。
Barbey等人(2014)发现,情感智能的损伤与“社会认知网络”的特定损伤有关。该网络包括左后颞叶皮层内的躯体部位区域,与人体其他部位的形态感知相关,并包括左后顶叶沟,负责解释人体动作的目标(Barbey等,2014)。
社会认知网络还包含左顶叶皮层,它支持情绪同理心和两个心灵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支持共享注意力和协作目标(Barbey等,2014)。
尽管研究显示情感智能的神经网络分布广泛,但情感智能的神经基质集中在白质中(Barbey等,2014)。
在白质区域,如连接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皮层的上纵/弓状束中,情感智能基质受到损伤的影响很大。情感智能基质也存在于与社会信息处理相关的狭窄区域。
总的来说,Barbey等人(2014)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证明情感智能是由调节和控制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支持的,并且这些大脑区域之间的通信至关重要。
眶额皮层是调节和控制社会行为的神经网络的关键部分(Barbey等,2014)。研究表明,眶额皮层在情感和社会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也支持内侧眶额皮层在情感智能中的作用。
情感智能的神经系统也与特定的‘心理测量’智能的神经基质重叠(Barbey等,2014)。
根据Barbey(如Yates, 2013所述):
“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认知能力,比如注意力、感知和记忆和语言。但它也依赖于与他人的互动。我们本质上是社会生物,我们的理解不仅依赖于基本认知能力,还依赖于将这些能力应用于社会情境,以便我们能够在社会世界中导航并理解他人”。
这项神经科学研究为一般智能和情感智能之间的相互依赖提供了有趣的视角。
总结信息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您已经意识到情感智能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情感智能赋予生活以味道!通过理解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并允许这种知识引导我们做出决策,我们享受到了作为人类的独特体验。
我承认,我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学到了很多关于情感智能的知识,我希望您也学到了一些新东西。也许您现在有兴趣阅读本文前面推荐的研究论文,或者如果您想轻松一些,为什么不查看我们的15个最有价值的情感智能TED演讲。
欢迎您的意见在这个多样化的积极心理学领域——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意识到情感智能的?在您的经验中,情感智能是否可以与人格特质联系起来?如果没有情感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感谢您阅读本文!
更多信息:
- [13个情感智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