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详解
Erikson的八个发展阶段
2020年8月5日 作者:Jeremy Sutton, Ph.D.
关键见解
13分钟阅读时间
- Erikson的理论包含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冲突。
- 每个阶段的成功会建立美德;失败会影响身份和自尊。
- 批评包括不清楚的阶段、年龄范围和冲突解决。
在1623年,莎士比亚写道,“一个人的一生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婴儿到终老共七个时期。”
三百多年后,心理学家Erik Erikson提出了一个更现代的、不那么带有性别偏见的观点(平等是16世纪英格兰的一个大问题),关于人类的心理转变。
在《儿童与社会》一书中,Erikson(1950)考察并绘制了人类一生中个人发展的图景。
Erikson,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和哈佛大学教授,提出了心理学中最流行和最有影响力的个人发展理论。他的模型——包括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取代了Freud关于以性心理发展为中心的争议性理论。
最重要的是,这个模型——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是按顺序进行的,从出生到婴儿期、童年进入成年,从中年进入最终的老年。
与其他理论不同,个性转变不仅仅在青春期结束,而是随着冲突的出现继续到生命的最后。
本文将探讨构成Erikson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并讨论随后对该理论的批评以及我们支持成长和建立优势的资源。
在你继续之前,你可以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心理学练习(免费)。这些基于科学的练习探索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包括优势、价值观和自我同情,并为你提供了工具,以增强客户、学生或员工的幸福感。
这篇文章包含以下内容:
-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
- 第二阶段:自主性与羞耻感和怀疑
- 第三阶段:主动性与内疚感
-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感
- 第五阶段:身份与角色混乱
-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立
- 第七阶段:生产性与停滞
- 第八阶段:完整与绝望
- 对Erikson理论的批评
- 五本相关书籍
- 相关PositivePsychology.com资源
- 总结
- 常见问题
- 参考文献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Erik Erikson的(1958,1963)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我们的个性通过八个阶段的发展,从婴儿期到老年期。
他主张整个生命过程中社会经验都是有价值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通过我们遇到的心理需求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特定冲突来识别。
为了成为功能健全、自信的社会成员,我们必须成功地完成每个阶段并解决两个对立的状态;例如,信任与不信任和自主性与羞耻感。
成功时,我们会获得基本的人类美德和健康的个性;我们会变得适应良好,更好地准备应对未来的挑战。
反之,如果失败,这将影响我们导航未来的能力,对我们的自我、个性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会感到不胜任。
下面的图表代表了Erikson的八个心理发展阶段以及特定年龄段的相关冲突(修改自Syed & McLean, 2018)。
注意,以下年龄范围是Erikson描述的阶段,并且在文献中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
在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模型的第一个阶段中,婴儿期对于我们的心理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在最初的18个月里,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感到不确定,必须培养基本的信任。
毕竟,我们完全依赖于照顾者来获得温暖、爱、稳定和养育。如果可靠和可预测,我们将获得信心、安全感和世界的安全感(Syed & McLean, 2018)。
如果照顾者不可靠,信任就会失败。例如,当照顾者拒绝我们、未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或在情感上疏远时,我们可能会认为无法依赖成年人。
第一阶段的失败会导致恐惧、不信任、怀疑、焦虑,最终认为世界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可能会变得焦虑,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或影响环境。
信任与不信任之间适当平衡意味着我们仍然对外界持开放态度,但同时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毕竟,一个孩子不太可能完全信任或完全没有信任。
第一阶段的成功会带来希望——一种无论遇到什么危机,都会有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感觉。
第二阶段:自主性与羞耻感和怀疑
第二阶段关注早期儿童期——18个月至三岁——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获得独立感和对身体技能的感知增加(Erikson, 1958, 1963)。
尽管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我们开始对个人控制力有更高的认知,并获得了独立感。
通常在这个时候,父母、教师和照顾者开始给孩子一些选择,让他们自己执行动作。因此,我们变得越来越能够移动,并且在物理上更加独立,表现出自主性,如穿衣和与其他孩子和玩具互动。
根据Erikson的说法,如厕训练对于学习身体控制和最终发展自主性至关重要。
对简单选择的掌控和对自己身体的掌控会带来个人力量感、自主感、更大的独立感和对生存世界的更大信心。
在第二阶段,父母应该期望并鼓励孩子探索限制,温和地拉伸它们,同时避免在他们失败时过度批评。这种安全感和信心对于我们在后续阶段的进步至关重要,并带来了意志这一美德。
然而,如果我们受到过度批评和控制,或者被阻止表达自己,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生存,缺乏自尊心,并且过度依赖他人。事实上,对如厕事故感到羞耻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个人控制感,并增加怀疑感。
在羞耻感、怀疑和自主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是形成意志这一美德的关键——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有意图地行动,而不是体验到无力感和怀疑。
第三阶段:主动性与内疚感
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三个阶段发生在学龄前,即3至5岁。
在这个发展阶段,冲突发生在主动性与内疚感之间——我们开始主动行动,通常开始指导游戏和社交互动。
对父母来说,我们的行为可能显得过于活跃、过于果断,甚至具有攻击性,但我们正在探索人际交往技巧。
如果过于限制这种探索——无论是通过父母的控制还是通过更多的批评——我们可能会发展出罪恶感。同样,虽然在这个阶段持续提问有时会令人疲惫,但如果被照顾者制止,我们可能会把自己视为麻烦制造者,从而抑制我们与他人的互动。
然而,如果我们成功地度过了第三阶段,我们将学会感到有能力、安全,并能够采取主动。
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会感受到内疚和自我怀疑,并且不太可能成为领导者。
第三阶段的成功对于建立目的这一美德至关重要,而失败则可能导致罪恶感。然而,主动性与内疚感之间的平衡对于培养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
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感
在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四个阶段——5至12岁——我们沉浸在教育中,学习阅读、写作和解数学题(Erikson, 1958, 1963)。
教师在我们继续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同伴群体和社会互动在发展我们的自尊心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我们成功完成任务,自豪感油然而生。
事实上,赢得认可是一种激励因素,我们很快学会了将它与特定能力联系起来,这些能力被同龄人和成人所重视。
在这几年中,对我们的要求显著增加;对我们来说,学会处理众多社会和学术期望变得至关重要(Syed & McLean, 2018)。
如果成功,发展会带来能力这一美德,而失败可能导致自卑感,感觉自己无法掌握特定技能。
在第四阶段中,平衡感会让我们感到成就感和能力,我们开始相信自己能够处理现有和新的情况。
事实上,学会失败可以是我们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助于培养谦虚感——而成功则满足了我们对能力这一基本心理需求的感觉(Ryan & Deci, 2018)。
第五阶段:身份与角色混乱
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和父母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时光。
新机会、经历和变化——在第五阶段——对我们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这个形成期——12至18岁——提供了深入探索的机会,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对我们的未来产生了影响。
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这个转变至关重要。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并开始考虑职业、家庭、朋友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
根据Erikson(1963)的说法,第五阶段“存在于儿童学到的道德和成人要发展的伦理之间。”
因此,年轻人必须了解一旦成熟我们可能采取的各种角色,包括性角色——因为我们的身体形象发生了变化。
成功会让我们相信自己忠于自己的身份,通过忠诚这一美德表现出来。Erikson认为,我们开始根据自己的探索形成身份,并在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下,逐渐走向更大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Marcia, 2010)。
否则,如果我们无法在社会中形成身份感(“我是谁?我不知道将来想做什么”),就会导致混淆和自我认同的缺失。这种失败只会导致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和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的不确定感。
在第五阶段的成功,根据Erikson的说法,会带来忠诚——对属于我们的社会群体的标准和期望的认同。毕竟,我们的意识中的自我是由这种社会互动形成的,这对身份和混淆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
最终,身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合的自我感——避免身份危机——这将伴随我们一生,指导我们的行为和信仰。
获取个性化资源 - 完成测验
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立
作为年轻人,我们渴望探索个人关系,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
在Erikson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第六阶段——青年期——发生在18至40岁之间。在这个时间段,由于尝试建立长期承诺,可能会出现重大冲突,而这些冲突的成功或失败各有不同。
积极的结果是建立健康、幸福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安全且持久的,从而发展出爱这一美德。Erikson(1963)认为,能够爱标志着第六阶段的最终成功——当关系是有意义且持久的。
失败——无论是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还是控制范围之外——未能建立适当的关系或避免亲密关系可能导致孤独感、孤立感和抑郁。
那些自我认同感较弱的人通常在情感上是孤立的,并且对关系的承诺较少。
亲密与孤立阶段建立在第五阶段的成功或失败之上。毕竟,强烈的身份感对于建立亲密和强大的关系至关重要。
第七阶段:生产性与停滞
第七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发生在40至65岁之间。
在中年期,我们展示出对长寿的需求,这不一定是指身体上的长寿,而是指我们的孩子或其他人在生活中留下的痕迹。
我们希望能够对世界做出更多贡献,关注更大的图景。
成功表现为关怀这一美德——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是有用的,有所成就,并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为自己的成就、孩子的成长以及与伴侣的关系感到自豪。
失败看起来截然不同。我们感到自己对世界几乎没有影响,未能像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那样在宇宙中留下印记。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会感到没有生产力、不参与、幻灭和与我们生活的世界脱节。
第八阶段:完整与绝望
与之前的理论不同,Erikson的模型涵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人生。
我们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发生在65岁以后——称为成熟期。
这是一个反思的阶段。我们放慢脚步,减少了生产活动,花时间回顾我们一生中的成就。
成功的标志是对我们目标实现的信念,带来完整性这一感觉,“一种连贯性和整体感”(Erikson, 1982)。我们会感到我们已经实现了很多,准备好以平和的心态迎接生命的终结。成功会带来智慧这一美德——一种完整感。
另一方面,失败可能表现为后悔和遗憾,因为我们没有完成的事情或犯下的错误。我们对过去和现在感到苦涩,害怕即将到来的生命末期没有活得很好。
8个发展阶段由Erik Erikson - Sprouts
对Erikson理论的批评
尽管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极具影响力,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包括(Marcia, 2010; McCrae & Costa, 1997; Brown & Lowis, 2003; Orenstein, 2020):
- 阶段可能不是按顺序发生的,或者不按描述的方式发生。
- 每个阶段的年龄范围可能不正确。
- 第八阶段暗示从活跃转向被动,但许多人到了晚年仍然是社区中高度活跃和富有成效的成员。
- 寻找身份可能在我们的一生中多次发生,而不仅仅是青少年时期。
- 每个阶段涉及的发展过程不清楚。
- 个体如何解决冲突并进入下一个阶段?单一的、普遍的机制似乎不太可能。
- 我们如何真正定义成功?毕竟,平衡的概念将因个体、文化和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 我们如何在晚年解决这样的冲突?
在《洞察与责任》一书中,Erikson(1964)本人承认了上述部分观点。他认为,该理论提供了一个心理社会发展的描述性概述,并不试图定义详细的过程或步骤。
5本相关书籍
Erik Erikson有一个漫长的职业生涯,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以下是他的一些关键作品,以及其他关于其理论的指南。
- 儿童与社会 – Erik Erikson (亚马逊)
- 洞察与责任 – Erik Erikson (亚马逊)
- 身份:青年与危机 – Erik Erikson (亚马逊)
- 身份的建筑师:Erik H. Erikson传记 – Lawrence Friedman (亚马逊)
- 身份发展手册 – Kate McLean和Moin Syed (亚马逊)
- 智力与发展障碍百科全书 – Ellen Braaten (编辑) (亚马逊)
相关PositivePsychology.com资源
我们有许多资源可以帮助您探索个人发展:
- 使用Aware, Explore, Apply模型专注于您的优势而不是弱点。
- 使用探索性格优势指南来识别和反思您的性格优势。
- 采用成长心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指南,用成长陈述代替固定心态思考。
最大化优势大师班©是帮助您和他人识别和发展优势的终极工具。这是一套辅导包,让您成为一名优势实践者,并帮助客户充分发挥潜力。
如果您正在寻找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提升幸福感,这个签名收藏包含17个经过验证的积极心理学工具。使用它们来帮助他人蓬勃发展。
总结
Erikson的心理社会模型扩展了从婴儿期到老年的个人发展观念。
他的工作是开创性的。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重新定义了我们如何理解人类的发展,并意识到我们不仅在早年成长,在整个生命中都在成长。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该模型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不是可测试的理论;它提供了一个视角,通过它可以回顾我们终生的成长,而不是一套规定的步骤。
该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连接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心理转变,克服冲突。
虽然我们可能质疑该模型是否符合个人情况,但我们认识到阶段的存在、发展阶段的进展以及如何将早期学习应用到后期生活。
结合Erikson的模型和提供的个人发展工具,作为观察人类成长的工具,提供深刻的分析和自我发现的关注点。
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三个免费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常见问题
Erikson的八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Erikson的八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信任与不信任(0-1岁)、自主性与羞耻感和怀疑(1-3岁)、主动性与内疚感(3-6岁)、勤奋与自卑感(6-12岁)、身份与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与孤立(青年期)、生产性与停滞(中年期)、完整与绝望(老年期)。每个阶段代表一个独特的心理冲突,解决这些冲突可以促进健康的个性发展,而失败可能导致未来阶段的问题。
Erik Erikson的发展理论主要强调什么?
Erik Erikson的理论主要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个性发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影响。它强调在每个阶段,个人面临特定的心理社会危机,这些危机塑造他们的自我感和人际关系。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什么?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描述了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经历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涉及一个独特的心理冲突。解决这些冲突会导致健康的个性发展,而失败可能会导致未来阶段的问题。该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和经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 Braaten, E. (2018).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age.
- Brown, C., & Lowis, M. J. (2003).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lderly: An investigation into Erikson’s ninth stage.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7(4), 415–426. https://doi.org/10.1016/S0890-4065(03)00061-6
-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orton.
- Erikson, E. H. (1958).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orton.
- Erikson, E. H. (1963). Youth: Change and challenge. Basic books.
- Erikson, E. H. (1964).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Norton.
-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orton.
- Erikson, E. H. (1982).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Norton.
- Friedman, L. J. (1999).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Marcia, J. E. (2010). Life transitions and stress in the context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T. W. Miller (Ed.), Handbook of stressful transitions across the lifespan (pp. 19–34).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https://doi.org/10.1007/978-1-4419-0748-6_2
- McLean, K. C., & Syed, M. U. (2015).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cCrae, R. R., & Costa, Jr., P. T. (1997).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5), 509. https://psycnet.apa.org/doi/10.1037/0003-066X.52.5.509
- Orenstein, G. (2020, March 9). 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July 28, 2020,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6096/
- Ryan, R. M., & Deci, E. L. (2018).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wellness. Guilford Press.
- Syed, M., & McLean, K. C. (2018). Erikson’s 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E. Braaten,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AGE. https://doi.org/10.31234/osf.io/zf35d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身体与大脑
睡眠焦虑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4年11月13日
0
2024年11月15日
睡眠的奥秘无穷无尽。在人类存在的潜意识状态下,实际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人体生长激素释放,允许我们的[...]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leep-anxiety/)
[
身体与大脑
高功能自闭症:23个基于优势的日工作表
2024年7月22日
0
2024年8月30日
自闭症诊断数量呈指数级增长。Russell等人(2022年)报告称,英国的诊断数量在1998年至2018年间增加了787%。同样,1[...]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igh-functioning-autism/)
[
身体与大脑
正念心理学方法治疗恐惧症:15种方法
2024年6月28日
0
2024年8月29日
恐惧恐惧症是对恐惧的恐惧。这只是我们列出的107种恐惧症之一。显然,患有恐惧恐惧症的人有很多[...]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phobias/)
分类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 身体与大脑 (53)
- 辅导与应用 (40)
- 同情 (24)
- 咨询 (41)
- 情商 (23)
- 感恩 (19)
- 哀伤与丧失 (19)
- 幸福感与SWB (40)
- 意义与价值观 (27)
- 冥想 (17)
- 正念 (41)
- 动机与目标 (42)
- 乐观与心态 (30)
- 积极CBT (29)
- 积极沟通 (24)
- 积极教育 (38)
- 积极情绪 (33)
- 积极领导 (17)
- 积极育儿 (14)
- 积极心理学 (22)
- 积极职场 (35)
- 生产力 (17)
- 人际关系 (47)
- 韧性与应对 (40)
- 自我意识 (22)
- 自尊 (38)
- 优势与美德 (31)
- 压力与倦怠预防 (34)
- 理论与书籍 (44)
- 疗法练习 (39)
- 疗法类型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