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找到人生目标的方式&实现您的意义
28 十月 2024
15 种找到生命目标和实现意义的方法
15 十月 2020 由 Jeremy Sutton, Ph.D.
科学审阅者:Maike Neuhaus Ph.D.
阅读我的哲学论文就像收到了一封来自25岁的自己的电子邮件。
“你不是找到意义,而是创造它”,这是我回答问题的答案,“什么是意义?”
被存在主义哲学家毫不留情的直接性所吸引,我(也许有些天真地)试图回应阿尔贝·加缪所说的问题,在所有问题之前必须回答的问题:生命是否有意义?或者更清楚地说:生命值得过吗?(加缪,1975年)。
本文探讨了关于生命意义和目的的核心问题,并介绍了技术和工具来帮助客户找到答案。
在继续之前,我们建议您下载我们的三个免费的意义和价值观练习工具:点击这里下载。这些创意、基于科学的练习将帮助您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目标,并为您提供激励自己和客户、学生或员工感受到生活意义的工具。
本文包含: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 如何找到你生命的目的
- 10种帮助自己和他人的技术
- 4个有用的表格
- 在创伤、离婚等之后寻找意义的一点说明
- PositivePsychology.com 的资源
- 一个总结信息
- 参考文献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阿尔贝·加缪(1975年)面对他认为的生命无意义时,建议我们尽情地活,而不是试图逃避。
对于加缪来说,就像他的同时代人让-保罗·萨特一样,存在主义关注的是人类条件的独特性(萨特,1964年)。根据存在主义公式,生命没有固有的意义。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选择我们的价值观和目的。
但是存在主义从何而来?
存在主义提供的自由感至关重要——它让我们摆脱舒适的麻木状态。它建立在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思想之上,认为没有普遍的事实,人是孤立的。他出生、生活、死亡——独自一人(尼采,1911年;考夫曼,1976年)。
尼采并没有告诉读者应该如何生活,而是告诉我们应该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和生命的意义。
然而,如果被释放出来,我们如何创造意义和目的?
存在主义欠恩斯特·卡西尔的工作,后者在1900年撰写了关于感知的文章,以回答这一问题和其他问题。卡西尔认为意义,如同感知一样,是个体构建起来的。意义不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外部世界——而是从我们的精神状态中构建出来的(沃纳克,1970年)。
马丁·海德格尔——常被称为第一个真正存在主义者——在1927年写下的鸿篇巨制《存在与时间》中延续了这个观点。对于我们来说,要成为真正的——在意识到我们自由后产生的焦虑状态下——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的行为、目的和意义负责(海德格尔,1927/2013)。
存在主义和对意义的追求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1964年)中继续这条思考路线:
“…每个人,没有任何支持或帮助,都被判在每一刻发明人。”
与世界分离,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自由地去做并创造意义的恐怖。为了避开[不良信仰](或不真实),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也对所有人负责。
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我们对意义和目的的感觉来自于我们的行动。
但科学和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找到吗?是的,大概可以。
意义与心理学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意义对我们幸福感和幸福的重要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拥有更多意义的人过得更好——他们似乎更快乐,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并报告较低的抑郁水平(胡,2019年;伊瓦特赞等人,2016年;斯特格,2009年)。
尽管意义是一个复杂的构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接近;例如,认知上评估情境的意义,以及动机上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艾森克和基恩,2015年;瑞安和德西,2018年)。
虽然心理学中有许多关于“意义”的定义,密苏里大学的心理学家劳拉·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描述(海因茨勒曼和金,2015年):
生命的意义“可以定义为一个人经历其生活具有目的、意义和连贯性的程度。”
无论意义是通过深思熟虑得出还是仅仅是认知处理的副产品,它都是健康精神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我们只会在体验中赋予重要性并看到它有意义,如果它有意义的话。同样,对意义和目的的感觉对于创造一个追求个人目标的环境至关重要。
一项在2010年的研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视角,使我们更接近我们最初的哲学讨论。意识到生命中只有一个确定性——死亡——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巨大焦虑。
恐怖管理理论(TMT)表明,提醒我们死亡特征的事物很可能会增加对死亡的恐惧(罗特里奇和朱尔,2010年)。然而,TMT还表明,一个“充满意义和目的”的生命可以帮助抵御这种焦虑。
哲学和心理学都清楚,意义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本组成部分。
如何找到你生命的目的
尽管经常互换使用,意义 和 目的 并不相同。
意义是指我们如何“理解生活及其角色”,而目的则指“激励我们活动的愿望”(伊瓦特赞等人,2016年)。
这两个词足够接近到可以说,在缺乏任何一个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缺乏故事。作为人类,我们需要有所追求,并且需要一种连接重要时刻的方式,这些时刻构成了我们的存在(斯特格,2009年)。
有时,看到更大的图景或认识到我们在更广泛框架中的位置可以带来深刻的见解,甚至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希克斯和金,2007年)。
与你的来访分享以下想法和洞见:
一粒尘埃悬浮在阳光束中
1990年,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服NASA将旅行者1号太空探测器绕一圈,以便在离开太阳系时拍摄最后一张地球的照片。拍下的照片与之前或之后任何一张都不同。距离大约37亿英里,以每小时40,000英里的速度,它捕捉到了地球作为一个小小的淡蓝色点——在一条阳光带上。
这张图片要么让你感到深深的恐惧,因为我们在广阔、无情的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要么让你感到惊叹,因为我们是如何在这个“巨大的宇宙舞台上”诞生的。
这种认识在卡尔·萨根的话语和这个令人惊叹的计算机模拟中得到了美丽的表达。
开阔视野
扩展视野的替代观点可能会帮助一个人体验到更高层次的生活意义(希克斯和金,2007年)。考虑到这一点,与来访一起拓宽他们的视野,体验他人的思想,挑战他们已知和所想的内容。
请你的来访做以下事情:
- 广泛阅读。 探索新的想法和信念,超越你的舒适区。
- 扩大朋友圈和联系。 寻找那些看待事物独特方式的人——积极的人会鼓励你成长。
- 学习证据导向、科学思维的方法。 理性思考可以为你提供机会,摆脱偏见判断。
通过成长找到意义
采用成长心态也可以导致生活中更多的目标。帮助来访从固定心态转向开放心态,通过探索和挑战找到新的目标(李,黄,与张,2018年;史密斯,2018年)。
与你的来访一起做以下事情:
- 找到并利用他们的优势。尝试一些免费的在线问卷,如价值观清单或克利夫顿优势评估。一旦识别出来,看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频繁地使用它们。
- 探索弱点。如果这些弱点没有阻碍来访,帮助他们接受这些弱点。如果弱点阻碍了来访想要过的生活,尝试一些技术来建立韧性并采用成长心态。
- 帮助来访理解他们赋予生命的含义是主观的,与任何其他人的同样有效。
- 接受,错误 是学习的一部分。
- 鼓励他们找到方法激励自己,通过建立内在因素,比如他们觉得与之相关、自主并在能力方面能够成长的任务(瑞安与德西,2018年)。毕竟,意义对动机至关重要(海因茨勒曼,2018年)。
- 帮助他人。为慈善机构工作或提供所需的支持。
- 研究表明,培养一种_敬畏、感恩和无私_的感觉可以帮助加强一种目的感。
- 让来访听到来自_积极面_的人对他们的评价。
- _书写或阅读个人经历_可以帮助形成对意义的共同理解。这不仅有助于构建我们是谁,还有助于理解我们的经历。
10 种帮助自己和他人的技术
我们生命中意义和目的的来源高度个性化、主观,并且会在我们的一生中变化。
促进幸福主题
以下活动和技术可以促进我们生活中的关键主题作为意义的来源(伊瓦特赞等人,2016年):
- 支持他人(并接受他人的支持)通过加入俱乐部——加强纽带并建立关系。
- 与亲密朋友或重要他人分享感受、愿望、希望、目标、成功和失败以增加亲密感。
- 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之外,关注事业、追求和责任以实现自我超越。
- 追求目标并为_成就_而努力,追求与价值观一致的领域。
- 对自己感到满意。通过实践自我接纳,体验意义带来的满足感。
- 表达和体验_尊重_和公平。
- 获得_物质欲望_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有意义的。
- 为_职业目标_而努力对许多人来说是有目的的。
- _追求快乐和幸福_为许多人带来了意义和目的,但这可能是短暂的。
反思你的意义来源
将上述列表与来访分享后,请他们:
- 在一张纸上按等级列出他们个人的意义来源(斜体上面)。
- 审查哪些是最核心和最有影响力的。
- 反思有机会加强排名较低的那些。
免费个性化资源供你使用 - 做这个测验
4 个有用的表格
以下工具和技术取自我们的积极心理学工具包©,可用于支持你在寻找目的和意义方面的客户工作。这些练习的简要说明,可以通过订阅工具包访问,该工具包包含超过400个有用的工具。
过有意义的生活可以通过对核心价值观及其背后的想法的更大意识来促进。通过理解个人价值观所提供的洞察力,可以重新获得意义感,从而提高动机。
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是我们生活中活着的东西。它们结合了自我和整个社会的核心心理需求。
在客户承诺行动之前,与他们一起识别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例如创造性、学习或对他人的同情。
《价值卡片》团体练习提供了42张卡片(还有一些空白)可以剪切形成一套卡片。
请每个小组成员:
- 将价值卡片铺开在你面前。
- 仔细研究和反思每一张卡片。
- 识别出五张最能代表你核心价值观的卡片。
- 如果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享你所选择的核心价值观。
- 完成后,选择代表你_最强_的价值的卡片。
- 向小组中的另一个人解释为什么它是你最强的价值,并提供例子(享受这个成功的庆祝)。
- 选择另一个你希望在生活中更多地实践的价值,并与小组中的另一个人讨论。
- 选择并分享你_核心_的价值给小组。
生活领域
一些价值观是特定于生活领域的。例如,生产力可能更适合我们的职业生涯,而同情心则更适合家庭生活;随着我们的生活领域发生变化,我们的价值观也可能发生变化。
《价值观愿景板》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觉手段,让他们更加了解和连接自己的价值观。
请你的客户:
- 创建一个愿景板,使用杂志中的图片粘贴在纸上或软件如PowerPoint或Keynote。
- 尝试按领域分组或按总体生活价值观排序图像。
- 通过感觉而非理性思考来工作,不要设定任何目标。
- 分享你对愿景板的想法给治疗师或亲近的朋友。
- 把愿景板放在可以看到的地方。定期回到板子前看看价值观是否有所改变,以及生活是否仍然平衡在核心价值观上。
情绪和目标驱动的行为
尽管价值观非常重要,但它们很容易被忽视甚至避免。
强烈的情绪经常压倒我们的价值观,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害怕写下我们一直想写的书,或者怀疑自己能否在一个关系中做出承诺。
虽然目标对于实现我们的长期计划至关重要,但它们可能导致我们失去对什么重要的关注。我们可能会如此专注于找到伴侣、拥有一套房子或开始一个家庭,以至于忘记了享受生活和建立朋友群体。
《基于价值观的目标设定》练习可以帮助将价值观转化为承诺的行动。
请来访者:
- 选择一个生活领域,例如育儿、关系、工作等。
- 思考你想在这个领域改变什么。
- 考虑为什么这很重要。
- 在每个原因旁边写下支撑它的价值观,例如工作/生活平衡、爱等。
- 使用SMART缩写(具体、有意义、适应性、现实、时间限制)将这些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目标。
- 定期回顾以确认这些是你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并且你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不变。
转移和替换价值观
濒死体验通常与人们重新评估价值观有关,包括对他人关心的增加、对生命的欣赏和对物质主义的减少。
考虑我们的死亡(虽然具有挑战性)可以提高我们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事物的意识。
《我的墓碑》练习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重新评估我们如何度过地球上的时间。如果适合来访者的状况,请让来访者:
- 想象他们的生命结束了。
- 使用墓碑的形状,写下他们的名字、出生日期等。
- 写几句话或短语来描述他们希望如何被记住以及他们希望如何度过他们的时光。
这是一项对许多人来说非常困难的练习,只有在来访者准备好并愿意应对可能产生的情绪时才应进行。
关于在创伤、离婚等之后寻找意义的一点说明
最痛苦的经历往往也是最有意义的。
濒临死亡的经历、重病、分离或失去亲人可以震撼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迫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生活目标和意义感。
事实上,对创伤幸存者的研究观察到了创伤后的成长和从逆境中提取意义的能力(罗特里奇和朱尔,2010年)。
PositivePsychology.com 的资源
我们的关于意义和有价值生活的导师课程©提供了一种直观和易于访问的方式,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实际。
这个优秀的在线项目是为希望帮助客户找到意义并发现他们价值观的治疗师、心理学家、辅导员、教练和从业人员设计的,帮助他们连接到“为什么”,以便能够承担“如何”。
如果你正在寻找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发现意义,此集合包含17个经过验证的意义工具,供从业人员使用。使用它们来帮助他人在生活方向上做出与真正重要的事物相一致的选择。
一个总结信息
我们赋予自我的意义、周围世界的意义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形成了我们的叙述。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标和目标——激励我们穿越它的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意义和目的对我们的情感健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我们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接受存在主义者们的观点,那么我们就自由地按照我们的价值观领导生活,赋予我们所认为重要的事物意义,并追求独特的目的。
正如萨特指出的那样,这一认识可能始于惊恐并螺旋上升到一种眩晕的恶心感,然后我们才会行动。毕竟,就像被扔在悬崖边一样,没有回头路可走,未来是不确定的。
相反,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价值观,赋予我们是谁、如何生活和做什么的意义。我们的目标是个人的,我们必须决定是否遵循它们或让它们消失在视线之外。
但是,未能真诚地行动,按照我们选择的意义和目的生活,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尝试本文中的练习——即使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你是谁、你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你与周围的联系——并探索尚未书写的潜力。
我们希望你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意义和有价值的练习工具。
参考文献
- Camus, A. (1975). The myth of Sisyphus. London: Penguin Books.
- Eysenck, M. W., & Keane, M. T. (2015). Cognitive psychology: A student's handbook.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 Heidegger, M. (2013). Being and time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Trans.). Malden: Blackwel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27 and translated in 1962)
- Hicks, J. A., & King, L. A. (2007). Meaning in life and seeing the big picture: Positive affect and global focus. Cognition & Emotion, 21(7), 1577–1584.
- Huo, J.-Y., Wang, X.-Q., Steger, M. F., Ge, Y., Wang, Y.-C., Liu, M.-F., & Ye, B.-J. (2019). Implicit meaning in life: The assessmen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implicit meaning in life and relations with explicit meaning in life and depressio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5(4), 500–518.
- Ivtzan, I., Lomas, T., Hefferon, K., & Worth, P. (2016). Second wave positive psychology: Embracing the dark side of life. London: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Kaufmann, W. (1976). The portable Nietzsche. London: Penguin Books
- Heintzelman, S. J. (2018). Eudaimonia in the contemporary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elf-determination, and meaning in life. In E. Diener, S. Oishi, & L. Tay (Eds.), Handbook of well-being. Salt Lake City, UT: DEF.
- Heintzelman, S. J., & King, L. A. (2015). Meaning in life and intu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0(3), 477–492.
- Lee, C. S., Hwang, Y. K., & Jang, H. Y. (2018). Moderating effect of growth mindse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 toward tourism and meaning in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20(6), 5523–5540.
- Nietzsche, F. (1911). Beyond good and evil (H. Zimmern, Trans.). Edinburgh: Darrien Press.
- Routledge, C., & Juhl, J. (2010). When death thoughts lead to death fears: Mortality salience increases death anxiety for individuals who lack meaning in life. Cognition & Emotion, 24(5), 848–854.
- Ryan, R. M., & Deci, E. L. (2018).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otivation, development, and wellnes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Sartre, J. (1964). Being and nothingness: An essay in phenomenological ontology. New York: Citadel Press.
- Smith, J. A. (2018). How to find your purpose in life. Greater Good Magazine. Retrieved October 5, 2020, from https://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how_to_find_your_purpose_in_life
- Steger, M. F. (2009). Meaning in life. In S. J. Lopez (Ed.),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nd ed., pp. 679–68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Warnock, M. (1970). Existenti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意义与价值
如何保持健康的头脑:8个简单策略
26 六月 2024
0
29 八月 2024
随着预计到2050年,五分之一的人口可能超过60岁(Ballesteros, 2022年),越来越有必要了解为什么我们的认知能力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ealthy-mind/)
[
意义与价值
存在主义危机:如何应对无意义
24 一月 2024
0
16 八月 2024
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超过四分之一的英国国民感到深深的无意义感(Dinic, 2021年)。在全球经济、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existential-crisis/)
[
意义与价值
9种强有力的存在主义疗法技术,用于您的疗程
15 四月 2022
1
17 七月 2024
尽管难以定义,存在主义疗法基于哲学思想,帮助来访理解和澄清他们想要过的生活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existential-therapy-techniques/)
分类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 身体与大脑 (53)
- 辅导与应用 (40)
- 同情 (24)
- 咨询 (41)
- 情商 (23)
- 感恩 (19)
- 哀伤与丧失 (19)
- 幸福与SWB (40)
- 意义与价值 (27)
- 冥想 (17)
- 正念 (41)
- 动机与目标 (42)
- 乐观与心态 (30)
- 积极CBT (29)
- 积极沟通 (24)
- 积极教育 (38)
- 积极情绪 (33)
- 积极领导 (17)
- 积极育儿 (14)
- 积极心理学 (22)
- 积极工作场所 (35)
- 生产力 (17)
- 关系 (47)
- 复原力与应对 (40)
- 自我意识 (22)
- 自尊 (38)
- 力量与美德 (31)
- 压力与倦怠预防 (34)
- 理论与书籍 (44)
- 治疗练习 (39)
- 各种疗法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