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talt疗法解释:历史、定义和例子
5 十一月 2024
解释:完形疗法 历史、定义和示例
21 八月 2020 作者 Joshua Schultz, Psy.D.
科学审阅者 Jo Nash, Ph.D.
你是否听说过“解决”或“未完成的任务”?
这些术语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源自完形疗法。
完形疗法是一种有影响力的流行疗法,对全球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它是不同理论和技术的融合,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最著名的是由其创始人弗里茨·佩尔斯编纂的。
尽管完形疗法通常被认为是“边缘疗法”,但它适用于各种环境,从诊所到更衣室再到董事会会议室。继续阅读以了解这种令人兴奋的疗法。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完形疗法定义
完形疗法是一个庞大的概念来定义。让我们从Charles Bowman(1998年,第106页)的一段定义开始,Bowman是一位完形疗法学者和实践者。我们将首先展示完整的定义,然后逐部分进行解释:
完形疗法是一种过程心理疗法,其目标是在社区和环境总体中改善接触。这个目标是通过来访和治疗师之间的自觉、自发和真实的对话来实现的。鼓励对差异和相似性的意识,同时在当前的治疗关系中探索接触中断。
让我们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
完形疗法是一种过程心理疗法,其目标是在社区和环境总体中改善接触。一种过程心理疗法是指专注于过程而非个别事件的心理疗法。这意味着完形治疗师更感兴趣于整体的过程,而不是个体的事件或经历。
这个目标是通过来访和治疗师之间的自觉、自发和真实的对话来实现的。完形心理治疗师使用一种关系性的此时此刻框架,这意味着他们优先考虑与来访者的当前互动,而不是历史和过去的经历。
最后:鼓励对差异和相似性的意识,同时在当前的治疗关系中探索接触中断。完形疗法借鉴了辩证思维和极化,帮助来访者实现平衡、均衡、接触和健康。我们将在本文后面更深入地探讨这些概念。
完形疗法大量借鉴了心理动力学疗法、完形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禅宗佛教、道家思想等(Bowman, 2005)。它是一个不同理论思想的融合体,用传统的心理分析治疗情境向患者交付,并且还包括一些心理学的边缘元素,如心理剧疗法和角色扮演。
简要历史:完形疗法的三位创始人
把完形疗法的伟大人物理论归功于弗里茨·佩尔斯是很诱人的;然而,故事比这更为复杂(Bowman, 2005)。完形疗法是许多人贡献的结果。由于这是一篇简短的文章,我们将重点介绍三位创始人:弗里茨·佩尔斯、劳拉·佩尔斯和保罗·古德曼。
完形疗法起源于1930年代的德国。弗里茨和劳拉·佩尔斯是法兰克福和柏林的精神分析学家。佩尔斯夫妇的想法与弗洛伊德的理念截然不同,因此他们分裂并形成了自己的学科。
1933年,他们逃离纳粹德国,移居南非,在那里他们制定了很多完形疗法。后来他们搬到了纽约,并与无政府主义者作家兼完形治疗师保罗·古德曼一起撰写了关于完形疗法的书(Wulf, 1996)。
弗里茨·佩尔斯是一位充满魅力的领导者和激动人心的演讲者,他在1950年代通过现场演示广泛传播了完形疗法的教学。他继续出现在电视上和杂志上,直到1970年去世(Bowman, 2005)。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完形研究所,包括最初的位于纽约的研究所。
四个关键概念和原则
'整体' + 健康 + 意识 + 责任:
1. 完形
德语词"完形"没有完美的英文翻译,但一个接近的近似是“整体”。
完形疗法基于完形心理学,这是一种起源于德国1912年的实验心理学流派。完形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感知整个模式或配置,而不是仅仅单个组件。
例如,当我们看到屏幕上一组排列成三角形的点时,我们会看到一个三角形而不是随机的点。我们的大脑会组织信息成为完整的配置或完形(O’Leary, 2013)。
此外,个人被认为一直在构造完形,组织和重新组织他们的经验,寻找模式和存在的感觉完整性。完形疗法将感觉完整与感觉生动和与自己独特存在体验的联系联系起来。
完形治疗师将这种整体性的哲学应用到他们的客户身上。他们认为一个人不能通过一般化自我的一部分来理解整个人(O’Leary, 2013)。例如,客户不能仅凭诊断或一次互动来理解,而必须被视为他们所有部分的总和。
2. 健康
要理解完形疗法中的健康意味着什么,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图和底的概念。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名为鲁宾花瓶的图像。
屏幕上有一个黑色轮廓的花瓶,起初观众注意到的是所有东西,但过一会儿,观众的注意力会转移,他们会注意到白色屏幕两侧的两个脸型。在第一个感知中,黑色的花瓶被称为图形,而白色的面孔被称为背景。但是,观众可以转换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这个行为,图形和背景切换位置,白色的面孔成为图形,黑色的花瓶成为背景。
完形治疗师将这种知觉现象应用于人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进行图形和背景的区分。图形是我们正在关注的事物,而背景是发生的事情的背景。健康的运作是在此时此刻灵活地注意最重要的图形(O’Leary, 2013)。
完形疗法认为健康的生存是一系列创造性的调整(Latner, 1973, p. 54)。这意味着根据此时此刻的图形自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当我写作时,我意识到嘴唇干涸,嘴巴干渴。我起身倒了一杯水,然后回到写作。对口渴的感觉导致我暂时将注意力从写作转移到喝水,然后再回到写作。喝水满足了我的口渴,完成了完形,我就可以继续工作。
相比之下,不健康的生存会导致注意力从一个图形漂移到另一个图形,而从未达到完整性。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我们在使用手机时的表现。如果我们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手机响起,我们可以决定忽略它一会儿,完成工作后再回拨。如果有项目的截止日期,这可能是明智的选择。但如果每次手机响起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完成工作。
健康的生存需要个人灵活且有意地关注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图形。
3. 意识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活在当下,但显然我们可以将注意力从现在移开。完形治疗师优先考虑当下的意识,认为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实现健康生存的方式。
意识使图形/背景区分过程自然运作,帮助我们形成完形,满足需求,理解经验(Latner, 1973, p. 72)。意识既是完形疗法的目标也是方法(O’Leary, 2013)。
治疗师利用来访者在当下出现的行为、姿势、手势、语气以及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来指导他们的工作(O’Leary, 2013)。过去被认为在当下有意义(O’Leary, 2013)。
完形治疗师专注于帮助来访者恢复对当下的自然意识,通过在治疗室中关注当下来重新审视和处理未完全处理的过去经历,例如稍后探讨的空椅技术。
4. 责任
在完形疗法中有两种思考责任的方式。根据Latner(1973, p. 70),我们负责任时“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承认行为、冲动和感受”。完形治疗师帮助他们的来访者承担责任。
当治疗开始时,来访者不会内化感受、情绪或问题,而是经常外部化并将责任推给他人(O’Leary, 2013)。他们可能会被困在过去,对过去的错误或对自己行为的遗憾反复思量。
当来访者更好地能够承担责任时,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能为自己做多少事情(O’Leary, 2013)。
要做到这一点,来访者必须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互动中的部分。增加这种类型的意识、完成过去的经验并鼓励新的和灵活的行为是完形治疗师帮助来访者承担责任的一些方式。
空椅技术
完形疗法关注整体和过去在当下的工作。
在我们意识中但未完成的事情称为“未完成的工作”。由于我们自然倾向于形成完形,未完成的工作可能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并且是未来发展的障碍(O’Leary, 2013)。
完形疗法中最受欢迎且最知名的技术是空椅技术或空椅对话(ECH),是一种在治疗室中解决未完成工作的方法。
未完成的工作通常是未表达的情绪,如未能哀悼损失(O’Leary, 2013),和/或未满足的需求,如在关系中未表达的不满。来访者可能在当时选择避免未完成的工作,决定不引起波澜或维护关系。
事后,这些未表达的情绪可能缺乏适当的出口,或者由于羞愧或害怕脆弱而继续被回避。大多数人倾向于避开这些痛苦的感觉,而不是采取必要的行动去改变(Perls, 1969)。
空椅技术是一种将未表达的情绪和未满足的需求带入此时此刻的方法。在ECH中,治疗师为来访者设置两张椅子,其中一张留空。来访者坐在一张椅子上,想象与他们有未完成工作的某个重要人物坐在空椅子上。
治疗师指导并帮助来访者对想象中的重要人物说他们未说的话。有时来访者会换座位,以自己为对象说话,仿佛他们是那个重要人物。通过这种对话,来访者的过去情绪被带入现在。然后他们与治疗师一起处理和解决这些情绪。
这项技术可以在持续的关系或已经结束的关系中进行。这项工作的解决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转变自我认知。接受ECH的来访者可能会从将自己视为软弱和受害转变为更大的自我赋权。他们可能会对重要人物有更深的理解,或对其造成伤害负责。
自由个性化资源——参加测验
完形疗法示例
完形疗法在各种环境中使用,从诊所到公司董事会(Leahy & Magerman, 2009)。世界各地都有完形研究所,该方法在门诊诊所和私人实践中作为个人和团体治疗提供。由于这种多样化的应用,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拍摄了一部名为“三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系列影片,展示了弗里茨·佩尔斯(完形疗法)、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疗法)和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方法,并在一位名叫格洛丽亚的患者身上进行了示范。
要了解完形疗法是什么样子,请观看这部1965年由弗里茨·佩尔斯实际操作的视频。在视频中,佩尔斯描述了他的方法,与格洛丽亚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会话,然后向观众进行讲解。
批评与局限性
文献中的许多批评集中在完形疗法的创始人弗里茨·佩尔斯身上。佩尔斯有着强大的个性,并在他所开发的疗法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他自己的局限性可能限制了这一疗法。
佩尔斯一生中都在人际关系方面挣扎。相应地,他所帮助创建的疗法关注分离、个人责任和自我支持作为理想的存在方式(Dolliver, 1981)。
关于佩尔斯通过面向大众的演示推广完形疗法的批评之一是,他专注于可以展示在电影或现场演示中的特定技术。
这些演示使佩尔斯成为了一位精神导师,并且也鼓励从业者孤立地应用他的技术,而不理解完形疗法的基本理论。这整体上稀释了这种方法(Janov, 2005)。
另一个批评是,佩尔斯的完形疗法强调帮助来访者与他人进行“诚实的互动”。相反,他严格关注来访者的经历,通过避免个人问题来保持自己不在房间里,将这些问题转回给来访者(Dolliver, 1981)。
佩尔斯还强调“全面体验”,但他却淡化了来访者的过去,将工作的焦点严格放在当下。他还强调“像自己真正一样生活”,但在房间里,他依赖于重演和角色扮演,而这都是他严格控制的(Janov, 2005)。
完形疗法提倡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治疗师需要注意是否鼓励这些行为和价值观真的符合来访者的最佳利益。通过明确关注帮助来访者“成为真正的自己”,佩尔斯否认了自己在塑造来访者感到自由表达哪些部分的自我方面的作用(Dolliver, 1981)。
完形治疗师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佩尔斯的阴影下。新治疗师最好是从学习理论和实践开始,而不是试图模仿佩尔斯的风格,推动向前发展,根据自己的方法和客户需求调整疗法。
要有效地和连贯地实践完形疗法,而不是作为一个不连贯的技术集和快速修复,至关重要的是要充分理解其基础理论以及其建立的历史前因(Bowman, 2005)。
三本书籍
这些三本书更深入地讨论了完形疗法。
_[
]
](https://www.amazon.cn/Gestalt-Therapy-Excitement-Growth-Personality-dp-0939266245/dp/0939266245/)1. 完形疗法:激情与人格的成长 –_ 弗里茨·佩尔斯、拉尔夫·海弗莱因、保罗·古德曼
这本书写于1951年,是描述完形理论和实践的原始教材。如果你有兴趣在研究更现代的观点之前先了解源头,那么这本书就是你的选择。
可在亚马逊购买。
2. 完形疗法书籍 – 乔尔·拉特纳
[
如果你对完形疗法有一个简短的概述,以及20世纪70年代该领域的快照感兴趣,那么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在亚马逊购买。
3. 佛教心理学与完形疗法整合:二十一世纪的心理疗法 – 伊娃·戈德和史蒂夫·扎姆
[
对于那些对佛教与完形技术交叉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特别有趣。
可在亚马逊购买。
总结信息
完形疗法是一种令人兴奋且多才多艺的疗法,多年来不断发展。其背后有着动态的历史,不应被决定其取向的从业者、教练或治疗师忽视。
完形心理学对那些发现完形生活方式与其价值观一致的普通民众也有吸引力。
在学习完形疗法时,重要的是要关注底层理论,超越其创始人的魅力,即弗里茨·佩尔斯。佩尔斯的作品具有启发性和价值,有助于理解完形疗法的兴起。
如果你想实践完形疗法,花时间了解其故事和理论,然后使其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我们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更多信息,请不要忘记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练习免费。
参考文献
- Bowman, C. (1998). Definitions of gestalt therapy: Finding common ground. Gestalt Review, 2(2), 97–107. https://doi.org/10.2307/44390665
- Bowman, C. E. (2005).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gestalt therapy. In A. L. Woldt & S. M. Toman (Eds.), Gestalt therap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pp. 3–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 Dolliver, R. H. (1981). Some limitations in Perls’ gestalt therapy.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8(1), 38–45. https://doi.org/10.1037/h0085959
- Gold, E., & Zahm, S. (2018). 佛教心理学与完形疗法整合:二十一世纪的心理疗法. 亲密出版社。
- Janov, A. (2005). Grand delusions: Psychotherapies without feeling. Retrieved from http://primaltherapy.com/GrandDelusions/GD12.htm
- Latner, J. (1973). The Gestalt therapy book: A holistic guide to the theor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Gestalt therapy developed by Frederick S. Perls and others. New York, NY: Julian Press.
- Leahy, M., & Magerman, M. (2009). Awareness, immediacy, and intimacy: The experience of coaching as heard in the voices of Gestalt coaches and their clients. International Gestalt Journal, 32(1), 81–144.
- O’Leary, E. (2013). Key concepts of gestalt therapy and processing. In E. O’Leary (Ed.), Gestalt therapy around the world (pp. 15–36). Malden, MA: John Wiley & Sons.
- Paivio, S. C., & Greenberg, L. S. (1995). Resolving “unfinished business”: Efficacy of experiential therapy using empty-chair dialogu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3(3), 419–425. https://doi.org/10.1037/0022-006X.63.3.419
- Perls, F. S. (1969). Gestalt therapy verbatim. 拉斐尔出版社。
- Perls. F. S., Hefferline, R., & Goodman, P. (1951). Gestalt therapy: Excitement and growth in the human personality. 约翰·朱利安出版社。
- Wulf, R. (1996).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gestalt therapy. Gestalt Dialogue: Newsletter for the Integrative Gestalt Centre. 克赖斯特彻奇,新西兰。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疗法类型
经颅磁刺激:探索经颅磁刺激及其有效性
6 十一月 2024
0
15 十一月 2024
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超过癌症和心脏病(Malhi & Mann, 2018)。研究表明,抑郁症患病率正在上升,而且越来越多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tms-transmagnetic-stimulation/)
[
疗法类型
如何整合情景疗法与积极心理学
5 八月 2024
0
12 十一月 2024
情景疗法与积极心理学之间存在着独特的协同作用,有可能彻底改变心理健康护理,创造出培育和支持的环境。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milieu-therapy/)
[
疗法类型
人本主义疗法:释放客户的真实潜力
15 五月 2024
0
15 八月 2024
人本主义认识到个人实现意义、目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Rowan, 2016; Block, 2011)。人本主义疗法诞生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旨在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umanistic-therapy/)
分类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 身体与大脑 (53)
- 辅导与应用 (40)
- 同情 (24)
- 咨询 (41)
- 情商 (23)
- 感恩 (19)
- 悲伤与哀悼 (19)
- 幸福与主观幸福感 (40)
- 意义与价值观 (27)
- 冥想 (17)
- 正念 (41)
- 动机与目标 (42)
- 乐观与心态 (31)
- 积极认知行为疗法 (29)
- 积极沟通 (24)
- 积极教育 (38)
- 积极情绪 (33)
- 积极领导力 (17)
- 积极育儿 (14)
- 积极心理学 (22)
- 积极职场 (35)
- 生产力 (17)
- 关系 (47)
- 复原力与应对 (40)
- 自我意识 (22)
- 自尊 (38)
- 优势与美德 (31)
- 压力与倦怠预防 (34)
- 理论与书籍 (44)
- 治疗练习 (39)
- 疗法类型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