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目标

什么是洛克的目标设定理论?

什么是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19 April 2019 作者 凯瑟琳·摩尔,心理学家,MBA

科学审阅 梅克·诺伊斯博士

目标设定理论
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在改变习惯时遇到困难,尽管你愿意设定目标?如果你的目标很少能实现,你并不孤单。

对于许多人来说,存在一个“你”是你想要成为的人,以及一个更一致的“你”,即你实际成为的人。

这两个版本的自己并不总是对齐。如果它们是对齐的,我们都会成为超级英雄。

可能会感到失望的是,有多少事情你可以做,如果只有你在你的努力中保持坚持。

心理学研究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复杂世界中找到方向的方法,甚至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充实和富有成效。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经过数百项研究和成千上万参与者的支持,持续为世界各地的个人带来积极的变化(洛克和拉瑟姆,2019年)。

本文将探讨洛克的观点,并让你了解如何从中受益。

它们可能在帮助你过上最好的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包含:

什么是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探究埃德温·洛克的理论

你是否熟悉这句名言?它对现代目标设置理论至关重要,尽管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当显然无法达到目标时,不要调整目标,而是调整行动步骤。

孔子 551-479 B.C.

如果你以前没有接触过这句话,现在可能是时候把它记下来并背诵了。

大多数目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人们在目标设置中失败是因为忽略了任何给定目标中最基本的要素。

也许你在新年夜喝着一杯葡萄酒或在下班回来的地铁上坐定后,决心在几个月内参加夏季马拉松;或者希望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表现;又或者决定每天写500字,完成第一部小说。

毫无疑问,你已经接触到无数鼓舞人心的名言。

例如,J.K.罗琳有一句鼓舞人心的名言。她在爱丁堡的一家咖啡馆里,在一张餐巾纸上草拟《哈利波特》。她相信: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足够的勇气。

如果这句名言激励了你,那太棒了。但这并不总足以仅凭一句名言来改变你的目标驱动行为。即使有像这样鼓舞人心的人物。

在90%的情况下,仅靠读一句励志名言并承诺自己更加努力、改变这个或那个习惯、改善生活的某个方面,保证失败。为什么是这样?如果设定目标和取得成功是人类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容易失败的倾向?

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你的目标,因为追求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提供了方向、目的和生命的意义。

我们设定的目标越多——在健康的范围内——我们就越有可能建立自信、自主性和幸福。

现在是探索目标设定背后的科学的时候了。让我们扭转这个90%的失败率。

目标设置研究:发现与统计数据

许多关于目标设置的研究揭示,设定目标的习惯是跨文化的,但通过小而可管理的变化实现这些目标的比例较低。

以下统计数字总结了过去90年的目标设置研究:

  • 塞西尔·亚历克·麦斯于1935年进行了第一次关于目标设置的研究;
  • 写下目标的人比不写下目标的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高50%;
  • 动机专家认为,目标应写下来,并尽可能随身携带;
  • 92%的新年决议在1月15日前失败;
  • 明确界定、可在特定时间内测量的目标更为有效;
  • 向亲近的人解释你的目标或公开承诺显著提高了达成目标的机会;
  • 相反,保密的目标更容易被平均每人每分钟经历的1500个想法所混淆;
  • 实现目标往往意味着牺牲某些东西或放弃某些习惯,甚至可能带来情感或身体上的负担;
  •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美国83%的人口没有目标;
  • 目标设置通常产生90%的成功率;
  • 目标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越高,投入的努力越大(洛克和拉瑟姆,2002年)。

目标设置的定义

为了提供背景,这里是一些由该领域专家定义的目标设置:

广义而言,目标设置是指建立明确且可用的目标或对象的过程。

(莫耶勒、蒂勒尔和吴,2012年)

目标设置理论总结了具体困难目标的有效性;目标与情感的关系;目标效应的中介因素;目标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目标效应的调节因素;以及目标效应在人员、任务、国家、时间跨度、实验设计、目标来源(即自我设定、共同设定或分配)、因变量等方面的一致性。

(洛克和拉瑟姆,2006年)

埃德温·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认为,为了使目标设置获得预期成果,它们必须包含以下特定要点(卢宁伯格和萨马拉斯,2011年):

  • 清晰度:目标需要具体;
  • 挑战性: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但又可实现;
  • 目标必须被接受;
  • 必须提供有关目标达成的反馈;
  • 目标作为评估绩效的工具更有效;
  • 截止日期可以提高目标的有效性;
  • 学习导向型目标比绩效导向型目标更能提高表现;
  • 团体目标设置与个人目标设置同样重要。

以下视频简要概述了实现具体目标所需的行动和步骤。不到3分钟,信息量丰富。

这段视频借助厨师阿尔弗雷多和老板罗梅罗的帮助,展示了在员工中实施目标的实际过程。精确性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以便员工能够完成任何任务。

为了让这些要点的记忆更容易,首字母缩略词SMART可以帮助你记住有效目标设置的最重要属性:

  • 具体;
  • 可衡量;
  • 可分配;
  • 现实;
  • 时间限定。

这些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简而言之,答案与具体性有关,我们将在接下来的部分讨论。

目标设置理论在实践中的例子

把那种不可抗拒的需要把你的目标设得尽可能模糊和浪漫的冲动放在一边,专注于实际的事情。你需要做什么具体的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首字母缩略词“SMART”在这里可以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

SMART原则

首字母缩略词的第一个字母说的是目标应该是“具体的”。所有你需要做的就是确保你清楚地知道你的目标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与其说“我必须变得更加社交”(如果你是一个每月只收到一次访问的孤独的猫女士),首先要定义你所说的社交是什么意思,你对社交生活的期望是什么,以及增加社交存在对你生活的积极影响会是什么。

然后,勾画出立即实施的计划,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在工作场所、现有的关系、日常接触等)和额外的激励措施,以消除障碍,让自己更多地接触新的人和享受新的体验和活动。

写下你打算做什么,以及哪些行动可以积极地影响你的社交努力(如变得更热情好客、放松、关心、善良、同情、同理心)。

或者,具体性也可以指设定具体的时间、地点,你将致力于投入时间来实现你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是可衡量的目标。

“可衡量”的意思是,你应该能够以某种方式衡量是否完成了你的目标或仍在进行中。

你的目标应该如何衡量取决于你。但是,你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和期望,一旦完成,你的目标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的目标是变得更加社交,那可能意味着在一年内与两个新人建立牢固的友谊,并每周参加一次社交活动。

通过“测量”来跟踪进展有助于给你一种当前状态的感觉,以及下一步的方向。

目标应该“可接受”于你。这意味着不仅你认同它们,而且它们还应该符合你的价值观体系,并且不会导致你在任何方面违背自己的正直。

如果目标是变得更加社交,那么“可接受性”部分体现在你对适当友谊的理解上。

无论是分享有趣的活动、情感和亲密的对话、烹饪还是运动,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你的信念和感受如何与即将为自己设定的目标相联系,是很重要的。

你的目标必须是现实的。换句话说,你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努力,同时稍微超越自己,以改变当前的现实。

回到孤独的猫女士的例子(没有什么错),一个现实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至少发展两段新的友谊,而不是成为社区的热门成员,因为实现这一点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们刚刚简单提到了时间框架,但无论如何,强调它是完全值得的。时间框架的关键在于设定一个固定的截止日期,在此之前你应该完成你的目标。

无论你决定做什么,确保将你的目标与日历相连,并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便平稳而逐步地工作于你的目标。

与目标设置相关的关键研究

不管涉及的任务是什么,目标的来源、环境或时间框架,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原则始终不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SMART理论已被证明在提高各种环境下的表现方面是有效的(拉瑟姆和品德,2005年;李和厄利,1992年;米纳,1984年)。以下是五个案例研究,探讨了不同形式的目标设置及其效果。

5个有趣的目标设置理论案例研究

绩效,如果将其作为目标,不一定会导致相同的结果,除非具体目标是获取知识和技能集。

在我们的第一个研究中,德威克等人(1986年,1988年,1988年)发现,在教室里,可以观察到两种常见的性格特征。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关注获取知识和技能,另一类主要关注成绩和课堂表现。

研究发现,第一类学生在所教授的科目上表现优于第二类。

然而,目标设置不仅仅是决定要关注的对象。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目标设置和目标完成的过程。

阿特金森(1958)进行的第二项研究表明,任务的难度也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阻碍或提高表现。当任务适中时,努力程度最高,而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时,最低。

此外,伴随目标设置的社会维度也应该考虑。

例如,多明尼克大学的一项大型研究招募了267名来自商业领域的参与者(马修斯,2015年)显示:

  • 将周报发送给亲近的人的参与者比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人完成了更多的任务。那些详细列出目标和具体实现方法的参与者与仅向朋友告知目标意图的参与者一样成功;
  • 告知朋友自己目标的参与者能够实现更多的目标,而那些仅写下行动计划的参与者则少得多;
  • 总的来说,写下目标的参与者比那些没有写的参与者完成的任务更多。

简而言之,这项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支持这样的主张:问责制、承诺和写下目标在个人致力于实现自我设定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标设置使人们能够保持专注,并在生活中找到意义。

事实上,博阿等人(2018年)声称,目标也为许多人提供了目的感,尤其是对疾病患者来说。这尤其在临终关怀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比较案例研究,涉及10位临终关怀机构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以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设置。

结果显示,参与者倾向于从他们认为重要的角度来表达目标(解决问题、缓解症状)。

博阿等人(2018年)的研究强调了使目标适合个人优先事项的重要性,以最大化其效果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卡罗尔(2018年)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旨在评估一项已有的目标设置策略在一所服务于许多来自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学生的小学中的效果。

结论指出,当目标设置被持续实施时,对学生自我效能、动机和阅读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卡罗尔认为,这发生在所设定的目标具体、可衡量、可实现、合理且及时且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

本质上,SMART首字母缩略词在许多情况下、背景和视角中都占主导地位。

学习目标的辩护

对许多人来说,绩效作为成就的概念与目标设置交织在一起。

仅仅重视或想要“最终产品”,却忽略了达成它的过程,是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指出,与绩效相比,学习目标的成功率更高。

对学习的关注实际上会对绩效产生连锁反应,最终有益于绩效。以下是五项研究,强调了绩效目标与知识目标的区别:

  • 维特斯和拉瑟姆(1996年)发现,对于知识不足的人来说,设定学习目标而不是绩效目标是最有效的;
  • 类似地,德拉赫-扎霍夫和埃雷兹(2002年)提出,对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在他们的工作中称为“策略目标”)的人在预测股票市场波动的任务上表现优于那些设定绩效相关目标的人;
  • 赛伊茨、拉瑟姆和塔萨(2004年)指出,被分配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的参与者在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美国移动电话行业互动中达到了更高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被分配了高绩效目标的参与者;
  • 科兹洛夫斯基和贝尔(2006年)的研究结论是,设定学习目标改善了自我调节的情感和认知机制,相比之下,强调高绩效目标;
  •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西吉茨、克莱因和赛伊茨(2010年)报告说,被分配了学习目标的人在受到负面反馈后较少感到紧张,并且表现更好,相比之下,仅被分配了绩效目标的人。

要实施以学习为导向的目标,重要的是要理解它们与绩效目标有何不同。

绩效目标可能类似于“我想流利地说XY语言,”而学习目标可能是:

到明年12月,我想学会说流利的XY语言。因此,我将每周上几次课,下载Duolingo应用程序,并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记忆我在选择的语言中的一些词汇。我还将尝试接触并结识说这种语言的人,以提高我对它的接触。

看看有什么区别?

免费个性化资源,供您使用 - 做个小测验

自我效能感与目标设置

自我效能感是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并发展的概念。它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

莱特西(1999年)写道:

很难充分评价这一研究对我们理论、实践乃至人类福祉的巨大影响。

这强调了该构念在从恐惧症和抑郁症到职业选择和管理组织等多个领域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阿克塔尔(2008年)将自我效能定义为:

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特别是对自己完成前面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我们认为什么”会影响“我们做什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积极心理学已经探索了我们的信念和世界观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方式。

正如圣雄甘地所说: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动。他想什么,他就成为什么。

区分一个人的能力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通常,还存在一种能力与欲望之间的差异,这导致了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自信心的形式,包含了一种“我能搞定”的态度。它对人的行为有一种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动机是指一个人愿意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的意愿。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旨在涵盖这两者,通过制定不仅符合个人能力而且提供必要资源的目标,以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刺激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虽然不可能在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出色地完成任务并推动自己超越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到的程度的情况下,培养一种自我效能感,但在积极框架内设定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目标设置框架

目标设置框架

目标设置框架

在实施目标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最佳方法?

我们已经一步一步地看到了它们应该如何构建。但没有看到它们应在其中扎根以获得最大效果的一般框架。

根据它们的框架,目标可以对个人的学习过程和表现产生特定影响。它们可以被消极地框架化,通过强调一个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损失和失败。

一种消极目标设置方法可能看起来像这样:

  • 我明年的目标是完全不增重。
  • 所有员工都应该努力不失去公司目前250名客户中的50名。
  • 分数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将受到处罚,并在第二学期获得额外的家庭作业。

这种方法往往是无效的,并且具有贬低性。研究表明,惩罚性策略往往会导致焦虑、更低的坚持力和表现,尤其是在与积极展望设定的目标相比时(罗尼,希格斯和沙赫,1995年)。

弗雷斯等人(1991)开发了“错误管理”的概念,旨在将过程中的错误重新框定为个人学习的机会。

用诸如“错误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和“你犯的错误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之类的声明来框定错误和负面反馈是有益的(赫斯林,卡森和范德瓦尔,2008年)。

总之,避免基于恐惧的环境鼓励人们再次尝试,而不是放弃他们的目标。“宽容”的方面也让个人期望,而不是害怕,失败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目标设置不是一条通往成功的直线路径,重要的是要感觉即使“失败”也能朝着目标努力,也许会增加一些具体性。

因此,如果以积极的方式框定,之前提到的目标看起来更像这样:

  • 今年,我将尝试采用一种饮食,使我能够减肥。我的目标是减重到80公斤,鉴于我现在体重85公斤,我的目标是总共减重5公斤。我尝试的第一种饮食可能不合适,我可能需要尝试几种不同的饮食才能找到一种既有效又能坚持的饮食。我会监测我每个月的进展,并注册健身房会员。
  • 公司非常重视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我们目前拥有250名客户,我们明年的目标是保持这一数字不变。你的角色将是确保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满意,通过多样化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与他们的互动方式。唯一的方法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监控和评估这些方法和策略的结果。
  • 分数提高两分的学生将在第二学期获得更少的家庭作业。如果分数没有提高两分,个人的努力将被纳入最后决定谁应获得奖励的考虑因素中。

这种做法提供了给定目标的具体指导和期望,同时也触发了积极的情绪。在积极目标设定的工作场所、学校和环境中,可以看到激励空间的能量、创造力和积极性。

人们喜欢挑战,尤其是那些看似困难但有可能实现的挑战。

5个成功的目标设置原则

“_我们的目标只能通过一个车辆来实现,那就是计划,我们必须强烈地相信这个计划,并且必须坚决地执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通往成功的道路。”

毕加索

作为人类,我们可能雄心勃勃,善于设定目标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缺乏实现目标的方向。

似乎毕加索几十年前就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累积的研究支持目标设定铺平了成功之路的观点(拉瑟姆和洛克,2006年)。

什么是成功的目标设置?

  • 承诺:当一个人对目标有承诺时,目标表现最强(洛克和拉瑟姆,1990年)。承诺水平反过来取决于我们对目标的渴望程度以及我们认为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
  • 清晰度:当目标清晰、精确、无歧义且可衡量时,我们知道要实现什么,这会增加我们的动机和表现(Avery等人,1976年)。
  • 挑战性:如果我们知道目标具有挑战性,但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它,我们就更有可能被激励去完成相关任务(Zimmerman等人,1992年)。
  • 复杂性:当任务过于复杂时,会削弱士气、生产力和动机(Miner,2005年)。保持任务的复杂性在可控范围内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 反馈:即时和详细的反馈对于让我们保持在目标进展的轨道上至关重要(Erez,1977年)。

因此,确保目标基于这些原则可以铺平成功的道路。事实上,拉瑟姆和洛克(1979年)发现,有效的目标设定比单纯的金钱奖励更能激励人。

目标设置如何与行为改变相关?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目标的作用,但我们省略了未设定目标的人会发生什么。

犹豫不决、缺乏焦点、无聊,以及没有具体的事物去追求,可能导致一种感觉,即一个人正在过着一种平淡、不那么有意义的生活。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常常出现在这些看似不变的空间中。

这是因为具体写下的目标可以为个人提供一种存在的结构、目的和意义。

正如洛克所论证的,目标是“行为的直接调节器”(拉瑟姆,甘戈达,和洛克,2011年),并且它们为自我提供了对未来愿景和具体目标的明确方向。

更重要的是,目标导向的行为加上推理能力是人类的根本要素。即使是“非人类”的世界也存在与目标设定平行的现象。

这并不是说植物会在铅笔上写下它们的目标。但让我们让洛克来解释一下:

“最低层次的目标导向行为是由生理控制的(植物)。下一个层次存在于较低的动物中,它涉及到通过感官感知机制进行的有意识的自我调节,包括快乐和痛苦。人类拥有更高的意识形式——概念化目标和设定长期目标的能力。”

(洛克,1969年)

人类反思的能力既是诅咒也是祝福。

它让我们摆脱绝对决定论的约束,但也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以及这些选择是否有助于我们的福祉。

例如,开始锻炼并感受到健康带来的诸多好处的人,往往会看到其他生活方式改变的价值,比如更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因此,如果一个目标被认为可以促进个体或其所属群体的幸福感,那么它可以成为灵感和自尊的源泉。

这往往会对与表现和效能相关的其他行为产生连锁反应。

目标设置能否帮助决策?

目标设置和决策是两个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生活的自愿行为。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格言,“你不能拯救不想被拯救的人。”

当谈到帮助他人时,除非他们想要帮助,并且有足够的动机采取适当的步骤前进——无论这有多累人——否则这是不可能的。

设定目标赋予决策能力,反之亦然。它使人们能够过滤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目标设置与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由维克托·弗鲁姆(1964年)提出,研究了人类决策背后的心理过程。

弗鲁姆提出了三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人类如何决定他们的生活以及实现给定结果所需的步骤:期望、工具性和效价。

他认为“动机力量”可以通过期望乘以工具性和效价来计算。

实际公式如下:

动机力量 = 期望 × 工具性 × 效价

用文学语言来说,弗鲁姆的观点是,动机来自于一个人相信投入的努力将使他们实现某一期望的绩效,而这一绩效的表现将导致特定目标的实现。

最终,个人对这一特定目标的价值(效价)感知也将影响他们追求特定目标的动力。

换句话说,信心、对所需事物的评估以及对特定结果的感知价值,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对特定目标的动力。

期望理论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增添了有趣的维度。洛克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地实施目标的见解,而弗鲁姆则揭示了自我价值感、个人感知和个体的价值观如何发挥作用。

洛克和弗鲁姆提出的理论在强调根据主观需求和能力定制目标的重要性上相互交叉。

为了激发任何给定挑战所需的“动机力量”,必须有势头。有了这种势头,成功就会随之而来,尤其是当失败被视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时。

9篇优秀的期刊文章供进一步阅读

目标设置的一个伟大方面是它适用于生活的大部分领域。

对于更详细的有关提及的研究信息,您可以查阅参考书目。几乎每个主题都可以找到与目标设置相关的文献。

例如,如果您有特定的写作目标,互联网上提供了大量分步指南。

关于目标设置在工作场所的应用也有大量的文献,特别是因为该理论始于增强工作场所员工动机的尝试。

为了您的方便,我们整理了一份最近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章列表,这些文章涉及广泛的应用场景。

如果您没有学术材料的访问权限,并希望咨询以下任何文章,请随时联系我们。

专业领域的目标设置:

  • 通过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因素,通过工作场所推广体育活动: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设置和体力活动的影响(Iwasaki等人,2017)
  • 成就目标取向及其对工作场所目标设置计划、上下级关系和培训的影响(Rysavy,论文,2015)
  • 关于目标设置、领导/追随关系和职场准备的经验练习(Ritter,2015)

学生/青少年的目标设置:

  • 有监督的健身测试和个人目标设定对拉丁裔中学生表现得分的影响(Coleman,2017)
  • 学生SMART目标设定对一所低绩效中学的影响(Thomas,2015)
  • 参与组织运动是否会影响学业表现、心理健康和青少年的长期目标设定?(Samarasinghe,Khan,McCabe,Lee,2017)

医疗/患者的康复目标设置:

  • 神经康复中的目标设定:开发一个基于理论基础的患者中心工具(Aleksandrowicz,2016)
  • 康复目标设定:理论、实践和证据(Siegert & Levack,2015)
  • 从患者的角度评估患者慢性病护理评估(PACIC)调查的结构(Fan等人,2015)

一种细致入微的观点

目标,目标,目标。

保持了解如何提升自己和他人很重要;然而,过多地沉迷于这一话题可能会忽视存在的真正价值。

“忙忙碌碌还不够,蚂蚁也是。问题是我们忙于什么?”

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的精彩话语邀请我们反思更广阔的图景。我们的目标是否推动我们追求真正重要的事物?如果是,那就继续吧。如果不是,或许现在是时候停下来了。

尽管目标设定确实可以增强个人的目的感、自信和自主性,但设定目标的习惯也可能让我们偏离核心价值观。

不幸的是,当前的趋势是跟随这条“忙碌路线”,其中倦怠已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佩特森,2019年)。它特别影响着千禧一代。

正如佩特森的文章所示,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如回复电子邮件、做家务、登记投票、打电话给生日的朋友等,已经变得很困难。

佩特森认为,倦怠是婴儿潮一代父母过度介入孩子生活的结果,也是现代劳动关系和社会媒体技术变化的结果。

在很多方面,这模糊了专业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的界限,而在如今,这种界限几乎不存在。

许多人感到压力,要时刻营销或展示自己是谁或做了什么,以便感觉自己被连接和竞争社会地位,即使不在专业环境中也是如此。对许多人来说,这表现为一种内在化的感受,即应该一直工作。

这推动人们将自己的生活或“影响力”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将目标设定为社会比较和不安全感的结果,而不是源自真实愿望去改变某事的目标。

一种自我照顾的文化已经出现,作为对倦怠和过度压力的回应。

然而,自我照顾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因为:

“_关于全面、持续的倦怠的问题在于,没有办法优化它使其更快结束。你无法像预防感冒那样提前服用防倦怠的Airborne。解决它的最好方法是首先承认它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不是暂时的疾病,并理解其根源和参数。”

佩特森还回忆了社会心理学家德文·普赖斯的话,他在谈到无家可归者时写道:

“懒惰,在我们大多数人通常理解的意义上,根本不存在。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对你来说没有道理,那只是因为你缺少了他的背景的一部分。就这么简单。”

因此,这是一个警告信息,提醒我们不要过度设定目标,以及对不断自我提升和改进的疯狂。

现代社会鼓励我们感到永远不够好。我们如何平衡自我同情和成为更好的自己并设定目标的愿望?

也许其中一个答案是避免不符合你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以及那些弊大于利的目标。

同样,奥尔多内斯、施韦策、加利斯基和巴泽尔曼(2009)警告说,当“目标失控”时会发生什么:当目标过于狭窄、过于具有挑战性、数量太多,并在一个不切实际的时间框架内实施时,它们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些后果从不道德行为到与失败相关的心理陷阱不等。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的老板旨在通过过度工作和低薪来增加利润,这对任何相关人员来说都不是可持续或合乎道德的目标。

作者基于管理研究也揭示,目标设定有时会以牺牲学习为代价。我们如何避免助长竞争文化,而是促进增长文化和内在动机呢?

为此,通用电气的史蒂夫·科尔建议管理者避免设置可能增加员工压力水平或包含惩罚性失败目标的目标;相反,科尔希望为员工配备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所需的必要工具。

这种方法,奥尔多内斯等人认为,将鼓励管理者考虑目标设定文化是否有利于公司的产出以及员工的福祉。

洛克和拉瑟姆(2002年)也警告了在工作场所将财务奖励与目标结合使用的潜在陷阱;这通常促使雇主设定相对容易的目标,而不是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在急于设定个人或业务目标之前,重要的是要考虑你的动机。

2份关于目标设置理论的PPT

希望你现在的大脑中充满了你如何与他人分享这一内容的想法。也许这篇文章可以激励你的工作场所、课堂,甚至是有点懒散和不太有动力的朋友。

阅读互联网上的长篇文章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时间或兴趣投入精力。

我们作为PositivePsychology.com的角色是翻译和综合学术思想和研究,使其易于访问。我们的读者在将这些资源和思想传达给更广泛的公众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PPT可以特别有效地传递关键信息,简洁明了。

因此,它们是将信息传达给更广泛受众的最佳方式。

为了启发你,你可以查看以下PPT,这些PPT以各种应用场景探讨了目标设置理论。

如果你想直接下载和使用其中任何一个,请务必联系作者,让他们授予你使用其内容的许可。

一句话总结

我们希望为你提供了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的深入观点。

希望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再也不会以同样的方式设定目标。

很可能,你将有90%的可能性更成功地实现它们,如果你将我们介绍过的不同点付诸实践,如具体的带有可实现行动项目的目标。

让它关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表现。

请记住,“SMART”。

你如何看待目标设置的平衡以及“足够好”的概念?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你有任何意见,请添加到下面的评论区。

我们希望关于目标设置的对话能继续开放你的想法。

我们希望你享受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目标实现练习,完全免费

参考文献

  • Akhtar, M. (2008). 什么是自我效能?班杜拉的4个自我效能信念来源。Positive Psychology UK.
  • Atkinson, J. W. (1958). 幻想、行动和社会中的动机:一种评估和研究方法。
  • Avery, C. C., Chase, M. A., Johanson, U. R., & Phillips, L. W. (1976). 《贝尔系统实践》:奖励与工作设计的联系。 人事杂志,55(8), 415-420。
  • Beal, M. A. (2017). 在幼儿园水平,目标设定如何影响内在动机并帮助增强学习?。
  • Boa, S., Duncan, E., Haraldsdottir, E., & Wyke, S. (2018). 在临终关怀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设定:一个比较案例研究,探讨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如何理解和在实践中使用目标设定。 国际姑息护理杂志,24(3),115-122。 https://doi.org/10.12968/ijpn.2018.24.3.115
  • Carr, M. (2018). 目标设定理论的实际应用(博士论文,默瑟大学,佐治亚州梅肯市)。检索自 https://libraries.mercer.edu/ursa/handle/10898/5130
  • Cianci, A. M., Klein, H. J., & Seijts, G. H. (2010). 负面反馈对紧张感和后续表现的影响:目标内容和尽责性之间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应用心理学杂志,95(4),618。 https://doi.org/10.1037/a0019130
  • Drach-Zahavy, A., & Erez, M. (2002). 挑战与威胁对目标-表现关系的影响。 组织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88(2),667-682。 [https://doi.org/10.1016/S0749-5978(02)00004-3](https://doi.org/10.1016/S0749-5978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