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书籍

什么是病理化与过度病理化在心理学中?

理论与书籍

15 Jul 2024

4

什么是病理化和过度病理化?

4 Nov 2020杰里米·萨顿博士

科学审查者: 乔·纳什博士

病理化我们经常通过我们的偏见来看待世界。

我们带着文化、职业、教育和社会背景的包袱来思考、决策和信仰。

作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士,我们将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带入与客户的会面中,影响我们的诊断。因此,我们可能会拒绝接受不同的行为被视为正常,或者错误地将症状视为精神疾病的指标。

本文探讨了偏见以及病理化正常行为作为精神障碍的风险和问题。

在继续之前,您可能想免费下载三个积极心理学练习。这些基于科学的练习探索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方面,包括优势、价值观和自我同情,并将为您提供工具以增强您的客户、学生或员工的幸福感。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什么是病理化?

我们都受到偏见的影响;我们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即使不正确)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当我们持有未经证实或错误的信念时,我们的决定很可能较差,对我们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科学的偏见

我们的教育、经验、知识和职业可能会限制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那么每样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

亚伯拉罕·马斯洛

这句话来自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科学心理学》一书,出版于1966年,但原始想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用词不同,但信息保持不变。它有不同的称呼:

  • 工具的法则
  • 锤子法则
  • 马斯洛的锤子
  • 黄金锤子

工具的法则是指认知偏见可能导致对熟悉工具的过度依赖。

但在心理学背景下是什么意思?

美国哲学家亚伯拉罕·卡普兰首次在1962年的一次UCLA会议上使用了锤子和钉子的比喻。他指的是科学中的偏见如何影响研究方法的选择。该概念在1964年的文章中被描述为“工具法则”,卡普兰说:“给一个男孩一把锤子,他会发现他遇到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敲打。”

他敦促科学家们在选择技术和方法时要谨慎。该方法可能是现成的、最近训练过的,但不一定适用于手头的问题。

在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病学中也是如此。

对于当时的马斯洛来说,工具的法则是指当时可用的有限数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斯泰拉嗪和硫利达嗪)。异常行为被过度病理化,即使患者能够区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不是真实的,也被视为精神病(工具的法则,2020)。

工具法则的影响

工具法则指的是无法超越有限的观点,并且与认知心理学中的功能固定性概念有相似之处。

感知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反复证明,基于先前的经验,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个物体只有一种用途。

例如,在经典的1945年实验中,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卡尔·邓克要求参与者将一根蜡烛固定在墙上。他们被提供了火柴盒和一盒图钉。大多数尝试失败了。

他们无法重新构建物品的用途。解决方案出现在参与者意识到图钉盒可以容纳蜡烛并用图钉钉到墙上的时候(埃森克与基恩,2015)。

有时候我们只能以一种方式看待事物,无法改变我们的表征。

因此,工具法则不仅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还消极地影响了我们的思考和决策。

结果,我们(工具法则 – 偏见与启发式,2020):

  • 变得更低效
    我们因为熟悉某种工具和技能而固执地坚持使用它。由于无法放手,任务比我们停下来思考并选择最适合工作的最佳方法所花费的时间要长得多。
  • 在教育中试图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所有的孩子学习方式不同,速度各异,各有强项和弱项。使用一种系统可能意味着每个在教学风格或阶段上表现优异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因为不符合而失败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

以下两种重叠的偏见可以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工具法则 – 偏见与启发式,2020):

职业变形

我们的专业背景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信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如果我既是营养师又是治疗师,而有人因为焦虑问题而来,我可能会倾向于检查他们的饮食。这可能不是坏事,但它可能导致我们按照问题呈现的方式进行推理,而不一定符合实际问题。

固定效应

以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可能会让我们将新问题与过去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当客户出现并与最近的案例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倾向于认为他们有相同的问题并采用类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偏见是有帮助的;它可以使我们更快地做出反应。但是,就像功能固定性一样,它也可能意味着我们无法看到眼前的实际问题。

这为什么在心理学中是个问题?

人类心理学极其复杂,有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我们的行为(埃森克与基恩,2015)。

基于简单的展示判断来访者表现出什么问题,可能会错过潜在的问题。我们可能会通过错误的诊断延长来访者的治疗时间,浪费他们的时间,并导致进一步的心理痛苦。

我们也可能只关注问题,而不是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希望过上完整和充实的生活。

正如Wakefield在2007年所说,“谁又能说我们观察到的行为‘只是正常但令人痛苦的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精神病理的表现’?”

我们有可能在“过度”病理化日常生活吗?可能。

4个病理化的例子

探戈成瘾

探戈成瘾

在心理健康领域,我们病理化。

大多数情况下,这可能是合理的。

毕竟,我们拥有多年的教育和经验。对吗?

但我们的学历并不能阻止我们将看似不同的行为视为潜在的精神健康问题。

以下四个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将一种行为(无论是通过直接观察还是通过来访者的描述)视为精神疾病的指标。

成瘾

Billieux等人(2015)指出,大量研究声称“创新却荒谬”的成瘾障碍。

事实上,有如此多的研究,以至于现在有一本专门用于发表有关基于旧行为创建新障碍的文章的期刊。

例如,不太可能的“阿根廷探戈成瘾”实际上可以被重新解释为一个人频繁参加舞蹈课程。毕竟,这最终取决于上下文,而且“康复”(如果你能从探戈中恢复过来)可能是迅速的。这真的是一种成瘾吗?

虽然视频游戏成瘾的概念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争议。它是否是一种稳定的概念尚不清楚。毕竟,从观察来看,“临床损害很低”,也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Bean等人,2017)。

随着越来越多的成瘾被创造出来,缺乏明确的指导标准来界定临床问题,我们越来越容易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行为病理化。

性偏好偏离

在19世纪和20世纪,“性偏好、欲望和行为一直被随意地病理化和非病理化”,甚至形成了具有分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e Block & Adriaens,2013)。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性偏好偏离相关的诊断定义受到了当前伦理和政治思维的极大影响。因此,性偏好偏离的诊断可能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文化背景,而不是真正的疾病存在。

痴呆症

有人担心“在长期护理环境中,行为是如何被病理化和问题化的。”意义往往通过“病理学的镜头”赋予行为(Dupuis, Wiersma, & Loiselle,2012)。然而,将“暴力”或“不当”标签贴在行为上,可能会忽视其背后的原因或原因,从而损害患者的利益。

从疾病和疾病的角度看待行为——将其直接归因于痴呆或其他脑部疾病——可能导致不适当的治疗,并忽略将患者视为个体而非诊断。将患者标记为“游荡”或“烦躁”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痛苦,因为他们如何看待自己。

相反,工作人员需要更好的、多维度的框架来识别行为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潜在原因,并提供更合适的治疗(Dupuis等,2012)。

反抗

“反抗有时被视为需要惩罚或甚至诊断的行为”,然而它可以被视为一种美德,有助于美好生活(波特,2011)。

特别是,受压迫群体成员中的反抗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这些人被当作有精神障碍的人来对待。

也许反抗是在受压迫群体中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与“坏行为”甚至“疯狂行为”相关联(波特,2011)。因此,我们必须对将反抗视为精神障碍的治疗保持警惕。

我们是否将“正常”行为病理化?

有一个古老的谚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加德纳,2019):

医生不同,病人死。

作为医生(或在这个情况下,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我们看同一个来访者并看到不同的潜在原因。我们的过往经验和教育塑造了我们的推理。

虽然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是谁,但我们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同样重要。

个性化资源供您使用 - 完成测验

心理学的西方化

个人和人群并不以同样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他们在感受、情绪、推理和道德判断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亨里奇,2020)。

因此,我们在将由西方人创建和测试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其他文化和背景的人群时必须谨慎。

在《我们都是疯子》一书中,伊桑·瓦特斯(2011)声称,我们的西方观点正在替代其他文化的观点,后果灾难性。他说,我们正在将什么是精神失常同质化,从而病理化那些在某些群体中被认为是正常的日常行为。

当有人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时,我们应该考虑他们的文化背景,然后再做判断,否则我们就可能将正常行为病理化。

医学化心理健康

生活可能很艰难。当发生一些糟糕的事情——死亡、分手、疾病或失业——我们通常会觉得难以应对。

但什么时候精神困扰不再是正常的,而是精神健康问题呢(瓦斯曼,2018)?

我们可能在过度医学化“正常”的心理健康。

我们用医学知识和视角看待人类的生活和面临的问题,并将它们“越来越多地定义和治疗为医学状况”(瓦斯曼,2018)。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扩大了什么是疾病的标准。虽然这可能是无意的,但也可能有更不道德的原因,如扩大药品市场以增加销量(瓦斯曼,2018)。

审视过度病理化

过度病理化

过度病理化

病理化和过度病理化的界限并不清晰,可能取决于我们的个人和专业视角。

虽然答案可能不清楚,但问题必须提出:我们是否在过度病理化?

精神健康障碍的增加

精神健康障碍的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精神健康问题的病例显著增加(瓦斯曼,2018)。

在美国(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用于诊断精神健康障碍的手册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DSM最初于1952年出版,只有106种障碍。自那时起,美国精神病学会一直在不断修订和扩展DSM,因为我们对精神健康有了更多的了解。第四版列出了297种障碍,第五版又增加了15种。

随着障碍数量的增加,自然地导致了更多的人达到诊断标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目前对精神健康障碍的定义,美国公众中有25%的人可以被识别为患有精神疾病(瓦斯曼,2018;精神健康障碍统计数据,2020)。

也许美国公众确实有很多精神健康问题,或者诊断标准过于宽松,或者更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必须将某事定义为“坏”才能修复它吗?

瓦斯曼(2018)问,“是否有必要将所有这些问题视为反映精神疾病的指标,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他的回答是响亮的“不”。

是不是四分之一的美国人真的患有精神健康障碍,还是我们错误地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定义为精神疾病的反映(瓦斯曼,2018)?

视频

是每个人都有精神疾病吗?| 准确诊断还是过度病理化

PositivePsychology.com的相关资源

PositivePsychology.com Toolkit 包含超过400个练习、活动、干预措施、问卷和评估。它是为热衷于使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帮助改善他人生活的人员设计的。

这个工具包由一群专家与世界顶级大学、组织和研究人员合作创建,每月更新最新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科学和实用工具。

使用它们来帮助理解来访者面临的挑战和可用的治疗方法。如果您正在寻找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提高幸福感,这个签名收藏包含了17个经过验证的积极心理学工具,供从业者使用。使用它们帮助他人茁壮成长。

一条带回家的信息

我们携带各种偏见,这些偏见基于文化、背景、培训和职业。虽然这种专业知识很有价值,但它可能导致结论不总是适当的。

虽然偏见在过去可能提供了进化价值,但现在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决策。对于心理健康从业者来说,它可能导致潜在的误诊和不适当或不必要的治疗。

我们的偏见可能导致过度病理化。

毕竟,“我们离普遍接受的精神障碍定义还很远”,因此不清楚一系列行为属性是否应被贴上这样的标签(De Block & Adriaens,2013)。

虽然《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和其他类似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和诊断出版物对于正式确定、识别和治疗精神障碍至关重要,但也存在固有的风险。

一旦障碍被识别、定义和记录,就很容易将其精神健康问题归因于广大公众。后果不仅是可能歪曲公共精神健康的现状,还可能推广成本高昂、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干预措施。

尝试使用我们的工具和工作表来识别来访者的问题。努力界定问题的范围,组织信息,并找出使来访者生活困难的根本原因,然后得出结论——希望避免过度依赖不适合问题的已知干预措施。

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不要忘记下载这些免费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参考文献

  • Bean, A. M., Nielsen, R. K. L., van Rooij, A. J., & Ferguson, C. J. (2017). 视频游戏成瘾:路径化视频游戏的倾向。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8(5), 378–389.
  • Billieux, J., Schimmenti, A., Khazaal, Y., Maurage, P., & Heeren, A. (2015). 我们是否在过度病理化日常生活?行为成瘾研究的可行蓝图。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4(3), 119–123.
  • De Block, A., & Adriaens, P. R. (2013). 路径化性偏好偏离:历史回顾。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50(3–4), 276–298.
  • Dupuis, S. L., Wiersma, E., & Loiselle, L. (2012). 路径化行为:痴呆护理中的行为含义。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6(2), 162–173.
  • Eysenck, M. W., & Keane, M. T. (2015). 认知心理学:学生手册. 纽约,NY:心理学出版社。
  • Gardner, J. (2019). 医生不同。 Drawing Blood: Comics and Medicine. Retrieved October 23, 2020, from http://drawing-blood.org/pre-modern-medicine/doctors-differ/
  • Henrich, J. P. (2020). 世界上最奇怪的人:西方如何变得心理独特并特别繁荣. 伦敦,UK:企鹅图书。
  • Kaplan, A. (1964). 探究的行为: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圣弗朗西斯科,CA:查德威克出版社。
  • 工具法则. (2020). Retrieved October 22, 2020,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w_of_the_instrument
  • 工具法则 – 偏见与启发式. (2020). Retrieved October 22, 2020, from https://thedecisionlab.com/biases/law-of-the-instrument/
  • Maslow, A. (1966). 科学心理学:侦察. 南本德,IN:门路版。
  • 精神健康障碍统计数据. (2020). Retrieved October 23, 2020, from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wellness-and-prevention/mental-health-disorder-statistics
  • Potter, N. N. (2011). 疯狂、邪恶还是美德?反叛的道德、文化和病理特征。 Theory & Psychology, 22(1), 23–45.
  • Wakefield, J. (2007). 精神障碍概念:有害功能分析的诊断影响。 World Psychiatry. 6(3), 149–156.
  • Wasserman, T. (2018). 去病理化精神病理学:精神疾病的神经科学及其治疗. SAM Ficher.
  • Watters, E. (2011). 我们都是疯子:美国精神病理学的全球化. 纽约,NY:自由出版社。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

理论与书籍

什么是道德发展?探索科尔伯格的6个阶段

8 Oct 2024

0

10 Nov 2024

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不公正、不公平、勇敢或极端善良的故事时,我们正确地体验到了一系列情绪,从愤怒到同情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moral-development/)

[

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

理论与书籍

需求层次:2024年对马斯洛发现的新解读

8 Jan 2024

1

2 Oct 202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探讨人类追求福祉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虽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讨论了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ierarchy-of-needs/)

[

情感发展

情感发展

理论与书籍

儿童的情感发展:解释3种理论

26 Dec 2023

0

10 Nov 2024

我们都见过婴儿可爱的微笑。那个可爱的光着嘴的微笑让我们也笑了。婴儿生来就有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emotional-development/)

分类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