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坚持:意义、重要性与书籍
什么是毅力?在心理学中,毅力是指我们持续追求目标并通过对技能和表现的不懈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目的性和目标导向的形式,需要长期的承诺和纪律。它由热情驱动。
虽然毅力与动机和决心有所不同,但它包含了这两者的元素。正如安吉拉·达克沃斯的研究所显示的,成功需要在某种形式的不适中坚持下去,并且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继续前进(Duckworth, Kirby, Tsykayama, Berstein, & Ericsson, 2010)。
在这种意义上,毅力与我们延迟满足、自我调节和实践自制的能力相关联。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履行对长期目标的承诺。毅力意味着我们优先考虑可持续的未来奖励,而不是眼前的短期快乐。
重要的是,所有的学习和掌握都需要毅力(Duckworth 等, 2010;Ericsson, 2006)。如果我们没有坚持说话、走路、掌握骑自行车、新语言或乐器,或者克服阻碍我们的焦虑或信念,我们都将停滞不前。这会阻碍我们的认知、身体和心理社会的发展。不会有进步。坚持不懈——毅力的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格或气质特征(Cloninger, Svrakic, & Przybeck, 1993)。因此,它与努力、雄心和完美主义有关。
在大五人格特质模型中,毅力的核心方面映射到尽责性的特征上。研究者如马克努斯·克雷德认为,坚毅的概念与尽责性没有太大区别,尽责性包括设定目标、自律、井井有条和细心(Credé, Tynan, & Harms, 2017)。
毅力作为性格优势
安吉拉·达克沃思认为,毅力加上激情等于坚毅。
在这里,“激情”被理解为一种强烈的一致兴趣,为实现长期目标提供基础动机。
在她畅销书《坚毅:激情和毅力的力量》(2016年)中,达克沃思展示了坚毅对于生活成功至关重要。尽管天赋很重要,但毅力比单纯的才能更为关键。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天赋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潜力是一回事。我们如何利用它则是另一回事。” 达克沃思写道(2016年,第17页)。虽然资质、技能和基本程度的天赋对于成功很重要,但它们不如勤奋努力和不断尝试以提高自身的重要性。
达克沃思进行了大量研究表明,具有坚毅的人比缺乏这种品质的人更有可能成功(Duckworth, Peterson, Matthews, & Kelly, 2007)。这些结果在学术环境中最为明显,在那里,坚毅的学生成绩更好,取得更高的教育成就,并在竞赛中获得更大成功(Duckworth & Quinn, 2009)。
我们可以将达克沃思描述的坚毅——即激情加毅力——视为一种倾向性特质。我们甚至可能希望将其视为一种性格优势。但关键在于,达克沃思认为坚毅是可以学习的。换句话说,我们都可以通过练习变得更加坚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毅力。
5个现实生活中的毅力例子
让我们看看毅力是如何在实际应用中体现的。
1. J.K.罗琳
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她的第一部手稿是在极大的困难中写成的。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她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并依赖于福利。她利用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写作。
完成之后,她的小说被许多代理人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她找到了一个愿意接受她的代理人。很快,她的代理人找到了一位出版商,她的书籍成为了全球畅销书,并被改编成了多部大片。如今,她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2. 托马斯·爱迪生
另一个真正的毅力典范是托马斯·爱迪生。这位发明了电灯泡的人彻底改变了现代生活。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他的灯泡愿景。他失败了数百次,甚至可能是数千次,直到他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在实验期间,他曾经说过:
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10,000种不会起作用的方法。
关键在于,他认为负面的结果和任何积极的结果一样有价值。了解什么不起作用以及为什么不起作用只是最终找到有效方法的过程的一部分。他也相信:“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3. 华特·迪士尼
华特·迪士尼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年轻时,他曾被当地报纸解雇,因为他被认为缺乏创造力。
他创办的一家早期动画公司也失败了,使他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在他生命中的某个时刻,由于无法支付账单,他甚至报告说靠吃狗粮度日。
绝望之下,华特·迪士尼前往好莱坞。在那里,事情同样不容易。他遭遇了一连串的拒绝,被告知永远不会成功,并且认为他的激情项目米老鼠注定会失败。事实证明,它并没有失败。
4. 亨利·福特
另一位伟大的人物亨利·福特,被认为是流水线生产的发明者,他革命了工业生产。亨利·福特曾多次破产,但最终将福特汽车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
5. 理查德·布兰森爵士
理查德·布兰森爵士患有阅读障碍,在学校里挣扎。他在考试中多次不及格,被认为是个问题学生。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学业上的挑战,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优势。
通过毅力、创造力、以及大量的热情和出色的商业技能,布兰森现在成为英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例子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故事讲述了人们如何克服巨大的逆境,坚持梦想,与命运抗争,并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毅力与复原力之间的联系
毅力和复原力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性的。
复原力指的是我们从困难中恢复过来的能力,指我们在遇到逆境后能够重新站起来。
我们越有复原力,就能越快地回到先前的状态。这意味着我们不会长时间沉浸在自怜之中,也不会陷入自我谴责或自我破坏的想法。日本谚语“跌倒七次,第八次站起来”生动地体现了复原力在毅力中的作用。
毅力和复原力也与我们如何处理失败密切相关。毅力强且复原力强的人能更有效地应对失败。
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感到尴尬或退缩,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学习机会。虽然他们会因为挫折而失望,但总是试图找出哪里出了问题。他们真正好奇地寻求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以避免将来再次失败。
这类人通常具有心理学家卡罗尔·S·德韦克所说的“成长心态”而不是“固定心态”。德韦克认为,“成长心态”是指“对挑战的热情和坚持,即使(或特别是)进展不顺利”(2017年,第7页)。
拥有成长心态的人坚信学习和持续发展自己的能力。而持有固定心态的人则认为能力是天生的,且几乎不可改变。
自然,持有固定心态的人也往往不太乐观地看待他们的努力对其表现的影响。
提升毅力的方法
安吉拉·达克沃思认为,从内部培养坚毅需要四个关键要素:
- 兴趣
- 练习
- 目标
- 希望
首先,我们必须追随我们的激情。这包括发现我们核心的兴趣。这个过程涉及好奇心、尝试新事物、实验以及积极寻求发展和保持我们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必须练习。但是,我们必须有目的地练习,集中精力解决我们的弱点和阿喀琉斯之踵,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纳入反馈。
目标是指我们希望通过帮助他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产生的愿望。它可以是推动激情的核心驱动力。
希望与我们相信我们的努力可以改善未来的信念有关(Duckworth, 2016)。
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外部培养毅力。例如,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传达出我们对他们有高期望,并尽可能提供支持,让他们达到这些期望。这包括向他们灌输一种信念,即他们可以实现我们的期望。
我们还应该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他们感兴趣但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并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坚持他们选择的课外活动。在组织中,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种基于类似原则的坚毅文化:高期望,加上更多的支持(Duckworth, 2016)。
关于该主题的4本书籍
1.《坚毅:激情和毅力的力量》——安吉拉·达克沃思(2016)
[]
](https://www.amazon.com/Grit-Passion-Perseverance-Angela-Duckworth/dp/1501111108/)
毫无疑问,关于这个话题的最佳书籍是安吉拉·达克沃思的畅销书《坚毅》。这本书基于多年的关于激情和复原力的研究,是一本易读而引人入胜的作品。
这本书结合了科学解释和实用技巧,说明这些发现为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并如何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它已将“坚毅”的概念牢固地植入大众想象中。
在亚马逊上查找这本书。
2.《心态:改变思维方式以发挥潜能》——卡罗尔·S·德韦克(修订版 2017)
[
](https://www.amazon.com/Mindset-Updated-Changing-Fulfil-Potential/dp/147213995X/)
卡罗尔·德韦克的《心态》是另一本经典之作。
德韦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核心的成长心态和固定心态的区别。这两种心态带来的后果是巨大的。
她同样基于坚实的科学研究,同时向我们展示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态。
在亚马逊上查找这本书。
3.《黑匣子思维:边际收益和高绩效的秘密》——马修·赛德(2015)
[
](https://www.amazon.com/Matthew-Syed-Black-Thinking-【2016】/dp/B06WP3C51N/)
马修·赛德的书与德韦克的书相得益彰。通过引用众多轶事和案例研究,他展示了从失败中学习的重要性。
这是所有进步和学习过程的前提。这一原则在航空业已被广泛接受,而其他行业(如医学)仍需制定有效的原则来整合失败的教训。
在亚马逊上查找这本书。
4.《Kaizen:日本逐步改进习惯的方法》——莎拉·哈维(2019)
[
](https://www.amazon.com/Kaizen-Japanese-Method-Transforming-Habits/dp/1529005353/)
这是一本可爱的书,它解释了日本逐步改进的理念及其文化渊源,然后展示了我们如何将Kaizen融入自己的生活。
在亚马逊上查找这本书。
PositivePsychology.com 有用的资源
探索《意义与价值生活大师班©》。这个鼓舞人心的辅导大师班帮助您找到意义,并为您提供工具,让您过上真正基于价值观的生活。连接我们的价值观是发展我们毅力和追求长期目标能力的核心前提。
您也可能发现这篇关于《自我纪律练习》的文章很有启发。
请查看这篇关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的文章——另一个非常相关的阅读材料。
如果您正在寻找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发展他们的优势,这份包含17种优势发现工具的产品非常适合您。使用它们来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己的优势,从而以增强生活的方式进行。
收获感言
古罗马美德中的勇敢明确地将毅力与勇气结合起来。
有趣的是,在现代对毅力的定义中,勇气往往被低估了,但在面对逆境时坚持不懈至关重要。
我最喜欢将毅力融入生活的做法是通过日本的“Kaizen”理念。“Kaizen”意为“好的改进”,指的是渐进和逐步改进的理念(Harvey, 2019)。
一种缓慢而稳定的可持续习惯变化方式,Kaizen是一种持续改革而非剧烈革命的哲学。换句话说,Kaizen鼓励我们简单地坚持改善自己,无论这些改进多么微小。
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个优势练习免费版本。
参考文献
- Cloninger, C. R., Svrakic, D.M., & Przybeck, T.R. (1993). A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50(12), 975–990. https://doi.org/10.1001/archpsyc.1993.01820240059008
- Credé, M., Tynan, M. C., & Harms, P. D. (2017). Much ado about grit: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of the grit litera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3(3), 492–511. https://doi.org/10.1037/pspp0000102
- Duckworth, A. L. (2016).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London: Vermilion.
- Duckworth, A. L., Kirby, T., Tsykayama, E., Berstein, H., & Ericsson, K. (2010). Deliberate practice spells success: Why grittier competitors triumph at 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 Social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 174–181. https://doi.org/10.1177/1948550610385872
- Duckworth, A. L., Peterson, C., Matthews, M. D., & Kelly, D. R. (2007).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1087–1101.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92.6.1087
- Duckworth, A. L., & Quinn, P. D. (200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hort Grit Scale (Gri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91, 166–174. https://doi.org/10.1080/00223890802634290
- Dweck, C. S. (2017) Mindset: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to fulfill your potential. Revised edition. London: Robinson.
- Ericsson, K. A. (2006).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and deliberate practi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ior expert performance. In K. A. Ericsson, N. Charness, P. J. Feltovich, & R. R. Hoffman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pp. 683–70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Harvey, S. (2019). Kaizen: The Japanese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habits one small step at a time. London: Bluebird.
- Syed, M. (2015). Black box thinking: Marginal gains and the secrets of high performance. London: John Murray.
- Vansteenkiste, M., Simons, J., Lens, W., Sheldon, K. M., & Deci, E. L. (2004). Motivating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persistence: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intrinsic goal contents and autonomy-supportive contex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246–26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7.2.246
- VIA Institute on Character. Retrieved on June 23, 2020 from https://viacharacter.org/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