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安娜原则:积极偏见的心理学
当您思考“偏见”时,您可能会想到它在负面方面的含义。
例如,您可能会想到对某一人群的偏见,并将其与种族主义联系起来,或者您可能会想到确认偏见理论,该理论指出我们经常忽略所有不支持我们所偏爱观点的证据。
确实,偏见通常是坏事,因为它涉及对我们可能认为错误、不现实或甚至有害的事情的先入为主的看法;然而,并非所有的偏见都是坏事。
事实上,有一个深深植根并普遍存在于所有文化和所有人中的偏见,它帮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并与他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积极偏见,或“波莉安娜原则”。
在继续之前,您可能想下载我们的三个幸福和主观幸福感练习以免费获取此处。这些详细的、基于科学的练习将帮助您或您的客户识别真正的幸福来源和提升幸福感的策略。
本文包含:
什么是波莉安娜原则?
“波莉安娜原则”一词指的是人类倾向于关注积极方面并在对话中使用更多积极词汇的倾向。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而不是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比消极方面更关注积极方面,他们也倾向于从记忆中回忆出更多的积极现象而非消极现象。
根据Dember和Penwell(1980年)的研究,这种积极偏见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人们高估了有价值物体的大小,避免看不愉快的图片,更频繁地传达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等等。”
(p. 321)
虽然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是悲观主义者或现实主义者,要么认为事情出错的次数多于正确,要么试图保持健康的平衡,但我们仍然是一个相当积极向上的物种。
Clay Jones博士这样描述:“任何没有临床抑郁症状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波莉安娜而不是伊奥(Eeyore)”(2014年)。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并不乐观,但积极的心态已经写在我们的DNA里——我们都有积极心态的内在能力,但是否真正接受波莉安娜原则并设定目标看向积极的一面几乎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波莉安娜原则的起源
您可能会好奇“波莉安娜原则”这个术语从何而来。实际上,这是一种生活模仿艺术的情况——它是以作家Eleanor Porter的小说《波莉安娜》中的主角命名的。波莉安娜是一位乐观的女孩,总是看到光明的一面。波莉安娜玩一种她称之为“高兴游戏”的游戏,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今天所说的感恩练习。在每种情况下,无论情况多么悲伤或令人沮丧,波莉安娜都会尝试找到至少一件好事——就像我们常说的“银色衬里”一样。她如此擅长这个游戏,以至于最终让她的整个小镇都加入进来,并对镇上的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Jones,2014年)。
波莉安娜原则的心理学
这一原则最初是由Matlin和Stang在20世纪70年代识别出来的,他们观察到人类明显更加开朗和积极。他们的研究发现,人们通常更重视积极方面,并且在缺乏所有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时往往假设最好的情况。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Matlin和Stang解释道,“认知过程有选择性地倾向于处理令人愉快的信息而非不愉快的信息”(1978年,第4页)。这种倾向使我们更加乐观、积极和向前看,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并平滑与他人互动的特质(稍后会详细讨论)。
除了整体上关注积极方面之外,波莉安娜原则还解释了我们更有可能记住令人愉快和积极的记忆。我们甚至倾向于将中性事件回忆为比实际情况更积极,这常常给我们带来“玫瑰色眼镜”,并助长了我们对过去岁月的怀旧感。
尽管乐观和寻找银色衬里的倾向无疑是一种值得拥有的特质——并且对我们的健康和福祉具有益处——但被称为“波莉安娜”通常并不被认为是件好事。事实上,如果您在Google中输入“波莉安娜”,您会得到以下定义:
“一个过度乐观或过于乐观的人”(强调部分已添加)。
这个词语——过度——解释了大多数人对采用波莉安娜式的乐观态度的普遍抵制;存在一种“太多积极”的情况。考虑一下您自己的生活——您可能至少有一两次或两三次需要倾诉或抱怨,而一个令人恼火的乐观主义者要么阻止您这样做,要么让您觉得思考消极是不对的。
我们都有我们的低落日子和困难时刻,没有人能够永远成为波莉安娜。正如大多数事物一样,在乐观和现实之间找到健康的平衡最为重要。
事实证明,即使是我们中那些患有抑郁症或其他情绪障碍的人也有内在的能力来关注积极方面。心理学家William Dember和Larry Penwell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比较了贝克抑郁量表(一种广泛使用的抑郁症状量表)得分与幸福感衡量标准得分以及两个“波莉安娜”衡量标准的得分。
Dember和Penwell发现,如预期的那样,抑郁量表得分与幸福感衡量标准得分显著负相关,但抑郁量表得分与两个波莉安娜衡量标准得分无显著相关(1980年)。
这表明,我们内在的积极偏见是独立于许多困扰我们的精神疾病的一种特质,这暗示即使在最艰难和抑郁的时候,我们仍然有能力关注积极方面。
也许正是这种内在的向积极倾斜的倾向,使得许多治疗抑郁的方法能够利用并加强这种倾向,引导我们使用我们自己的内在力量来恢复积极与现实之间的健康平衡,而不是陷入消极的境地。
什么是人-积极性偏差?
如果我们总是假设最好的情况,并且只关注积极方面,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被利用并可能变得一贫如洗!
虽然我们对自己认识的人有好恶之分,但积极性偏差也延伸到这个领域——我们倾向于喜欢个体,除非有理由认为他们不好。
虽然与波莉安娜原则有关,但这一现象有自己的术语:人-积极性偏差。它基于这样的观察:人们倾向于比群体本身更喜欢个人(Sears,1983年)。
您可能在日常对话中遇到过这种情况——您是否曾经听过类似这样的话:“我通常不喜欢红袜队的球迷,但你还算不错!”或“我讨厌律师,但这一个还不错。”
这种对个人的积极感知导致我们做出“例外”,通常继续我们对所属群体的看法。例如,这一现象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国会有如此低的批准率(最近约为10%),但个别国会议员的批准率却很高,尽管这些批准率在很大程度上会因党派认同而有所不同。
说到党派认同,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于人-积极性偏差的好例子;政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两极分化,每个边缘和所有光谱边缘都有极端团体。然而,尽管许多人对对立党的观点非常强烈,甚至带有负面色彩,但他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相处得很好。
这是因为,虽然人们可能有非常僵化的观点,比如“所有保守派都很自私”或“所有自由派都过于敏感”,但他们倾向于为那些有不同观点的人做出例外,并认为他们是“(少数)好的人”。
对个体的积极看法在数千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是一种优势,帮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生存。尽管在现代,联合求生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但对其他人的积极感知仍然是社会的粘合剂,帮助我们彼此联系。
免费个性化资源供您使用 - 做个测验
积极偏见的研究
您可能想知道我们如何知道这种普遍的积极偏见存在。有什么证据可以支持这一波莉安娜原则理论呢?来自多个角度和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了积极偏见的存在,但主要有两个核心研究方向:语言和年龄。
积极偏见与语言
研究人员能够突出积极偏见存在的一个方法是通过分析我们使用的语言。最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10万多个单词,涉及10种不同的语言,发现普遍存在一种普遍和根深蒂固的积极偏见,跨越了国家、语言、文化和甚至单词使用频率的界限(Dodds等,2015年)。
数据收集自Twitter、Google、Google Books、《纽约时报》、电影和电视字幕以及音乐歌词,并评估了包括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印尼语、韩语和中文在内的10种语言。在每一个样本中,研究人员都发现了积极偏见的证据(Dodds等,2015年)。
这项大规模研究的结果强调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们提出和推测的观点: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即“波莉安娜主义”。
积极偏见与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鼓励我们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的积极偏见通常会变得更强烈。许多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往往会记住更多的积极信息而非消极信息(Reed & Carstensen,2012年)。
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积极偏见是由于认知衰退引起的,但其他人坚持认为,这种积极偏见存在于认知健康的老年人中,是由于其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与目标相关的刺激上,而不是分散注意力或无关刺激(Reed & Carstensen,2012年)。
无论是由健康认知处理还是功能失调的认知引起,很明显,老年人更倾向于关注他们生活中的积极方面。例如,研究表明,老年人回忆的正面图像比例高于年轻人,而负面图像的比例较低(Mather & Knight,2005年);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快乐的面孔,远离愤怒或悲伤的面孔(Isaacowitz等,2006年);他们在做选择时更频繁地关注选择的积极方面而非消极方面(Mather等,2005年)。
也许老年人转向积极的原因是他们带来的智慧;他们学会了明智地使用注意力,而不是浪费时间去担心和烦恼生活中的消极面。不管解释是什么,老年人都似乎非常适合提供建议,帮助年轻人关注积极面——所以当您的父母和祖父母分享他们的智慧时,请务必倾听!
然而,不要陷入过度积极的陷阱。
沃比根湖效应
您可能听说过类似波莉安娜原则的东西,称为“沃比根湖效应”。这一效应源于加里森·基勒(Garrison Keillor)虚构的乌托邦小镇沃比根湖,那里“所有女人坚强,所有男人英俊,所有孩子都优于平均水平”(Keillor,引用自White,2012年)。
它也描述了过滤掉消极因素并专注于积极因素的倾向,但在一个特定领域:当你考虑到你自己!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优点、才能和能力,在某些方面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White,2012年)。
在心理学中,这有一个更精确的名称:自我增强偏差。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使我们认为自己比周围的人更勤奋、更有趣、更漂亮、更有驾驶技巧、更有技能和更诚实。
虽然良好的自尊心和自爱是健康的,但有些人会把沃比根湖效应推向极端。正如您所想象的,强烈的自我增强偏差并不是赢得朋友或提供现实视角的有效方式。研究表明,这种效应在某些文化中比其他文化更为突出;您可能会认为最大的分歧在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之间,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自我增强偏差在经济不平等严重的国家最强(White,2012年)。
沃比根湖效应突显了专注于积极方面的优点和潜在缺点——保持乐观和前瞻性很好,但实际上可能存在过度积极和过度自尊的问题。
积极偏见的例子
您可以找到很多积极偏见的例子,比如:
- 回忆第一次约会时,您会想起兴奋的感觉和相处得很好的时光,而不是紧张或谈话有时尴尬的时刻。
- 您在Google上搜索某物,快速浏览搜索结果中的图片,注意到更多积极和快乐的图片,而不是消极的图片。
- 除非您正处于特别艰难的时期,否则您发给朋友和家人的短信、社交媒体帖子和电子邮件中包含更多积极的词汇和引用,而不是消极的。
- 当您浏览单词列表或玩与单词相关的游戏或谜题(如拼字游戏、填字游戏和单词搜索)时,您往往更容易想到和注意到积极的单词,而不是消极的单词。
- 回顾一天时,您的记忆可能会集中在发生的美好事情上,比如收到爱人的一条甜蜜信息、在工作项目上收到好消息,或者吃了一顿特别美味的饭。
- 如果有人要求您描述自己,您可能会先列出积极的特质(例如,关心他人、风趣、善于倾听、负责任)。
- 同样,如果有人要求您描述您的配偶或伴侣,您可能会滔滔不绝地列出积极的特质——前提是您没有处在争吵中!
- 如果您回想起童年经历,比如去夏令营,您会发现游泳、徒步和玩游戏等积极的记忆比感到思乡和被蚊虫叮咬等消极记忆更突出。
当您停下来思考时,我们确实是非常乐观的物种!除了我们偶尔会有的糟糕日子——以及那些永久性地倾向于悲观的人——我们相当擅长将注意力放在积极方面。
5个推荐视频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波莉安娜和她的“高兴游戏”,请观看1960年的电影《波莉安娜》中的这一片段,该片段展示了她在逆境中坚持乐观的态度。
如果您想从学术角度了解更多关于波莉安娜原则的内容,以下这些视频可能会有所帮助:
Is life inherently horrible? David Benatar and the Pollyanna Principle from Carneades.org
The Pollyanna Hypothesis – Epic Science #108 – How Stuff Works
Introducing the Pollyanna Principles – Hildy Gottlieb and Creating the Future
How language shows we’re biased toward positivity – CBS This Morning
一条带回家的信息
在这篇短文中,我们探讨了“波莉安娜原则”,并描述了人类倾向于关注积极方面的倾向。这里的关键信息是,我们实际上被编程去注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关注积极方面,这与最近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相吻合。
如果您在保持积极和乐观方面有困难,请利用这篇短文和您对波莉安娜原则的知识提醒自己,您实际上已经很擅长关注积极方面了。请放心,您已经具备了看到光明面的能力;有时候,您只是需要一点推动力来拥抱它!
您对波莉安娜原则有何看法?您觉得它适用于您的生活吗?您是否曾对一个总是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波莉安娜”感到厌烦?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感谢阅读,祝您好运,培养您发现任何情况中银色衬里的能力!
希望您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免费下载我们的三个幸福练习。
参考文献
- Dember, W. N., & Penwell, L. (1980). Happiness, depression, and the Pollyanna principle.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15(5), 321-323. https://doi.org/10.3758/BF03334546
- Dodds, P. S., Clark, E. M., Desu, S., Frank, M. R., Reagan, A. J., Williams, J. R., Mitchell, L., … & Danforth, C. M. (2015). Human language reveals a universal positivity bi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12, 2389-2394. https://doi.org/10.1073/pnas.1411678112
- Isaacowitz, D. M., Wadlinger, H. A., Goren, D., & Wilson, H. R. (2006). Selective preference in visual fixation away from negative images in old age? An eye-tracking study. Psychology and Aging, 21, 40-48. https://doi.org/10.1037/0882-7974.21.1.40
- Jones, C. (2014). The Pollyanna phenomenon and non-inferiority: How our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can lead to poor treatment choices. Science-Based Medicine. Retrieved from https://sciencebasedmedicine.org/the-pollyanna-phenomenon-and-non-inferiority-how-our-experience-and-research-can-lead-to-poor-treatment-choices/
- Mather, M., & Knight, M. R. (2006). Angry faces get noticed quickly: Threat detection is not impaired among older adult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1B, 54-57. https://doi.org/10.1093/geronb/61.1.P54
- Mather, J. A., Larkin, G. R., Reuter-Lorenz, P. A., Carstensen, L. L. (2005). Divergent trajectories in the aging mind: Changes in working memory for affective versus visual information with age. Psychology and Aging, 20, 542-553. https://doi.org/10.1037/0882-7974.20.4.542
- Matlin, M. W., & Stang, D. J. (1978). The Pollyanna Principle: Selectivity in language, memory, and thought. Cambridge, MA, US: Schenkman.
- “Person-positivity heuristic.” (n.d.). Research Net: Psych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s://psychology.iresearchnet.com/social-psychology/social-cognition/person-positivity-heuristic/
- Reed, A. E., & Carstensen, L. L. (2012). The theory behind the age-related positivity effec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2, 339.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2.00339
- Sears, D. O. (1983). The person-positivity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233-25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44.2.233
- White, L. T. (2012). Occupy Lake Wobegon.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ulture-conscious/201205/occupy-lake-wobegon
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