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12个示例、活动与发现
12 十一月 2024
亲社会行为:12 个示例、活动和发现
12 九月 2020 由 妮可·塞莱斯廷博士
科学审查由 克里斯蒂娜·威尔逊博士
大约在午夜时分,一只小狗冲到了阿比盖尔·马什博士的车前。
她急转弯以避开它,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旋转,最后停在了快车道上。
恍惚中,她意识到有人敲着她的乘客门,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是的,她确实需要。在她的允许下,他跳进了她的车,加速穿过高速公路,然后停在了他的车后面。然后他跳回自己的车,开车离开,留下马什博士,一位乔治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一个陌生人,而且显然没有任何回报的可能性?
在你继续阅读之前,我们建议你免费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人际关系练习。这些详细且基于科学研究的练习将帮助你或你的客户建立健康、有益的生活关系。
本文包含:
-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个心理学理论
- 3个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示例
- 4个引人深思的发现和实验
- 儿童发展中的亲社会行为
- 2种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 3个有帮助的活动
- 评估亲社会性:问卷和量表
- 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
- 相关资源
- 总结信息
- 参考文献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个心理学理论
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旨在使他人受益的行为(Dunfield, 2014)。例如,志愿工作、捐款或帮助邻居搬重家具。最显著的亲社会行为类型是利他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为了帮助另一个人而不计成本,没有期望或可能性获得任何回报。
这就是马什博士从那位匿名司机那里经历的事情,他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她安全,并且不要求任何补偿。
当你从事亲社会行为时,你的行为目标是解决另一个人的需求。总的来说,人们的需求可以分为三类:
- 工具需求,即个人难以独自实现目标。
- 未满足的愿望,即个人无法获得所需资源。
- 情绪困扰,如悲伤或孤独。
当你帮助一个人实现目标、分享资源或提供安慰时,你就是在从事亲社会行为。
科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悖论。为什么人们愿意在自己身上施加成本以造福他人,而不是专注于让自己受益?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基于进化论的理论,这些理论解释亲社会行为作为应对社会生活压力的适应。
亲属选择 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你更有可能帮助基因亲属而非朋友或陌生人。如果你帮助与你有基因联系的人,你增加了他们生存的机会,确保你的基因留在或增加在基因库中(汉密尔顿,1963,1964)。
互惠利他主义 理论指出,帮助非亲属也可以是适应性的,如果接受你慷慨行为的人可以信赖在你需要时回报帮助(特里弗斯,1971)。
科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和威廉·汉密尔顿(1981)总结了自然界中的亲社会行为:
进化的理论基于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然而,同一物种甚至不同物种之间的合作非常普遍。
第二类理论包括那些将亲社会倾向归因于个体在社会学习经验、情绪和同理心能力上的差异(Bierhoff, 2005)。
例如,一项大型元分析发现,预测亲社会行为最强的指标是个体能够同理感受其他人的感受和观点(Bierhoff, Klein, 和 Kramp, 1991)。
其他研究表明,当孩子和成人处于快乐情绪时,他们比处于中性或负面情绪时更愿意帮助或分享给他人(Rosenhan, Underwood, & Moore, 1974)。
3个现实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示例
大多数社交物种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即更愿意帮助亲戚而不是非亲属个体,但也会经常向陌生人延伸亲社会行为。
例如,老鼠会拉动杠杆以释放被困的老鼠或救起溺水的同伴,即使转身可以让它们获得美味的食物奖励(Sato, Tan, Tate, & Okada, 2015)。
vervet 猴子发出警报叫声以警告同伴有关捕食者的存在,尽管这样做会让自己面临攻击的风险(Cheney & Seyfarth, 1990)。
海洋生物学家记录了超过115次座头鲸干预虎鲸攻击无关物种的行为(Pitman等,2017)。
人们在捐出时间或金钱给慈善事业、帮助朋友搬重家具、为生病的人跑腿以及鼓励感到放弃的人时,都表现出了亲社会行为。
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都提供了时间和努力来减轻别人的负担或改善他们的福祉。
下载3个积极关系包(PDF)
通过填写您的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
-
姓名*
-
电子邮件地址*
-
您的专业*
您的专业治疗辅导教育咨询商业医疗保健其他
-
备注
此字段用于验证,请勿更改。
窗口加载完成后添加事件监听器(函数)
4个引人深思的发现和实验
根据商学院和政治学系教授的标准经济理论,在任何情况下,最理性的选择都是最大化对你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对别人的影响如何(Anand, Pattanaik, & Puppe, 2009)。
换句话说,只有当你自私地行事时,你才是在理性地行事。然而,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决定时会认真考虑他们的选择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最戏剧性的例子来自基于独裁者游戏和最后通牒游戏等经济游戏的研究,例如以下研究。
在独裁者游戏中,一笔钱被交给一个人,这个人完全有权决定是否保留或与另一个人分享这笔钱。
根据标准经济理论,理性的做法是把所有的钱都留给自己。但这不是人们所做的。相反,独裁者们自由地将大约15%-35%的钱赠予他们的伙伴——他们刚刚遇到的陌生人,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的人——(Camerer, 2003)。
这一结果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复制,从小型狩猎采集社会到大型工业化社会(Henrich等,2005)。
在最后通牒游戏中,一方被赋予提议如何分配这笔钱的权利,另一方(回应者)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提议。如果提议被拒绝,没有人得到任何钱。
根据标准经济理论,提议者应该提出最低限度的提议,而回应者应该接受任何提议(因为有总比没有好)。但这不是人们所做。提议者通常提供40%-50%,而回应者经常拒绝少于20%的提议(Camerer, 2003)。
更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往往愿意支付罚金以获得机会惩罚在游戏中表现自私的一方,即使他们并没有参与游戏,只是在观看(Fehr & Gächter, 2002)。
全世界的人似乎受到公平感的驱动,通常创建旨在促进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
亲社会个体通常被视为理想的伴侣、朋友和配偶。那些自私的人会被避免,因为他们表明他们愿意剥削而不是帮助他们的伴侣(von Rueden, 2014)。
亲社会行为在儿童发展中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发展心理学家设计了巧妙的方法来探索婴儿的思想,以发现他们知道什么和如何学习。
由于婴儿不会说话,这些方法依赖于其他可测量的行为,比如他们对不同理论相关方式的视频的观看时间或他们在有机会选择不同类型玩具时的选择。令人惊讶的是,婴儿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强烈的亲社会行为和群体偏见。
六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那些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人或袖手旁观的人。
在一系列实验中,六个月大的婴儿被展示了一个红色圆盘努力滚上山坡的视频(Hamlin, Bloom, & Wynn, 2007)。一个黄色正方形冲进来把圆圈推上了山。然后一个蓝色三角形出现并把圆圈推回了山底。
婴儿反复观看这个显示,直到他们变得厌倦并转过头。然后他们被提供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黄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三角形,并被允许选择其中一个。婴儿明显选择了黄色正方形。
这一结果已在多种实验中得到重复,使用不同类型的演员进行亲社会或反社会行为。
其他研究表明,在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更喜欢惩罚伤害他人的个体(Hamlin, Wynn, Bloom, & Mahajan, 2011)。
到九个月大时,婴儿更喜欢那些帮助像他们一样的人,以及那些伤害不像他们的人。例如,在一组研究中,九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那些伤害不喜欢吃同样食物的玩偶的人(Hamlin, Mahajan, Liberman, & Wynn, 2013)。
在12到36个月大的幼儿期,孩子们很容易表现出帮助、安慰、分享和与他人合作等亲社会行为(Brownell, 2013)。
到三岁时,孩子们也表现出对社会规则的学习和遵守这些规则的强烈倾向。例如,即使他们只是观众而不是玩家,他们也会积极执行游戏规则(Cummins, 1996; Schmidt & Tomasello, 2012)。
到四岁时,孩子们已经能够考虑到如何分配资源时的多个因素,例如努力、需求、群体成员资格、成本和与不同个体过去的经验(Fehr, Bernhard, & Rockenbach, 2008)。
在童年中期,孩子们开始使用亲社会谎言来保护他人的感受,或者在某些文化中,来显得谦虚。他们的认知技能也成熟到足以认识到有时伤害是必要的,以便实现更大的善,例如把某人从不安全的游戏结构上拉下来防止受伤(Evans & Lee, 2014)。
免费为您个性化定制的资源 - 参加测验
2种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如何提高亲社会行为?我们提供以下两种选择。
引导人们朝亲社会选择倾斜
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泰勒和合作者卡斯·桑斯坦引入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来引导人们的选择方向,称为引导,这涉及安排选择的方式,使偏好在不禁止任何选项的情况下可预测地转移。
例如,与其让员工选择是否参加退休计划,不如采用“明天储蓄更多” 计划,自动为员工注册,但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退出。
这类项目在过去十年中使退休储蓄增加了多达300亿美元(Malito, 2018)。
提高同理心技能
同理心基本上意味着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
情感同理心 意味着感受到另一个人正在经历的情感。如果他们悲伤,你也感到悲伤。如果他们快乐,你也感到快乐。
认知同理心 意味着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如何解读和回应正在发生的事情。无数研究表明,那些在认知和情感同理心方面表现出色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帮助他人和化解冲突(Stocks, Lishner, & Decker, 2009)。
提高同理心技能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阅读小说和传记。当你阅读一本小说或传记时,故事会从角色的角度展开,让你置身于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中。
神经科学研究报告称,阅读小说时,大脑中与模拟他人思维相关的区域会有更多的活动(Tamir, Bricker, Dodell-Feder, & Mitchell, 2016)。其他研究表明,阅读虚构叙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自我报告的同理心和同理心技能(Bal & Veltkamp, 2013)。
3个有帮助的活动
与幼儿玩轮流游戏,如轮流按玩具按钮、来回滚动球或互相传递玩具。
心理学家罗多尔福·巴雷根和卡罗尔·德维克(2014)发现,即使是1岁的孩子,在玩过这类游戏后,也会迅速开始将新玩伴视为需要帮助和分享的对象。
磨练识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如果你善于解读面部表情并预见别人想要或要做什么,那么在亲社会行为方面会更容易做到。
成人课程由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博士开发,他在情绪、非言语交流和欺骗检测领域都是专家。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提高情绪识别技能。
玩派对游戏,鼓励换位思考。游戏设计师、艺术家和教授玛丽·佛兰森开发了一种微妙且不太说教的方法来改进社交协调技能,名为《尴尬时刻卡牌游戏》。这个游戏要求玩家选择解决尴尬社交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人和儿童在定期玩这个游戏后被发现提高了换位思考的能力。
评估亲社会性:问卷和量表
最广泛使用的并且受尊敬的评估工具是亲社会倾向量表(Carlo & Randall, 2002)。该量表最初是为大学生和年轻人开发的,后来被修改用于中学生和高中生。
这是一个包含23个项目的广泛量表,区分以下六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
- 利他主义(示例项目:如果我帮助了某人,他们应该帮助我。)
- 匿名(示例项目:我倾向于在受助者不知道谁帮助他们的情况下帮助他们。)
- 紧急(示例项目:我倾向于帮助那些处于真实危机或需要中的人。)
- 情绪(示例项目:我倾向于帮助那些处于情感痛苦中的人。)
- 顺从(示例项目:当人们请求帮助时,我不犹豫。)
- 公开(示例项目:当我被人看着时,我能最好地帮助他人。)
另一个广泛使用的工具是成年人的亲社会量表(Caprara, Steca, Zelli, & Capanna, 2005)。该量表由17个项目组成,并将行为和感受分类为四种类型:分享、帮助、照顾他人和同情他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卷上的得分能预测他们在独裁者游戏和最后通牒游戏中行为(Rodrigues, Nagowski, Mussel, & Hewig, 2018; Zhao, Ferguson, & Smillie, 2016)。
国家指导资源中心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在线问卷,用于评估6-11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
亲社会行为 的对立面是反社会行为,即旨在妨碍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利他主义 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极端形式,因为它涉及仅为了使他人受益而在自己身上施加成本。
精神病态是一种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因为它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他人,不顾他人遭受的痛苦(Blair, 2013)。
非凡的利他主义者——例如那些捐赠肾脏的人——表现出异常的同情神经反应(特别是恐惧),这驱使他们采取同情行动(Brethel-Haurwitz 等,2018)。
相比之下,精神病态者在这方面的神经反应不足,导致对他人痛苦的共情减少(Blair, 2013)。
相关资源
在PositivePsychology.com,我们提供许多资源,以帮助您培养亲社会行为技能。
这篇文章将教你如何调节情绪,不要冲动行事。另一篇好文章是关于如何提高沟通技巧的文章。
无论您的目标是让您的孩子收拾房间,还是让老板延长工作期限,重要的是以一种不太可能被视为威胁、要求或负面评价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请求。
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也许可以通过阅读以下人生意义书籍找到,这可能会让你发现服务他人是给你带来幸福的事。
最后,我们强烈推荐阅读这篇关于利他主义的文章,该文章深入探讨了这一概念。
如果您正在寻找更多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此集合包含了17种经过验证的积极关系工具,供从业者使用。使用它们来帮助他人建立更健康、更有营养、更有益的生活关系。
总结信息
数十年的认知科学、发展科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和人类学研究清楚地表明,我们天生具有亲社会偏见,这种偏见在个体和社会之间各不相同。
我们的早期学习经验和文化压力塑造了这些偏见,要么加强要么减弱这种天生的倾向,即帮助或妨碍他人。
成人和儿童倾向于更喜欢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人,避免那些表现出自私行为的人。
历史上,重视合作努力和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蓬勃发展,而那些偏爱自利的社会最终自我毁灭。
希望你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免费下载我们的三个积极关系练习。
参考文献
- Anand, P., Pattanaik, P., & Puppe, C. (Eds.) (2009). 理性与社会选择手册. 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 Axelrod, R., & Hamilton, W. D. (1981). 合作的进化. 科学, 211, 1390–139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7466396
- Bal, P. M., & Veltkamp, M. (2013). 阅读小说如何影响共情?一项关于情绪运输在其中作用的实验调查. _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8, e55341.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55341
- Barragan, R., & Dweck, C. S. (2014). 重新思考自然的利他主义:简单的互动触发儿童的仁慈。 _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111(48), 17071–17074. https://doi.org/10.1073/pnas.1419408111
- Bierhoff, H. W. (2005). 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在 P. Gilbert 编辑的 共情:概念化、研究和心理治疗的应用 (第148-167页)。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
- Bierhoff, H. W., Klein, R., & Kramp, P. (1991). 事故研究数据对利他主义人格的证据。 个性杂志, 59(2), 263–280. https://doi.org/10.1111/j.1467-6494.1991.tb00776.x
- Blair, R. J. R. (2013). 精神病态:认知和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神经科学对话, 15, 181–190. https://doi.org/10.31887/DCNS.2013.15.2/rblair
- Brethel-Haurwitz, K. M., Cardinale, E. M., Vekaria, K. M., Robertson, E. L., Walitt, B., VanMeter, J. W., & Marsh, A. A. (2018). 超常利他主义者表现出增强的自我-他人重叠神经反应,尤其是在恐惧时,这驱使他们产生同情行为。 心理科学, 29, 1631–1641.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8779590
- Brownell, C. A. (2013).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最新进展。 婴儿期, 18, 1–9. https://doi.org/10.1111/infa.12004
- Camerer, C. F. (2003). 游戏中的战略思考行为趋势。 认知科学趋势, 7(5), 225–231. https://doi.org/10.1016/S1364-6613(03)00094-9
- Carlo, G., & Randall, B. A. (2002). 对晚期青少年进行亲社会行为衡量的新量表。 青年与青少年杂志, 31, 31–44. https://doi.org/10.1023/A:1014033032440
- Caprara, G. V., Steca, P., Zelli, A., & Capanna, C. (2005). 成年人亲社会性的新量表。 欧洲心理评估杂志, 21, 77–89. https://doi.org/10.1027/1015-5759.21.2.77
- Capraro, V., Jagfeld, G., Klein, R., Mul, M., & Van De Pol, I. (2019). 用简单的道德引导来增加利他主义和合作行为。 科学报告, 9, 11880.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9-48094-4
- Cheney, D., & Seyfarth, R. (1990). 猴子如何看待世界. 芝加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 Cummins, D. D. (1996) 3岁和4岁儿童的道义推理证据。 记忆与认知, 24, 823–829. https://doi.org/10.3758/BF03201105
- Dunfield K. A. (2014). 构造划分:亲社会行为分为帮助、分享和安慰三个子类型。 心理学前沿, 5, 95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4.00958
- Evans, A. D., & Lee, K. (2014). 说谎、道德和发展的。在 M. Killen & J. G. Smetana (编) 道德发展手册,第2版,(第361–384页)。纽约,NY:心理学出版社。
- Fehr, E., Bernhard, H., & Rockenbach, B. (2008). 幼儿的平等主义。 自然, 454, 1079–1083.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7155
- Fehr, E., & Gächter, S. (2002). 人类中的利他惩罚。 自然, 415(6868), 137–140. https://doi.org/10.1038/415137a
- Hamilton, W. D. (1963). 进化中的利他行为。 美国博物学家, 97(896), 354–356. https://doi.org/10.1086/497114
- Hamilton, W. D. (1964). 社会行为的遗传进化 I, II. 理论生物学杂志, 7, 1–52. https://doi.org/10.1016/0022-5193(64)90039-6
- Hamlin, J. K., Wynn, K., & Bloom, P. (2007). 婴儿对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评估。 自然, 450, 557–559.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6288
- Hamlin, J. K., Wynn, K., Bloom, P., & Mahajan, N. (2011). 幼儿对反社会者的反应。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108, 19931–19936. https://doi.org/10.1073/pnas.1110306108
- Hamlin, J. K., Mahajan, N., Liberman, Z, & Wynn, K. (2013). 不像我的人就是坏人:婴儿更喜欢伤害与自己不同的人。 心理科学, 24, 589–594.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2457785
- Henrich, J., Boyd, R., Bowles, S., Camerer, C., Fehr, E., Gintis, H., … & Henrich, N. S. (2005). 经济人跨文化视角:行为实验在15个小规模社会中的应用。 行为与脑科学, 28, 795–855. https://doi.org/10.1017/S0140525X05000142
- Malito, A. (2018年1月6日). 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泰勒可能为退休账户增加了296亿美元。 MarketWatch 在线. 获取自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nobel-prize-winner-richard-thaler-may-have-added-296-billion-to-retirement-accounts-2017-10-09
- Pitman, R. L., Deecke, V. B., Gabriele, C. M., Srinivasan, M., Denkinger, J., … & Schulman-Janiger, A. (2017). 座头鲸干扰捕食哺乳动物的虎鲸对其他物种的攻击:行为和跨物种利他主义? 海洋哺乳动物科学, 33, 7–58. https://doi.org/10.1111/mms.12343
- Rodrigues, J., Nagowski, N., Mussel, P., & Hewig, J. (2018). 如果有赔偿,利他惩罚与愤怒特质相关,而不是利他特质。 赫利翁, 4, e00962.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18.e00962
- Rosenhan, D. L., Underwood, B., & Moore, B. (1974). 情绪调节自我满足和利他主义。 个性与社会心理杂志, 30(4), 546–552. https://doi.org/10.1037/h0037038
- Sato, N., Tan, L., Tate, K., & Okada, M. (2015). 大鼠展示出帮助浸湿的同类的行为。 动物认知, 18, 1039–1047. https://doi.org/10.1007/s10071-015-0872-2
- Schmidt, M. F. H., & Tomasello, M. (2012). 幼儿强制执行社会规范。 当前心理学方向, 21, 232–236.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12448659
- Stocks, E. L., Lishner, D. A., & Decker, S. K. (2009). 同理心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心理逃避还是? 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 39, 649–665. https://doi.org/10.1002/ejsp.561
- Tamir, D. I., Bricker, A., Dodell-Feder, D., & Mitchell, J. P. (2016). 阅读小说和阅读心灵:模拟在默认网络中的作用。 社会、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 11, 215–224. https://doi.org/10.1093/scan/nsv114
- Trivers, R. L. (1971). 互惠利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