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书籍

什么是分离焦虑?9个工作表用于治疗

理论与书籍

8 十月 2024

2

什么是分离焦虑?9 个工作表用于治疗

27 三月 2021加布里埃拉·兰西亚,博士

科学审阅:乔·纳什,博士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表现为与主要依恋对象(如父母)分离时出现过度焦虑。

尽管其起源于儿童期,但分离焦虑也可能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期,并且是发展更严重焦虑症状(如恐慌发作和广场恐惧症)的风险因素(Lewinsohn 等人,2008 年)。

这些行为对父母和看护者来说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因此,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理论和干预措施对于防止焦虑升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分离焦虑在不同年龄段的起源,并提供处理儿童和成人分离焦虑的策略。我们还将提供治疗师可以整合到与经历分离焦虑的患者会话中的练习。

在继续之前,您可以下载我们的三份积极关系练习免费版。这些详细的、基于科学研究的练习将帮助您或您的客户建立健康、充实的关系。

本文包含:

分离焦虑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鲍尔比的理论

鲍尔比(1958)的进化论认为依恋是指儿童天生倾向于形成依恋。婴儿天生就会表现出某些称为社会诱因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确保与依恋对象的重要接触(McLeod,2017 年)。

这些行为也称为接近寻求行为,有助于与主要看护者建立安全依恋,并导致依恋行为,例如当孩子感到不安或沮丧时寻求主要看护者。

如果孩子无法进行接近寻求行为或找不到看护者,那么分离反应——哭泣——就会被唤起。

“陌生人危险”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婴儿和幼儿对陌生人的反应。为了测试这一理论,Mary Ainsworth 开发了一种名为“奇怪情境”的练习(Ainsworth 等人,1978),在这个练习中,12 到 18 个月大的儿童在一个装满玩具的房间里与他们的母亲在一起。

一个陌生人进来,与母亲交谈几分钟,然后母亲会在孩子与陌生人互动时悄悄离开房间。母亲随后重新进入房间并问候孩子(Ainsworth 等人,1978 年)。

如果孩子见到父母后很高兴,但仍继续探索,这表明孩子有信心父母最终会回来。然而,如果孩子看起来困惑或不表现出对父母的任何偏好,这可能表明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联系和有限的互动,从而导致痛苦和焦虑。

关于依恋的更多信息,请参阅这篇关于 哈洛猴实验 的文章。

如果孩子不能进行接近寻求行为或在他们苦恼时找不到看护者,那么分离反应——哭泣——就会被唤起。

婴儿、幼儿和儿童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婴儿分离焦虑的原因

婴儿分离焦虑的原因

分离焦虑被认为在 6 到 18 个月大的婴儿中是正常的。

大约六七个月大时,开始形成 客体恒常性 的概念。

客体恒常性是指理解物体——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看护者——即使它们离开房间也会继续存在(Bowlby,1958)。随着婴儿成长为幼儿(大约 12-18 个月),分离焦虑可能会变得更加明显,因为幼儿的语言开始发展并且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

判断婴儿的哭泣是否由于分离焦虑的一个好方法是看他们在主要看护者怀抱中是否会停止哭泣。如果婴儿在被主要看护者抱着时停止哭泣和哭闹,排除饥饿、困倦或需要换尿布等因素,则很可能是由于客体恒常性的形成。

与次要看护者建立牢固的关系和可预测的日常安排也是儿童经历分离焦虑的重要方面。

直到四五岁,分离焦虑可能会间歇性地继续存在,因为儿童可能仍然不愿与看护者分离并在过渡过程中遇到困难(Yeary,2020)。

因此,所有看护者继续合作并建立一个强大的日常安排非常重要,无论儿童身在何处,都能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有保障。

下载 3 个积极关系包(PDF)

填写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

  • 姓名*

  • 电子邮件地址*

  • 您的专业领域*

    您的专业领域治疗师辅导教育咨询医疗保健其他

  • 备注

    此字段用于验证目的,不应更改。

window.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 <![CDATA[ */ gform.initializeOnLoaded( function() {gformInitSpinner( 17,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wp-content/plugins/gravityforms/images/spinner.svg', true );jQuery('#gform_ajax_frame_17').on('load',function(){var contents = jQuery(this).contents().find('*').html();var is_postback = contents.indexOf('GF_AJAX_POSTBACK') >= 0;if(!is_postback){return;}var form_content = jQuery(this).contents().find('#gform_wrapper_17');var is_confirmation = jQuery(this).contents().find('#gform_confirmation_wrapper_17').length > 0;var is_redirect = contents.indexOf('gformRedirect(){') >= 0;var is_form = form_content.length > 0 && ! is_redirect && ! is_confirmation;var mt = parseInt(jQuery('html').css('margin-top'), 10) + parseInt(jQuery('body').css('margin-top'), 10) + 100;if(is_form){jQuery('#gform_wrapper_17').html(form_content.html());if(form_content.hasClass('gform_validation_error')){jQuery('#gform_wrapper_17').addClass('gform_validation_error');} else {jQuery('#gform_wrapper_17').removeClass('gform_validation_error');}setTimeout( function() { /* delay the scroll by 50 milliseconds to fix a bug in chrome */ jQuery(document).scrollTop(jQuery('#gform_wrapper_17').offset().top - mt); }, 50 );if(window['gformInitDatepicker']) {gformInitDatepicker();}if(window['gformInitPriceFields']) {gformInitPriceFields();}var current_page = jQuery('#gform_source_page_number_17').val();gformInitSpinner( 17,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wp-content/plugins/gravityforms/images/spinner.svg', true );jQuery(document).trigger('gform_page_loaded', [17, current_page]);window['gf_submitting_17'] = false;}else if(!is_redirect){var confirmation_content = jQuery(this).contents().find('.GF_AJAX_POSTBACK').html();if(!confirmation_content){confirmation_content = contents;}jQuery('#gform_wrapper_17').replaceWith(confirmation_content);jQuery(document).scrollTop(jQuery('#gf_17').offset().top - mt);jQuery(document).trigger('gform_confirmation_loaded', [17]);window['gf_submitting_17'] = false;wp.a11y.speak(jQuery('#gform_confirmation_message_17').text());}else{jQuery('#gform_17').append(contents);if(window['gformRedirect']) {gformRedirect();}}jQuery(document).trigger("gform_pre_post_render", [{ formId: "17", currentPage: "current_page", abort: function() { this.preventDefault(); } }]); if (event && event.defaultPrevented) { return; } const gformWrapper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gform_wrapper_17" ); if ( gformWrapperDiv ) { const visibility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 "span" ); visibilitySpan.id = "gform_visibility_test_17"; gformWrapperDiv.insertAdjacentElement( "afterend", visibilitySpan ); } const visibilityTest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gform_visibility_test_17" ); let postRenderFired = false; function triggerPostRender() { if ( postRenderFired ) { return; } postRenderFired = true; jQuery( document ).trigger( 'gform_post_render', [17, current_page] ); gform.utils.trigger( { event: 'gform/postRender', native: false, data: { formId: 17, currentPage: current_page } } ); if ( visibilityTestDiv ) { visibilityTestDiv.parentNode.removeChild( visibilityTestDiv ); } } function debounce( func, wait, immediate ) { var timeout; return function() { var context = this, args = arguments; var later = function() { timeout = null; if ( !immediate ) func.apply( context, args ); }; var callNow = immediate && !timeout; clearTimeout( timeout ); timeout = setTimeout( later, wait ); if ( callNow ) func.apply( context, args ); }; } const debouncedTriggerPostRender = debounce( function() { triggerPostRender(); }, 200 ); if ( visibilityTestDiv && visibilityTestDiv.offsetParent === null ) { const observer = new MutationObserver( ( mutations ) => { mutations.forEach( ( mutation ) => { if ( mutation.type === 'attributes' && visibilityTestDiv.offsetParent !== null ) { debouncedTriggerPostRender(); observer.disconnect(); } }); }); observer.observe( document.body, { attributes: true, childList: false, subtree: true, attributeFilter: [ 'style', 'class' ], }); } else { triggerPostRender(); } } );} ); /* ]]> */ });

处理父母分离焦虑

当父母与孩子分离时,他们经常会体验到诸如担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一些焦虑感围绕着分离是正常发展的,因为它促使父母继续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会更加独立,并自然地花更多时间与同龄人在一起而不是父母。青少年正在努力成为更独立的个体,这一过程称为 分离个体化

分离个体化并不意味着切断与家庭的联系,而是关注保持与家人连接与成为个体之间的平衡。父母对分离焦虑的情绪与其身份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青少年的一般幸福感有关(Kins, Soenens, & Beyers, 2011)。

父母往往需要支持来帮助处理他们与孩子的分离情绪。识别他们对与孩子分离的恐惧的根本原因对于帮助缓解焦虑至关重要。

一种可能有用的策略是开始一个思想日记。本文关于在认知行为疗法中使用 思想日记 的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思想日记解决引起焦虑的侵入性想法和情绪。

在学校应对分离焦虑

学校焦虑

学校焦虑

在幼儿时期,学校是分离焦虑及相关焦虑行为首次显现的地方之一,因为它代表了孩子和父母的日常生活的变化。

分离焦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回避,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拒绝上学。分离焦虑的行为症状通常表现为孩子完全拒绝上学,但也可能表现为不规律出勤(即迟到早退)或在到达学校时发脾气。

孩子们甚至在一天中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也可能经历高度的焦虑,甚至开始出现焦虑的身体症状。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技术,可以帮助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建立结构:

  • 保持告别的简短和甜蜜
  • 当分离时有一个特别的手势或告别“惯例”
  • 如果可能的话,通过提前几周参观新学校或情况并排练分离程序(例如开车送孩子到他们进入教室的地方,提前见老师)来逐步暴露于新的学校或情况
  • 让孩子“扮演”场景,即他们被放下或者用玩具或兄弟姐妹/家庭成员模拟学校可能做的事情

青少年和成年人也会经历吗?

由于分离焦虑主要讨论的是童年,因此关于成年人中分离焦虑的发病率的关注较少。然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已修改了诊断标准,指出发病年龄可以在18岁以上(Silove & Marnane, 2013)。

青少年和成人的分离焦虑都以暴露于特定情况(如离家)时的恐惧为特征。它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拒绝独立活动。

大约在青少年时期,分离焦虑可以进一步表现为恐慌障碍,通常会持续到成年。恐慌障碍的特点是在特定情境下出现严重的焦虑,这些情境是个体所恐惧的。

这些严重的焦虑发作伴随着各种身体症状(如颤抖、恶心、呼吸困难)和情绪症状(如哭泣、强烈的恐惧或不适;Eisen & Schaefer, 2005)。

因此,为青少年和成人提供策略和干预措施以应对分离焦虑或恐慌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和识别儿童期的焦虑升高来实现,因为越早识别焦虑,越早提供治疗选择。

了解自己的治疗选项对于提供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这里有一篇文章可供进一步阅读:如何应对焦虑

治疗中的分离焦虑

治疗分离焦虑

治疗分离焦虑

治疗分离焦虑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患者对不舒服情况的方法来识别客户的恐惧。

最广泛使用的治疗分离焦虑或其他焦虑相关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特别是针对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的重点是模拟个体害怕的情况或症状(例如头晕)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同时给他们提供具体的工具来帮助他们应对,而不是避免那些令人恐惧的感觉或情绪。

提供给你的免费个性化资源 - 完成测验

11 个工作表和玩具供您的会话使用

以下是我们提供的工作表,这些工作表可以帮助各个年龄段的人对抗分离焦虑,并帮助面对导致焦虑或避免特定情况的担忧。

儿童

  • 我的身体和我的担忧:这张工作表让孩子们有机会画出他们面对焦虑或担忧时身体的感受。
  • 标注你的感觉: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写下或画出他们对特定令人恐惧的情境的担忧。
  • 最好的和最坏的:这个练习旨在让孩子们有机会识别令人恐惧的情境的利弊。孩子们可以用画画、写字或两者的结合来完成这项工作。
  • 当我害怕时:一个工作表,孩子们可以和信任的成年人一起完成,以帮助探索他们的恐惧。

青少年和成人

  • 绘制你的恐惧:这个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通过绘制最佳、最可能和最糟糕的情景来绘制他们对特定情景的可视化。
  • 认知重构工作表:这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练习。这个工作表允许个人分析他们的想法,记录支持和反驳这些想法的事实。它还提供了一系列问题,考虑这些想法的有效性和来源,帮助个人如果发现这些想法无效则驳倒它们。
  • 担心银行:这是一个图表,用于记录你在五天内的担忧,并帮助你发展“担忧时间”,以防止你过多地纠结于小事。
  • 一整座山的担忧:一张工作表,让个人列出他们的担忧并按重要性排序。
  • 我的担忧之旅:一张工作表,让个人绘制出他们的担忧并预想最有可能发生的情景。

玩具和设备

某些玩具和设备对有分离焦虑的小孩子有帮助。

其中之一是 Pop-Its,这是一种设计用于减少焦虑和重新集中注意力的硅胶玩具,外观类似泡泡纸。这种玩具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重复的活动,以减少焦虑和恐惧的存在。它们有多种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成人也可以使用它们。

重力毯 可以作为帮助儿童和成人感到更加安全的工具,特别是在他们因与父母分离而难以入睡时。特别是,如果孩子们因与父母分离而担心睡眠,重力毯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从而减少他们的焦虑。对于成人来说,额外的重量有助于平静心率和呼吸,使身体能够得到所需的休息。

3 本书籍

有多本书籍可以帮助增加你对分离焦虑的理解,并提供应对技巧和技术。

1. 帮助您的孩子克服分离焦虑或学校拒绝(给家长的分步指南) – 安德鲁·R·艾森、琳达·B·恩格尔、约书亚·斯帕罗

[帮助您的孩子

帮助您的孩子

](https://www.amazon.com/dp/1572244313/)

作者提供了关于学校拒绝和分离焦虑的特定挑战的概述。这本书包含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涉及经历过学校拒绝和分离焦虑的儿童。它还提供资源,帮助父母制定计划,帮助他们的孩子克服上学时的焦虑,并提供计划模板,帮助父母和教师共同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可在 亚马逊 购买。


2. 切斯特浣熊的吻手(吻手系列) – 奥黛丽·潘恩和芭芭拉·吉布森

[吻手

吻手

](https://www.amazon.com/dp/1933718773/)

这是一本面向面临分离的儿童和父母的图画书。它适用于较小的儿童(学步儿童和学龄前儿童)。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切斯特的小浣熊不想去学校的经历。他的妈妈分享了一个家庭秘密,关于“吻手”的做法,即她的妈妈在离开他时亲吻他的手。这样,每当切斯特想念妈妈时,他都可以把手贴在脸上,感受到她亲吻的温暖,无论何时他都需要提醒自己,妈妈永远陪在他身边。

幼儿园老师经常在开学的第一天读这本书,以帮助孩子们应对分离。这本书附有一张故事朗读的CD和一首由作者创作的“切斯特之歌”。

可在 亚马逊 购买。


3. 青少年焦虑自助手册:帮助你应对焦虑和担忧的活动 – 莉莎·M·沙布,LCSW

[青少年焦虑自助手册

青少年焦虑自助手册

](https://www.amazon.com/dp/1684038634/)

这本书针对那些经历焦虑的青少年。它的结构类似于日记,解释了青少年感到焦虑时身体的感受。每项解释之后都有一个日记格式的活动,邀请青少年画出或写出他们的感受。

对于特别经历分离焦虑的青少年,其中一个有用的活动是第二章:焦虑的化学反应。如果青少年因上学或独立完成其他活动(如开车)而感到分离焦虑,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性练习。

可在 亚马逊 购买。

PositivePsychology.com 的有用资源

《情商大师班》© 是一个为从业人员准备的工具,旨在帮助客户参与活动,以培养情商,同时也可以帮助个人提高自己的情商。

该课程分为六个模块,旨在教育个人关于情商的六大支柱,并最终增加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情绪反应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情绪及其引发这些反应的情况是应对困难情绪(如分离焦虑)的关键。

《实现韧性大师班》© 也旨在帮助个人培养韧性,以应对困难情况。该课程分为六个模块,提供工具,帮助从业人员教育客户关于韧性的知识,目标是将有韧性的行为应用于克服他们害怕的情况。所有基于科学的技术都经过研究和参考的支持。

培养韧性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可以帮助个人面对他们害怕的情况,并且可以作为暴露疗法和CBT方法的极好补充。

如果您正在寻找基于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这份资源集合包含了 17 个经过验证的积极关系工具,供从业人员使用。使用它们帮助他人建立更健康、更有益和更有意义的关系。

总结信息

虽然分离焦虑主要被认为是一种幼儿或婴儿经历的状况,但本文已经证明,分离相关的焦虑可能会延续到青少年和成年期。

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分离焦虑可能是一个艰难而持久的过程。

然而,无论是作为父母、从业人员还是正面对这些问题的个人,耐心和坚持都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在所有焦虑相关条件下一样,第一步是了解焦虑的根源,以便充分处理导致痛苦的症状。

一旦了解了焦虑的根源,制定治疗计划并围绕引起焦虑的事件建立结构将是帮助缓解焦虑的关键。

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的三份积极关系练习免费版

参考文献

  • Ainsworth, M.,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Erlbaum.
  •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XXXIX, 1–2.
  • Eisen, A. R., Engler, L. B., & Sparrow, J. (2006). Helping your child overcome separation anxiety or school refusal (a step-by-step guide for parents).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 Eisen, A. R., & Schaefer, C. E. (2005). Separation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 individualized approach to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Guilford Press.
  • Kins, E., Soenens, B., & Beyers, W. (2011). “Why do they have to grow up so fast?” Parental separation anxiety and emerging adults’ pathology of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7, 647–664.
  • Lewinsohn, P. M., Holm-Denoma, J. M., Small, J. W., Seeley, J. R., & Joiner, T. E. (2008).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hood as a risk factor for future mental illne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47(5), 548–555.
  • Penn, A., & Gibson, B. (Illus.). (2014). A kissing hand for Chester Raccoon (The Kissing Hand Series). Tanglewood.
  • McLeod, S. A. (2017). Bowlby’s attachment theory. Simply Psychology.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21, from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bowlby.html
  • Schab, L. M. (2021). The anxiety workbook for teens: Activities to help you deal with anxiety and worry (2nd ed.). Instant Help.
  • Silove, D., & Marnane, C. (2013). Overlap of symptom domains of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in adulthood with panic disorder–agoraphobia.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7(1), 92–97.
  • Yeary, J. (2020). Difficult goodbyes: Supporting children who are coping with separation anxiety. YC Young Children, 75(3), 90–93.

博客文章

相关文章

[

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

理论与书籍

什么是道德发展?探索科尔伯格的6个阶段

8 十月 2024

0

10 十一月 2024

当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的不公正、不公平、勇敢或极端善良的故事时,我们会正确地体验一系列情绪,从愤怒到同情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moral-development/)

[

需求层次

需求层次

理论与书籍

需求层次:2024年对马斯洛发现的解读

8 一月 2024

1

2 十月 202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人类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探讨了我们对福祉的追求。虽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hierarchy-of-needs/)

[

情绪发展

情绪发展

理论与书籍

儿童情绪发展:解释三种理论

26 十二月 2023

0

10 十一月 2024

我们都见过婴儿可爱的微笑。那个甜美的小牙龈笑容让我们也笑了起来。婴儿生来就 [...]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emotional-development/)

类别

按类别阅读其他文章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