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韧性
以下是根据你的要求翻译后的Markdown内容:
2023年11月25日
教育中的韧性及如何培养有韧性的学生
2019年2月15日 由 心理学家、工商管理硕士Catherine Moore
科学审查人 Saima Latif博士
教授韧性可能改变学生的轨迹。在课堂上教授韧性并不容易,但这是至关重要的。
教授韧性超越了记忆、计算和其他传统学习方法。它需要互动和参与。
韧性是“成为”的过程,孩子们一旦发展出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坚定信念,就会理解这一点。
当学生相信自己值得并有能力克服挑战时,他们就变得坚韧。但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教授这种信念呢?
如果您想从更深层次了解其相关性,我们已经写了一篇文章关于韧性。该文章还包含一些资源,包括视频和练习,以解释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如果您准备深入课堂,继续阅读如何塑造学校的有韧性的学习者,从而塑造那些不怕挑战的学生。
在您继续阅读之前,我们建议您下载我们的三个韧性练习免费版。这些富有吸引力且基于科学研究的练习将帮助您有效地应对困难情况,并为您提供工具来提高学生的韧性。
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培养有韧性的学习者
人类需要其他人类来塑造我们的信念和身份。
正如亚里士多德曾写道,“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即使在今天,社会科学也同意大多数我们的信念、行为、态度、仪式和思想都是由我们的社会世界塑造的。
除了我们采纳的社会规范外,我们告诉自己的故事也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视角。个人信念,关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认为可能的事情,是通过我们所坚信的叙述而变得牢固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头脑中的“I”叙事。
我们的身份存在于这些个人叙述与社会现实的交叉点。
童年时期塑造了我们许多核心想法和习惯。每一次互动或关系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包括父母、亲近的亲属、兄弟姐妹和教师之间的动态。
学生对情境的情绪反应可能是童年经历的遗留物。正因为如此,童年时期的创伤情景可能会在成年后产生重大后果。
这也会给为人父母施加压力,不同的文化对于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压力有着不同的期望。父母关于世界是否安全或他人是否可信的信念也可以塑造孩子对情况的感受。
家长文化和韧性
文化,如同养育一样,会影响儿童形成韧性。此外,规范和社会结构定义了特定的参数,这些参数要么最大化,要么最小化儿童的幸福感、成功和幸福。
例如,Gonzales等人(2008)研究发现,许多在美国生活的墨西哥家庭都怀有一种深厚的家族主义观念。这种观念高度重视家庭作为一个单位以及个体对家庭的义务。
根据作者的说法,这些紧密的家庭网络“作为对抗不利社会环境的缓冲”。这保护拉丁裔青年免受美国某些地区作为有色人种所面临的逆境。
这些家庭纽带提供了力量,并促进了个人的韧性。
并非所有社会文化因素都能增强韧性,如Reyes、Elias、Parker和Rosenblatt(2013)所阐述。最近的一个转变表明,在美国,例如,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即所谓的“直升机养育”,可能抑制个人成长。
儿童规范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发生了巨大变化(Rosin,2014)。总体而言,那些在过去会被认为是偏执的养育方式,现在似乎变得正常。
Locke、Campbell和Kavanagh(2012)指出,过度养育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关切。“过度养育”被视为“好的、负责任的养育”。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向过度养育的转变?正如Locke、Campbell和Kavanagh所引用的,普遍认为现代社会更加危险加剧了过度养育的趋势。媒体大肆报道的儿童绑架案件也没有减轻家长的担忧。
增加的家长焦虑也被解释为美国家庭和社区结构的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女性进入职场、单亲家庭的增多以及频繁搬家,改变了邻里间的信任结构。
Rosin称之为“凝聚力的丧失”,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们会通过过度养育来补偿(2014)。
随着邻里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们“寻求更紧密地控制他们所能控制的东西——主要是他们的孩子”(Rosin,2014)。
过去的孩子有更多的责任。
正如Hart所述,过去的孩子们,
“过马路、去商店;最终有些孩子有了邻里小工作。他们的骄傲在于能力和独立,随着他们在前一年不知道如何做的事情上尝试和掌握,这种能力和独立也在增长。”
(Rosin,2014)。
如今,大多数中产阶级美国孩子的独立活动很少。对许多父母来说,这被视为不安全。
正如Rosin担心的那样,如果孩子不被视为成年人,不能在成年人信任他们的环境中度过时间,他们就不会建立“真正独立和自力更生的信心”。
希望“保护”孩子的愿望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过度养育会阻止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探索外部世界。
Benoit在其学生群体中描述了过度养育的情况,他提到有些家长会为孩子做作业。家长解释说,他们希望保护孩子免受工作的压力或压倒性的感觉。
即使动机良好,这种过度养育的态度也有反作用效果。孩子面对挑战时会产生习得无助感,而不是发展应对机制或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
过度养育可能导致低自尊、信心、焦虑和抑郁。
Benoit强调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关键作用。事实上,他认为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给孩子一套韧性技能。Benoit解释说这个教学方法是这样的:
“我们教责任、组织、礼貌、克制和预见。虽然这些技能在标准化测试中不会被评估,但当孩子们规划通向成年的道路时,这些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生活技能。”
换句话说,正如Marilyn Price-Mitchell(2015)所阐述的:
“具备韧性的孩子更能应对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应对损失并适应变化。我们在孩子身上识别韧性时,可以看到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决心、毅力和处理情感挑战的能力。”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教师应弥补不良养育策略,同时实施一个框架来培养韧性。
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在充满竞争和成就的文化中长大成人,他们如何才能发展这些技能?
Kintsugi的隐喻
Kintsugi的意思是“用金子连接”。这是一种将“意外摔碎的碗的碎片”拼接在一起的手工艺(《生命之书》,2018年)。
它源于禅宗哲学中的侘寂,庆祝不完美。
碗的碎片用“掺杂了丰富金色粉末的漆”粘合在一起(《生命之书》,2018年)。可见的裂痕用金色装饰而不是隐藏。
象征意义上,金色裂缝代表了碗的价值,因为它的不完美而不是尽管它的不完美。
碗就像一个人,被生活的偶然性所裂开。
金色赋予碗不可动摇的美丽、独特性和力量。Kintsugi和侘寂可以教导西方文化关于成为自己的过程。
有一个教训是关于拥抱那些使我们的精神破裂的经历。我们如何将这些生活裂缝转化为金色?
这与我们在学校培养年轻学生韧性的问题相关,尤其是那些正处于人生最关键阶段的年轻学生。
Kintsugi的意思是“用金子连接”。这是一种将“意外摔碎的碗的碎片”拼接在一起的手工艺(《生命之书》,2018年)。它源于禅宗哲学中的侘寂,庆祝不完美。
碗的碎片用“掺杂了丰富金色粉末的漆”粘合在一起(《生命之书》,2018年)。可见的裂痕用金色装饰而不是隐藏。
象征意义上,金色裂缝代表了碗的价值,因为它的不完美而不是尽管它的不完美。
碗就像一个人,被生活的偶然性所裂开。
金色赋予碗不可动摇的美丽、独特性和力量。Kintsugi和侘寂可以教导西方文化关于成为自己的过程。
有一个教训是关于拥抱那些使我们的精神破裂的经历。我们如何将这些生活裂缝转化为金色?
这与我们在学校培养年轻学生韧性的问题相关,尤其是那些正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的年轻学生。
七种学生的韧性特征
韧性常被认为是一种仅在成年后自然获得的个人能力。人们通常难以想象负责自己生活的负责任的孩子。
这种对童年和成年的看法是有问题的。当我们认为韧性是在成年后自然发展的特质时,我们就假设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时间找到力量。然而,这些技能并不是没有培养和训练就自然形成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韧性,正在改变许多人的生活。
我们可能在什么年龄获得韧性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而是取决于文化和社会经济条件。例如,Masten(2009)和Garmezy(1981)发现,许多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非裔美国人儿童仍然拥有独立性和“内在控制点”。
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社会经济和文化群体,这促使进一步研究。
研究人员Cahill、Beadle、Farrelly、Forster和Smith(2014)发现,韧性可以看作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
- 社会竞争力和亲社会价值观
- 乐观
- 目标
- 对家庭、学校和学习的依恋
- 问题解决技巧
- 有效的应对方式
- 积极的自我形象
当这些因素融入儿童的生活时,韧性得以建立。课外,一支运动队也能培养这些技能。
总之,韧性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框架内。它是个体能够与同龄人建立积极联系、管理小挑战并信任自身责任感的能力。
这些特质共同帮助个体应对与变化、挑战和逆境相关的不可预见的情况(Bernard,2004)。在教室里,很容易辨别哪些孩子具备这些属性。
如何在课堂上教授韧性?
在西方思想中,我们常常将韧性与成就联系起来。当我们想到韧性的例子时,成人的成就可能会首先浮现在脑海中。
例如,我们可能会将韧性与一位单亲带着两个孩子始终微笑面对财务压力的形象联系起来。或许是一位每周工作七十小时的CEO,依然能找到精力让自己的企业持续发展。
确实,孩子们是社会的白板。由于大脑的可塑性和在幼儿期迅速发展的神经可塑性,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
这种学习能力也是儿童最大的脆弱性:早期的生活经验将塑造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直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早期的经历围绕着爱、安全和保障,那将是极好的。
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滋养的条件。社会、文化、种族和经济因素影响了儿童的机会和经历。
某些家庭系统延续了不利于儿童发展的不良行为模式,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和心理问题。
许多儿童在面对逆境时变得坚韧。但韧性不一定源自创伤;它也可以来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和课堂。
从课堂动态开始
课堂动态和教学方法可以塑造课堂韧性文化。
学校对学生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平均在其中度过了大约15,000小时(Rutter等,1979)。
正如Namka(2014)所描绘的,学校可能是他们唯一的避风港。一位参与她研究的青少年承认:“我得到的唯一积极的成人关注是在学校,有些老师喜欢我。我在学校学到更多。在家里,没有一个成年人对我感兴趣,所以学校成了我最喜欢的地方。”
此外,Pianta和Walsh(1998)强调,学校历来是美国社会的伟大平等器——是“挣扎中年轻人的出路”。
在传统的学校体系中,教师往往奖励那些取得好成绩或行为符合预期的学生。
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会在学生学业不佳或表现不当的时候惩罚他们。
并非所有学校系统都遵循这种“好或坏”的二分法。
例如,芬兰的教育体系以其进步的教育改革、缺乏标准化评估和个性化评分而闻名。这种整体环境倡导平等和合作,而不是竞争(Colagrossi,2018)。
虽然不可能彻底改革整个美国教育体系,但可以通过引入强调芬兰框架中提倡的价值观的框架来实现。
当韧性被融入课堂文化时,教师将改变许多学生的生活。
在过去,教师往往侧重于缺陷导向的方法,使用纪律措施和惩罚来管理行为问题(Cahill等,2014)。
时代在变化。一种受积极心理学影响的新方法强调优势导向模型,取得了课堂上的成功。
与其关注不想要的特质,教师们被要求专注于学生的优点,同时促进福祉和韧性(Cahill等,2014)。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总体目标是让人们的优势和能力在他们的弱点或脆弱性中闪耀(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2000)。
在学校环境中,这可以通过结合以下元素来实现:
- 安全、稳定和安全的物理环境
- 心理安全的空间
- 支持性的关系和紧密的社区
- 归属感和认同感
- 积极的社会规范
- 提供技能建设、决策和规划的机会
- 家庭和社区的社会文化融合
一旦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就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茁壮成长,并在他们的社交和心理内心生活中茁壮成长(Bernard,2004)。
一个充满韧性的课堂文化并非不可能。
我们还可以从课堂之外的例子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学校推广韧性的实例
如何将Kintsugi艺术的美丽传达给学生,并突出破碎碗上金光闪闪的裂痕的意义?
这个比喻对孩子们来说有些复杂,但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强化积极态度和韧性。
重要的是要记住,目标不是鼓励成功或完美。目的是重视努力而非结果,挑战而非胜利。
Namka(2014)等专家在课堂和精神病院使用模型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发展情绪、社交和职业成长技能。
Namka在她的工作中依赖以下模型:
- 确定对你小组最有益的心理技能。
- 使用与学生一般词汇相匹配的语言,以及他们对特定生活问题的理解。
- 开始讨论该概念或技能,并使用他们感到自在讨论的现实生活例子。
- 选择一本书、一部电影、影片、活动或创意项目,让学生明白这个技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
-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反思他们如何与引入的概念相联系。表扬那些清晰理解概念重要性的学生。
这种方法引入了具体的心理技能集,但也有方法在讨论之前将韧性融入学校文化。
例如,Carol Dweck(2015)敦促教师经常让学生反思个人成长。她建议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陈述和问题:
- 你可以控制你的想法。如果你正确使用它们,你可以加强你的思维。
- 哇,这是一个很好的分数。你一定很努力才能达到这个成绩。
-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 今天你犯了什么错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 你今天坚持做了什么?
- 你能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什么?
- 下次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定期向孩子们提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经历,跟踪进度,并提前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强化成长的价值,而不是完美的价值。
这一过程的结果可以包括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立性。
正如Namka(2014)所强调的,当“信息一遍又一遍地传达,学生试图自主的努力得到了无条件的支持,那么学生可能会产生‘有人相信我,所以我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个威胁的情况!’的‘自我实现预言’”。
当教育者相信他们的学生并将成长放在首位时,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进步并发展韧性。
视频
简介:韧性是如何建立的
教授学生韧性的课程计划
高质量且适合课堂的资源比比皆是。我们精选了一些最佳的课程计划供您选择,首先是Reach Out组织提供的课程计划。
Reach Out的课程计划
Reach Out,澳大利亚的一个在线心理健康组织,提供了六个不同的课程,重新思考失败。
名为“设定目标——‘掌握’和‘尚未’追踪”的课程(第38页)就是一个例子:
时长:50分钟
主要收获是鼓励一种成长心态,让学生将教育体验视为“掌握”或“尚未”(Carol Dweck)。这种方法允许学生将失败视为学习过程中的自然部分。
Reach Out强调,理想情况下,学校是一个学生追求特定技能或任务直到完全掌握的地方。由于并非所有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发展速度相同,奖励过程而不是结果是有意义的。
不幸的是,时间和学生人数的限制使得这很难实现。但即使只是开始掌握的过程,也可以培养韧性。
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关键信息:
- “掌握”和“尚未”是可以用来评估自己在特定领域能力的标准。在掌握之前,我们总是处于“尚未”的阶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失败了,而是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表现。
- 对失败和成功的洞察和视角转换是任何技能掌握过程中的关键。
- 当事情变得困难时,别人可以提供帮助。同伴或老师可以帮助一个人的发展、技巧或实践。
- 学习不可能没有失败。当其他人取得成功时,有些人会感到嫉妒。然而,某人投入工作和时间在一个特定技能上的努力可能是不可见的。
免费个性化资源供您使用 - 参加测验
鼓励成长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能够鼓励成长的回答和问题可以帮助他们的班级克服困难的任务和时刻。精心措辞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情况视为成长的机会。
这些问题包括:
- 你在这项任务中学到了什么?哪里难了?
- 你犯了什么错?如果有,有哪些?
- 在这次活动中你用了哪些技能?以前用过吗?
-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不同?
- 给刚开始这项任务的同学什么建议?
- 你做不到……还没。
活动1:相反的手
让学生两人一组,让他们用非惯用手写下与心态有关的词语,让对方猜出来。心态词包括:心态、成长、固定、尚未、反馈、失败、学习。
活动2:逆向映射与技能掌握追踪
让学生完成“逆向映射与技能掌握追踪”工作表(如下图所示)
活动3:学习金字塔
让学生填写学习金字塔(如下图所示),让他们反思本节课。
Samaritans的课程计划
除了Reach Out的课程,Samaritans组织也提供了在学校教授韧性的材料。这里是一个他们提供的课程:
时长:50分钟
本课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关于挑战和韧性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获得如何传播意识,即痛苦和苦难是人类共同经历的一部分,并在逆境中获得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成长。
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关键信息:
- 逆境中,内在的应对技能会逐渐发展。这些技能需要时间才能成熟。
- 当事情显得过于艰难,或者感到孤独或孤立时,寻求和接受支持非常重要。
鼓励成长的问题:
- 我未来会尝试哪些应对策略?
- 我能从这堂课中学到哪两种不同的概念?
- 我想要尝试朋友使用的哪两种应对策略?
其他工具:
- 应对卡片
- 空白卡片
- 情况卡片
- “我的五个”(手稿)
- 房间标签 - 有帮助的、有害的和无用的(提前准备)
- “建立韧性”影片
- 建立韧性的 - 电影讨论点手册
- 角色简介卡片
活动1:
- 与学生一起观看这段韧性视频片段。观看后,开始一个学生主导的讨论。
-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发打印出来的讨论要点,并分配一个角色给每个小组。
- 团队应该完成角色简介(见手册),并集中讨论视频片段中的指定角色。
- 在此过程中,鼓励团队思考该角色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建立韧性,以及如果他们是朋友的话,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 完成后,请一名团队领导自愿与全班分享小组的反思。
活动2:
- 让学生在一张纸上(甚至可以用彩色便利贴)写下他们想到的任何具有挑战性的情况。
- 让学生提前知道这些便利贴将在课堂上收集并贴在黑板上。
- 收集这些便利贴,并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 逐个读出便利贴上的情况,并询问学生们如果他们面临这种情况或问题会怎么做。
- 然后,分发应对卡片和空白卡片,每名学生各两张。告诉学生们他们需要在三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展示给大家看。
- 在教室里标记三个区域:有帮助的、有害的和无用的。
- 依次读取学生写的便利贴上的情况。
- 请学生移动到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标记区域。
- 一旦学生分散在教室的不同区域,逐一请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认为自己选择的位置是最好的。
- 比较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想法。
- 如Samaritans所指出的,您还可以询问以下成长导向问题:
- 谁认为一种应对策略不够?
- 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会是有害的或无用的?
- 我们在考虑如何应对时应该考虑什么?
- 我们如何知道所选的应对方法是否有帮助?
- 有什么事情可能会“妨碍”我们采用最有帮助的方法?
- 有用的东西是否总是最容易的选择?
- 是否总是容易确定在给定情况下哪种方法是有帮助的?
- 试着举一个难以确定这种情况的例子。
- 我们如何克服这种困难?
讲座:
- 为了建立韧性,个体需要一套应对能力,使他们在逆境出现时能够应对,并在他们的生活中保持和谐。
- 您可以结合观看视频片段时出现的想法和例子。
- 有时,对自身应对能力的信念还不够。具体的计划和策略对于应对意外的困难和压力是必要的。
- 这些计划可以作为帮助我们找到应对挑战的最佳方法的工具箱。
一百项教授韧性的活动
如果您正在寻找有助于您教授韧性给学生的活动,您很幸运。有许多专门针对特定年龄段需求的优秀资源。
此外,Lynne Namka提供了超过一百项活动,以有趣和动态的方式在课堂上培养韧性。上述链接提供了她在网站上从第30页到第167页的各种活动。
Namka的活动格式为A4纸大小。它们还包括目标、讨论、活动、助言词和提示。这些活动还包括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材料(如视频和正念练习),以巩固韧性概念。
最后,Namka的工作包含了许多鼓舞人心且色彩丰富的引语,您可以随意打印并分发,或挂在教室的墙上。
总之,一个充满韧性的课堂文化就是一种充满成长和力量的课堂文化。
特定学校的韧性项目
除了课堂之外,整个学校都可以培养韧性文化。
学校范围的项目可以建立积极的社会规范,并在教师、同伴和学校的学术目标之间产生联系感。
这种系统性的方法与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理念相一致,即变革不仅需要在课堂层面进行,也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
学校范围的项目通常涉及对家长和教师的技能培训。大多数项目有着相同的目标,但在方法和重点上可能有所不同。此外,项目通常是地区特定的。在注册之前,请确保找到适合您学校地理位置的项目。
如果您找不到适合您所在位置需求的项目,您可以随时联系以下组织之一,并安排Skype培训课程或咨询。
您也可以浏览他们的网站以获得灵感,开发适合您学校的韧性模式。
国际韧性项目
Realizing Resilience Masterclass© 是一个面向教师、辅导员、治疗师和心理学家的在线课程。强烈推荐,该课程为您提供教科书、演示文稿、视频——您在课堂上教授韧性所需的一切,还有一些其他附加福利。
美国的韧性项目
宾夕法尼亚韧性项目(Penn Resiliency Program)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研讨会和培训课程。
该计划据说教会孩子们“断言、谈判、决策和应对困难情况和情绪以及社交问题解决和放松”的技能(Namka,2014)。
澳大利亚的韧性项目
韧性面团 是一个为期两年的全校模式,包括培训、发展和评估。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工作人员、学生和社区的幸福感和韧性”。
采用系统多级方法,该计划的核心是一个以成长为基础的学校氛围。
无论在哪里教学,那些在学生中教授韧性的教育者都在建立下一代强大而自信的人。
通过韧性技能,我们可以学会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将成长视为生活。
韧性在课堂外
一个共享课堂韧性价值观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如何在课堂内外创造一个韧性文化?
也许,通过从改变课堂和学校文化开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经受住挑战的微宇宙。
更多关于韧性的文章:
希望您喜欢阅读这篇文章。别忘了下载我们三个免费的韧性练习。
参考文献
- Cahill, H., Beadle, S., Farrelly, A., Forster, R., & Smith, K. (2014). 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DEECD). Melbourne, Victor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Victoria.
- Colagrossi, M. (2018). 10 reasons why Finland’s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best. Retrieved from https://bigthink.com/mike-colagrossi/no-standardized-tests-no-private-schools-no-stress-10-reasons-why-finlands-education-system-in-the-best-in-the-world
- Dweck, C. (2015).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 Gonzales, N. A., Germán, M., Kim, S. Y., George, P., Fabrett, F. C., Millsap, R., & Dumka, L. E. (2008). Mex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cultural orientation, externaliz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engagement: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41(1-2), 151-164. https://doi.org/10.1007/s10464-007-9152-x
- Lahey, J. (2013). Why Parents Need to Let Their Children Fai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tlantic.com/national/archive/2013/01/why-parents-need-to-let-their-children-fail/272603/
- Locke, J. Y., Campbell, M. A., & Kavanagh, D. (2012). Can a parent do too much for their child? An examination by parenting professionals of the concept of overparenting. Journal of Psychologists and Counsellors in Schools, 22(2), 249-265. https://doi.org/10.1017/jgc.2012.29
- Namka, L. (2014). Lesson Plans for Teaching Resilience to Children. Talk, Trust & Feel Therapeutics: Arizona.
- Pianta, R. C., & Walsh, D. J. (1998). Applying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in schools: Cautions from a developmental systems perspectiv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7(3), 407. https://doi.org/10.1080/02796015.1998.12085925
- Price-Mitchell, M. (2015). Does Your Classroom Cultivate Student Resil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dutopia.org/blog/8-pathways-cultivate-student-resilience-marilyn-price-mitchell
- Reyes, J. A., Elias, M. J., Parker, S. J., & Rosenblatt, J. L. (2013). Promoting educational equity in disadvantaged youth: The role of resilience and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In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 (pp. 349-370). Springer, Boston, MA.
- Rosin, H. (2014). The Overprotected Ki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4/04/hey-parents-leave-those-kids-alone/358631/
- Rutter, M., Maughan, B., Mortimore, P., Ouston, J., & Smith, A. (1979). 15,000 hours: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children. Shepton Mallet: Open Books.
-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Vol. 55, No. 1, p. 5).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The Book of Life. (2018). Kintsugi.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schooloflife.com/thebookoflife/kintsug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