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DR 解释:从开始到结束的八个阶段

眼动脱敏再处理(EMDR)疗法解释

EMDR 治疗是一种旨在减少与创伤记忆相关的痛苦的心理治疗方法。

目标

EMDR 的目标是帮助个人处理和克服导致创伤后、焦虑或抑郁症状的经历。

它通过使用双侧刺激和指导性加工创伤记忆来促进大脑的自然愈合能力,从而缓解症状。

EMDR 治疗通常在几周内进行 6-12 次会话。

研究表明,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减轻症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 PTSD 外,EMDR 还用于治疗恐慌障碍、抑郁、解离、慢性疼痛等。

EMDR 的发展

EMDR 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EMDR 最初由 Francine Shapiro 在 1987 年开发。她发现当思考自己的创伤时,她会左右移动眼睛,这有助于减少痛苦记忆的发生。

EMDR 于 1989 年由 Shapiro 正式作为治疗创伤记忆的方法引入。自那时以来,它被提议用于各种焦虑障碍,如 PTSD、恐慌障碍和特定恐惧症。

尽管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但 EMDR 已经广泛使用,并且对许多情况特别有效,尤其是创伤相关的情况。

EMDR 以适应性信息处理模型为基础。该模型提出,除非是由物理或化学原因引起的,否则 PTSD 和其他障碍的症状来自过去令人不安的经历,这些经历继续引起痛苦,因为记忆没有被处理。

未处理的记忆被认为包含了创伤事件期间发生的情绪、想法、信念和身体感觉。

基本上,未处理的创伤和痛苦记忆会导致令人不安的情绪。

适应性信息处理

EMDR 的理论基础源于适应性信息处理(AIP)模型,该模型认为心理功能障碍源自存储在不良神经网络中的未处理记忆(Russell & Shapiro, 2022)。

这些功能失调的网络驱动了当前经验的感知和反应。EMDR 的目的是在这些有问题的网络和现有的适应性网络之间建立联系,这些网络包含掌握、韧性和成长的记忆。

通过这种方式,令人不安的记忆可以与更积极的关联联系起来并以适应性形式恢复。

核心假设是大脑具有内在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处理逆境以达到解决状态。EMDR 试图通过双重关注和双侧刺激激活这一自我修复机制。

EMDR 治疗的八个阶段

阶段 1:历史采集

EMDR 的第一步是回顾来访者的症状和健康史,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目前的治疗过程。

除了获得完整的健康史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外,治疗师和来访者还将共同确定治疗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包括回忆记忆、当前触发因素和未来目标。

这些评估阶段还包括简要讨论创伤并识别可能需要处理的记忆。

阶段 2:来访者准备

为了准备来访者进行治疗,治疗师将教授几种不同的技术,以帮助来访者管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感痛苦或不适感。

这被称为资源化。找到适合来访者的压力管理技术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他们可能会尝试几种技术,可能只有一两种对他们有效。

治疗师将解释治疗的原因,并向来访者介绍程序,练习眼球运动和其他双侧刺激组件,以确保他们能够执行这些操作。

阶段 3:评估

治疗师将引导来访者选择一个特定的记忆目标,并包括任何相关方面,如痛苦的情绪、身体感觉、侵入性思想或图像以及令人不安的自我信念。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激活在会话中要处理的目标记忆。

使用两个指标来评估情绪和认知的变化:主观困扰单位(SUD)量表和认知有效性(VOC)量表。这两个指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标准化程序再次使用。

对于 VOC 量表,治疗师可能会问来访者:“当你想到这个事件时,这些话现在对你来说有多真实?请在 1 到 7 的范围内打分,其中 1 表示完全不真实,7 表示完全真实。”

在来访者说出他们正在经历的情绪之后,治疗师可能会使用 SUD 量表问:“请在 0 到 10 的范围内评分,其中 0 表示没有干扰或中立,10 表示你能想象到的最高程度的干扰,你现在感觉有多困扰?”

然后,治疗师将开始使用 EMDR 技术处理四个阶段的目标记忆(阶段 4-7)。

阶段 4:脱敏

在脱敏阶段,来访者将被鼓励专注于记忆、思想或图像,同时参与眼球运动或其他双侧刺激。

双侧刺激可能涉及拍打、音频音调、闪烁灯光或左右激活。

来访者将被要求让思维空白,并注意到任何自发出现的想法和感受。在每次双侧刺激之后,治疗师可能会询问来访者在刺激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想法、感受或图像。

在这些想法被识别后,治疗师可能会让来访者重新关注那件创伤记忆,或者如果那个记忆不再引发不想要的情绪,则转向另一个记忆。

这个过程将持续到来访者报告说记忆不再令人困扰为止。

阶段 5:安装

这个阶段涉及来访者“安装”一个积极的自我信念或形象来替代在阶段 3 中识别的负面信念。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强化首选的积极认知。来访者将通过再次重复双侧刺激来关注这种新信念。

阶段 6:身体扫描

来访者将被要求在思考记忆和积极认知的同时“扫描”他们的身体。他们将被鼓励识别仍然存在于体内的任何躯体痛苦。

如果有任何残留的困扰,将使用涉及双侧刺激的标准程序来处理。

阶段 7:结束

在每次会话结束时,治疗师将探讨来访者的进展,并建议他们在会话之间使用放松技巧和其他应对策略,以帮助维持改善。

如果目标记忆在会话中未完全处理,将给出具体指导以提供保护并确保安全直到下次会话。

阶段 8:重新评估

下一次治疗会话将从阶段 8 开始,在此阶段,治疗师将评估来访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并观察前一次会话的效果是否持续。

治疗师和来访者还将回顾自上次会话以来可能出现的记忆,并确定当前会话的目标。

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

压力管理技术可以帮助来访者在会话期间和会话之间管理情绪,包括呼吸练习和资源化技术。

资源化是指识别和建立应对技能,以帮助应对困难反应。资源化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当体验到令人不安的情绪、思想、图像和/或身体感觉时。

某些技术可能比其他技术更有效,但来访者可以在 EMDR 会话期间或会话之间选择他们常用的资源。一些资源化的例子包括:

蝴蝶拥抱

这种技术涉及交叉双臂放在胸前,双手和手指尽可能垂直,如果这样做有帮助,可以互锁拇指。

接下来,交替移动双手,象征蝴蝶扇动翅膀。

在此过程中,缓慢而深地呼吸,观察心中和身体中浮现的内容,如思想、图像、声音、气味和感受,不要排斥这些想法或评判它们。

安全/平静/治愈之地

闭上眼睛,利用想象力,去一个感到安全或平静的地方。

集中于身体中的愉快感受,治疗师将使用双侧刺激来加强积极体验与这个地方的联系。

容器

这种方法通过想象一个容器来储存令人不安的思想、感受和图像。容器需要有一种方式添加和移除记忆、思想和图像,并能够调节任何时刻流出的数量。

为了测试这个资源是否有帮助,可以考虑一个稍微令人不安的经历,唤起容器并注意身体上的任何变化。然后,想象将这个经历和任何相关的感受放入容器中。

协调呼吸

吸气和呼气时,使用横膈膜而不是胸部和肩膀呼吸。想象横膈膜像气球一样在吸气时膨胀,在呼气时收缩。

理想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六次呼吸周期。在这个呼吸频率下,心脏和大脑应该更加平衡和冷静。

正念

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所感知和感受到的事物的冥想类型。

正念还包括接纳,这意味着关注思想和感受,而不评判它们或相信在某一时刻存在正确或错误的方式。

EMDR 的好处

EMDR 的好处

以下是考虑 EMDR 治疗的一些原因。

虽然 EMDR 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但这种疗法有一些主要的“卖点”。这些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减少负面思维

EMDR 治疗可以帮助识别并挑战与痛苦记忆相关的负面思维。

例如,有人可能会回顾他们的创伤记忆,并认为自己完全应对了所发生的事情,即使这并不真实。

EMDR 可以帮助清理这些负面思维,并用更积极和有用的思维取代它们。

与其他谈话疗法不同,EMDR 治疗中的洞察力主要来自来访者自身加速的认知和情感过程,而不是临床医生的解释。

快速见效

EMDR 治疗的主要卖点是它往往比其他心理疗法更快见效。

虽然不应该期望尽快完成治疗——因为有些来访者可能需要额外的会话——但许多接受 EMDR 治疗的人在短短三次会话内就报告了积极的结果。

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这些治疗方法侧重于改变创伤经历所导致的情绪、思想和反应,EMDR 直接针对导致痛苦情绪的记忆。

这可能是为什么 EMDR 比其他疗法更快的原因,因为它解决了痛苦的根源。

最小的谈话

在 EMDR 治疗中,不需要详细讨论创伤经历的所有细节。其他谈话疗法可能需要深入探讨以使治疗有效。

由于涉及的谈话较少,EMDR 对那些难以谈论创伤的人可能有所帮助。

提高自我价值

由于 EMDR 针对令人不安的记忆和关于来访者的负面思维,如认为自己软弱、无力或无用的思维,这些思维可以被改变。

将这些关于自我的负面思维转变为更积极的思维可以极大地影响来访者的自尊心和自信。

EMDR 的效果如何?

EMDR 的效果如何?

EMDR 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究怎么说?

  • 根据 EMDR 研究基金会的数据,EMDR 治疗已被超过 30 项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这是临床研究的黄金标准。

  • 根据 EMDR 研究所的数据,一些研究表明,经过仅三次会话,单次创伤受害者中 84%-90% 的人不再有 PTSD 症状。

  • 一项比较 EMDR 与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治疗恐慌障碍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的研究发现,EMDR 与 CBT 一样有效(Horst 等,2017)。

  • 对 EMDR 和创伤聚焦 CBT(TF-CBT)治疗 PTSD 症状的有效性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疗法都有效治疗这些症状,但 TF-CBT 略微更有效(Lewey 等,2018)。

  • 一项比较 EMDR 与 CBT 在患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的疗效的研究发现,两种疗法都显著改善了行为和自尊问题。尽管效果差异很小,但接受 EMDR 治疗的儿童在目标行为方面显示出显著更大的变化(Wanders 等,2008)。

  • 一项 2014 年的研究回顾了 24 项支持 EMDR 治疗创伤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EMDR 治疗比 CBT 更有效(Shapiro,2014)。

  • 一项小型试点研究发现,EMDR 对患有精神病性障碍的人群的 PTSD 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van den Berg & van der Gaag,2012)。

  • 一项 2015 年的小型研究报告称,接受 EMDR 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的一年内复发或与抑郁相关的症状比对照组少(Hase 等,2015)。

  • 一项关于 EMDR 有效性的研究综述发现,它甚至可能有助于改善其他非创伤性情绪障碍的症状,并且显示出作为慢性疼痛患者的附加治疗的潜力(Valiente-Gómez 等,2017)。

  • 一项 2021 年的研究调查了 33 名在线提供 EMDR 治疗的治疗师的数据。结果表明,通过互联网提供的 EMDR 仍然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健康症状,就像面对面一样(McGowan 等,2021)。

EMDR 的未来方向

尽管 EMDR 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发展,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将有利于该领域。

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早期干预、治疗机制、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以及通过远程医疗交付的效果(Lenferink 等,2020)。

比较 EMDR 与其他疗法的拆卸研究可以提供更多关于不同变化过程的清晰度。还需要更多关于 EMDR 对大脑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神经成像研究。

此外,增加大学研究生项目中的 EMDR 教学可能减少持续争议并增加公平获取的机会。这需要专业 EMDR 协会扩大培训师资格,超出批准的计划。

还需要对边缘群体进行更多的文化和实施研究,以扩展 EMDR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临床和预防效用。

总的来说,通过推进关于 EMDR 的灵活性、效率和机制的研究,同时推广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将支持这种基于证据的心理治疗达到其最大的潜力(Russell & Shapiro,2022)。

需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考虑的因素

EMDR 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治疗方法,通常比药物治疗创伤症状引起的副作用更少。

与某些药物不同,EMDR 可能在治疗结束后仍能保持效果,因为它处理的是痛苦的根源。

即便如此,EMDR 如同其他心理疗法一样,可能会伴随一些副作用:

  • 令人不安的记忆增多。
  • 第一次会话后可能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你可能会唤起长时间被压抑的创伤记忆。
  • 会话期间情绪或身体感觉增强,可能会持续到会话之后。
  • 头晕。
  • 有些人报告说在开始重新处理创伤事件时会出现不愉快或生动的梦境。
  • 如果不适当使用 EMDR,可能会出现新的创伤记忆。

尽管如此,新出现的情绪或身体感觉通常会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消失。确保与治疗师合作找到应对这些感觉的方法。

如果你在治疗过程中感到不安,你的治疗师会帮助你回到当前,然后再转向另一个创伤记忆。

在选择接受 EMDR 治疗之前,与医疗专业人员讨论所有考虑事项非常重要。

进一步信息

  • Valiente-Gómez, A., Moreno-Alcázar, A., Treen, D., Cedrón, C., Colom, F., Pérez, V., & Amann, B. L. (2017). EMDR beyond PTS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668.
  • Shapiro, F. (2014). The role of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therapy in medicine: Address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symptoms stemming from adverse life experiences. The Permanente Journal, 18(1), 71.
  • Shapiro, F. (1995).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参考文献

Hase, M., Balmaceda, U. M., Hase, A., Lehnung, M., Tumani, V., Huchzermeier, C., & Hofmann, A. (2015).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matched pairs study in an inpatient setting. Brain and Behavior, 5(6), e00342.

Horst, F., Den Oudsten, B., Zijlstra, W., de Jongh, A., Lobbestael, J., & De Vries, J. (2017).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vs.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for treating panic disord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409.

Lenferink, L. I., de Keijser, J., Smid, G. E., & Boelen, P. A. (2020). Cognitive therapy and EMDR for reducing psychopathology in bereaved people after the MH17 plane crash: Finding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aumatology, 26(4), 427.

Lewey, J. H., Smith, C. L., Burcham, B., Saunders, N. L., Elfallal, D., & O’Toole, S. K. (2018).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MDR and TF-CBT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Trauma, 11(4), 457-472.

Mazzei, R. (2021, January 27). What is Resourcing in EMDR Therapy? Evolutions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https://www.evolutionsbh.com/articles/what-is-resourcing-in-emdr-therapy/

McGowan, I. W., Fisher, N., Havens, J., & Proudlock, S. (2021). An evaluation of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therapy delivered remotel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BMC Psychiatry, 21(1), 1-8.

Russell, M. C., & Shapiro, F. (2022).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doi.org/10.1037/0000273-000

Shapiro, F. (1989).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 new treatment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20(3), 211-217.

Shapiro, F. (2014). The role of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therapy in medicine: Address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symptoms stemming from adverse life experiences. The Permanente Journal, 18(1), 71.

Shapiro, F. (2017).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therapy: Basic principles,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Guilford Publications.

Shapiro, F., & Maxfield, L. (2002). 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8), 933-946.

Valiente-Gómez, A., Moreno-Alcázar, A., Treen, D., Cedrón, C., Colom, F., Pérez, V., & Amann, B. L. (2017). EMDR beyond PTS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668.

van den Berg, D. P., & van der Gaag, M. (2012). Treating trauma in psychosis with EMDR: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43(1), 664-671.

Wanders, F., Serra, M., & de Jongh, A. D. (2008). EMDR versus CBT for children with self-esteem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EMDR Practice and Research, 2(3), 180-189.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