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疗法及厌恶条件反射的例子

====================================================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一种行为疗法技术,用于减少不希望的行为。它将可能导致异常行为的刺激(如酒精饮料或香烟)与一些不愉快(厌恶)的刺激配对,例如电击或引起恶心的药物。

经过反复呈现,两种刺激会形成关联,人们会对最初引起异常行为的刺激产生厌恶。

厌恶疗法基于经典条件作用。根据学习理论,当两个刺激频繁一起出现时(配对),它们就会形成关联。例如,在成瘾中,毒品、酒精或赌博行为与愉悦和高度兴奋相关联。

厌恶疗法使用相同的原理,但改变这种关联,并用不愉快的状态(反条件作用)取代愉悦。

例子

酒精依赖

多年来,厌恶疗法在治疗酒精依赖方面被有效使用(Davidson, 1974; Elkins, 1991; Streeton & Whelan, 2001)。

患者会被给予一种引起呕吐的药物——催吐药。他们开始感到恶心;此时,他们会喝一种强烈酒味的饮料,并几乎立即开始呕吐。治疗会重复进行,药物剂量逐渐增加。

另一种治疗方法是使用双硫仑(如安塔布斯)。这种药物会干扰酒精代谢。通常情况下,酒精会被分解成乙醛,然后进一步分解成醋酸(醋)。

双硫仑阻止了第二阶段的发生,导致乙醛水平非常高,而乙醛是宿醉的主要成分。这会导致严重的头痛、心跳加快、心悸、恶心和呕吐。

赌博成瘾

对于赌博等行为成瘾,厌恶疗法涉及将这些刺激和行为与非常不愉快的无条件刺激(如电击)关联起来。这些电击虽然疼痛但不会造成伤害。

赌徒会制作一些带有关键短语的提示卡,这些短语与他们的赌博行为有关,然后制作一些中性陈述的类似卡片。

当他们阅读这些陈述时,每读到一个与赌博相关的陈述,就会给自己施加两秒钟的电击。患者自行设定电击的强度,目标是使电击既疼痛又令人痛苦。

因此,来访学会了将不良行为与电击联系起来,从而在不良行为和对电击的反射反应之间建立联系。

批评评价

使用厌恶疗法存在伦理问题,如身体伤害(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和尊严丧失;因此,现在更倾向于使用隐蔽敏感化而不是厌恶疗法。

由于使用的刺激具有不愉快的性质,例如诱导剧烈呕吐,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低。

除了伦理考虑外,关于使用厌恶疗法还有两个其他问题。

首先,电击或药物如何起作用尚不清楚。可能是它们使之前吸引人的刺激(如酒精的视觉/嗅觉/味觉)变得厌恶,或者它们抑制(即减少)饮酒行为。

其次,对厌恶疗法的长期有效性存在疑问。在治疗师的办公室里,它可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然而,在外界环境中,没有服用引起恶心的药物,也没有明显的电击威胁时,它的效果往往要差得多。

此外,复吸率非常高——治疗的成功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够避免他们已经形成条件反射的刺激。

离开形成行为/药物与不愉快刺激之间关联的受控环境后,成瘾复发是很常见的。

Chesser(1976)发现,接受厌恶疗法的50%的酒精依赖者至少一年内戒酒,而且这种治疗比不治疗更有效。这支持了基于经典条件作用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然而,Hajek和Stead(2013)回顾了25项关于厌恶疗法有效性的研究。他们发现,除了一项之外,所有研究都存在显著的方法学缺陷,这意味着其结果必须谨慎对待。

行为疗法通常与其他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或生物疗法(药物))结合使用。因此,评估其有效性较为困难。

行为干预关注的是行为本身,但没有解决成瘾的根本原因,如生物学因素、认知偏差或社会环境(即导致成瘾行为的原因)。采用更为全面的方法可能会更有效地实现持久改善。

参考文献

Chesser, E. S. (1976). 行为疗法:最近的趋势和当前实践.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9 (4), 289-307.

Davidson, W. S. (1974). 酒精依赖者的厌恶条件反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批判性回顾.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1 (9), 571.

Elkins, R. L. (1991). 化学厌恶(催吐疗法)在酒精依赖治疗中的评估.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29 (5), 387-413.

Hajek, P., Stead, L. F., West, R., Jarvis, M., Hartmann-Boyce, J., & Lancaster, T. (2013). 戒烟的复吸预防干预措施.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8).

Streeton, C., & Whelan, G. (2001). 纳曲酮作为酒精依赖的复吸预防维持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Alcohol and Alcoholism, 36 (6), 544-552.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