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调节灵活性与瞬时情感

Emotion Regulation

情绪调节灵活性指的是根据不同情境需求调整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

DIAMONDS模型评估了八个基本情境特征(责任、理智、逆境、交配、积极、消极、欺骗和社会性),为在不同情境中考察情绪调节灵活性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现实世界环境中捕捉情境因素与不同情绪调节策略效果之间的微妙互动。

Chen, M. S., Bi, K., Han, X., Sun, P., & Bonanno, G. A. (2024). 情绪调节灵活性与两种文化中的瞬时情感。Nature Mental Health, 1-10.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4-00215-3

关键点:

  • 该研究采用了生态瞬时评估(EMA)来开发情绪调节(ER)灵活性成分(情境敏感性、策略库和反馈响应性)的代理指标,并考察了这些成分与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两个独立样本中的瞬时情感结果之间的关联。
  • 在两种文化中,瞬时情境敏感性和策略库的使用增加与痛苦减少有关,而反馈响应性的结果则不太一致。
  • 维持有效策略通常是有适应性的,而从无效策略转换对于瞬时抑郁情绪是有适应性的,但对焦虑情绪则不然。
  • 该研究展示了ER灵活性的好处在跨文化中的相似性及其成分对情感结果的细微影响。
  • 尽管具有启发性,但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使用固定的EMA时间表、种族差异探索有限以及无法推断因果关系。

研究背景

以往的研究将情绪调节策略分类为要么普遍有适应性,要么普遍无适应性(Aldao et al., 2010; Joormann & Stanton, 2016)。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因情境和个体而异(Sheppes et al., 2014; Troy et al., 2013)。

尽管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强调了情绪调节灵活性在应对多样情境中的重要性(Aldao et al., 2015; Bonanno & Burton, 2013),但在现实世界日常情境中同时考察其成分的研究较少。

此外,文化在情绪调节灵活性文献中经常被忽视,但它在塑造个体如何感知、解释和管理情绪方面起着关键作用(Ford & Mauss, 2015)。

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纵向EMA设计,以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两个不同文化的样本数据测试灵活性序列模型,独立考察两个文化中的发现的稳健性和一致性,以及可能的跨文化差异。

方法

该研究采用纵向EMA设计,捕捉两个独立样本(美国样本 N = 158 和中国样本 N = 144)中情绪调节灵活性的多个成分及其与瞬时情感结果的关联。

参与者完成了基线和退出调查,以及21天内每天四次的EMA调查,报告情感情境、情境特征、情绪调节使用和变化以及瞬时痛苦。

程序

在21天的EMA阶段之前,参与者与受过训练的研究助理完成了一次定向会议。

在EMA阶段,参与者每天四次被提示完成调查,评估过去三小时内最情感化的情境、感知到的情境特征、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参与者是否改变了初始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及调节尝试后的瞬时心理痛苦。

样本

美国样本包括158名成年人(36名男性、116名女性和6名非二元或不符合性别规范的个体),年龄在18至72岁之间(M = 35.97,SD = 12.45)。中国样本包括144名成年人(55名男性、88名女性和1名非二元或不符合性别规范的个体),年龄在18至55岁之间(M = 29.37,SD = 8.50)。

测量工具

  • 基线和退出调查评估了人口统计学信息、灵活性成分和习惯性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
  • EMA调查测量了情感情境、感知到的情境特征(DIAMONDS)、初始和更新/假设的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情绪调节变化以及瞬时痛苦(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和感知压力)。

统计措施

多层建模(MLM)用于考察灵活性成分的瞬时测量与情感结果之间的关联。预测变量在第1层进行了个体中心化,在第2层进行了总体均值中心化。

结果

  • 在两种文化中,瞬时情境敏感性和策略库的使用增加与瞬时痛苦减少有关。
  • 维持有效策略对瞬时焦虑情绪、感知压力和总痛苦是有适应性的,而从无效策略转换对瞬时抑郁情绪是有适应性的。
  • 一些跨文化差异出现,情境敏感性对美国参与者的效应量较大,而策略转换对中国样本特别有利。

见解

本研究为理解两种不同文化中情绪调节灵活性成分的适应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文化背景如何,区分情境特征(情境敏感性)并在当下部署一系列有效策略(策略库)都有助于减少痛苦。

然而,反馈响应性的影响更为复杂,维持有效策略通常是有适应性的,但从无效策略转换对抑郁情绪特别有益。

该研究还突显了灵活性成分在不同文化中的潜在差异,情境敏感性在美国更具有影响力,而策略转换在中国更有优势。

这些发现扩展了先前的研究,通过在现实世界情境中同时考察多种灵活性成分并跨越文化进行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特质和状态水平的灵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长期心理健康结果的影响。

优点

  • 长期EMA设计,捕捉现实世界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灵活性
  • 开发了灵活性成分的代理指标
  • 同时考察所有灵活性成分
  • 包括来自两种不同文化的独立样本

局限性

  • 固定的EMA时间表可能未能充分捕捉实时的情绪调节
  • 由于样本规模限制,对种族差异的探索有限
  • 无法从观察到的关联中推断因果关系

临床意义

该研究的结果对理解情绪调节灵活性在跨文化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发展情境敏感性和策略库使用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痛苦,无论文化背景如何。

然而,反馈响应性对特定情感结果的细微影响表明,当处理抑郁或焦虑情绪时,可能需要更加个性化的策略。

灵活性成分在不同文化中的潜在差异也突显了在设计和实施情绪调节干预措施时考虑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探索情绪调节灵活性对心理健康结果的长期影响,并开发促进适应性情绪调节的文化敏感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Chen, M. S., Bi, K., Han, X., Sun, P., & Bonanno, G. A. (2024). Emotion regulation flexibility and momentary affect in two cultures. Nature Mental Health, 1-10.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4-00215-3

主要参考文献

陈, M. S., 毕, K., 韩, X., 孙, P., & Bonanno, G. A. (2024). 两种文化中的情绪调节灵活性和即时情绪. 自然心理健康, 1-10. https://doi.org/10.1038/s44220-024-00215-3

其他参考文献

Aldao, A., Nolen-Hoeksema, S., & Schweizer, S. (2010). 心理病理学中的情绪调节策略:元分析回顾. 临床心理学评论, 30(2), 217-237.

Aldao, A., Sheppes, G., & Gross, J. J. (2015). 情绪调节灵活性. 认知疗法与研究, 39(3), 263-278.

Bonanno, G. A., & Burton, C. L. (2013). 调节灵活性:应对和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视角. 心理科学展望, 8(6), 591-612.

Ford, B. Q., & Mauss, I. B. (2015). 文化与情绪调节. 心理学当前意见, 3, 1-5.

Joormann, J., & Stanton, C. H. (2016). 抑郁中情绪调节的考察:回顾与未来方向. 行为研究与治疗, 86, 35-49.

Sheppes, G., Scheibe, S., Suri, G., Radu, P., Blechert, J., & Gross, J. J. (2014). 情绪调节选择:概念框架和支持证据. 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 143(1), 163-181.

Troy, A. S., Shallcross, A. J., & Mauss, I. B. (2013). 情绪调节的人-情境方法:认知重评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助于或妨碍情绪. 心理学科学, 24(12), 2505-2514.

继续学习

  1. 本研究的发现如何为针对ER灵活性的文化敏感干预措施的发展提供信息?
  2. ER灵活性对心理健康结果的潜在长期影响是什么,未来的研究如何探索这些关系?
  3. 研究的局限性,如固定的EMA时间表和对种族差异的有限探索,如何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解决,以增强我们对不同背景和人群中的ER灵活性的理解?
  4. 鉴于反馈响应对特定情绪结果的复杂影响,有哪些潜在策略可以调整ER干预措施,以有效应对抑郁或焦虑情绪?
  5. 不同文化对灵活性成分的重视程度如何影响我们对文化在塑造ER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这对该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有何意义?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