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同情与情绪调节:元分析综述
Yavuz, H. M., Colasante, T., Galarneau, E., & Malti, T. (2024). 共情、同情与情绪调节:元分析综述. 心理公报, 150(1), 27–44. https://doi.org/10.1037/bul0000426
关键点
- 元分析研究了情绪调节(ER)与共情/同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关联。
- 总体而言,ER与共情/同情之间存在小但显著的正相关(r = .19)。
- 考虑到测量混淆时,ER与同情显著相关(r = .24),但与共情不显著相关(r = .04)。
- 关联在样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和文化)方面基本一致。
- 方法因素(如测量混淆和生理测量与自我报告测量的使用)影响效应量。
- 研究结果强调了从概念和方法上区分共情和同情的重要性。
- 结果表明,ER可能在儿童/青少年发展同情方面比共情更为关键。
研究背景
本元分析旨在澄清情绪调节(ER)与共情/同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关联。
尽管ER、共情和同情被认为是社会情感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Malti, 2021),但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证证据却参差不齐。
一些研究发现ER与共情/同情之间存在正相关(例如,Jambon等,2019),而其他研究则报告无或负相关(例如,Christensen等,2011)。
这些不一致可能源于构念定义和测量方式的差异。尽管长期以来有人主张区分共情和同情(Eisenberg, 2000),但许多研究人员将这两个术语互换使用。
此外,ER测量通常混淆情绪和行为调节。
通过元分析研究这些关联及其潜在调节因素,本研究旨在澄清ER何时以及为何与共情和/或同情有关。
一个关键目标是,在考虑测量问题的情况下,测试ER是否对共情和同情有不同影响。
这一分析解决了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基础的重要概念和方法空白。
方法
研究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元分析研究,研究了ER与共情/同情在正常发展的儿童和青少年之间的关联。
程序
- 对主要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PsycInfo)进行系统文献搜索
- 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摘要和全文
- 多名编码员对研究特征和效应量进行编码
- 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总体效应量和调节分析
样本
- 75个效应量来自58项研究
- 总样本量 = 25,831人
- 年龄范围从婴儿期到青春期晚期(0-18岁)
- 研究在多个国家/文化中进行
测量工具
- 情绪调节:自我报告、他人报告、观察和生理(RSA)测量
- 共情/同情:自我报告、他人报告和观察测量
- 编码测量混淆情况(例如,包含同情项目的共情量表)
统计措施
- 随机效应元分析
- 使用Q统计量进行调节分析
- 连续调节变量的元回归
- 通过漏斗图、修剪填充和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
结果
假设1:ER与共情/同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结果:支持。总体合并效应量 r = .19,p < .001。
假设2:ER与共情/同情之间的关联受测量混淆的调节。
结果:支持。多项混淆的共情/同情测量研究显示更大的效应(r = .40),而非混淆测量(r = .14)。
假设3:在考虑测量混淆的情况下,ER与同情的关联比与共情的关联更强。
结果:支持。对于非混淆测量,ER与同情显著相关(r = .24,p < .001),但与共情不显著相关(r = .04,p = .38)。
假设4:ER与共情/同情之间的关联受测量方法的调节。
结果:部分支持。非生理ER测量显示比RSA测量更大的效应。共享方法/信息提供者方差夸大了效应。
假设5:关联在样本特征(如年龄、性别、文化)方面一致。
结果:大部分支持。除婴儿期/幼儿期外,各人口统计学调节因素之间几乎没有显著差异。
洞察
本元分析首次全面综合了关于ER与共情/同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关联的研究。
总体小但显著的正相关表明,更好的ER与更高的共情/同情有关。
然而,关键的洞察是,当考虑测量问题时,这种关联似乎主要由同情驱动,而不是共情。
发现ER与同情显著相关,但与共情不相关(对于非混淆测量)特别具有启发性。
这表明,调节情绪的能力可能对发展对他人的同情更为关键,而不是对共情的更自动的过程。
这与理论一致,即ER帮助儿童管理代入性痛苦,并关注他人的需求,而不是被个人痛苦所压倒。
这些结果扩展了先前的研究,澄清了共情和同情在与ER关系中的不同作用。
它们强调了从概念和方法上区分这些构念的重要性——这是许多过去研究未能做到的。
结果还展示了测量混淆如何导致夸大的或误导性的效应量,特别是对于共情。
在年龄(除早期婴儿期外)、性别和文化方面的大部分一致结果表明,这些关联可能反映了社会情感发展的基本方面。
然而,测量方法(如生理测量与自我报告)的调节作用表明,需要多方法评估以充分捕捉这些复杂构念。
未来的研究应优先纵向和实验设计,以澄清因果和发育过程。
研究潜在中介因素(如注意力分配、认知重评)可以进一步阐明ER与同情之间的机制。
此外,对临床人群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些关联在心理病理学背景下可能有何不同。
优点
-
该研究有许多方法论优势,包括:
- 全面的文献搜索和编码
- 大规模的合并样本量(N = 25,831)
- 包括未发表的研究以减少发表偏倚
- 考虑多个潜在调节因素
- 仔细考虑测量问题(混淆、共享方法/信息提供者方差)
- 区分共情和同情
- 包括ER的自我报告和生理测量
局限性
-
该研究也存在一些方法论局限,包括:
- 所包括研究的横断面性质限制了因果推断
- 许多研究依赖于自我报告测量
- 一些调节类别(如非西方样本)的研究数量有限
- 排除临床人群限制了普适性
- 专注于ER和共情的情感方面可能无法完全捕捉构念的复杂性
- 仅包括英语出版物可能导致语言偏倚
这些局限性建议在推广结果时要谨慎,特别是在临床人群或非西方文化中。
横断面数据也无法得出关于发育过程或ER与共情/同情之间因果关系的强有力结论。
启示
研究结果对理解社会情感发展和指导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共情和同情的区分: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应仔细区分这些构念,因为它们与ER的关系不同。
- 促进同情:旨在增加同情心的干预措施可以从纳入ER训练中受益。
- 测量方法:研究应使用非混淆测量和多方法评估,以准确捕捉ER、共情和同情。
- 发育考虑:虽然关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基本一致,但早期婴儿期可能需要不同的理论和测量方法。
- 文化普适性:相似模式在不同文化中的出现表明这些可能是社会情感发展的基本方面,但需要在非西方背景下进行更多研究。
- 临床应用:了解ER与同情之间的联系可以为治疗以共情/同情缺陷为特征的条件(如品行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提供信息。
影响结果的变量包括测量方法、是否存在心理病理学和评估的具体ER策略。
研究结果突显了社会情感过程的复杂性,以及需要细致且发展敏感的研究和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Yavuz, H. M., Colasante, T., Galarneau, E., & Malti, T. (2024). 共情、同情和情绪调节:一项元分析综述.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50(1), 27–44. https://doi.org/10.1037/bul0000426
其他参考文献
Christensen, K. J., Padilla-Walker, L. M., Busby, D. M., Hardy, S. A., & Day, R. D. (2011). 早期青少年对父母宽恕的关系和社会认知相关因素.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4(5), 903-913. https://doi.org/10.1016/j.adolescence.2011.01.001
Eisenberg, N. (2000). 情绪、调节和道德发展.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1(1), 665-697.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1.1.665
Jambon, M., Colasante, T., Peplak, J., & Malti, T. (2019). 愤怒、同情和儿童的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测试差异相关假设.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7, 1013-1024. https://doi.org/10.1007/s10802-018-0498-3
Malti, T. (2021). 善良:来自发展心理学的视角.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5), 629-657. https://doi.org/10.1080/17405629.2020.1837617
继续学习
- 共情和同情之间的区别如何影响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干预措施?
- 为什么情绪调节与同情的关系似乎比与共情的关系更强,可能的解释是什么?
- 未来的研究如何解决横断面设计在考察情绪调节与共情/同情关系中的局限性?
- 这些发现对理解临床人群(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社会情绪发展有何意义?
- 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情绪调节、共情和同情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跨文化差异?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