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家庭疗法对青少年行为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关键发现

  • 功能家庭疗法(FFT)在挪威儿童福利服务中对有行为障碍的青少年的效果并不优于常规治疗(TAU)。
  • FFT和TAU组在父母报告的攻击行为、违反规则行为、内化问题和社会技能方面从基线到随访都有显著改善。
  • 在短期效果(基线到随访)中,FFT和TAU组在父母、青少年和教师报告的测量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
  • 在随访期间,父母报告的青少年内化问题方面,TAU比FFT有显著优势。
  • 治疗类型、行为障碍的严重程度和自愿参与等因素可能影响青少年行为障碍干预的有效性。
  • 研究存在某些局限性,如高脱落率和治疗组之间潜在的差异脱落。
  • 该研究强调了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服务环境中评估循证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理由

青少年行为障碍与严重的长期后果有关,不仅影响青少年本身,也影响社会(Colman et al., 2009; Caspi et al., 2016)。尽管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针对这一人群的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有限(McCart et al., 2023)。

功能家庭疗法(FF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旨在减少青少年的行为障碍。在少年司法人群中进行的广泛测试显示,与常规治疗(TAU)相比,FFT取得了积极成果(Vardanian et al., 2020)。

然而,关于FFT在非少年司法环境中的有效性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TAU相比的效果知之甚少(McCart et al., 2023)。

在挪威,由于没有单独的少年司法系统,FFT通过儿童福利服务(CWS)提供给有严重行为障碍的青少年。

此前尚未对FFT与挪威CWS通常提供的多种治疗(构成TAU)的有效性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至关重要,因为挪威的TAU可能与其他国家的TAU显著不同,后者可能包括多系统疗法等基于证据的实践(Ogden & Hagen, 2018)。

本研究旨在比较FFT与TAU在不需要刑事指控或司法系统介入的情况下转介的情况下的有效性。

通过直接比较FFT与挪威CWS现有的服务(TAU),这项研究填补了了解FFT在不同环境和人群中的表现相对于既定实践的重要空白。

这种比较对于指导政策决策,即在挪威儿童福利环境中实施新干预措施还是增强现有服务,至关重要。

方法

该研究采用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包含两个治疗条件:功能家庭疗法(FFT)和常规治疗(TAU)。

TAU指的是参与者如果不是研究的一部分将会接受的标准或典型治疗。它代表了常规护理环境中通常可用和提供的现有服务或干预措施。

TAU作为对照条件,允许研究人员将新的或实验性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是FFT)与当前的标准护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有助于确定新治疗是否比现有实践具有任何优势。

参与者在三个时间点进行了评估:基线(入组)、随访(基线后6个月)和后续随访(基线后18个月)。

程序

2013年至2017年间,从挪威儿童福利服务(CWS)招募了家庭。经过初步评估和同意后,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FFT或TAU组。

在每个时间点,从青少年、父母和教师处收集数据。

FFT由受过训练的治疗师提供,而TAU则包括CWS或家庭咨询服务通常提供的各种治疗。

样本

研究包括159名青少年(45.9%为女性),平均年龄为14.72岁(标准差=1.47)。参与者因严重的行为障碍被转介到CWS。

样本包括有移民背景的青少年(15.2%)和各种家庭情况(26.1%的父母同住,67.3%的父母分开,6.5%的长期寄养或收养)。

测量工具

  • 儿童行为检查表(CBCL)和教师报告表(TRF):评估攻击行为、违反规则行为、内化问题、社会技能、学业表现和适应功能。
  • 自我报告的犯罪行为(SRD):测量青少年报告的犯罪行为。
  • 负面同伴量表:评估青少年与反社会同伴的交往。
  • 社会技能评定系统(SSRS):测量父母和教师报告的社会技能。
  • 药物使用:评估青少年的药物使用(由于频率较低未进行分析)。

统计措施

该研究使用潜在曲线模型(LCMs)分析治疗效果。无条件LCM检查整个样本的整体变化,而有条件LCM评估FFT和TAU组之间的差异。多重插补用于处理缺失数据。

结果

假设1:FFT将导致父母报告的青少年问题行为更大程度的减少和父母报告的社会技能更大程度的增加,相较于TAU。

结果:不支持。从基线到随访,FFT和TAU组在父母报告的结果中没有显著差异。


假设2:FFT将导致教师报告的学校表现和社会技能更大程度的改善,以及教师报告的问题行为更大程度的减少,相较于TAU。

结果:不支持。从基线到随访,FFT和TAU组在教师报告的结果中没有显著差异。


假设3:FFT将导致青少年自报的犯罪行为、药物滥用和与偏差同伴接触更大程度的减少,相较于TAU。

结果:不支持。从基线到随访,FFT和TAU组在青少年报告的结果中没有显著差异。

额外发现:在随访期间,父母报告的青少年内化问题方面,TAU比FFT有显著优势。

见解

本研究的关键发现是,功能家庭疗法(FFT)在挪威儿童福利服务中对有行为障碍的青少年的效果并不优于常规治疗(TAU)。

这一结果特别具有信息价值,因为它挑战了像FFT这样的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将在不同环境和人群中始终优于常规护理的假设。

该研究扩展了以往的研究,通过在非少年司法环境中以及美国以外的文化背景下考察FFT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能因目标人群的特征、行为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可用的常规护理服务的质量而异。

进一步研究可以探讨:

  1. TAU(常规治疗)中导致与FFT(功能性家庭治疗)结果相当的具体组成部分。
  2. FFT对挪威儿童福利服务(CWS)人口中不同子群体的有效性。
  3. 自愿参与与强制参与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4. 接受FFT与TAU的青少年在18个月随访后的长期轨迹。

优势

  •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 多方信息提供者(青少年、父母、教师)
  • 在三个时间点进行评估(前测、后测、随访)
  • 使用临床和功能结果测量指标
  • 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环境中实施
  • 包括一个积极对照组(TAU)
  • 使用高级统计方法(潜在曲线模型)

局限性

  • 较高的脱落率和治疗组间潜在的差异性脱落
  • 一个站点的入组数据不完整
  • FFT领导排除了一些转介案例
  • 由于研究仅在挪威某些地区进行,其普遍性有限
  • 缺乏关于TAU具体组成部分的信息
  • 无法控制各站点治疗依从性和质量的变化
  • 教师报告中可能存在因时间点变化而产生的偏差

这些局限性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内部和外部效度,可能会低估或高估治疗效果。

临床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临床实践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 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或服务环境中并不总是优于常规治疗。这强调了在广泛实施之前,在多样化的群体和环境中进行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
  2. FFT与TAU之间的可比结果表明,挪威儿童福利系统现有的服务可能对治疗青少年破坏性行为相对有效。这突显了评估和可能增强当前实践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关注引入新的干预措施。
  3. TAU在内化问题方面表现出更好的长期结果,表明常规治疗的某些组成部分可能对解决情绪问题特别有益。这表明需要综合干预措施,同时针对外化和内化问题。
  4. FFT和TAU组在学业相关结果方面缺乏显著改善,突显了需要在教育环境中更有效地解决学术和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
  5. 结果的变异性可能受到诸如破坏性行为的严重程度、自愿参与与强制参与以及实施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和适应特定人群的干预措施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6. 该研究强调了进行长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的可持续性并识别任何延迟或出现的干预差异的重要性。
  7. 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服务提供者,研究结果建议在实施新干预措施与改进现有服务的成本效益之间进行仔细权衡。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Olseth, A. R., Hagen, K. A., Keles, S., & Bjørnebekk, G. (2024). 功能性家庭治疗在挪威青少年破坏性行为中的应用: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家庭心理学杂志, 38(4), 548–558. [https://doi.org/10.1037/fam0001213](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 https://doi.org/10.1037/fam0001213)

其他参考文献

Caspi, A., Houts, R. M., Belsky, D. W., Harrington, H., Hogan, S., Ramrakha, S., Poulton, R., & Moffitt, T. E. (2016). 儿童时期预测一小部分经济负担较大的人口。自然人类行为, 1(1), 文章 0005.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16-0005

Colman, I., Murray, J., Abbott, R. A., Maughan, B., Kuh, D., Croudace, T. J., & Jones, P. B. (2009). 青少年品行问题的长期结果:40年随访的全国队列研究。英国医学杂志, 338, 文章 a2981. https://doi.org/10.1136/bmj.a2981

McCart, M. R., Sheidow, A. J., & Jaramillo, J. (2023). 青少年破坏性行为的心理社会治疗方法的证据基础更新。临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杂志, 52(4), 447–474. [https://doi.org/10.1080/15374416.2022.2145566](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 https://doi.org/10.1080/15374416.2022.2145566)

Ogden, T., & Hagen, K. A. (2018). 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 (第2版)。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295374

Vardanian, M. M., Scavenius, C., Granski, M., & Chacko, A. (2020). 功能性家庭治疗在丹麦社区样本中的国际有效性研究。婚姻与家庭治疗杂志, 46(2), 289–303. https://doi.org/10.1111/jmft.12405

持续学习

供大学课堂讨论本文的苏格拉底式问题:

  1. 挪威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功能性家庭治疗等干预措施的效果?
  2. 在新环境或人群中实施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时会出现哪些伦理考虑?
  3. 研究人员如何在严格评估干预措施的需求与现实世界临床环境的实际限制之间取得平衡?
  4. 发现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与常规治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的潜在意义是什么?
  5. 本研究中参与的自愿性质如何影响结果在强制治疗环境中的普遍性?
  6. 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提高青少年干预纵向研究的参与者保留率?
  7. 政策制定者和临床主任应如何解释和利用本研究的结果来做出服务提供的决策?
  8. 还有哪些额外的措施或数据收集方法可以加强本研究解释观察结果的能力?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