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人格理论
关键要点
- 隐性人格理论描述了个体如何认为某些特质与另一些特质相关并共同出现。例如,某人可能会将严厉与冷漠联系起来,或将幽默与智力联系起来。
- 隐性人格理论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第一个关注偏见在人们宏观层面上感知他人时所起的作用,第二个关注个体差异在人们感知他人时的影响。
- 心理学家们就测量隐性人格理论的方法进行了辩论,并提出了各种方法来寻找大量个体之间的隐性人格理论的相似之处。
- 心理学家们围绕中心性、可加性和复杂性等概念构建了隐性人格理论。
-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隐性人格理论具有语言基础。
- 隐性人格理论在社会关系中对他人信任度的判断以及对广泛群体的刻板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隐性人格理论指的是个体关于哪些人格特征倾向于在人们身上共同出现的观点。例如,某人可能希望将温暖与慷慨联系起来,或将幽默感与智力联系起来。
这些隐性人格理论指导社会观察者对其他人的推断。例如,如果某人看到另一个人充满活力地进行学术演讲,并假设活力与智力有关,那么观察者可能会推断对方是聪明的(Dunning, 1995)。
历史与概述
在对人们如何感知他人人格的第一个重要综述中,Bruner 和 Tagiuri(1954)引入了“朴素的隐性人格理论”这一术语,以描述观察者可能在他人属性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Schneider, 1973)。
当时,其他心理学家如 Jones(1954)、Steiner(1954)和 Kelly(1955)也描述了类似隐性人格理论的现象,但隐性人格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被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最显著实例之一是 Lee Cronback 的“泛化他人”概念(Cronback, 1955)。
在 Cronback 的观点中,“他人”包含了个人对典型人物的属性和能力的信念,以及这些属性和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Cronback 认为,人们对属性和能力的理论将这些品质归类到几个关键类别中。
尽管不同的研究人员对人格的主要维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常见的分类包括好与坏特质的划分、社交技巧与不足、智力天赋与平庸、主动与被动、友好与不友好、主导与顺从、接受与拒绝权威(Dunning, 1995)。
隐性人格理论有两个主要传统。
- 第一个传统关注偏见在人们如何对他人做出判断中的作用。
- 第二个传统关注个体差异在人们如何感知他人中的作用(Schneider, 1973)。
对他人的判断
心理学家经常争论隐性人格理论是否反映了现实或扭曲了现实。例如,研究人员争论当人们将领导力与主导性联系起来时,他们是在反映真实存在的社会世界,还是在做出没有现实证据支持的假设,即使这种假设仅反映了文化上对领导力和主导性的关联(Dunning, 1995)。
总体而言,研究表明隐性人格理论往往反映现实但夸大了现实:许多人高估了一些特质,而实际上这些特质只是某种程度上相关(Dunning, 1995)。
研究表明,观察者倾向于夸大特质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Newcomb, 1931;Thorndike, 1920;Schneider, 1973)。
研究偏见在人们如何对他人做出判断中作用的科学家将个人感知和印象形成与其他许多判断现象进行了比较(Bruner, Shapiro, 和 Taagiuri, 1958;Wishner, 1960;Schneider, 1973)。
通常,这些研究人员研究的是人类判断的心理学和语言中的隐性偏见(Schneider, 1973)。
个体差异
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在人们如何感知他人中的研究人员倾向于关注权威主义、“新视角”、人格测量和人格建构理论等因素如何导致偏见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Schneider, 1973)。
虽然 Bruner 和 Tagiuri 最初使用隐性人格理论一词来描述特质之间的假设关系,但该术语后来扩展到对应经典人格理论的广泛概念:一套关于人们行为原因的假设(Schneider, 1973)。
例如,Cronback(1955)将隐性人格理论描绘成不仅仅是特质之间的关系。
他建议,所谓的“普通人格理论”包括每个特质的平均强度及其变化程度,以及某一特质与其他特质共同出现的可能性(Schneider, 1973)。
例子
性别刻板印象
有许多研究试图获得“男性”和“女性”特质的列表。Hamilton(1981)认为性别刻板印象源于隐性人格理论。
Hamilton 将隐性人格理论重新表述为观察到的特质和关系在认知结构中的联系。
因此,例如,当有人说“男人在艺术作业中成绩不好,因为男人不擅长艺术”时,这是将非人格特质(性别)与人格特质(艺术倾向)联系起来。
潜在性伴侣的风险感知
Williams 等人(1992)在对308名大学生的研究中表明,许多学生使用隐性人格理论来判断潜在性伴侣的风险。
研究人员在焦点小组中询问学生何时会和不会在使用避孕套的情况下进行性活动。
具体来说,大学学生认识和喜欢的伴侣(如未进行HIV检测的单配偶伴侣)即使不知道与该人HIV状况相关的任何信息,也不会被认为有风险。
通常,学生们倾向于将穿着暴露的人、在酒吧遇到的人、比大多数大学生年长的人、来自大城市的人或对性过度焦虑的人视为高风险性伴侣(Williams 等人,1992)。
隐性人格理论的结构
特质中心性
Asch(1946)对印象形成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隐性人格理论和方法。Asch 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特质中心性。Asch 发现,在多个情境中,温暖-冷漠是一个中心特质。
然而,他未能详细说明何时一个特质是或不是中心特质,或者为什么存在中心特质(Schneider, 1973)。
围绕这些问题出现了两个传统。
第一个基于所谓的“相关模型”,第二个基于“特质暗示模型”。在第一种思路中,Wishner(1960)认为,受温暖到冷漠转变影响最大的反应特质也是与温暖和冷漠相关性最高的特质。
按照 Wishner 的逻辑,任何特质如果与足够多的反应特质高度相关,都可以成为中心刺激特质。Wishner 学派的大部分研究都关注特质评分中的语言偏见(例如,D’Andrade, 1965)。
围绕特质中心性的另一种思路是量表。例如,Hays(1958)认为,特质之所以中心,是因为它们暗示其他特质而不被其他特质所暗示。
例如,如果健康暗示整洁和精力充沛,但整洁和精力充沛不一定暗示健康,那么健康可能是一个中心特质。同时,如果易怒暗示愤怒,但愤怒也暗示易怒,那么易怒不是一个中心特质。
研究表明,正如 Asch 所怀疑的那样,温暖-冷漠是一个中心特质——它们位于社会评价的两端(Friendly 和 Glucksberg, 1970)。
Rosenberg 等人(1968)认为,存在于两个维度极端的特质(如温暖-冷漠)对于那些在该维度上不那么极端的特质是中心的。
同样,Zanna 和 Hamilton(1972)表明,改变温暖和冷漠的特质列表会影响这个人是否会被贴上社会期望或不期望的标签,而改变某人被看作勤奋或懒惰的程度会影响这个人被评价为具有智力期望或不期望的特质的程度(Schneider, 1973)。
然而,这些模型未能解决每个维度极端处的特质权重问题。例如,温暖是否与社会期望的特质的相关性低于冷漠与社会不期望的特质的相关性。
Hamilton 和 Huffman(1971)表明,在好感度和评价的判断中,负面特质的权重高于正面特质。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更一般或抽象的特质往往比不太一般的特质具有更强的暗示性。
例如,Hinkel 让参与者生成10个“下位”——一个语言术语,表示一个想法的最具体类别,如手中的梨或宠物狗——和10个“上位”构念——控制许多其他想法的一个想法的最一般类别。
Hinkel 发现,上位构念更常被认为是导致特质的原因,而不是下位构念。
加性模型
阿什(Asch)论文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他强调了信息的加性与非加性处理(Schneider, 1973)。
阿什反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是基于特质的简单相加的观点,而是认为某人所具有的特质会在每组新的刺激下产生不同的印象(Asch, 1946)。
新模型
新模型发现,某些变量极大地影响了特质关系,例如被评估特质的人的职业。
例如,讲师中意识和不快乐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清洁工之间则存在轻微的正相关(Veness, 1969)。
在Veness的研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相关性在不同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Schneider, 1973)。
认知复杂性
隐含人格理论结构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认知复杂性。一些人在评估特质之间的关系时会使用比其他人更多的维度。
许多研究人员,如Crockett(1965)和Schroder、Driver及Streufert(1967),将复杂性与印象形成过程联系起来。
特别是,这些研究人员关注个体在复杂性上的差异。
研究人员如Pedersen(1965)和Walters及Jackson(1966)发现,个体在用于特质复杂性的维度数量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非常微妙和微小。
总体而言,研究人员通常认为特质之间的高相关性表明认知复杂性(特质所关联的维度之间关系较少),而低相关性则表示高复杂性。
Zaajonc(1960)和Cohen(1961)研究了认知调谐,并显示当参与者预期接收信息而非传达信息时,信息的关联方式更为复杂。
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当参与者在人群中做出选择时,他们通常会对所选的人持有更积极的一套特质假设。
这种“光环效应”可以通过咖啡因引起的兴奋和决策的重要性来增强(O’Neal和Mills, 1969;O’Neal, 1971)。这些研究人员将光环效应归因于个人希望在选择他人时确定自己的选择。
人们可以通过减少特质关系的复杂性来在这种情况下创造确定性的错觉(Schneider, 1973)。
不同类型的刺激也可以触发更大的复杂性(特质之间的相关性较低)。
例如,Crockett(1965)讨论了Nidorf和Supnick未发表的研究,显示信息寻求和描述对于与参与者非常不同或高度不喜欢的人来说复杂度较低。
同时,Koltuv(1962)发现,参与者对不认识的人的特质相关性高于认识的人。当人们对一个人的行为有更多信息时,他们不太可能对他们的特质做出假设(Schneider, 1973)。
特质关系的测量
经典人格理论经常试图找到特质之间的动态和因果关系。
研究人员在这方面所做的方式有所不同,包括如何将特质分配给“对象”,创建所谓的特质矩阵,解释特质关系,将特质矩阵简化为更基本的矩阵,以及解释基本矩阵。
特质的分配
隐含人格理论的许多研究人员首先让多个观察者将特质分配给刺激对象。
刺激对象可以是人(例如通过一张展示特定面部表情的人的照片)或物理对象;然而,人更为常见。
通常,研究人员会让这些观察者对每个刺激对象的特定特质强度进行评分。这会创建一个基于观察者、特质和刺激对象的特质评分矩阵。
特质矩阵
这个特质矩阵可以用来计算不同刺激对象之间的特质相关性。
然而,研究通常依赖于参与者对某些特质相似性的评分(Messick和Kogan, 1966;Pedersen, 1965;Schneider, 1973)以及某些特质共同出现的可能性的评分。
其他研究,如Rosenberg(Rosenberg, Nelson, 和 Vivekananthan, 1968;Rosenberg 和 Olshan, 1970)的研究,要求参与者将一组特质分成几堆,每堆代表一个不同的人。
研究人员然后给出特质分离分数,这取决于参与者是否同意两个特质是否相关的人数(Schneider, 1973)。
收集到特质之间的相关性列表后,研究人员必须确定如何使数据可解释。
这可以通过各种数学方法实现(Schneider, 1973)。
当研究人员旨在研究个体隐含人格理论的差异时,确定不同群体如何看待特质之间的关系可能很重要。
例如,女性可能认为自信与能力和温暖有关,而男性可能仅认为自信与能力相关。
刺激对象
关于隐含人格理论的几项研究调查了刺激对象。在这些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获得对各种刺激对象的相似性判断。
例如,Jackson、Messick 和 Solly(1957)让参与者相互评分其相似性;Messick(1961)对政治人物的相似性判断进行了量表评估;Wiggins 和 Hoffman(1968)让参与者比较代表刺激对象的个人资料。
科学家可以以多种方式解释这些评分——确定刺激对象的人格与参与者认为他们具有的特质评分的比较。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一个公众人物(其人格特质已知)或对刺激对象进行人格测试。
情境
个体的情境、角色等也可以进行量表评估,以确定特质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许多研究人员认识到情境在行为感知中的作用(Hastorf, Schneider, 和 Polefka, 1970),使人格判断偏向与其角色相关的特质。
例如,舞者可能被视为社交优雅,而税务员可能被视为无情。
批判性评价
现实性
早在Thorndike(1920)的光环效应研究就表明,人们看到的特质之间的感知关系与经验关系显著不同。
也有大量研究考察了隐含人格理论能否独立于人们的主观经验存在。
例如,Levy 和 Dugan(1960)使用了15个特质,测量了每个特质用于描述照片的频率。三位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经常尝试将相同的特质与相同的图片相关联。
与此同时,Mulaik(1964)要求不同的参与者群体对真实人物和刻板角色进行评分。类似地,Mulaik发现人们经常以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方式对真实人物和刻板角色进行评分。
尽管如此,许多研究的结果与早期研究相矛盾(例如,Chapman, 1967;Lay 和 Jackson, 1969)。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感知的特质关系偏离了研究人员计算出的“真实”特质关系。
语言与隐含人格理论
许多学者声称,隐含人格理论是由语言决定的。例如,Kusinen(1969)显示,特质名称的差异评分创造了与其他概念类似的语言结构。
围绕语言因素作为隐含人格理论基础的最大争议在于特质既有含义也有内涵。
例如,正如Walters 和 Jackson(1966)所证明的,虽然某些人格因素可以通过人际温暖和社会性高评分来表征,但所有社会期望的术语也与人际温暖相关(Schneider, 1973)。
研究人员试图以一种避免这种加载的方式排除语言维度。
例如,Peabody(1967)将特质分为四组,以便它们与具有相反评价和意义维度的特质配对。
这意味着Peabody会将一个特质(如谨慎)与一个意思相同但评价相反的特质(如胆怯)以及两个正面描述性意义的特质(一个正面,如大胆;一个负面,如鲁莽)配对。
然后他让受试者根据包含正面特质及其负面描述性对立面的量表(如谨慎-鲁莽或胆怯-大胆)从各种特质中推断。
Peabody显示,大多数人做出的推断是描述性的而非评价性的。
然而,其他人,如Rosenberg 和 Olshann(1970),批评了Peabody的研究,认为Peabody的特质掩盖了隐含人格理论的评价维度(Felipe, 1970)。
参考文献
Asch, S. E. (1961). 形成人格印象 (pp. 237-285). 加州大学出版社.
Bruner, J. S., & Tagiuri, R. (1954). 人物感知. 社会心理学手册, 2, 634-654.
Bruner, J. S., Shapiro, D., & Tagiuri, R. (1958). 单独和组合特质的意义. 人物感知和人际行为, 277-288.
Chapman, L. J. (1967). 观察报告中的虚假相关. 言语学习和言语行为杂志, 6(1), 151-155.
Cohen, A. R. (1961). 认知调谐作为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人格杂志.
Crockett, W. H. (1965). 认知复杂性和印象形成. 实验人格研究进展, 2, 47-90.
Cronbach, L. J. (1955). 影响“理解他人”和“假设相似性”得分的过程.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2(3), 177.
D”Andrade, R. G. (1965). 特质心理学和成分分析. _美国人类学家, 67(_5), 215-228.
Dunning, D. (1995). 特质重要性和可修改性作为影响自我评估和自我提升动机的因素.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公报, 21(12), 1297-1306.
Felipe, A. I. (1970). 特质推断中的评价一致性与描述一致性. _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1_6(4), 627.
Friendly, M. L., & Glucksberg, S. (1970). 对亚文化词汇描述的多维方法.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14(1), 55.
Hamilton, D. L., & Huffman, L. J. (1971). 评价和非评价判断的印象形成过程的普遍性.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20(2), 200.
Hamilton, D. L. (1981). 刻板印象和群体行为:对认知方法的一些思考. 认知过程中的刻板印象和群体行为, 333-353.
Hastorf, A. H., Schneider, D. J., & Polefka, J. (1970). 人物感知.
Hays, W. L. (1958). 特质含义和特质相似性的研究方法. 人物感知和人际行为, 289-299.
Jackson, D. N., Messick, S. J., & Solley, C. M. (1957). 人格感知的多维尺度方法. 心理学杂志, 44(2), 311-318.
Jones, E. E. (1954). 权威主义作为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人格杂志.
Kelly, E. L. (1955). 成人人格的一致性. 美国心理学家, 10(11), 659.
Koltuv, B. B. (1962). 评判者内部特质相关性的某些特征. 心理学专论:一般和应用, 76(33), 1.
Kuusinen, J. (1969b). 人格评分的因素不变性. 斯堪的纳维亚心理学杂志, 10(1), 33-44.
Lay, C. H., & Jackson, D. N. (1969). 特质推断关系普遍性的分析.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12(1), 12.
Levy, L. H., & Dugan, R. D. (1960). 社会感知维度研究的常数误差方法. 异常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61(1), 21.
Messick, S., & Jackson, D. N. (1961). MMPI项目的价值和分散度. 心理学报告, 8(3), 409-414.
Messick, S., & Kogan, N. (1966). 判断中的人格一致性:角色构建的维度. _多变量行为研究, 1(_2), 165-175.
Mulaik, S. A. (1964). 人格因素是评分者的概念因素吗?. 临床心理学杂志, 28(6), 506.
Newcomb, T. (1931). 旨在检验评分技术有效性的实验. 教育心理学杂志, 22(4), 279.
O”Neal, E., & Mills, J. (1969). 预期选择对光环效应的影响. 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 5(3), 347-351.
O”Neal, E. (1971). 未来选择重要性和兴奋对光环效应的影响.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19(3), 334.
Peabody, D. (1967). 特质推断:评价和描述方面.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7(4p2), 1.
Pederson, D. M. (1965). 自我概念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差异与自我力量. 知觉和运动技能, 20, 691-692.
Rosenberg, S., Nelson, C., & Vivekananthan, P. S. (1968). 人格印象结构的多维方法.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9(4), 283.
Rosenberg, S., & Olshan, K. (1970). 人格感知中的评价和描述方面.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16(4), 619.
Schneider, D. J. (1973). 隐含人格理论综述. 心理学通报, 79(5), 294.
Schroder, H. M., Driver, M. J., & Streufert, S. (1967). 人类信息处理:个体和群体在复杂社会情境中的功能.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teiner, I. D. (1954). 族中心主义和特质“不一致”的容忍度. 异常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49(3), 349.
Thorndike, E. L. (1920). 心理学评分中的常数误差. 应用心理学杂志, 4(1), 25-29.
Veness, T. (1969). 特质评估相关性和职业刻板印象. 英国社会和临床心理学杂志, 8(3), 227-234.
Walters, H. A., & Jackson, D. N. (1966). 特质推断中的群体和个人规律:多维尺度分析. 多变量行为研究, 1(2), 145-163.
Wiggins, N., & Hoffman, P. J. (1968). 指令、线索一致性和个人差异下的个人资料判断维度. 多变量行为研究, 3(1), 3-20.
Williams, S. S., Kimble, D. L., Covell, N. H., Weiss, L. H., Newton, K. J., Fisher, J. D., & Fisher, W. A. (1992). 大学生使用隐含人格理论而不是安全的性行为. 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 22(12), 921-933.
Wishner, J. (1960). “人格印象”的重新分析. 心理学评论, 67(2), 96.
Zajonc, R. B. (1960). 沟通中的认知调谐过程. 异常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61(2), 159.
Zanna, M. P., & Hamilton, D. L. (1972). 属性维度和特质推断模式. 心理科学, 27(6), 353-354.
进一步阅读
Schneider, D. J. (1973). 隐含人格理论综述. 心理学通报, 79(5), 294.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