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在社交焦虑中的比较:系统综述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认知行为疗法在社交焦虑中的比较:系统综述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认知行为疗法在社交焦虑中的比较

Dones III, V. C., Yamat, K. S., Santos, K. E. P., Concepcion, A. V. M., & Lacson, M. A. R. (2024). 基于正念的干预与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有效性:系统综述和元分析. 菲律宾医学杂志. https://doi.org/10.47895/amp.vi0.8140

关键点

  1. 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的主要方法包括基于正念的干预(MBI)和认知行为疗法(CBT),两者在有效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2. 干预类型(MBI vs CBT)、治疗持续时间和评估指标等因素显著影响社交焦虑治疗效果的评估。
  3. 尽管研究具有启发性,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小、高脱落率以及大多数研究缺乏等待名单或非特异性对照条件。
  4. 社交焦虑是全球青少年中迅速增长的现象,患病率约为10%,90%的病例在23岁时达到高峰,突显了有效治疗方法的普遍相关性和重要性。

研究背景

社交焦虑障碍(SAD)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状况,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活质量,限制他们的教育成就、社会关系和未来职业目标(Woodward & Fergusson, 2001)。

认知行为疗法(CBT)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治疗SAD的金标准,与等待名单和心理安慰剂对照条件相比,显示出较大的效应量(Mayo-Wilson et al., 2014)。

然而,CBT也有其局限性,包括需要专业培训、显著的时间投入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低于预期的效果(Hofmann & Smits, 2008)。

基于正念的干预(MBI)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或补充治疗方式,已逐渐崭露头角。

研究表明,MBI在长期随访期间减少SAD症状方面是有效的(Liu et al., 2021)。然而,直接比较MBI和CBT在青少年社交焦虑治疗中的有效性的研究有限。

目的

本系统综述和元分析旨在填补这一空白,评估MBI与CBT在缓解青少年社交焦虑方面的相对有效性。

该研究旨在提供基于证据的见解,以指导临床实践并推动这一重要心理健康治疗领域的未来研究。

方法

该研究遵循了系统综述和元分析报告项目(PRISMA)指南,并在PROSP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2369367。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Science Direct、Taylor and Francis Online、Web of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Medline、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职业治疗杂志和美国心理学会。

灰色文献也进行了检索,包括Google Scholar和相关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

检索策略和术语:

检索策略结合了自由概念和MeSH术语,分为四个主题类别:

  1. 治疗方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 OR 认知行为治疗)
  2. 人口特征(例如,青少年 OR 青年 OR 青少年)
  3. 疾病特异性(例如,社交焦虑 OR 社交焦虑障碍)
  4. 研究方法(例如,随机对照试验 OR RCT)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 随机对照试验比较MBI与CBT
  • 参与者:经历社交焦虑或社交恐惧症的青少年,或有社交焦虑障碍或社交恐惧症的临床诊断
  • 无语言和日期限制的研究

排除标准:

  • 非随机研究
  • 不明确比较MBI和CBT的研究
  • 聚焦于常与社交焦虑障碍混淆的临床条件的研究
  • 针对青春期前人群的研究

统计措施

元分析使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计算了组间比较的标准均数差(SMD)和95%置信区间。

异质性通过视觉异质性、I²统计量和卡方检验进行评估。证据质量使用GRADE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

初步确定的研究数量:9543
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数量:3

纳入研究的特征:

  • 总参与者人数:255人(MBI组125人,CBT组130人)
  • 平均年龄:27.5岁
  • 诊断: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或DSM-IV定义的焦虑障碍
  • 治疗持续时间:8-12周,每次2小时

元分析结果:

  • MBI与CBT在减少社交焦虑症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 标准均数差(SMD):-0.04(95% CI:-0.58至0.51)
  • 证据质量为中等(GRADE评估)

单个研究结果:

  1. Koszycki等人(2021年):支持CBT(LSAS测量)
  2. Piet等人(2010年):支持MBI(LSAS测量)
  3. Spinhoven等人(2022年):支持MBI(贝克焦虑量表)

异质性:

  • 观察到显著的异质性(I² = 62%)
  • 结果测量、治疗持续时间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对异质性有所贡献

偏倚风险:

  • 随机序列生成和分配隐藏的偏倚风险较低
  • 两项研究的实施偏倚风险较高
  • 无法确定的失访偏倚和检测偏倚风险

见解

本元分析的关键发现是,基于正念的干预(MBI)和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方面的有效性没有显著差异。

这一结果特别具有信息价值,因为它挑战了CBT是唯一有效治疗社交焦虑的观点,并表明MBI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或补充方法。

这些发现扩展了先前的研究,通过直接比较MBI和CBT的系统综述和元分析,专门针对患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

尽管早期研究已分别证明了MBI和CBT的有效性,但本研究提供了对其相对疗效的更全面理解。

该研究强调了MBI作为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第二或第三线治疗的潜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偏好身心干预或对一线治疗如CBT反应不足的青少年。

这一见解对于临床医生和治疗师根据个体患者的需求和偏好量身定制治疗方案非常有价值。

进一步研究可以关注:

  1. 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具有更长的随访期,以评估长期效果
  2. 研究MBI和CBT的组合,以实现潜在的增强效果
  3. 探索可能预测不同亚组青少年对MBI与CBT更好反应的因素
  4. 在各种临床环境中比较MBI和CBT的成本效益分析

优势

该研究具有许多方法学优势,包括:

  1. 遵循PRISMA指南并在PROSPERO注册,提高了透明度和可重复性
  2. 涵盖多个数据库和灰色文献的全面检索策略
  3. 专注于比较MBI和CBT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
  4. 使用标准化工具评估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和GRADE方法)
  5. 使用适当统计方法合成跨研究结果的元分析
  6. 考虑异质性及其潜在来源
  7. 使用森林图和详细叙述描述清晰呈现结果

局限性

该研究也存在许多方法学局限性,包括:

  1. 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n=3),限制了结果的普遍性
  2. 各研究使用的结局测量方法存在异质性(例如,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 vs. 贝克焦虑量表)
  3. 治疗持续时间(8-12周)的差异可能影响结果的可比性
  4. 地理多样性有限(来自加拿大、丹麦和荷兰的研究)可能无法反映全球人口
  5. 干预组的高脱落率可能引入失访偏倚
  6. 大多数研究缺乏等待名单或非特异性对照条件,难以解释自然症状改善
  7. 参与者的年龄范围较广(18-73岁)可能无法完全代表青少年群体
  8. 潜在的发表偏倚,如在GRADE评估中所指出的

这些局限性意味着,虽然研究结果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但应谨慎解读。结果可能无法完全推广到所有青少年群体或临床环境。

缺乏长期随访数据也限制了我们对这些干预措施持续效果的理解。

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对临床心理学实践和青少年社交焦虑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治疗选择:MBI与CBT在有效性上的相当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额外的循证治疗选择。这对于那些可能对CBT反应不佳或偏好正念方法的患者尤其有价值。
  2. 个性化治疗:研究结果支持更加个性化的社交焦虑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偏好、文化背景和之前的治疗经验来选择MBI或CBT。
  3. 成本效益:如果MBI被证明与CBT一样有效且更具成本效益或可及性,它可能会对医疗系统和个人患者在治疗负担能力和可及性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4. 方法整合:MBI和CBT的相当有效性表明,整合两种方法的元素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这可能激发新混合干预措施的开发。
  5. 培训和教育:研究结果强调了培训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掌握CBT和MBI技术的重要性,以提供更广泛的有效治疗选项。
  6. 研究重点:研究强调了对社交焦虑替代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需求,特别是那些可能比传统方法更具可及性或成本效益的方法。
  7. 患者赋权:了解多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可以增强患者对自己的护理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从而可能增加治疗参与度和依从性。

影响结果的变量包括使用的具体MBI和CBT协议、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研究的文化背景以及患者群体的特征(例如,年龄、社交焦虑的严重程度、共病情况)。

参考文献

Hofmann, S. G., & Smits, J. A. (2008). 成人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元分析. 临床精神病学杂志, 69(4), 621.

Liu, X., Yi, P., Ma, L., Liu, W., Deng, W., Yang, X., Liang, M., Luo, J., Li, N., & Li, X. (2021). 社交焦虑障碍的基于正念的干预:系统综述和元分析. 精神病学研究, 300, 113935.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21.113935

Mayo-Wilson, E., Dias, S., Mavranezouli, I., Kew, K., Clark, D. M., Ades, A. E., & Pilling, S. (2014). 成人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和药物干预:系统综述和网络元分析. 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 1(5), 368-376. https://doi.org/10.1016/S2215-0366(14)70329-3

Woodward, L. J., & Fergusson, D. M. (2001). 青少年时期焦虑障碍的年轻人的生命历程结果. 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 40(9), 1086-1093. https://doi.org/10.1097/00004583-200109000-00018

持续学习

  1.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MBI与CBT在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中的有效性?
  2. 在决定使用MBI还是CBT治疗青少年社交焦虑时,应考虑哪些伦理问题?
  3. 技术(如虚拟现实、移动应用)的整合如何增强MBI或CBT在社交焦虑治疗中的交付和有效性?
  4. MBI的长期效果与CBT的长期效果有何不同?我们如何设计研究以更好地捕捉这些差异?
  5. MBI与CBT的有效性如何因社交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或共病情况的不同而变化?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