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关系:迹象、影响及应对方法
自恋关系的迹象
理想化和贬低的循环
在关系的初期,即理想化阶段,自恋者可能会显得迷人且体贴,对你表现出大量的爱意和赞美。
他们会把你捧上神坛,让你觉得自己是他们世界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这种行为是为了吸引你,并建立强烈的情感联系。
然而,随着关系的发展,自恋者的行为会发生显著变化,他们可能会开始批评、贬低甚至情感虐待你。这种贬低会让人感到困惑和受伤,让你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这个循环通常不会在贬低阶段结束。在一段时间的贬低之后,自恋者可能会回到理想化阶段,重复这一模式。
过度以自我为中心
自恋者喜欢成为关注的中心。他们常常对自己的重要性有夸大的看法,认为自己独特、卓越,理应受到特殊待遇。
与自恋者互动时,你可能会注意到对话往往围绕他们展开。他们可能会打断或转移话题,分享自己的故事、成就或观点,而忽视你在说什么。
或者,他们可能会进行一些吸引注意的行为,以确保自己成为焦点,例如吹嘘自己的成就、夸大自己的故事以获得更多关注,或采取一种炫耀的态度。
对赞美和认可的持续需求
自恋者对赞美、崇拜和认可有着无法满足的渴望,以提升他们脆弱的自尊心。这种需求往往驱使他们在关系中的行为和互动。
外部的认可是他们自我价值的基础。他们非常依赖他人的意见和赞美来感觉良好,因此可能不断寻求安慰、赞美和认可。
由于他们需要持续的认可,自恋者可能觉得理应得到特殊待遇。他们期望他人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求。
对持续崇拜的需求使自恋者更倾向于优先考虑自己的欲望,而不是建立深厚、有意义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往往围绕着他人能为他们做什么,而不是真正的相互理解。
缺乏共情
自恋者对共情的能力有限。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和连接他人的感受和经历,这使得他们难以考虑你的感受、需求或观点。
他们可能对你的想法、感受或经历表现出很少的真诚兴趣,而是不断要求赞美、崇拜和关注自己的成就。
对批评极为敏感
虽然他们渴望崇拜和关注,但自恋者对批评极为敏感。
他们可能会对任何挑战他们自认为伟大的反馈作出强烈反应,变得防御、轻视甚至敌对。
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恋者实际上患有低自尊,这使他们对批评极为敏感。
因此,他们对关注和认可有无法满足的需求,以滋养他们的自尊心并保护他们脆弱的自我。
然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恋者并没有低自尊,而是当受到批评时会变得防御,因为他们真正相信自己是完美且优于所有人的。
操纵和控制他人
操纵和控制是自恋者在关系中常用的策略,以确保他们保持主导地位并获得所需的崇拜。
他们可能会进行煤气灯效应、内疚感操纵或三角战术等,以利用你的情绪并给予他们更大的控制权。
自恋者还可能将爱和认可作为符合他们愿望的奖励。当你顺从他们的意愿时,他们会给你关注;而当你表达独立或不同意时,他们会撤回关注。
在自恋者的操纵下,你可能会感到失去自我。他们可能会决定你的决策、偏好,甚至是你身份的某些方面。
隔离
自恋者可能会试图将你与朋友和家人隔离,使你更加脆弱和依赖他们。
如果他们觉得你的互动对他们构成威胁,他们可能会削弱你与朋友、家人和其他亲人的联系。他们可能会批评你的社交圈,对你的亲人发表贬低的言论,甚至制造冲突,阻止你与他们共度时光。
通过将你与支持系统隔离开来,自恋者创造了一个环境,使你越来越依赖他们的情感认可和陪伴。他们希望你相信他们是唯一真正理解和关心你的人。
自恋对关系的影响
自恋会对关系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经常导致情感混乱和不和谐。
自恋者往往主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忽视伴侣的感受和愿望。他们的目标不是建立深厚的联系或与对方建立长期的关系,而是满足自己对崇拜、控制和认可的欲望。
对于自恋者来说,关系往往是交易性的。他们关注的是从关系中能得到什么,无论是社会地位、物质财富还是情感认可。
由于这种目标导向的方法,与自恋者的关系对他们的伴侣来说可能是情感上的消耗和伤害。
伴侣们经常因理想化和贬低的模式而经历情感过山车。最初的强烈魅力让位于批判行为,使伴侣质疑自己的价值,破坏他们的情感健康。这种动态侵蚀了信任,使关系充满不确定性。
自恋的影响不仅限于情感压力,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根据心理治疗师克里斯汀·路易斯·德·卡诺维尔(2019年)的说法,自恋关系对受害者的后果可能包括:
- 回避行为
- 物质滥用
- 情感丧失
- 脱离感
- 失去希望
- 睡眠困难
- 过度警觉
- 心身疾病(如肠易激综合症)
- 自残或自杀念头
如何应对自恋伴侣
应对自恋伴侣可能具有挑战性,但你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这种情况,同时优先考虑自己的福祉。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认识到你不能改变自恋伴侣的行为。你应该调整期望,专注于你能控制的事情:你自己的反应和选择。
保持现实也很重要。你的伴侣可能会试图扭曲现实或对你进行煤气灯效应,但你必须相信自己的感知,并依靠朋友或专业人士来验证你的经历。
“人们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怀疑自己的感受或后悔为自己辩护。”
——谢丽·坎贝尔博士,《成年幸存者:有毒家庭成员》的作者
这里还有一些其他步骤可以考虑:
限制情绪反应
一种应对策略是减少与对方的互动和情感投入,以保护自己免受与自恋者打交道时经常出现的操纵和情感动荡。
你可以采用“灰色岩石”技巧,这涉及尽可能保持情感中立和不感兴趣。自恋者通常善于激发你的强烈情绪。
因此,通过保持冷静和镇定,即使他们试图激怒或让你心烦,你也能减少他们操纵的动机。
坚持事实性和中立性的沟通,避免被卷入他们的情感游戏中。认识到参与争吵很少能解决问题,所以明智地选择你的战斗,必要时完全脱离。
设定界限
确保与伴侣建立明确的界限,并坚定地传达这些界限。他们可能会测试这些界限,但维持这些界限对你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寻求支持
向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寻求支持可以带来极大的益处。
个人治疗或咨询可以为你提供应对关系中情感挑战的工具,并帮助你做出优先考虑自己福祉的决策。
此外,围绕自己建立一个理解的网络可以帮助你减少孤独感。考虑与朋友、家人甚至支持小组联系,分享你的经历并获得认可。
考虑你的选择
评估这段关系是否对你长期有益。如果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你可能需要考虑寻求专业帮助或寻找退出关系的方法。
何时寻求帮助
在与自恋伴侣的关系中知道何时寻求帮助对于你的情感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迹象,表明可能是时候寻求帮助了:
- 如果你因为这段关系而持续感到焦虑、抑郁或情感枯竭。
- 如果自恋伴侣使你与朋友和家人隔离,使你缺乏外部支持。
- 如果你觉得由于这段关系,你已经失去了与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自我认同的联系。
- 如果你注意到反复出现的操纵、情感虐待或控制模式。
- 如果这段关系对你的心理健康和福祉产生了负面影响。
-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身体安全受到自恋伴侣的行为威胁。
- 如果自恋伴侣的操纵使你对自己的现实或感知产生怀疑。
-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决定不断受到自恋伴侣的控制。
- 如果你发现自己反复分手又复合与自恋伴侣。
如何安全离开
离开与自恋伴侣的关系可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潜在危险的过程,因为你正在威胁他们的权力地位并削弱他们的优越感。
因此,优先考虑你的安全和福祉非常重要。
在计划离开时需要考虑的步骤:
- 收集重要文件和必需物品,并将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 规划离开的物流,包括你将去哪里以及如何到达那里。
- 告知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你的离开计划。
- 选择自恋伴侣不在场或不太可能暴力反应的时间离开。
- 更改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其他自恋伴侣可能有访问权限的账户密码。
- 检查设备是否有追踪器,并谨慎分享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位置。
- 如果可能,逐步脱离关系后再离开。
- 如果你有孩子,通知幼儿园或学校谁有权接他们。
- 如果预计在离开时会有危险,考虑让朋友、家人或甚至执法人员在场以确保你的安全。
- 离开后,考虑寻求治疗或咨询,以帮助你处理这段经历,治愈并重建生活。
常见问题
自恋者如何表达爱?
自恋者由于其自我中心的性质和情感限制,往往以扭曲的方式表达爱。
自恋者擅长使用奉承和魅力来赢得人心。在关系的早期阶段,他们常常把伴侣捧上神坛,用关注、赞美和礼物来包围他们。
然而,自恋者主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表达爱意的目的往往是维持控制、获取关注或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自恋者可能会支持伴侣的目标或抱负,但往往带有其他目的。他们的爱情风格是“Ludus”,以游戏、欺骗、性不忠和对亲密和依赖的厌恶为特征。
自恋伴侣最常见的行为有哪些?
自恋伴侣的行为范围广泛,源于他们的自我中心、缺乏共情和对控制和赞赏的渴望。
以下是自恋伴侣可能表现出的一些典型行为:
自恋者渴望关注和认可,因此他们通常会在社交场合要求成为焦点,并在没有得到关注时感到不满。
自恋者是熟练的操纵者,他们会使用情感操纵、内疚感和其他手段来控制和影响伴侣。
自恋者经常在理想化和贬低伴侣之间循环。他们可能会最初把伴侣捧上神坛,然后突然批评或贬低他们。
自恋者夸大自己的成就、才能和重要性。他们可能显得傲慢,并认为自己有权享受特殊待遇。
为什么很难离开自恋者?
离开自恋伴侣特别困难,因为你会对他们产生依恋。
自恋者擅长操纵伴侣的情感。他们通常会创造理想化和贬低的循环,使伴侣感到强烈的高潮随后是毁灭性的低谷。尽管存在有毒行为,受害者仍可能感到与自恋者的情感联系,希望回到最初的理想化阶段。
他们还会频繁削弱伴侣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使受害者相信自己应得这种对待或找不到更好的选择。
此外,自恋者会通过孤立伴侣的支持网络来制造依赖,使受害者难以想象没有他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
Bushman, B. (2017). 自恋、追求名利和大规模枪击事件. 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 229-241.
Campbell, S. (2022). 成年幸存者与有毒家庭成员:维护界限、应对批评和摆脱羞耻感的工具. 新港出版社.
Campbell, W. K., Foster, C. A., & Finkel, E. J. (2002). 自我爱是否导致对他人的爱?一个关于自恋游戏的故事.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83, 340–354.
Howard V. (2019). 认识自恋虐待及其对精神健康护理实践的影响. 精神健康护理问题杂志, 40(8), 644-654.
Lee, J. A. (1973). 爱的颜色:探索爱的方式. 加拿大多伦多:新出版社.
Louis de Canonville, C. (2019, 1月31日). 自恋受害者综合症:那是什么?. 检索自自恋行为网: https://narcissisticbehavior.net/
Thomaes, S., Bushman, B., De Castro, B., & Stegge, H. (2009). 是什么让自恋者绽放?关于自恋的成因和发展研究框架. 发展与病理心理学杂志, 1233–1247.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