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信的症状和损害表现于ADHD评估中
关键点
- 该研究考察了78名成人接受ADHD临床评估时,不可信症状表现与自我报告症状、感知功能损害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关系。
- 不可信的反应者报告了更多的ADHD症状、心理症状和功能损害,相比于可信的反应者。
- 即使控制了不可信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症状与感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最为密切。
- 感知功能损害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关系因个体是否可信或不可信而异。
- 研究结果强调了在ADHD评估中测试症状和功能损害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理由
准确评估ADHD症状及相关功能损害不仅对于建立有效的ADHD诊断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指导治疗决策也非常重要。
然而,关于不可信症状表现如何影响ADHD评估中使用的自我报告量表的理解有限。
过度依赖主观自我报告数据会增加导致不准确结论的反应偏差风险(Musso & Gouvier, 2014)。
尽管新兴研究表明,ADHD症状和功能损害评级的自我报告量表在模拟研究中容易受到不可信反应的影响(例如,Walls et al., 2017),但没有研究使用正式分类标准来考察不可信表现,也没有研究这种表现是否影响自我报告症状与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研究旨在使用Sherman et al.(2020)的标准将接受ADHD评估的成人分类为可信或不可信的反应者,以考察组间自我报告的ADHD症状、心理症状和功能损害的差异。
此外,本研究还测试了不可信表现是否调节症状严重程度与感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联。
方法
- 接受ADHD评估的成人接受了ADHD症状的自我报告量表。
- 使用Sherman et al.(2020)的标准将参与者分类为不可信(n = 48)或可信(n = 30)的反应者。
- 不可信反应者的标准是那些在症状有效性测试(CAARS Infrequency Index 或 MMPI 过度报告有效性量表)或表现有效性测试(Word Memory Test, Reliable Digit Span, Rey AVLT Recognition, 或 AVLT Exaggeration Index)中得分无效的参与者。
- 如果参与者通过了症状和表现有效性测试,则被分类为可信反应者。
样本
- 78名因ADHD评估而前往门诊诊所的成人
- 53名女性,17名男性,8名非二元性别
- 平均年龄 = 25岁
- 主要为白人样本(64名参与者)
统计分析
-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自我报告量表的差异。
- 使用皮尔逊相关和线性回归模型测试组分类的调节效应。
结果
-
如预期的那样,不可信组报告的症状显著多于可信组,且效应量较大,包括:
-
注意力不集中症状:84.19 vs 75.43, p = .003, d = .87
-
多动-冲动症状:71.44 vs 59.73, p < .001, d = .91
-
总ADHD症状:70.71 vs 62.90, p < .001, d = .92
-
不可信组报告的心理症状也显著多于可信组,且效应量较大,包括:
-
沮丧:69.21 vs 56.79, p < .001, d = 1.10
-
躯体主诉:66.62 vs 53.17, p < .001, d = 1.24
-
低积极情绪:65.50 vs 57.41, p = .004, d = .62
-
功能障碍的负面情绪:67.44 vs 56.10, p < .001, d = .99
此外,不可信组报告的功能损害显著高于可信组,且效应量较大(5.54 vs 3.58, p < .001, d = 1.37)。
见解
一个关键的见解是,虽然ADHD症状和功能损害是内在相关的构建,但不可信的症状表现似乎削弱了它们的关联。
对于可信的反应者,更大的自我报告ADHD和心理症状与更高的感知功能损害有中等到强的相关性。然而,对于不可信的反应者,大多数自我报告症状与感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双变量关系较小且不显著。
此外,感知功能损害与抑郁和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对可信的反应者显著,但对不可信的反应者不显著。
这种模式表明,不可信的反应者报告了升高的症状,但不一定将其与生活主要领域的损害联系起来。相比之下,可信的反应者可能更有可能在其日常功能中断的背景下感知其症状。
通过显示不可信表现影响主观症状报告及其与感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本研究强调了需要采用多方法评估方法。
使用症状和表现有效性测试可以提高症状和损害评分的准确性,并防止因反应偏差导致的不准确诊断决策或治疗计划。
优势
该研究具有几个方法论的优势:
- 使用经过验证的正式标准来根据表现有效性测试(PVT)和症状有效性测试(SVT)的结果分类不可信表现。
- 包括一个以前未在不可信症状报告关系中考察的ADHD特定功能损害量表。
- 样本量足够大,可以检测出较大的组间差异。
- 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教育水平、种族/民族)方面,各组相当。
- 考察了ADHD和心理症状与功能损害的关系。
- 多个症状指标(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焦虑、抑郁、躯体化)。
- 测试不可信表现对自我报告症状与功能损害关系的调节效应。
标准化的症状评分和功能损害评级基于规范样本,增加了数据的可解释性。
此外,该研究改进了先前基于模拟的研究的局限性,使用实际接受ADHD评估的临床样本,而不是要求非临床参与者假装症状。这有助于捕捉现实世界测试场景中不可信反应的影响。
局限性
然而,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
- 样本主要由白人后中等教育学生组成,限制了研究结果对更广泛人群的推广性。具有更大、更多样化的社区样本的研究将是信息丰富的。
- 大多数参与者没有基于童年历史、当前损害和其他诊断措施的确认ADHD诊断。如果包括更严格诊断的样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 统计调节发现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复制,以确定效应的可靠性。
- 功能损害评级完全依赖于自我报告。需要使用知情者报告和客观损害的文件进行多方法评估。
- ADHD特定损害量表每个领域只包含一个问题。详细考察特定领域的功能损害可能会提供更细致的结果。
- 一小部分“可信”反应者在一个PVT上失败,但没有在SVT上失败。根据选择的研究标准,这些参与者仍可能有轻微的不可信元素,即使他们被分类为有效反应。
启示
本研究通过证明功能损害评级同样容易被过度报告,从而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它对主要依赖患者自我报告来评估损害提出了担忧,强调了需要采用多方法评估方法。
临床医生在诊断成人的ADHD时应考虑症状和表现有效性测试,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计划。
发现抑郁和焦虑症状与可信但不可信的反应者的感知损害强烈相关,这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表明不可信的表现可能掩盖了ADHD与内化障碍的典型共病。
未能识别共病条件可能会影响预后,如果未与ADHD干预一起治疗。
此外,不可信反应者中自我报告症状与损害之间关联的减弱表明,残疾的感知在ADHD评估中起着重要的验证作用。
如果患者报告了显著的ADHD症状但没有传达相关的生活干扰,临床医生应持怀疑态度。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并测试专门针对常见ADHD相关损害测量的有效性工具。
更广泛的含义涉及其他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特别是那些严重依赖自我报告数据的情况。类似的模式可能会出现,即不可信的反应人为地夸大了症状的感知,而与功能损害无关。
因此,跨学科的临床医生应意识到,在评估可能受到偏差反应影响的风险时,主观症状报告与客观测量功能障碍之间的潜在脱节。
参考文献
Lee, G. J., Do, C., & Suhr, J. (2023). Noncredible presentations of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in the assessment of adul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Psychology & Neuroscience, 16(3), 284–301. https://doi.org/10.1037/pne0000319
希望这个翻译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调整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主要参考文献
Lee, G. J., Do, C., & Suhr, J. (2023). 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估中的症状和功能损害的不可信表现. 心理学与神经科学, 16(3), 284–301. https://doi.org/10.1037/pne0000319
其他参考文献
Musso, M. W., & Gouvier, W. D. (2014). “为什么这这么难?”关于检测大学生伪装ADHD的综述. 注意力障碍杂志, 18(3), 186–201. https://doi.org/10.1177/1087054712441970
Sherman, E. M. S., Slick, D. J., & Iverson, G. L. (2020). 神经心理评估的多维度伪装标准:伪装神经心理功能障碍标准的20年更新. 临床神经心理学档案, 35(6), 735–764. https://doi.org/10.1093/arclin/acaa019
Walls, B. D., Wallace, E. R., Brothers, S. L., & Berry, D. T. R. (2017). 康纳斯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效度量表在识别模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随机反应中的效用. 心理学评估, 29(12), 1437–1446. https://doi.org/10.1037/pas0000530
持续学习
以下是大学课堂可以探讨的一些引人深思的讨论问题:
- 当评估易受伤害的人群寻求心理健康治疗时的不可信症状表现,临床医生应考虑哪些伦理问题?
- 不同年龄、文化群体和社会经济背景对ADHD症状及其相关生活损害的感知可能存在哪些差异?临床医生可能对残疾持有哪些偏见?
- 关于ADHD诊断和适应措施的学术/职业政策是否应考虑超出患者自述的信息?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补充自述数据?
- 神经成像和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进步如何提高未来检测不可信ADHD表现的准确率?依赖生物数据存在哪些局限性?
- 临床医生在教育患者了解不可信表现的概念方面有哪些责任?这些信息是否应纳入知情同意书中?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