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偏差:定义与示例

关键要点

  • 术语“三级偏差”描述了当某人通过将其标记为非偏差行为来使广泛认为是偏差的行为正常化的情况。
  • 三级偏差(在大规模进行时)可以改变社会对某个行为是否被视为偏差的看法。
  • 一级和二级偏差的相关概念源自1950年代和1960年代标签理论家的工作。

尽管偏差标签具有粘性且难以摆脱,但有时个人可以将可能成为负面身份的东西转变为正面身份。John Kitsuse (1980) 将这种现象称为三级偏差。

三级偏差发生在被标记为偏差的人完全拒绝偏差的概念,并试图将与偏差标签相关的污名重新定义为积极的现象。因此,曾经被认为是偏差属性或行为现在通过将其标记为非偏差而被正常化。

三级偏差者因个人行为受到社会的污名化,但他们随后形成了一个集体,自认为是“受压迫的群体……其压迫是一个社会问题”(Weitz, 1984, p. 157)。

例如,某人可能会为偷窃一块面包或钱包辩护,抱怨这些物品的价格高得离谱。

Lemert (1951) 是最早定义一级和二级偏差概念的人之一。

三级偏差的概念后来出现,并被社会学家用来描述那些实施偏差行为的人如何为其行为辩护,以及社会如何改变其对曾经被认为是偏差行为的看法,使其被视为可接受的行为。

三级偏差的例子

社会运动

三级偏差可以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一个三级偏差对社会中的人们产生积极影响的例子是社会运动,如接受同性恋和跨性别者权利的运动。

在整个20世纪,同性恋通常被禁止,有时甚至会有严重的刑事处罚。表达同性恋的人被标记为偏差者,被主流社会排斥。

然而,从1960年代开始——以石墙暴动为象征——“同性恋权利”运动在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兴起。

结果,同性恋从被视为犯罪或疾病转变为被社会接受和庆祝。

法律也发生了变化,允许人们与同性结婚,使他们的配偶能够享有与异性夫妻相同的福利(Sorensen & Siemensen, 2006)。

作弊

考虑Alfred R. Mele (1987) 提到的一个案例,有人参加多项选择测试。

他的策略是在问题纸上圈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旁边的标识字母,然后在所有圈选完成后,在答题纸上填涂相应的空格。

此时,他计划继续回答更难的问题。

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学生正在阅读第45题,共有60题。他时间不够用了。

虽然他确信答案是A,但他注意到考场中一个人已经填涂了B。他将答案改为B,巧合的是,这恰好是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通过说考试难度不公、时间限制不合理,或者他通过考试的重要性远高于任何不作弊的需求来为其作弊行为辩护。

在这两种情况下,他都是将偏差行为标记为非偏差(Mele, 1987)。

参考文献

Lemert, E. (1951). 初级和次级偏差. 犯罪. 关键社会学概念, 3, 603-607.

Lemert, E. M. (1967). 人类偏差、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rtino, L. (2017). 初级和次级偏差的概念.

Mele, A. R. (1987). 意图行动和偏离的因果链:三级偏离的问题. 哲学研究: 分析传统下的国际哲学期刊, 51 (1), 55–60.

Paternoster, R., & Iovanni, L. (1989). 标签视角与犯罪行为:理论的扩展和证据的评估. 正义季刊, 6 (3), 359-394.

Rosenberg, M. J. (2010). Lemert, Edwin M.: 初级和次级偏差. 犯罪学理论百科全书, 551-553.

Sorensen, A. M., & Siemensen, C. (2006). 身份激进化、碎片化和再同化. 加州健康促进杂志, 4 (4), 41-51.

Weitz, R. (1985). 从适应到反抗:三级偏差和女同性恋的激进重新定义. 在 J. Kitsuse 和 J. Schneider (编), 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 pp. 140-161. Norwood, NJ: Ablex.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