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惊喜:伸出援手比我们想象中更受赞赏

关键要点

  • 人们经常低估他人对简短信息或小礼物的感激之情。
  • 这种低估在不同关系中都会发生,包括弱联系和强联系。
  • 低估效应是由于对回应者惊喜的不同关注——回应者更关注他们愉快的惊喜感,而发起者预测不到这一点。
  • 当伸出援手的行为更加出乎意料时,如来自弱联系或在意外情境中,低估效应更大。
  • 向他人伸出援手可能比人们预期的更受欢迎,这可能会促进更多的社会联系。
  • 研究在研究的人口统计学和考察的伸出援手类型方面存在局限性。
  • 理解这一现象可能有助于改善关系和社会联系。

理由

社会联系对于幸福感和幸福至关重要(Baumeister & Leary, 1995; Cohen & Wills, 1985),但保持联系往往需要主动伸出援手。

尽管伸出援手有成本和收益,但这项研究考察了人们是否准确感知到对他人的好处。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经常误判他人的观点(Epley et al., 2004)并低估对他人的感激之情(Kumar & Epley, 2018)或赞美(Zhao & Epley, 2021a)。

然而,并非所有关系都涉及感恩或赞美的理由,尤其是与弱联系。因此,这项研究更广泛地考察了通过简单的问候伸出援手,旨在了解人们是否准确预测这些行为的受欢迎程度。

作者提出,发起者可能低估了回应者的感激之情,这可能是由于对回应者惊喜感的不同关注。理解这一点可以揭示阻碍社会联系的因素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方法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预先注册的实验,使用了各种方法:

  • 回忆范式(实验1)
  • 实地实验,实际在两人组中进行伸出援手(实验2、3、5a)
  • 情境实验(实验4a、4b、5b、6、7)

程序

在所有实验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发起者或回应者角色。发起者被要求向某人伸出援手或想象伸出援手,而回应者则接收或想象接收伸出援手。

两组随后评估了感激水平。一些研究还操纵了其他因素,如关系亲密程度或伸出援手的情境。

样本

参与者包括通过大学行为实验室和在线平台(如Prolific Academic)招募的美国大学生和成人。

样本量在实验之间有所不同,从实验2中的54对到实验7中的1602名参与者不等。

测量

  • 感激指数:4项指标,评估感激、感谢、谢意和愉悦的程度(改编自Flynn & Adams, 2009)
  • 对回应者惊喜的关注:实验5a和5b中的2项指标
  • 某些实验中的控制措施(例如,关系亲密程度、时间距离)

统计措施

  • 独立样本t检验
  • 配对样本t检验
  • 方差分析(ANOVA
  • 协方差分析(ANCOVA)
  • 使用PROCESS宏的中介分析
  • 双元数据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结果

假设1:发起者低估了回应者对伸出援手的感激之情。

这一假设在所有实验中都得到了支持:

  • 实验1(回忆范式):发起者(M = 5.50)vs. 回应者(M = 5.87),p = .041
  • 实验2(实地实验,用便条):发起者(M = 5.57)vs. 回应者(M = 6.17),p = .015
  • 实验3(实地实验,用便条和礼物):发起者(M = 4.25)vs. 回应者(M = 4.72),p < .001
  • 实验4a(情境,简短信息):发起者(M = 4.36)vs. 回应者(M = 4.81),p = .027
  • 实验4b(情境,小礼物):发起者(M = 5.72)vs. 回应者(M = 6.32),p < .001

假设2:低估伸出援手的感激之情是由对回应者惊喜的不同关注所中介的。

这一假设在实验5a和5b中得到了支持:

  • 实验5a:显著间接效应,B = .18,95% CI [.02, .36]
  • 实验5b:显著间接效应,B = .06,95% CI [.02, .13]

假设3:低估伸出援手的感激之情受到伸出援手情境的意外性的调节。

这一假设在实验6和7中得到了支持:

  • 实验6:角色和伸出援手情境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F(1, 1572) = 23.30,p < .001
  • 实验7:角色和关系亲密程度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F(1, 1598) = 11.82,p < .001

见解

这项研究揭示了人们普遍倾向于低估他人对简短信息或小礼物的感激之情。这种低估发生在各种关系和情境中。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低估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回应者更关注他们的愉快惊喜感,而发起者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这些见解扩展了先前关于社会误解的研究,表明低估他人积极反应不仅适用于表达感激或赞美的情况,也适用于简单的伸出援手行为。

研究还确定了重要的调节因素,显示当伸出援手的行为更加出乎意料时(例如,来自弱联系或在意外情境中),低估效应更大。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

  • 这一现象如何适用于不同的文化和年龄群体
  • 伸出援手对关系质量的长期影响
  • 有效干预措施以增加伸出援手的行为
  • 在负面关系情境中伸出援手的低估差异

优势

该研究具有许多方法论优势,包括:

  • 使用多种方法(回忆、实地实验、情境)
  • 在不同样本和情境中复制研究结果
  • 所有实验均预先注册
  • 考察中介机制和调节因素
  • 实地实验中使用实际的伸出援手行为
  • 在某些实验中控制潜在的混淆变量

局限性

  • 样本主要来自美国人口,限制了对其他文化的推广性
  • 重点在于积极或中性关系,未考察负面关系情境中的伸出援手
  • 大多数实验使用假设情境而非真实世界行为
  • 相对短期的焦点,未考察伸出援手的长期影响
  • 实地实验中高流失率可能导致自我选择偏差
  • 依赖于自我报告的感激和惊喜关注措施

启示

研究结果对改善社会联系和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可能因为低估了他们的行为会被多大程度上感激而不愿意向他人伸出援手。

这种误解可能导致错失社交机会,特别是在弱联系或长时间无联系后。

理解他人可能比预期更感激伸出援手,可以鼓励人们更多地主动社交。这在社会孤立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尤其有价值,例如全球疫情期间或面临孤独风险的人群。

研究还强调了惊喜在社交互动中的重要性。意外的积极行为可能对关系质量和社交纽带产生特别强烈的影响。这一见解可以为关系维护和社会支持项目提供策略。

对于临床心理学实践,这些发现可以为那些在社交焦虑或孤立中挣扎的个体提供干预措施。

鼓励客户更频繁地伸出援手,并告知他们他人可能比预期更感激,可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工具。

关系亲密程度的调节效应表明,向弱联系伸出援手可能特别有影响力。这可以为旨在加强社区纽带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公共卫生倡议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希望这段翻译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调整的地方,请随时告诉我。 主要参考文献

Liu, P. J., Rim, S., Min, L., & Min, K. E. (2023). 主动联系的惊喜:比我们想象中更被感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124(4), 754-771. https://doi.org/10.1037/pspi0000402

其他参考文献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归属需求:人际依恋作为基本的人类动机。心理学公报, 117(3), 497–529.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压力、社会支持和缓冲假设。心理学公报, 98(2), 310–357.

Epley, N., Keysar, B., Van Boven, L., & Gilovich, T. (2004). 视角采取得以自我为中心的锚定和调整。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87(3), 327–339.

Flynn, F. J., & Adams, G. S. (2009). 金钱买不到爱:关于礼物价格和感激感的不对称信念。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 45(2), 404–409.

Kumar, A., & Epley, N. (2018). 低估感激:表达感激者误解了其后果。心理科学, 29(9), 1423–1435.

Zhao, X., & Epley, N. (2021a). 赞美不足?低估赞美的积极影响成为表达赞美的障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121(2), 239–256.

继续学习

适用于大学课堂讨论该论文的苏格拉底式问题:

  1.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对主动联系感激的低估?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文化间的差异?
  2. 技术和社交媒体如何影响本研究中的现象?这些平台如何影响我们对主动联系和被联系的感受?
  3. 本研究的发现如何应用于专业网络或商业关系?在营销或人力资源等领域是否有潜在的影响?
  4. 如何在不造成过度压力或期望的情况下鼓励更多的主动联系?
  5. 对主动联系感激的低估如何随年龄变化?你是否预计年轻人和老年人在感知和感激主动联系方面存在差异?
  6. 这项研究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危机或压力期间的社会支持?研究结果如何应用于心理健康干预或支持小组?
  7. 个体性格特质(如外向性、神经质)的差异如何调节本研究中发现的效果?还有哪些其他个体差异因素值得探索?

两张朋友拥抱的照片和标题:研究表明我们一贯低估了他人对意外问候的重视程度。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