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心理动力学疗法

社会心理学

利他主义:如何培养无私的行为

利他主义是对他人无自私的关心——仅仅出于希望帮助他们的愿望,而不是出于义务、忠诚或宗教原因。它涉及出于对他人的福祉的关心而采取行动。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利他行为会导致人们为了帮助他人而危及自己。这类行为通常是在没有期望回报的情况下进行的。其他情况被称为互惠利他主义,涉及到为了将来能获得帮助而采取行动帮助他人。

利他主义的例子

日常生活充满了小规模的利他行为,从为陌生人开门到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金钱。新闻报道往往关注更宏大的利他主义案例,例如一位男子跳入冰冷的河流救起溺水的陌生人,或者捐赠者向当地慈善机构捐赠数千美元。

一些利他主义的例子包括:

  • 无期望回报地为他人做某事以帮助他们
  • 放弃可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事物,如果它们会对他人造成损失
  • 在个人成本或风险存在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 即使在稀缺的情况下也分享资源
  • 表达对他人的福祉的关注

利他主义的类型

心理学家已经确定了几种不同的利他主义行为类型。这些包括:

  • 遗传利他主义: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利他主义涉及从事有助于亲近家庭成员的利他行为。例如,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经常从事牺牲行为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
  • 互惠利他主义:这种类型的利他主义基于一种相互给予的关系。它涉及现在帮助他人,因为将来他们可能会回报这个帮助。
  • 群体选择性利他主义:这涉及根据群体归属进行利他行为。人们可能会将自己的努力指向帮助群体中的人,或者支持有利于特定群体的社会事业。
  • 纯粹利他主义:也称为道德利他主义,这种形式涉及帮助他人,即使这样做有风险,也没有任何回报。它由内化的价值观和道德驱动。

利他主义的原因

虽然我们对利他主义很熟悉,但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是什么激发了这些善意的行为?是什么激励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一个完全陌生的人?

利他主义是所谓的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方面。亲社会行为是指无论动机如何或施助者如何受益,任何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虽然所有的利他主义行为都是亲社会的,但并非所有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完全利他的。我们可能会为了各种原因帮助他人,比如内疚、义务、责任或为了奖励。

我们不确定为什么利他主义存在,但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解释。

进化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是否有些人天生就有帮助他人的倾向,这一理论认为利他主义可能受到基因的影响。

亲缘选择是一种进化理论,它提出人们更有可能帮助血缘亲属,因为这样会增加基因传给后代的机会,从而确保共享基因的延续。关系越亲密,人们就越有可能帮助对方。

亲社会行为如利他主义、合作和同理心也可能具有遗传基础。

脑部奖励

利他主义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心。神经生物学家发现,当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时,他们大脑中的奖赏区域变得更加活跃。

参与有同情心的行为会激活与奖赏系统相关的大脑区域。由同情心产生的积极情绪随后会强化利他行为。

环境

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对利他行为有重大影响,社会化可能对儿童的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

在一个研究中,观察简单的互惠利他行为的儿童远比观察非利他行为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利他行为。另一方面,友好但非利他行为并没有产生相同的效果。

观察利他行为可以成为在儿童中培养亲社会和同情行为的重要方式。

观察亲社会行为似乎也会导致成人的帮助行为(尽管这种现象发生的程度因性别、文化和个体背景等因素而异)。

社会规范

社会规则、规范和期望也可以影响人们是否从事利他行为。例如,互惠规范是一种社会期望,即我们在别人为我们做了某事后感到被迫去帮助他们。

例如,如果你的朋友几周前借给你钱买午餐,当你被要求借钱时,你可能会觉得有义务归还。

奖励

虽然利他主义的定义是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回报,但可能仍然存在不明显的认知激励。例如,我们可能会帮助他人以缓解自己的困扰,或者因为善待他人符合我们对自己作为善良之人的看法。其他认知解释包括:

  • 共情:人们在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有共情时更有可能从事利他行为,这一建议被称为共情-利他主义假设。儿童随着共情感的发展也往往会变得更利他。
  • 缓解负面情绪:利他行为可能会帮助缓解看到他人处于困境时的负面情绪,这一想法被称为负状态缓解模型。基本上,看到另一个人处于困境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痛苦或不舒服,但帮助他们可以减少这些负面情绪。

为什么善待他人也能让你受益

利他主义是有益的吗?

虽然极端的利他主义可能有一些缺点,但它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可以同时对你和他人有益。利他主义有许多好处,比如:

  • 更好的健康状况:表现利他主义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善身体健康。志愿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更好,定期参与帮助行为与显著降低死亡率有关。
  • 更好的心理健康:为他人做好事会让你对自己和世界感到良好。研究表明,在为他人做好事之后,人们会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
  • 更好的恋爱关系:善良和同情也可以带来更好的伴侣关系,因为善良是所有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特质。

除了这些好处外,参与利他主义还可以帮助改善社交联系和关系,这最终可以提高健康和福祉。

培养利他主义

有些人天生就有利他倾向,但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在自己和他人身上培养乐于助人的行为。这些包括:

  • 寻找灵感:看看那些从事利他行为的鼓舞人心的人。看到其他人积极改善个人和社区的生活可以激励你在自己的生活中采取利他行为。
  • 练习共情:与其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如通过建立联系并赋予问题一个“人性”的面孔来练习共情。想想如果你处于那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觉,并思考你能做些什么来帮助改变现状。
  • 设定目标:找到每天都可以进行的随机善举的方法。寻找周围可能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寻找社区中的志愿机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准备一顿饭,帮朋友做一项家务,参加献血活动,或者花时间在当地组织做志愿者。
  • 养成习惯:尽量把善良放在你的思想前沿。例如,思考你已经实施的利他行为,它们可能如何帮助他人,以及你如何在未来重复这些行为。或者,考虑每天至少做一件善举,并花点时间反思它。

利他主义的潜在问题

利他主义也有一些可能的问题和困难,比如:

  • 它有时会造成风险。人们可能会从事利他行为,这会使他们处于危险之中。
  • 它有时可能导致人们忽视自己的健康、社交或财务需求,而专注于照顾他人。
  • 尽管出于好意,但利他行为并不总是产生积极的结果。
  • 它可能导致人们专注于一个事业,而忽略了其他领域。

在帮助职业中工作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因关心和帮助他人而情绪上不堪重负。在更严重的情况下,一个出于利他主义收养动物的人可能会变成动物囤积者,达到无法为他们收养的动物提供住所或护理的地步。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利他主义通常是世界上的一种积极力量,值得发展。

人可以学会成为英雄吗?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