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外向性如何影响行为
外向性(或称外倾性)是人格的核心维度之一
在人格的“五大因素”理论中,外向性(通常称为外倾性)被认为是构成人类人格的五个核心特质之一。外向性表现为社交性、健谈、自信和兴奋。
外向者在与他人社交时会感到精力充沛。
概览
外向性是一种以健谈、自信和热情为特征的人格类型。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养育方式和生活经历也会影响你在不同领域中的外向程度。
重要的是要记住,外向性和内向性代表一个连续体。虽然有些人可能倾向于两个极端,但大多数人处于中间位置。
外向性与内向性对比
高外向性的人倾向于寻求社交刺激并参与各种互动。这些人通常被描述为充满活力、能量和积极。在群体中,外向者(外倾者)往往会经常发言并表达自己。
另一方面,内向者则是低外向性的人。他们往往安静、内敛且较少参与社交活动。重要的是要注意,内向性和害羞不是一回事。
低外向性的人并不是害怕社交场合。他们只是更喜欢独处,并不需要像外向者那样多的社交刺激。
外向者常被不公平地贴上过于健谈或爱出风头的标签。实际上,他们只是通过参与社交互动获得精力。高外向性的人需要社交刺激来感觉有活力。他们从与他人讨论想法中获得灵感和兴奋感。
1:33
你可能是外向者的迹象
常见的外向性特质
外向性通常由许多不同的亚特质标记。一个外向者可能会:
- 行动导向
- 自信
- 开朗
- 有吸引力
- 喜欢成为关注的中心
- 友好
- 社交
- 寻求新奇和刺激
- 健谈
- 温暖
外向性还是外倾性?
你可能注意到有时这个词拼写为外向性,有时则拼写为外倾性。这种细微的差别是否影响其含义?哪一个更正确?
从技术上讲,这个词最初是拼写为外倾性的。它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基于拉丁语“extra”(意为“外面”)和“version”(意为“转动”)。
外倾者是在1918年的一篇论文中误拼的,但“o”版本已成为广泛接受和流行的拼法。
所以虽然外倾是最初的拼法,外向也是被接受的拼法。
什么导致了外向性?
为什么人们倾向于更加外向或内向的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界争论和研究的焦点。就像许多这样的辩论一样,问题往往归结为两个关键因素:天性和教养。
遗传因素
外向性显然具有很强的遗传成分。一项研究发现,超过700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外向性的影响比环境因素更大。
双胞胎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外向性等人格特质中占比约30%到60%。
环境因素
尽管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也会塑造人格。兄弟姐妹研究表明,个体经历比家庭中共享的经历更为重要。
这种特质的变化可能与大脑皮层唤醒水平的差异有关。根据一些研究,外向者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而内向者很容易受到刺激。
人格是遗传的吗?
外向性如何影响行为?
外向性如何影响行为?研究人员发现,高外向性与多种倾向相关。除了对人格有贡献外,这种特质也可能影响职业选择。
据研究人员称,外向性与领导行为有关。由于外向者在群体中更有可能表现出自我主张,因此在与其他人的合作中担任领导角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外向性的人通常被描述为对生活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友好、精力充沛且高度适应性强。
正如你所想象的,高水平的外向性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大量与人互动的工作。这些工作可能包括教学、销售、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和政治。
内向者更少需要社交互动,因此独立工作的职位往往很理想。写作、计算机编程、工程和会计可能适合低外向性的人。
外向性有多常见?
尽管似乎你周围的每一个朋友和熟人都比你更外向,但研究显示外向性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普遍。
2015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外向者在社交网络中往往被过度代表。因为外向、受欢迎的人往往有很多朋友,他们在社交网络中显得过分突出。
研究人员还指出,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人们会成为朋友。外向者往往非常社交,这使他们比内向者更容易形成新的友谊。人们也倾向于与具有相似外向程度的人建立友谊。
外向者倾向于与外向者建立友谊,而内向者则与内向者和外向者建立友谊。对外向者来说,似乎大多数人也是外向的,因为这个性格特质在他们的朋友圈中被过度代表。然而,内向者可能对社会网络的真实结构有更好的理解。
你是不是外向者?试试我们的测验
如果你想知道在外向性和内向性之间你属于哪个位置,我们的快速免费测验可以帮助你找出!
此测验已由David Susman博士审阅。
与内向者约会要知道什么
你能变得更外向吗?
如果你倾向于更内向,你可能会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变得更外向。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希望变得更外向是一些人最常见的发展目标之一。
这可能源于外向者在现代社会中往往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可。外向者似乎更容易获得群体归属感,因此不难理解许多人可能希望享受与之相关的那种轻松感。
心理学家建议,彻底改变你潜在的人格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格具有很强的遗传成分,研究表明人格的基本维度相对稳定。换句话说,你不太可能从一个内向的内向者变成一个外向的外向者。
然而,你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培养更外向的习惯。或者至少,你可以采取措施在社交场合中感觉更舒适和自信。
采用外向习惯
虽然你可能天生更喜欢独处或与少数亲密的朋友在一起,但在需要的时候你可以表现得外向。例如,如果你在工作中见新客户或参加伴侣的社会活动,你可能会尝试表现得更外向。
研究表明,一些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养成习惯来获得。所以如果你学会了在某些情况下变得外向,当你发现自己处于这些情况时,就更有可能进入这种模式。
有意为之
在社交场合表现外向对大多数内向者来说可能是耗尽精力的。一种应对方式是在最重要的时候采用外向倾向。例如,你可以在工作或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外向。
试图一直表现得更外向可能导致精疲力竭和倦怠。有意选择何时表现得更外向可以确保你不过度消耗自己。
安排独处时间
在“外向”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需要时,“外向”后,你可能会感到因社交接触过多而精疲力竭。计划一些独处时间是很好的充电和恢复精力的方式。
避免限制性的自我信念
如果你认为自己因为不够外向而不能做某事(比如在工作中做一个演讲或参加社交活动),花点时间审视你的自我信念和自我对话。
与其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不如练习发展更积极的自我信念,专注于你可以改变的事情。
你可能不会认为自己可以完全改变人格(也不一定想)。相反,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我可以在圣诞聚会上表现得更外向”,或者“我可以给出一个精彩的演讲”。
总结
如果你倾向于内向,可以通过“假装”外向的特质来培养更外向的习惯。只是要确保你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并安排时间给自己充电。
这对你的意义
如果你更外向,你可能仍然喜欢偶尔独自放松一下。而如果你倾向于内向,你可以在需要时找到方法来培养更外向的习惯。无论哪种情况,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偏好和需求。
了解更多关于你的人格类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