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搭便车效应作为一种认知偏差
如何以及为何我们会跟随潮流
你是否曾经因为似乎每个人都在做某件事(比如玩乒乓球、烘焙面包或九步护肤程序)而尝试过?即使这不是你天生喜欢的东西,突然的流行可能会让你想知道所有这些炒作背后的原因。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它一定值得去做,对吧?这可能让你觉得自己如果不至少试一试,就会错过一些重要的共享文化现象。
如果你曾经因为害怕错失、同伴压力或其他原因而跟风,那么你已经体验了心理学家所说的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是指人们仅仅因为大家都在做某件事而采纳某些行为、风格或态度的倾向。当更多的人采用某一趋势时,其他人也更有可能加入这一趋势。
概览
搭便车效应是为什么我们经常陷入短暂趋势的一个原因。它会影响我们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积极的搭便车可能会激励我们采取健康的行为,而消极的搭便车可能会让我们尝试一些有问题的健康建议或花钱购买不需要的东西。探索一些搭便车的例子可以让我们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你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它。
搭便车效应和认知偏差
搭便车效应是一类更大的认知偏差的一部分,这些偏差会影响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方式。认知偏差通常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快地思考和推理,但它们常常引入计算错误和失误。
搭便车例子
以下是一些搭便车效应的例子:
- 饮食: 当大家都采用某种流行的饮食法时,人们更有可能自己也尝试。
- 选举: 人们更有可能投票给他们认为领先的候选人。
- 时尚: 时尚趋势似乎特别容易受到搭便车效应的影响。这些趋势往往转瞬即逝。一个趋势刚刚兴起,其他趋势很快就过时,被塞进衣柜的角落。
- 音乐: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某首歌或某个音乐团体,其他人也更有可能去听。
-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上的趋势可能包括复制特定类型的帖子或分享某些类型的内容。搭便车效应也可以影响帖子的分享方式以及在线群体中的互动。
接受世代间的俚语也可能是一种搭便车效应的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花了几小时浏览TikTok后使用“bet”、“rizz”或“bussin’”等术语,这可能部分是因为搭便车效应。
它有什么影响?
搭便车效应表明,我们不应该总是让大众舆论来决定什么是对的。有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好的东西,并不适合所有人。
例如,仅仅因为现在宽腿裤被认为是时尚的,并不意味着它们适合所有体型和形状的人都显得好看和舒适。
根据当前被认为流行的事物来评价自己也会损害你的自尊心,并阻碍你充分发挥潜力。仅仅因为你喜欢的事情并不受欢迎,或者没有其他许多人似乎分享的兴趣,并不意味着这些活动不值得追求。
时代精神总是在变化。今天“流行”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过时”。
时尚和流行文化现象并不是唯一受搭便车效应影响的短暂趋势。研究表明,这种效应也会影响医生、治疗师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所做的决定。
一项研究的作者认为,急于使用氯胺酮治疗抑郁症,而没有充分理解其工作原理或原因,就是一个受到搭便车效应影响的当前精神病学热潮的例子。
影响搭便车效应的因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搭便车效应呢?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施加的压力和规范的影响。当看起来大多数群体都在做某件事时,不做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困难。
人们自然倾向于跟随群体。有时,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感到压力。在其他情况下,我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然后试图改变以更像群体。搭便车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在彼此之间建立联系。
这种融入群体的压力可以影响行为的许多方面,从人们穿什么到他们在政治选举中投票给谁。
一些影响搭便车效应的因素包括:
启发式方法
人类大脑天生就使用启发式方法,即思维捷径,以帮助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决策。当你在做选择时,你自然倾向于依赖有助于加快决策过程的经验法则。这些启发式方法可以受到你看到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的影响。
群体思维
搭便车效应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思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纳某种时尚或趋势,其他人也更有可能“搭上顺风车”。当似乎每个人都做某事时,就有巨大的压力去遵从,这也是为什么搭便车行为如此容易形成的缘故。
渴望正确
人们希望正确。他们想成为胜利的一方。人们遵从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向社交群体中的其他人寻求关于什么是正确或可接受的信息。
如果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某事,那么人们就会留下这样的印象:这是正确的事情。
需要被接纳
害怕被排斥也在搭便车效应中发挥作用。人们通常不想成为唯一的不同者,因此跟随群体所做的就是确保被接纳和获得社会认同的一种方式。
归属的需求给人施加压力,让他们采纳多数人的规范和态度,以获得群体的认可和接纳。
虽然搭便车效应非常强大,导致趋势迅速形成,但这些行为也往往是相当脆弱的。人们很快跳上搭便车,但同样快地跳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趋势往往如此短暂。
搭便车效应的风险
这些搭便车趋势的影响通常是相对无害的,如时尚、音乐或流行文化时尚。有时它们可能会更加危险。
当某些想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时,比如对健康问题的态度,搭便车信念可能会产生严重且有害的后果。
一些负面甚至危险的搭便车效应的例子:
- 例如,受反疫苗运动影响的个人更不可能为他们的孩子接种常规儿童疫苗。大规模的疫苗回避与最近的麻疹爆发有关。
-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了解到某个候选人在民意调查中领先时,他们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选票以符合获胜的一方。在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学习到比尔·克林顿在某些民意调查中领先的参与者改变了他们原本计划投给布什的选票。
虽然搭便车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潜在危险的后果,但它也可以促使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如果似乎大多数人拒绝不健康的习惯(如吸烟)并拥抱健康选择(如锻炼和健身),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避免冒险行为并从事健康活动。
如何避免搭便车效应
你能做些什么来防止搭便车效应吗?研究人员建议几种方法:
谨慎对待简单解决方案
搭便车通常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案。它们通常声称适用于所有人,并且总是有效的,而且往往是由那些可能缺乏必要专业知识和经验来支持其主张的充满魅力的导师所推广的。
寻求多样化信息
不要只听单一来源来评估信息。寻找一系列数据和意见,包括替代或相反的观点。
认识到认知失调
认识到你陷入了搭便车效应可能很难。有时,你可能会觉得因为跳上了一个短暂的趋势而有点愚蠢。或者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因为你花了钱在那些做出虚假承诺的产品或服务上。无论哪种情况,一旦趋势失去吸引力或流行度,放手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你可能会对自己的放弃感到矛盾的情绪。或者你可能觉得你需要坚持下去,因为你已经投入了这么多——这是一个沉没成本谬误的例子。
当你因为搭便车效应而放弃长期持有的做法或信仰时,记住当变化发生时,你很可能会经历不适和认知失调的感觉是有帮助的。
给自己时间适应变化——并小心不要用新的噱头代替旧的。
寻找证据
搭便车往往依赖有限或轶事证据。通过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健康趋势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的迅速广泛采用通常只是基于证人口述。
你应该对此持怀疑态度,并寻找能够支持或反驳这些主张的合法、基于证据的信息。或者,至少在尝试之前询问你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