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个案概念化逐字稿


背景信息

来访者信息

—-

本次咨询信息

—-

模拟对话内容

**场景设定**

对话逐字稿

咨询师 (S): “麦琪,能跟我分享一下,是什么让你决定来找弗兰基做教练?”
非言语线索: 咨询师的声音温和,目光专注,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关心与倾听的姿态。
干预技术: 开放式问题,建立初始关系。
反移情线索: 咨询师感到一种保护欲,想要深入了解她内心的渴望和痛苦。
来访的自体表征: 一个渴望被认可的战士,坚强但内心孤独。
客体关系表征: 弗兰基作为父亲替代角色,象征支持和指导的对象。
防御机制: 过度补偿,通过追求拳击成就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全感。
应对策略: 高度专注,倾向于回避情感问题。
移情线索: 对弗兰基的尊敬和对自己能力的高度自我要求。

来访者 (M):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不属于那里(家乡)。我想要证明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我自己。”
非言语线索: 麦琪的语气坚定,带有一种无法动摇的决心,但她的眼睛在提到“家乡”时微微闪烁,透露出隐隐的痛苦。
咨询师的干预技术: 积极倾听,确认情感。
反移情线索: 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孤独,想要帮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
来访的自体表征: 自己的梦想家,尽管在家庭中感到被忽视,但仍然对自我价值充满渴望。
客体关系表征: 家乡象征着被忽视和不被认可的过去。
防御机制: 回避,通过追求拳击来远离家庭的影响。
应对策略: 通过拳击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和身份。
移情线索: 对“家乡”的提及触发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自卑感。

S: “你提到要证明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别人。这个证明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非言语线索: 咨询师保持目光接触,语气柔和,鼓励她继续探索内心。
干预技术: 探索动机,深入了解内在驱动力。
反移情线索: 咨询师感到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战斗,而是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来访的自体表征: 一个寻找意义的战士,希望通过拳击实现自我认同。
客体关系表征: 拳击场象征着她寻找自我和实现梦想的场所。
防御机制: 理想化,将拳击作为唯一的成就标准。
应对策略: 聚焦于拳击比赛,避免面对内心更深的情感需求。
移情线索: 对于成功的执着和对失败的极度恐惧。

M: “拳击是我唯一擅长的事。如果我不能在这上面成功,那我到底算什么?”
非言语线索: 麦琪的声音低沉,带有一丝脆弱,双手不自觉地放松了一些,显露出内心的不安。
咨询师的干预技术: 积极反应,帮助她意识到自我价值不应仅限于职业成就。
反移情线索: 咨询师感到一种强烈的同情,希望帮助她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拳击手。
来访的自体表征: 自我怀疑者,害怕在失败后失去身份感。
客体关系表征: 成功象征着被认可和尊重,失败象征着被遗弃和无价值。
防御机制: 黑白思维,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拳击表现。
应对策略: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全感。
移情线索: 对于失败的恐惧和自我价值的脆弱。

S: “麦琪,我听到你对拳击的热爱和决心。但我也想让你知道,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拳击。我们可以一起看看,除了拳击,你还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好吗?”
非言语线索: 咨询师微笑,语气温柔,试图减轻她的焦虑。
干预技术: 正向重构,帮助她识别和认可自己的多重价值。
反移情线索: 咨询师感到希望,她能够开始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多方面价值。
来访的自体表征: 一个渴望被认可的全人,不仅仅是拳击手。
客体关系表征: 认可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价值,而不仅仅是外部成就。
防御机制: 放松自我要求,开始探索其他自我认同的途径。
应对策略: 通过接受心理支持来减轻压力,逐渐建立对自我的全面认知。
移情线索: 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增加,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建议。

M: “也许吧,但有时候,我觉得如果我不成功,我就没有任何意义。”
非言语线索: 麦琪的语气中有些挣扎,但她开始放松,显露出一丝开放的态度。
咨询师的干预技术: 继续确认和鼓励,逐步引导她看到自我价值的广泛性。
反移情线索: 咨询师感到她的防御开始松动,有机会深入探讨更多的自我认同议题。
来访的自体表征: 一个仍在挣扎的自我探索者,逐步开放对自我价值的多重定义。
客体关系表征: 逐渐将自我价值与个人成就分离,探索内在的平和感。
防御机制: 放松对成功的极端要求,开始接受更多的自我维度。
应对策略: 通过逐步接受心理引导,减少对拳击成功的依赖,开始探索其他可能的自我价值来源。
移情线索: 对失败的恐惧有所缓解,愿意探讨更多内心深处的感受。


总结

本次咨询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介入,初步帮助麦琪识别并挑战了她对成功与自我价值的狭隘定义。咨询师采用积极倾听、正向重构、情感确认等技术,逐步引导麦琪开始接受自我价值的广泛性,并减轻对拳击作为唯一成就标准的依赖。在对话过程中,麦琪的防御机制开始松动,展现出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建议的开放态度,为后续的治疗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