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种强烈的情绪,如愤怒或恐惧,将我们吸引进去,突然间我们似乎无法控制自己所说或所做的事情,伤害了自己和周围的人。
- 作者:Kira M. Newman
- 2017年1月18日
- 焦虑
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家苏珊·戴维在她的新书《情感敏捷性:摆脱困境,拥抱变化,在工作和生活中茁壮成长》中写道:“我们就像上发条的玩具,不断地撞向同一面墙,却从未意识到左边或右边可能有一扇开着的门。”
她的书是对生活中最棘手的情绪的指南:不是如何避免这些情绪,而是如何学会穿越它们。如果我们有勇气这样做,她认为,我们将培养更深层次的关系和更真实的生活。
陷入困境的四种常见方式
当我们陷入困境——即被某种特别令人不快的感觉所束缚时——有几个常见的原因,戴维写道。
- 猴心:我们已经陷入了对过去的后悔、对未来的担忧或对自己判断的漩涡。
- 旧观念:我们在重复那些不再适合当前现实的旧想法和行为,比如“我在重要场合总是表现不佳”或“我不够好,配不上他”。
- 正义感:我们需要正确的需求导致与他人的冲突,而不是宽恕和理解。
- 将思想等同于行为:因为我们有某些想法——“我总是表现不佳”——所以我们感到被迫采取某些行动,比如避免公开演讲。我们没有认识到可以选择另一条路。
我们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困境。一些人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试图忽略它们并继续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终可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压力,并且可能会发现这些情绪以其他方式“泄露”出来:例如,在收银员那里表现出愤怒,而真正的愤怒对象其实是其他人。
与压抑者相反,沉思者会在脑海中反复咀嚼这些情绪,不会产生建设性的见解,只是不断重温痛苦。戴维写道,沉思者可能会变得非常自我中心,并且开始评判和责怪自己的情绪。
最后,受到自助行业的启发,许多人通过强迫自己保持积极来应对负面情绪。“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可能会告诉自己,或者“我应该为我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感激”。然而,试图用理性消除负面情绪并始终感觉良好,可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戴维称这些不健康的反应为“被钩住”。这些感觉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勾住了我们: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但它们正在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完全沉浸在其中;或者我们不断与之抗争以保持乐观。
如何培养情感敏捷性
要摆脱这种“钩住”的状态,我们首先需要承认这个钩子——换句话说,就是要正念地接受和认可我们的情绪,戴维解释道。在一项研究中,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在参加了一个基于接受、观察和脱离渴望的项目后,戒烟更加成功。
其他研究显示,无法将自己的情绪转化为语言的人(即患有述情障碍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工作和关系满意度较低,身体疼痛也更多。戴维解释说,命名这些情绪并不像说“我很紧张”那么简单;通常,在这些通用情绪之下隐藏着更不舒服的情绪,如挫败感或绝望。
识别这些情绪的目的不是自责。事实上,如果我们想在未来做出改进,最好的方法是自我同情。通过它带来的清晰度,我们可以尝试理解这些情绪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关于欲望、界限或需求的信息。
戴维回忆了一次她因工作出差,独自一人在豪华酒店房间里开始感到离开家人而产生的内疚。她没有被内疚所困,也没有用五星级客房服务来压制自己的感受,而是选择暂停并从中学习:提醒自己多么重视与亲人的时光,并重新承诺优先考虑他们。
在一个辅导练习中,戴维邀请一组参与者将他们最深的不安全感写在名牌上——“我很无聊”或“我不值得爱”——并向其他人介绍自己,就像在派对上一样。不知为何,把我们的感受说出来就会减少它们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困难的情绪是另一种获得距离的方法。例如,我的朋友们会怎么想?他们可能不会说你是一个无能的员工和一个糟糕的配偶。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与自己的情绪共处,它们可能会过去——以及我们在脑海中编织的宿命论故事。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永远不会回来,但我们会更有准备面对它们。
情感敏捷性使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茁壮成长,戴维认为。负面情绪可以是我们最深层价值观的线索,以及我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偏离了轨道。孤独提醒我们要为关系留出时间,例如,焦虑可能意味着我们承担了太多的项目。一旦我们识别出这些不一致之处,就可以做出小的调整来指明正确的方向:例如,每周安排一次与朋友的晚餐,或者决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拒绝承诺。
如果你熟悉正念研究,戴维书中的部分内容听起来可能很熟悉。但她增加价值的地方在于,对我们在都熟悉的痛苦时刻应该如何做的逐步解释。最终,我们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但不受其支配。
“[情感敏捷性]是关于你将如何回应你的情感警告系统,”戴维写道。“[它是]关于放松、冷静下来,并以更有目的性的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