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我同情帮助应对反复发作的抑郁

反复发作的抑郁是许多人面临的挑战。新的研究表明,一种基于正念的抑郁疗法可能通过明确关注自我同情来帮助改善低落的情绪。

Adobe Stock/ pogonici

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在减轻抑郁方面越来越受欢迎。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如何起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来自荷兰的一项新研究考察了在为期八周的正念项目中,自我同情与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可以解释一些这些效果。

该研究包括118名有反复抑郁发作史的成年人,他们之前曾参与过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每个人被分配到一个常规治疗等待名单组,或正念加常规治疗组。

常规治疗组接受药物和/或心理治疗,但没有任何形式的同情聚焦干预。他们在第一个正念小组完成项目后有机会参加正念课程。正念组参加了八次双周两次、每次两个半小时的小组课程,每组8-10人。大部分项目集中在练习与自己和他人建立友谊。个人获得了一张包含30分钟引导冥想的CD,并要求每天练习。他们还收到了涵盖每次会议及相关实践的书面材料。根据需要,个人继续接受药物和/或心理治疗。

自我同情量表测量了许多个体经验维度,例如自我善意:“当我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时,我会给自己所需的关怀和温柔”。

在每次会议前,只有正念组参与者完成了关于自我同情和情绪的问卷。自我同情量表测量了许多个体经验维度,例如自我善意(“当我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时,我会给自己所需的关怀和温柔”)和自我评判(“我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还包括更社会化的因素,如“共同人性”(“我试图将我的失败视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调查问卷项目检查负面情绪包括“不安”和“害怕”,而正面情绪包括“活跃”和“兴奋”。

某种好的心情

结果显示,在八周的干预期间,自我同情有所增加。参与者报告在每次会议开始时较高的自我同情水平也预测了下一次会议较低的负面情绪水平。未发现自我同情与积极情绪从一次会议到下一次会议之间存在关系。

这些发现与以前的研究将自我同情与改善积极情绪联系起来有所不同。本研究的作者认为,他们使用诸如“活跃”和“兴奋”等充满活力的积极情绪状态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基于正念的治疗过程中,参与者被“邀请在困难时期安慰自己,促进放松、连接、安全和幸福感的感觉”,他们指出。测量活跃的积极状态可能使他们无法检测到更微妙的积极情绪形式,如满足感。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针对反复发作抑郁的自我同情聚焦干预可能会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善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负面情绪。这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正念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情绪和人际关系,并减轻抑郁症状。

阅读更多

橙色背景下两个白色头像轮廓面对面的插图。一个头像中有混乱的线条,通向另一个头像中的整齐线圈。

心理健康

问答:如何让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惠及更多需要的人 

Zindel Segal 和 Sona Dimidjian 分享了他们将 MBCT 带到线上的故事,以及这如何导致了他们的新数字平台 Mindful Noggin。了解更多  

  • Barry Boyce, Sona Dimidjian, 和 Zindel Segal
  • 2021年6月17日
回到首页